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級中學物理班專業課“在線課程”
——《浮力》教學設計觀后感
原創: 黎楚欣
在觀看了人教版第十章《浮力》的三節內容的教學視頻后,我對于本章節的內容有了更全新的認識。如何將抽象的浮力,且題型較多樣的內容有邏輯有層次地教給學生,甚至學生能觸類旁通地解決一系列的變形題目。這些都體現在平日的教學細節之中。因此,提高教學效率是關鍵。
通過觀看視頻給予我最大的收獲如下:
一、作為一名教師不能舍本取末,另起爐灶,應該緊抓課程標準來備課。仔細研讀課標說明,明確學生的掌握程度,來制定教案的方向。在“認識浮力”的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的視頻學習中,課標要求如下:通過實驗,認識浮力;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知道阿基米德原理;運用物體的浮沉條件說明生產和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要緊抓設計教學的思路方向。思而不學則罔學而不思則殆,教學視頻是我們的引路人,但是我們也要結合自身的教學風格,思考合適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此我想談談通過學習思考后的我以后上課的教學設計。我將圍繞以下的邏輯順序進行展開:什么是浮力?怎么測浮力?為什么會產生浮力?從這經典三問著手。
首先,什么是浮力?課標要求:通過實驗,認識浮力。因此需要設計實驗來證明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會受到浮力的作用。可以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并邀請學生上臺來體驗過程。除了液體有浮力,引申出氣體也有浮力。順勢拋出問題:為什么我們不會在空中浮起來呢?該提問能為第三節物體的浮沉條件做鋪墊。知道了浮力的定義之后,還要知道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可以參考視頻的教學方法利用一根粘著乒乓球的繩子,繩子另一端粘在燒杯底部,倒入水后觀察繩子的方向,再把燒杯傾斜一定的角度,總結得出浮力的方向。
其次,怎么測浮力?浮力有方向有沒有大小呢?能否測出浮力大小呢?先讓學生回顧利用二力平衡的方法來測出物體的重量,再把物體完全浸入液體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嘗試讓學生想到一種可以借助彈簧測力計來測量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的方法,即二次稱量法。
再者,為什么會產生浮力?通過回顧上一章壓強的知識,利用模型構建的方法來闡述浮力產生的原因。考慮到理論知識有些枯燥,初二的學生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也可以用實驗視頻一邊展示一邊解析,形象生動又極具說服力。同時推導出另一種計算浮力大小的方法——產生原因法。
最后,浮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是本節的重點也是難點,將在第三點中詳細談及。
二、教學不能紙上談兵,即使教案設計非常完美也需要通過一堂課展現出來。學生是鮮活的個體,教案設計過程中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怎么講學生才容易接受,才明白教師想告訴他們的是什么。視頻中突出的是如何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入浮力概念,學生對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認知負荷較大,如何減負的問題,給予我很大的啟發。首先,浮力的測量是一個間接的過程。其次,學生剛開始并不能熟悉測量方法和溢水杯的使用。因此教師應該更加耐心去引導,講解時簡潔必要的語言和抑揚頓挫的語調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講授并不是滿堂灌,若采取蘇格拉底式的問答法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因此,站在學生的角度設置有意義有層次的問題是提高教學 Http://m.dewk.cn/ 效果的關鍵,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必要措施。激起疑惑——拋出問題——學生思考解決辦法——教師總結歸納,在這一步步地引導過程中要注意多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
視頻中巧妙處理了浮力的測量方法,利用自制浮力秤的做法,(m.dewk.cn)直接得到測量浮力的大小,降低了學生認知的難度。在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中,教師靈活設計實驗方案來測量排開液體的重力,分別利用塑料袋(重力可忽略)、塑料杯和塑料瓶(先減去重量)設計實驗來探究。
三、教案設計要高效,力求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雖然要做到該程度對于現在新教師的我們來說是不容易的,但也不是不可能。多鉆研教參,多寫寫教案設計,多去聽經驗豐富的教師授課、甚至名師的展示課,聽完后再多動腦筋思考為什么要這樣教學環節要這樣設計,能達到什么效果。教學的大忌是閉門造車,高效提高自己教學能力的方法是邀請同課組的成員來聽課,一來可以提高自己的心理耐壓能力,二來可以商討如何改善教學過程給予建議。
視頻中,浮力這一節的重點是探究浮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難點是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猜想,以及運用初中階段常用的控制變量法來驗證猜想。需要教師有靈活的判斷能力和牽引能力、深厚的扎實功底。猜想①: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可以把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狀(塊狀和船狀)。猜想②:與浸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的物體浸沒在液體的不同深度,間接觀察浮力的變化情況。猜想③:與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的物體浸入液體中不同體積,間接觀察浮力的變化情況。猜想④: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的物體浸沒到不同的液體中,間接觀察浮力的變化情況。最后,學生得出結論,教師總結結論。
總的來說,這一次的在線課堂學習真的非常有意義,也讓我們受益匪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教學分析學習機會。也希望新老師之間開展課堂展示,相互觀摩學習取長補短,這將是一次寶貴的經歷。
篇2:《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觀后感
《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觀后感
《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這部連續影片總共8集,每一集里呈現出我們物業管理的全過程和物業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再加上最后專家的點評,更是畫龍點睛。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物業管理行業存在的弊端和今后發展的方向,對我們管理人員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部影片拍的很真實,結合我們目前的工作崗位,我認為《磨合》這部分所反映的內容對我更為深刻,啟迪更大。
《磨合》里的主要內容是圍繞世紀華庭前期物業工作的開展,講述了瑞康物業管理公司以總經理為首的管理中心人員圍繞接管驗收工作,與世紀華家庭的開發商,施工單位監理等單位艱辛打交道的過程,我覺得我們現在目前的工作就跟影片里完全吻合,物業管理前期介入的時機有必要提前,最好在前期規劃,設計階段介入。從開發商,物業使用人,物業管理的角度作出合理的建議,才能減少后期整改,維護管理帶來的麻煩和開支。物業接管工作開展時物業管理公司對開發商所移交的物業一定要把好驗收關,才能降低因把關不嚴造成的后遺癥,減輕改造、增設工程給物業管理帶來沉重的包袱。
由于現物業管理行業正處于不成熟的發展階段,加上人們對物業管理企業服務的有限認識,造成了物業管理企業在前期介入階段工作開展的難度和復雜性,這必然要求我們物業管理從業人員需具備更好的專業素質和工作方法。
這是一部反映前期物業管理工作全過程的影片,雖然拍的很真實,但畢竟只能對某一件事情的處理和具體人物進行詳細描述,留給我們這些物業管理人更多的應該是借鑒,對比和思考。
篇3:《海爾首席執行官》之觀后感
《海爾首席執行官》之觀后感
看完《“海爾”首席執行官》這部影片后,我心潮澎湃,斗志昂揚,感動和振奮在心中激蕩,長久潛伏的民族自尊和自豪感也再次被喚醒和點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海爾”首席執行官、CEO--凌敏用他瘦削卻剛毅挺拔的肩頭,用海納百川的胸襟、用氣吞山河的氣度,以他對市場高度的觸覺及敏銳,高瞻遠矚、居安思危,挑起了“海爾”這一國際品牌。他挑起的不僅僅是一個MakeinCHINA、具有國際聲譽和影響力的強勢品牌,他挑起的更是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艱苦創業;挑起的是中華民族的大義、責任、使命和榮耀。
“海爾”不是天生的強者,她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形象,源于她精細嚴苛的質量管理以及凌敏的敢想敢做敢沖敢闖,更源于凌敏代表的“海爾”博大包容的胸懷,凌然不屈的氣節、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及“海爾”人的頑強奮進、精益求精。
“高標準,嚴要求”、“寬以待人,嚴于律己”永遠是雷打不動的真理。客戶永遠是對的,我們永遠有不足。現在國內企業將產品質量擺在桌面上,一再強調它的重要性。“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命脈”等等提法卻得不到廣大職工的重視,全民質量意識仍然得不到提高。看不出質量問題,我們應該加強職業技能學習;可能看出質量問題,卻因粗心大意、視而不見,只重產量忽視質量等原因導致劣質產品的出現,這是足以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長嘆的。
劇中有一個鏡頭令我極為震驚,記憶深刻。那就是由于“海爾”冰柜一小點劃傷、一顆沒有擰緊的螺絲帽、少上了一顆螺絲釘等看似很小的問題生產出的72臺價值接近20萬的電冰柜,在凌敏的帶領下,集中了所有的“海爾人”在工廠的空地里,掄起鐵錘砸了個稀巴爛。他說:“今天我們要是不砸了它們,明天人家就會來砸我們工廠!”這句話看似平淡樸實,然而其中蘊含的道理卻不啻真理,意義深遠,著實發人深省。
眾所周知,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我們的上帝;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我們的產品,我們的企業能夠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同和喜愛,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并戒驕戒躁,創新的步伐不能停下;嚴苛的管理不能松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警醒不能渙散......因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策權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中,他們能夠因為對我們的喜愛而讓我們興旺榮耀,也能夠因為對我們的厭惡和排斥而令我們一蹶不振,不名一文。華麗輝煌的大廈一夜傾倒的事例從來都不缺少,漠視消費者需求導致企業頃刻顛覆的事例也多如牛毛。因此,質量的警種需要隨時敲響,這需要企業全員高度的責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及職業道德感。
提高產量,狠抓質量,我們任重而道遠。成功人士說,胸懷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古訓“有容乃大”,在抓生產質量上,我們應該感謝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人們,而不應該去抱怨、去仇視、去敵對。知不足才會有進步。“日事日畢,日省日高、日創日新”這是對生活、對工作積極的態度。生存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的好與壞都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