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第二課堂活動方案
第二課堂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各科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第二課堂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提高審美能力、激發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不僅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而且是建設學習型校園,滿足當地人民對優質教育迫切需要的重要舉措。按照“學生有特長、班級有特點、學校有特色”的原則,結合我鎮學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建立和建全第二課堂領導機構,加強組織和制度建設
為加強對第二課堂活動的組織領導,成立以科教辦主任為組長,分管副主任為副組長,各科輔導員和中心教研組骨干為成員的第二課堂督導評估小組。要求各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第二課堂領導小組,副組長由主任以上的校領導擔任,領導組以下設立各項活動的指導小組,小組長一般由科組長或有特長和專業知識的教師擔任,組員由本校全體教師全員參與。各校領導組和指導組必須建立管理制度,如會議制度、匯報制度和檢查制度。要求每學期都要制訂出本學期第二課堂活動開展的整體計劃和各項目計劃,并定期檢查、落實。
二、第二課堂活動開展的指導思想和實施原則
(一)指導思想
1、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活躍全校師生身心、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健康協調地發展。
2、在發展全體師生個性和特長的基礎上,促進各校辦學特色的形成,為辦出有特色的、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貢獻。
3、在多元化活動中提高學生自主而廣泛的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快樂地學會學習,促進學習型校園的建設。
(二)活動須遵循的原則
1、解放思想和積極引導相結合的原則。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必須依靠各校領導和師生的主體性,要求各校要充分發揮全體師生的智慧,解放思想,實現四個“更”:開設更多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活動項目;創造更多方法提高每項活動的質量;形成本校更鮮明的活動特色;取得更高的活動實效。同時加強引導,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做到“五多”:多動腦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動口、多動手。注重教師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勇于實踐,大膽創新,獨立思考,培養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自立選擇和科學指導相結合的原則。根據多元智力理論,承認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愛好和強項,尊重學生的選擇,讓學生自主參加自已喜歡的強項,發展自己的特長。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知識,加強指導,以科學的方法培育新苗。認真安排活動內容,有目的、有計劃指導好學生,讓每個學生在不同項目、不同層次的活動中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3、趣味性和實效性相結合的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趣味性是第二課堂活動最突出的優勢。第二課堂活動就是要讓學生感興趣,必須使第二課堂的每次活動都興趣盎然,每個學生都樂而忘返。但并不能為興趣而興趣,必須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活動中學到知識和技能,實現自我超越。要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增長學生的體力,提高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與他人交往共處,學會生存,成長為棟梁之材。
4、全員參與和責任到人的原則。要求每一位學生都必須參加一項以上活動,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承擔一項以上活動。活動負責老師必須精心組織,認真落實訓練計劃,保證效果,爭取在鎮以上的比賽獲得較好成績(各類常設性活動參照附表3)。在活動中,負責各項目的老師必須保證活動的安全性,落實點名考勤制度,活動中不得隨意增減學生,保證隊伍的穩定性。
三、加強管理,務求實效
(一)項目設置
依據學生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可塑性強等生理和心理特征,結合鎮的實際,立足校情,學校可選擇以下項目成立各活動組。
1、全鎮特色項目
(1)書法(2)乒乓球(3)舞蹈(4)學具樂器
書法、乒乓球、舞蹈及學具樂器(可選擇豎笛、口風琴或口琴等一項或多項)將作為全鎮教育的特色項目,各校自選一項以上,進行普及型推廣和開展。
2、校級項目
供選擇、參考的項目有:(1)合唱團
(2)舞蹈隊(3)
器樂隊(4)
田徑隊
(5)籃球隊
(6)電腦組
(7)乒乓球
(8)書法組
(9)繪畫組
(10)文學寫作組
(11)演講組(12)攝影組(13)武術隊(14)健美操隊(15)中英文打字
(16)Flash動畫制作
(17)電腦程序設計
(18)航模小組
(19)科技小發明興趣組(20)英語會話組
以校隊活動組形式,在全校范圍開展。學校安排固定專業的場地,落實專業輔導教師,定時開展,每周活動1小時以上。
3、班級項目
供選擇、參考的項目有:(1)
奧數班(2)手工制作(3)編織組(4)烹飪組(5)講故事組(7)閱讀組(8)手工組(9)英語興趣班(10)棋牌組。
未參加校隊活動的學生集中在本班課室,以班組活動形式開展。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每班在自選組中選擇1-2項,與校隊同時開展,每周活動1小時以上。
各校要充分開發利用場地設施,共享校內外師資資源,積極開發各種活動項目,多組建琴棋書畫、網球、羽毛球、排球、游泳、國際象棋、N人N+1足競速等新的活動項目。同時,要結合本校重點特色項目的開展,爭取編寫校本教材,創設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
(二)活動時間與地點
1、第二課堂活動,在新學期的第二周開始組建,從第三周開始起正常活動,平時檢查評分,期末進行驗收評估。各校可把第二課堂活動安排在校本課程里,在確保每星期集中開展一小時以上的前提下,自行確定活動的時間,其他時間各校根據實際自行安排。
2、第二課堂活動的班級項目在各班教室或教師選擇地點,校級項目由學校統一安排在各專用場室進行。
(三)加強輔導
1、輔導教師要樹立跨世紀意識,著眼未來,堅決糾正“應試教育”的偏向,面向全體學生,重視素質教育,為祖國四化建設培養有用人才。
2、輔導教師對學生的特長輔導要做到長計劃,短安排,在新學年初要制定出本年度的輔導計劃,使輔導活動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
3、輔導教師要切實做好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本著學中有樂、樂中求學!
篇2:中心小學我智慧課堂競賽活動實施方案
中心小學“我的智慧課堂”競賽活動實施方案
根據高新區科教局和我校工作計劃及教研工作計劃的安排,同時為了加快我校課程改革實踐進程,促進我校教育教研工作向前邁進,給教師們創造更多的探討、交流的機會,培養造就更多的教學骨干。本學期“我的智慧課堂”活動,由學校統一進行錄像,并分年齡段進行評比。以使教師在活動中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為了活動順利開展,并取得成效,制定本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三風”建設為平臺,廣泛實踐課改理念,借課堂教學的演練,激發我校教師教研熱情,繼續以課程改革為契機,營造“三比”(比學、比教、比研)的嚴謹教風氛圍,確保在20**年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卓有成效地提高,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學者型教師隊伍。
二、活動組織
為了使這次活動能順利地開展,責任到人,落實到位,經學校討論決定,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各部門負責人
三、活動過程及時間安排
(一)活動過程(分三個階段)
1、籌備階段(精選課題、教案設計、教具、課件準備)。
2、實施階段(課堂展示、聽課錄像、交流點評、量化評估)。
3、小結:學校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分組觀看優質課。
(二)時間安排
活動的全過程貫穿整學期。
四、具體做法及要求
1、本次活動教師要提前將課題報送教導處。
2、經確定的課題,教師必須備好課,認真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
3、每一堂課同段教師必須參與聽課,每人至少聽五節課,且做好詳細的聽課記錄,填好聽課記錄表。
4、對于每一堂“優質課”,每次活動都必須開展充分評議、研討、交流、廣泛征詢參評教師的意見,擴大共識。
5、具體評課過程為:授課教師在觀看自己教學錄像的基礎上,結合課堂教學體會,并根據教學效果說教學反思(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完成情況如何、今后的整改措施),聽課教師互動。
6、分年齡段進行評比。
五、小結
1、召開全體教師會議,由評委小組總結本次活動開展情況;
2、組織語文、數學、英語科教師觀摩優秀教師全校公開課。
六、每周授課活動安排表(附后)
泰州市z中心小學
“我的智慧課堂”教學展評活動安排表28
篇3:E縣中小學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評級活動實施方案
E縣中小學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評級活動實施方案
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山東省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有關精神以及臨沂市“3-5-*”課堂教學策略,結合我縣中小學課堂教學的有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發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落實培養目標的主渠道。通過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活動的實施,促進廣大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進一步規范課堂教學行為,提升課堂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推進我縣中小學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進程。
二、參加對象
全縣中小學從事教學工作的一線任課教師必須參加達標活動,其他人員也可以參加,如有特殊情況須報縣教育局批準。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免于參加縣級達標評級活動,其達標等級按優秀記錄:
1、獲特級教師、齊魯名師、沂蒙名師稱號的;
2、新課程實施以來被評為縣級以上兼職教研員或教學能手的;
3、新課程實施以來舉行過縣級以上公開課或參加優質課評選獲得縣級一等獎以上的。
三、組織管理
E縣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評級活動由E縣教育局教學研究室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各鄉鎮、各學校要加強領導,廣泛宣傳,嚴密組織,本單位的達標活動結合實際參照本方案制訂相應的活動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并組織實施。未按要求開展鄉鎮、學校級達標活動的單位,縣教育局將取消其參加縣級達標活動的資格。
E縣中小學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評級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活動辦法
(一)鄉鎮、學校達標活動
1、活動內容
(1)教學實施。根據《E縣中小學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對參加者實施一次公開課考核及二次隨堂課考核,公開課應達到良好以上等級,隨堂課均應達到合格以上等級。
(2)教學常規。對參加者的備課、教學反思、作業批改、考試分析、聽課等環節的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各有關單項指標均應達到合格以上等級,且良好率在50%以上。
(3)教學評議。聽取參加達標活動的教師所在教研組對其平時教學工作的評價意見;通過其學生的問卷調查了解其教學情況,并形成書面材料。
具備免于參加縣級達標評級活動條件的教師必須參加鄉鎮、學校達標活動。
2、組織程序
(1)制定方案。各鄉鎮、學校分別成立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活動領導小組及各學科考核小組,并以本實施方案為依據,結合本校實際,制定本單位教師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案,方案要明確將達標成績與評優樹先、職稱評聘、績效工資等掛鉤。
(2)培訓指導。各校應開展針對性的校本培訓活動,組織教師學習《E縣中小學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評級活動實施方案》和《E縣中小學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盡快熟悉和掌握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的基本要求。根據方案要求,安排各學科骨干教師上教學示范課,在操作層面上為參加達標活動的教師提供示范和引領,本方案中符合免評條件的教師是本學科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活動當然的責任人,要積極主動地發揮應有的作用。
(3)組織實施。按照本方案規定的活動內容,組織檢查實施。各單位可結合學校實際,增加達標考核的內容。各鄉鎮、學校對每位教師達標情況進行全面鑒定并作出結論,由教委主任、校長簽署意見后,連同參加者的課堂教學教案、評課考核材料、師生評議情況及各項檢查考核結果等資料一并存入教師業務檔案。
(4)公示上報。各校應根據縣教育局安排,及時公示已達標教師名單和申請參加縣級達標活動的教師名單,并按時上報。
縣教育局將結合教育教學檢查和聽課調研活動適時對各單位的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活動進行審核驗收。
(二)縣級達標評級活動
1、組織推薦。縣級達標評級活動由縣教研室負責組織實施。20**年為第一批,各單位選拔教師(分學科)總數的50%參加,201m.dewk.cn0年為第二批,各單位選拔教師(分學科)總數的40%參加,20**年為第三批,未達標教師及申請升級的教師全部參加,20**年以后縣教育局將視具體情況組織達標評級活動。上一批考核不合格的教師與申請升級的教師可參加下一批的達標活動。各鄉鎮、學校按照分配的比例通過本單位達標活動選拔出教師參加縣級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評級活動。并按規定時間上報鄉鎮、學校達標活動合格教師名單及申請參加當年縣級達標活動的教師名單。
2、課堂評價。原則上高中、初中及駐城小學教師安排在本校講課,農村小學集中在鄉鎮駐地講課,講課內容提前一天通知,評委評分以《E縣中小學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為依據。全縣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率控制在當年所報教師總數的90%左右,評價等級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優秀、良好、合格三個等次的比例依據當年實際情況研究確定
。五、結果運用
1、鄉鎮學校。應參加教學達標考核而不參加的、或經過三年考核被確認新課程課堂教學不達標的教師,其業務考核視為不合格。未達標的教師,可以在下一年度申請重新參加達標活動。經上述考核后達標的教師方可取得參加縣級達標活動的資格。各單位要按照實施方案的有關規定,與評優樹先、職稱評聘、績效工資等密切掛鉤。
2、縣教育局。有關達標活動組織情況的評議結果將作為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對于第三批仍未達標的教師,不得應聘教學崗位,不能獲得市、縣優秀教學獎,不能評聘高一級職稱,直至達標。從20**年開始,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的教師才有資格參加縣級以上優質課評選、參評縣級以上教學能手等業務稱號。縣教育局根據評級成績,按優秀、良好、合格分別給達標教師頒發縣級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等級證書。對于達標評級活動組織得力、教師達標成績突出的鄉鎮、學校,將授予“E縣新課程課堂教學達標先進單位”稱號并將成績計入教學專項督導評估。
六、本方案由縣教育局黨組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