公開課活動紀實
為了檢驗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同學們的學習效果,促進教師之間教學經驗的交流,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根據學校的行事歷,我校組織進行了校內公開課教學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教師們能夠熟練運用多媒體與實物相結合教學方法,課件制作精致,上課思路清晰,啟發引導學生得當,課堂氣氛活躍,從而使學生在愉快的課堂中既得到了快樂,又學到了知識。
在這次公開課教學活動中,我校有部分領導和教師參加了聽課,課后大家進行了集體評課,對每節課都給予了公正的評價,同時也指出了授課的不足之處,最終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使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大提琴》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提琴》,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學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對這堂課的教學設計進行講述。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及前后聯系
本課是湘版八年級美術下冊的第5單元內容,以“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為主要學習內容。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對抽象繪畫有初步的認識,從而豐富學生的造型表現語言,提高運用繪畫表達個性的能力。
教材以介紹大提琴的音色、造型特點入手,進而把對樂器造型之美的分析作為學習側重點,為進一步學習做好鋪墊。教材從多角度,有層次地引導學生感受新奇的視覺效果,嘗試不同的方法,逐步引入到抽象繪畫的創作,體會抽象繪畫的特點與魅力。
說教學目標
教學的目的是通過把造型要素的運用始終作為教學關注的重點,引導學生綜合所學,嘗試用視覺形象的符號語言表達對音樂的理解,著力培養學生的個性與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將藝術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藝術成品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根據初中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能夠把握樂器造型的特點,領悟造型的獨特魅力。
(2)能力目標:
能夠運用一定的造型表現方法繪制新奇的視覺形象,對抽象繪畫技巧產生初步的認識。
(3)發展目標:
能夠嘗試運用抽象的繪畫造型語言表達對音樂的理解與感受。
B、.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4)情感目標:
A.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B.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來觀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會。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對點、線、面、色等基本造型要素在抽象繪畫表現中具體組織、運用。
利用陶泥這種易于塑造的材料來表現清晨人物的行為活動,提高學生立體造型與表現的能力。
教學難點:如何立意構思、以線條為主的方式組織表現抽象新奇的視覺形象。攻破這一難點、重點,,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式講解,同時利用多媒體展示大量優秀美術作品,讓學生觀察,探究,總結等方法。
通過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我準備用下列教法和學法:
二、說教法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淘說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教學中教師只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本課的教學過程
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在課堂教學中我以教室為舞臺,教師為導演,學生為演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觀察探究創造,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并通過實際的操作,讓學生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觀察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和創造作業法。
三、說學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以介紹大提琴的音色、造型特點入手,進而把對樂器造型之美的分析作為學習側重點,讓學生自己嘗試運用紙材料創造抽象新奇的作品,為進一步學習做好鋪墊。教學從多角度,有層次地引導學生感受新奇的視覺效果,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自由發揮,找出表現抽象形象的方法,最后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知識擴展。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學生比較棘手的問題,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后同學生一起總結歸納。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始終以學生的朋友身份出現,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與教師處于平等的地位。
三、說過程:
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圖:
生:初步感知(欣賞作品)——音樂感受——活動展示——嘗試運用抽象的繪畫造型語言表達對音樂的理解與感受。
互動>
師:引導觀察——情景創設——啟發點撥——匯總歸納
1、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教學從欣賞大提琴入手,播放一段大提琴演奏的音樂渲染氣氛,并結合大提琴的相關文化與制作藝術的講解入手,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比吉他、琵琶、小提
琴等造型相似的樂器圖片,教師引導學生評價大提琴造型的優美與獨特之處,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
2、對抽象繪畫作品的欣賞
展示現畢加索以打散重構形式創作的拼貼畫,通過分析作品使學生認識這種打破物體造型原有完整性,進行局部重新拼接組合、變化的表現方法,教學中可以展示另一幅畢加索的抽象拼貼畫,幫助學生在類比中加深理解畫家的創作意圖與表現技巧。從大提琴的完整外形圖片欣賞到局部特寫,再到畢加索抓住吉他局部獨特造型特點進行創作的拼貼畫,通過感受、欣賞、表達等活動方式,為學生初步形成抽象繪畫的審美心理結構打下基礎。
3、音樂感受與美術表現
欣賞兩幅表達不同音樂情境的大師繪畫作品《伴奏的中心》和《尺幅內的波動威》。讓學生在對比欣賞中了解不同的抽象表現語言,同時,配合一些動手小練習,加強學生對點、線、面、色等基本造型要素在抽象繪畫表現中具體組織、運用的認識。
4、嘗試動手表現
要求學生練習時,可以用色彩各異的色紙或者掛歷紙等,先畫出大提琴外形,再根據自己的感受自由分割成幾個局部,注意不可把大提琴形分割得太碎,強調切割后的部分盡量保留有大提琴造型的一些特點。然后剪下重新組合搭配,構成拼接畫面。
(在這個小練習中,教師可以先提供一些樣式并示范拼擺,重點強調構圖均衡、疏密有致。學生作業建議用幾張不同大小的色紙剪切,這樣原有造型剪切組合后,色彩、大小的差異會產生更多組合變化的可能。)
5、展示與評價
展示學生作品,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總結。
四、說板書設計:
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與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示范過程與板書相結合,將范畫、多媒體課件相對應,做到直觀清楚,突出主題,照顧全面。
個人反思
本課教學以大提琴的音色、造型特點入手,進而把對樂器造型之美的分析作為學習側重點,為進一步學習做好鋪墊。教學從多角度,有層次地引導學生感受新奇的視覺效果,嘗試不同的方法,逐步引入到抽象繪畫的創作,體會抽象繪畫的特點與魅力。通過欣賞畢加索、康定斯基的藝術作品,引導學生在繪畫中找尋音樂的旋律,在音樂中用畫筆表達自己的感受,即“聆聽繪畫,描繪音樂”,使學生真正理解抽象繪畫,并初步參與抽象繪畫的創作,學生在這一教學目標上達成情況較好。
由于在備課過程中,備教多于備學,使得很多教學環節的實施出現問題,如錯誤的估計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活動時間太短,學生不能充分表現;又如教學環節設置過多,學生不易適應等等。在今后類似活動和常規教學中,應吸取以上經驗教訓,做到勤準備、精分析、加強師生的交流與合作,讓學生在美術課堂里學有所獲,學而多獲。
教學點評
本節美術課是一個將音樂與美術相融合的內容。旨在通過對樂器造型圖片和音樂的欣賞,領悟造型藝術的獨特魅力,并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的延伸,加深對抽象藝術的理解和認識,從而進行簡單的藝術創作活動。
教師在教學準備課件設計上下了很大功夫,多媒體展示的范作及音樂片段選擇準確精美,給了學生良好的視聽感受。在感受大提琴造型美的過程中,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直觀教學,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強化學生感受音樂與繪畫之間的各種通感,充分體現美術的教學特色。教師提供的豐富操作材料,給了學生動手的廣闊空間,使學生通過“看、畫、剪、拼”等活動愉悅而自然地感受造型藝術之美。教學并不僅僅停留于解構藝術的嘗試和創作,通過對康定斯基抽象藝術作品的進一步品評,加深學生的理解。在這個環節,教師安排的學生活動很有創意,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進行記錄總結,為后面的自行創作提供了良好的鋪墊。“聆聽繪畫,描繪音樂”課堂結尾的設計真正體現了同屬于藝術范疇的音樂與美術之間是相通的。
抽象藝術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太好理解的內容,有些內涵和主題可能只可意會難于言傳,這節課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老師來說可能都是一個挑戰。教師教學內容的諸多安排和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之間還存在一點距離。如能適當調整縮減內容,注重教學過程的情趣性和表現活動的自由性,我想,學生在創作活動中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篇2:X中學學年第一學期教務處備課組公開課具體安排
z中學學年第一學期教務處關于備課組公開課的具體安排
一、備課組(教科處)
備課是教學環節中重要的一環,教學的成敗與備課情況有極大的關系。為了交流教學經驗,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學校組織成立一下備課組:
組別
組長
組員
負責領導
備課組長同時負責教研組活動,每個教研組每學期至少開展4次以上有實際意義的教研活動,如果有新的教研想法并要付諸實施,應及時和負責領導聯系,負責領導應大力支持。
二、教師公開課安排
為加強我校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特安排部分教師承擔本學期的公開課教學任務,由于公開課面向全體教師,所以承擔公開課的教師要認真備課,并在本組內集體備課,雖然耗時、耗力,但能把好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展示給學生和聽課教師將是欣慰和快樂。
本學期每個備課組至少承擔一次公開課教學,通過教研會議,共同研究推出承擔公開課教師,進行集體備課,群策群力共同完成,組內教師不應袖手旁觀,雖然不能親自上陣,也要擂鼓助威。并提前一周把授課內容、時間、班級、地點報教務處,教務處通知全體教師。語、數、英公開課安排在下午,其他公開課安排在上午1、2節,可以自行調課。
現初步把公開課時間安排如下,如需更改,及時和負責領導聯系
周次 時間 講課組 講課人
4 9.19—9.23 語文組 z
7 10.10—10.14 數學組 z(小)、z
8 10.17—10.21 英語組 z
9 10.24—10.28 物理組 z
11 11.7—11.11 化學組 z
12 11.14—11.18 政治組 z
13 11.21—11.25 歷史組 z
14 11.28—12.2 地理組 z(小)
15 12.5—12.9 生物組 z(大)
要求:1. 本組教師必須聽課,沒課的教師積極參與聽課
2. 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得少于20節
三.評課組
負責人:z
成員:zz以及公開課本組全體人員
四.命題組
組長:李濤
組員:初一初二
數學組**(小)
語文組** 沈果梅
英語組**
生物組**
政治組**
地理組**
歷史組**
物理組**
本學期初一、初二月考一次。
z中:教務處、教科處
20**. 9 .1
篇3:Z中學名師工作室公開課活動方案
Z中學名師工作室公開課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如何落實嘗試教學課堂模式中“小組互助”和“當堂反饋”兩個環節,做到“堂堂清”。
二、活動時間:2月17日~2月28日(開學前兩周)
三、開課對象:*陵中學名師工作室十一名成員。
四、開課安排
開課教師 學科 開課時間 開課班級 課題
Z 語文 2月14日階梯教室 七(4) 《荷》
Z 語文 2月18日上午第2節 八(3) 《紫藤蘿瀑布》
Z 語文 2月18日上午第3節 七(2) 《我的老師》
Z 數學 2月19日上午第3節 九(3) 《二次函數的圖像》
Z 數學 2月19日上午第2節 八(1)《統計圖的使用》
Z 英語 2月20日上午第2節 七(2) 《Dream homes》
Z 英語 2月20日上午第3節 九(1) 《Life of Mars》
Z 化學 2月25日上午第2節 九(4) 《中和反應》
Z 化學 2月25日上午第3節 九(5) 《中和反應》
Z 物理 2月26日下午第1節 九(6) 《電流的磁場》
Z 政治 2月27日上午第2節 九(3) 《理想伴我成長》
說明 1、同學科成員在同一天開課。
2、盡量安排同課異構或相同課型的展示。
五、活動要求:
1、開課教師要深入鉆研課標、教材、教法,深入了解學生學情,圍繞活動主題,精心備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2、開課老師要合理安排教學工作計劃,設計好教案、學案(要發給聽課教師)。
3、聽課教師要積極參與,認真做好聽課筆記,填寫發聵表(每位老師聽課不少于兩節)。
4、活動結束后,相關開課教師要將教案、學案、反思等過程性材料上交課程和教師發展處做資料存檔。
課程和教師發展處
20**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