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業公司生產管理手冊:培訓教材
第八章 培訓教材
一、打螺釘的說明
1.選用與所用螺釘頭部相對應匹配的電批頭及型號,對具有磁性可吸附的螺釘,先使用電批頭上磁性,以便能夠方便地吸附住螺釘,調整電批扭力至指定值。
2.將待裝配之零件擺放臺面或裝入夾具內,排列整齊。
3.右手握住電批中部、食指按住開關壓鐵,右手取一所需螺釘,通過批頭的磁性,吸附螺釘,卡住十字槽,垂直向下對準所需要打入固定螺釘孔位。
4.對于沉孔內打固定螺釘,先將螺釘放入沉孔內,將電批豎直伸入孔內,用力適當抵住螺釘后再打入螺釘。
5.打螺釘中一定要注意扭力要符合文件規定,用力方向應與螺釘前進打入方向一致,打多個螺釘時應注意對稱性,先打上、下兩邊再打中間。
6.打螺釘時應按照工藝文件指定的順序逐一打緊。
二、打膠培訓
1.我們公司使用的膠條是白色,直徑ф為11mm的熱熔膠條。
2.膠槍內徑為ф11.5mm,型號為22V/40W的熱熔膠槍。
3.產品須打膠部位:排線接頭、導線接頭、PIE特別指定部位等。
4.打膠的作用:防止排線、導線斷裂脫落、晶振、電解電容等因振動而影響產品性能。(起到防震、防松、防折斷、防脫落等作用)
5.操作規范:
A.檢查膠條是否符合質量要求,將膠條裝入膠槍內。
B.接通膠槍電源,預熱到膠能自動溢出膠滴即可使用。
C.用左手從線上取回機板(產品),右手執膠槍,膠槍口對準指定部位,打膠適量即可。
D.打膠后排線、晶振需壓緊,操作時須帶作業手套、靜電環。
三、怎樣做一個合格的QC
QC是質量控制的英文縮寫,中文意思即檢驗。作為QC首先要具備的是良好的檢測技術,較強的工作責任心以及高度的品質意識。
樹立品質意識,先要了解QC的目的。作為QC我們不僅僅是在做單純的剔除不良品,更重要的是通過檢測能夠找出不良問題,以便找出問題的根源進一步改善和控制,真正地實現把好品質關,讓不合格品控制在最低點,讓不合格品不流入下一道工序。
良好的檢測技術不是天生就有,它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進行強化訓練,使自已不斷進步和完善。
作為QC首先一定要熟悉檢測的標準,這才會有較強的判斷力和分辨力,以免工作時產生誤檢,誤判。第二,要熟悉自已所做的產品以及自已的檢驗內容。第三,熟練自已的檢驗手段,真正做到得心應手。
工作責任心一定要強,進行檢測時一定不要漏檢或干脆不檢,要嚴格按作業指導書進行作業,嚴格要求自已。目前我們有些人做事就很馬虎,責任心很不強,在別人的監督之下還時常做小動作,這種心態很要不得,需要堅決杜絕。
我們要明白企業的利益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利益之所在。而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控制品質需要我們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作為QC我們更應義不容辭地把好質量關,擔起這個責任,沒有品質就沒有明天。既然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明天會更好,因此我們需要改變以前的某種不良習氣,在檢驗的理論和實踐上不斷進步完善自已,做一個合格的QC。
四、怎樣做一個合格的老化員
老化員所做的工作實際上不難,可以說是很容易吧,要做好它,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有正確的心態,要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
做老化試驗時首先要注意安全,因老化架上的觸掣帶電的,因此千萬不要用手去觸摸,以免觸電,樓頂較低注意碰頭,在上面巡視時要小心注意不要從上面摔下來。
老化員首先要明白自已的工作目的,通過對整機的老化試驗,以此檢驗機器穩定性和耐久性是否合乎實際要求。
老化員對以下幾點要注意:
1.因老化的碟片很多,因此對碟片一定要妥善保護,以免損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嚴格按作業指導書操作,對本工序的內容要相當的熟悉,每上五臺機要隨時做好時間標識,且及時跟蹤老化時間是否到位。
3.要求每位老化員要在老化線上不斷巡視,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
(1)當因成體觸掣接觸與工裝板接觸不良時,你應該如何去處理,你是認為很正常而無動于衷,還是及時通知拉組長,聯絡工程部ME進行修復。
(2)整機出現掉電,重新開機又正常,你是將機重新開機,讓它直接流下去還是在隨機卡上注明原因、時間再放至拉頭重新老化。
(3)當工裝板出問題,你是否將工裝板做好標識,從線體上取下,通知拉組長聯系工程部ME進行修復。
(4)當整機出現問題,你是否注明故障原因交維修組去修,還是聽之任之。
(5)老化報表是否及時準確如實去填寫。
(6)上班工作時間,你是否認為反正沒什么事,并且很少有人注意而坐在一起聊天或干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7)作業時是否小心,還是不按操作規程操作而導致出現人為損壞。
4、對待工作一定要盡心盡責,不斷進行巡查,及時發現和找出不良問題,并做好記錄。
5、有正確的心態,明白自已工作的重要性,正確對待自已的工作,以確保產品的品質。
6、對待工作,要經常作批評和自我批評,檢查自已的不足之處及時去改正和完善之。
五、檢修方法
一、直觀檢查法:
1、看:就是觀察,如觀察排線是否插到位,是否插錯;機內是否有異物;電容器有無炸裂; 電阻、二極管有無燒焦;PCB板有無破裂等。
2、聽:進出倉有無異響;光頭是否嚓嚓響。音頻輸出有無雜音,卡拉OK混響是否正常。
3、摸:就是用手摸IC、變壓器、二極管有無發燙等。
二、波形測試法:
VCD機的RF信號、循跡誤差信號,以及各種時鐘信號、控制指令的數字信號,必須通過波形測量。
三、萬用表測量法:
1.電壓測量法:就是借助萬用表測量出電路中有關點的電壓值與該點的正常電壓值進行比較。分析來判斷部位。
2.電流測量法:就是利用電流檔測其電流來判斷其好壞。例如:測激光二極管的供電電流(一般為40-80mA)就可以判斷發光二極管是否老化。
3.阻值測量法:阻值測量法就是利用萬用表的電阻檔測量元器件或電路中某兩點的電表值來判斷故障,一般測量變壓器、循跡、聚焦線圈、排線是否良好及PCB板是否開路。二極管、電容等是否短路。
四.替換法:
替換法就是用良好的元器件或半成品組件來代替被懷疑的部位。此法是修機的捷徑。但要有一定的判斷力。否則浪費精力且導致誤入迷途,在更換IC前,應注意是否有連焊、虛焊等,減少誤判。
五.分割法:
分割法就是把某一部分電路從整機的某一級電路中分開。如電壓偏低,就須逐一斷開負載
判定是否是負載某一級短路或電路本身不良。
六、整機檢修程序
首先看排線是否插到位
是否插錯、PCB是否斷裂
有無燒焦、電容炸裂等
否
接通電源
否
顯示屏是否有顯示 電源部分、面板控制
是 MPEG BD
出入倉是否正常 查出入倉機械及電路
否
激光頭是否內移 查進給電路
否
激光頭是否有聚焦動作 查聚焦伺服驅動電路
是
否
激光頭發光是否正常 激光頭電路、APC電路
否
光盤是否轉動 查主軸伺服電路
是
否
能否讀碟 RF處理電路
否
是否有圖象 解碼部分、AV部分
是否有聲音 音頻部分
卡拉OK是否正常 查卡拉OK電路
正常
否
檢查整機工藝品 整理
貼好維修編號貼
遞交QC檢查
七、常用電子元件
電子設備中常用的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等,通常稱為元件;而二極管、三極管、集成塊等通常稱為電子器件。由電子元器件連接而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電路,稱為電子電路。例如可以把交流電變為直流電的整流電路,可以把微弱信號放大的放大電路等。因此,要了解電子設備的工作原理,就必須了解電子電路的功能,看懂電子電路圖;要看懂電子電路圖,首先要了解電子元器件的結構、性能和它們在電路圖中的代表符號。
第一節電阻器
電阻器(簡稱電阻)是電子設備中最常用的元件之一,有固定電阻和可變電阻(電位器)兩大類。
一、固定電阻
1.電阻的種類和作用
在電路中,電阻的符號用R表示,它的圖形符號和外形分別見圖。電阻,按照制造材料的
不同,可分為碳膜電阻(RT型)、金屬膜電阻(RJ型)和線繞電阻(R*型)等多種。碳膜電阻的外層通常涂上綠漆,價格低廉,用得較普遍,但熱穩定性不如涂上紅漆的金屬膜電阻。
電阻在電路中應用廣泛,其常見作用有:
(1)降壓,電阻與其它元器件串聯,可起降低電壓的作用。
(2)分流,電阻與其它元器件并聯,可從總電流中分去電流,使這些元器件電流降低。
(3)限流,為了限制某個元器件的工作電流,也可用電阻與串聯,以確保該元器件的電流在安全范圍內。例如穩壓管道通常都接有限流電阻。
(4)建立電路中所需要的特定數值的電壓或電流。例如,用適當電阻使三極管放大電路建立合適的靜態工作點(電流IC電壓VCE)等。電阻在使用中應考慮它的阻值和功率,以滿足電路正常工作的要求。
2.阻值:表示電阻阻值大小的基本單位是歐姆,簡稱歐,用“Ω”表示。比Ω大的單位KΩ、MΩ,它的換算關系是:
1KΩ=1000Ω
1MΩ=1000KΩ=1000000Ω
國產電阻器大都標有電阻數值,叫做標稱阻值。電阻的實際阻值和標稱阻值的偏差就是誤差,有些電阻阻值的后面還標有誤差等級,如2.2KΩI、4.7MΩII等,其中I級允許誤差為+5%,II級為+10%,III級為+20%。為便于生產和使用的標準化,國家規定,不同等級的電阻有不同數目的標稱值。
3.額定功率
當電流通過電阻時,電阻會發熱,如果電阻上所加的功率大于它所允許的功率,電阻器就會
燒壞。這個長期工作所允許的功率叫做額定功率或稱功率。一般可分為:1/16W、1/8W、1/4W、1/2W、1W、2W、5W、10W等。功率的單位用瓦(W)或毫瓦(mW),它們相差1000倍,即1W=1000Mw
最常用的電阻額定功率為1/8W和1/4W,在電路圖中,如不標明其功率者,通常為1W以下通用。
色環電阻識別表
顏色 第一有效數 第二有效數 倍率 允許偏差
黑 0 0 100
棕 1 1 101
紅 2 2 102
橙 3 3 103
黃 4 4 104
綠 5 5 105
藍 6 6 106
紫 7 7 107
灰 8 8 108
白 9 9 109 +50%-20%
金 10-1 +5%
銀 10-2 +10%
無色 +20%
顏色 第一有效數 第二有效數 第三有效數 倍率 允許偏差
黑 0 0 0 100
棕 1 1 1 101 +1%
紅 2 2 2 102
橙 3 3 3 103
黃 4 4 4 104
綠 5 5 5 105 +0.5%
藍 6 6 6 106 +0.25%
紫 7 7 7 107 +0.1%
灰 8 8 8 108
白 9 9 9 109
金 10-1
銀 10-2
電位器和微調電阻
二、電位器:實際上是一種可調電阻,分旋轉式與直滑式兩種。在電路圖中,電位器常用文字
符號W表示。電位器還常帶有電源開關。電位器在電路中應用很廣,如音量、阻值和電位(電壓)調節等。旋轉式電位器有三個引出端,其中有兩個固定端、一個滑動端,也稱中心抽頭。直滑式電位器有四個引出端,二個固定、二個滑動端。
(1)電位器用作調節電壓大小。例如一個音量電位器,按圖連接,A端與公共地端相連,C
端有對地電位U1(即輸入信號電壓)輸入;B端有對地電位U2(即輸出信號電壓)輸出。旋轉電位器的手柄,即可改變B端的位置,使其與任何一個固定端之間的阻值發生變化,由于阻值RCB與RBA是串聯在電壓U1回路中的,所以它們各自分配得的電壓與它們的阻值成正比。當調節B端使RBA阻值接近于零,音量最小;當調節B端使RBA阻值最大(等于4.7KΩ),則分配得的電壓U2=U1也為最大值,音量就最大。可見,電位器調節電壓的原理實質上就是一個可調分壓器的分壓過程。由圖1-3(a)可以看出,當轉軸順時針旋轉時,RBA增大,音量也增大。
(2)電位器用作可變電阻若將電位器的一個固定端A與滑動端B按圖1---6連接。此時,電
位器成為一只可變電阻,調節電位器W發現,當順時針旋轉其手柄時,阻值RCA下降。如果將BC連接,則順時針旋轉其手柄時,阻值RCA上升。
電位器又分為碳膜電位器(WT、WH型)、實芯電位器(WS型)和線繞電位器(W*型)三種。其中碳膜電位器價格低廉,所以應用較廣泛。碳膜電位器的標稱阻值一般為100Ω-4.7MΩ;額定功率為1/8W-2W。
2.微調電阻
微調電阻是一種不帶外露轉軸的小型電位器,它的常見外形和符號。由于沒有手柄和外露的轉軸,改變滑動端的位置通常需借助小螺絲刀插入微調電阻上面的扁長形孔中,左、右旋轉調節,以改變滑動端和兩個固定端之間的阻值。
微調電阻在收音機和電視機中,常用作晶體管的基極偏流電阻。調節VR就可以使晶體管T得到合適的工作電壓Uce和電流Ic,以便具有放大作用。
第二節電容器
電容器(簡稱電容)也是電子設備中常用的元件之一,在電子電路中用C表示。電容器有固定電容、可變電容、電解電容等多種,現分別介紹如下。
一、固定電容
1.固定電容的種類和作用
兩個導體之間夾一層絕緣介質(空氣、云母、陶瓷等)就構成一個電容器。電容器能夠存儲
電荷,而電荷帶有電場能量,所以電容器是一種儲能元件。存儲電荷的能力就是電容器的容量,顯然兩個導體的面積越大(能夠容納更多的電荷),中間絕緣介質越薄(電場強度越大),所構成的電容器容量也越大,此外絕緣介質的種類也關系到電容容量的大小。
按照內部結構和絕緣介質的不同,有著多種類型的固定電容可供選用。固定電容的符號和
常見類型:金屬化紙介電容(CJ型),體積小,容量大,價格便宜,適合于低頻電路和對穩定性要求不高的電路;聚苯乙烯電容(CB型)和滌綸電容(CL型),前者漏電小,損耗小,性能穩定,可用于高低頻電路中;后者體積小,容量大,適合于旁路(和電阻并聯)等低頻電路;云母電容(CY型),特點是損耗小,耐高壓、高溫,性能穩定,但容量小,適合高頻電路用;瓷片電容器(CC型),特點是體積小,損耗小,耐高溫,但容量小,可用在高頻電路中。
固定電容在電路中應用很廣,主要作用是:
(1)充放電和延時作用:如果把金屬極板的兩端分別接到電池的正、負極,那么接電池
正極的金屬板上的電子(負電荷)就會被電池正極所吸引,電容的這個電極因損失電子,破壞了電中性而帶上正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電池的負極(有負電荷)又把電子送到另一端的金屬電極板上,使它帶上負電荷。這種現象叫做電容的“充電”,充電的時候,電路里就有電流流動。充好電的電容,如果用一個電阻和導線把正、負極板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回路,則正、負電荷通過電路互相抵消,電子由帶負電荷極板跑回帶正電荷極板,這種現象叫“放電”,放電的時候電路里有相反方向的電流流動。
充、放電的快慢與電路中的電阻有關,R愈大,對電荷流動阻礙愈大,充放電過程就進行得愈慢。同樣,C的容量愈大,能容納更多的電荷,充放電過程也愈慢。充電時,隨著金屬極板電荷的充入,電容兩端的電壓也隨之上升;放電時,隨時著電荷的放掉,電容兩端的電壓也隨之下降。因此,在電子電路利用電容C和電阻R的大小,可以控制充放電的快慢,進而控制電壓建立和消失的時間,達到延時和定時控制的目的。
(2)通交流隔直流作用:如果電容的兩個極板接向交流電源,我們知道交流電源的正、
負極在不斷地變化著,迫使電容器兩極板交替地進行著充電和放電(即反方向充電),兩種方向的電流也就交替地在電路中流動,這就是電容器能通過交流電的原理。由于電容能夠順利地通過交流,對交流而言,因此常稱為耦合電容(與其它元件串聯時)或旁路電容(與其它元件并聯時)。電容通過交流的容抗,與電容容量及交流頻率有關,容量愈大,頻率愈高,則容抗愈小。
當電路中僅存在直流電源時,由于直流電源的電壓極性和大小是不變的,所以當電容兩極
板在直流電源作用下,由所充的電荷形成的電壓與直流電源電壓相等時,充電就停止,電路中就沒有直流電流通過,對直流而言相當于開路,這就是電容的隔直作用。如果在電容電路中兩種電源同時存在,則當由電容兩極板所充的電荷形成的電壓與直流電源電壓相等時,電路中的直流電流被隔斷,剩下的僅是交流電源充放電作用形成的交流電流通過電容。
電容除了具有延時、耦合、旁路、隔直作用外,還有其它用途。例如與電感元件L構
成LC調諧回路,與電阻構成RC移相回路以及濾波、退耦、消振等作用。
2、電容的標稱容量和額定工作電壓
電容的容量單位為“法”,用F表示,這個單位太大了不實用;比“法”小的單位為“微法”
用uF表示;更小的容量單位為“皮法”,用pF表示。它們間的關系是:
1F=1000000Uf=106Pf
1uF=106PF
1F=1012PF
額定工作電壓也就是電容的耐壓(長期可靠工作而不被擊穿的電壓)。固定電容的耐壓有63V、100V、250V、400V、1000V等多種。
二、可變電容和微調電容
可變電容器常由動片、定片和絕緣介質組成,改變動片和定片的相對角度,即可改變電容量。可變電容通常有“單連”、“雙連”兩種。可變電容器一般用于調諧電路,動片通常接地,可變電容與線圈并聯,可構成LC選頻諧振回路。
微調電容又叫半可變電容,常見有:1、陶瓷拉線電容,拉線未拉出電容量最大,拉出拉線并剪斷部分拉線,則電容量下降;2、薄膜介質微調電容,用小螺絲刀調節電容量大小;3、瓷介圓形微調電容。微調電容的容量不大,在收音機的調諧或振蕩電路中,最小電容與最大電容之比的容量規格常用的有:3/10P、5/20P、5/25P等幾種。
三、電解電容
電解電容由鋁筒做負極,里面裝有液體電解質,插入鋁帶做正極而成,在直流電壓作用下
在正極片上形成氧氣鋁膜作介質。它的特點是電容量大(幾微法至數千微法),漏電大,容量誤差大,高頻工作時容量下降等。
電解電容主要用于直流電源的濾波、去耦和低頻電路的耦合和旁路等場合。使用電解電容時,要按標定的+、-極性來接;并注意電容在電路中承受的電壓不得超過它的耐壓值,否則易發生爆炸事故;對漏電大的電解電容還應及時更換。
第三節電感線圈和變壓器
線圈和變壓器都是應用電流的磁效應原理而工作的,只不過前者依靠線圈本身的“自感”
作用工作,而后者是依靠線圈之間的“互感”作用工作。
一、電感線圈
線圈是用導線(漆包線、紗包線、裸導線等)一圈靠一圈地繞制而成的。
1.線圈的電感量
線圈在電路圖中用字母“L”表示。當線圈中通有電流時,線圈的周圍就產生磁場,電流變化,磁場也變化。變化的磁場穿過線圈,可以在線圈子自身兩端生產感應電動勢,這就是線圈的“自感”作用。線圈也是儲能元件,儲存的是電流產生的磁場能量,線圈的圈數愈多、直徑越大、通的電流越大則儲存的磁場能量也愈大。線圈儲能愈多,電流消失時產生的自感電動勢也愈大,會擊穿絕緣或其它元器件,這點在使用中必須注意,要設法限制自感電動勢的大小。
線圈自感作用的大小,稱為電感量(簡稱電感),電感大小除與線圈圈數的尺寸有關外,用硅鋼片或鐵氧體作磁芯可以用較少的圈數得到較大的電感量。電感L的單位是亨利,簡稱亨,常用H表示。比亨小的單位有毫亨(mH)和微亨(uH),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1H=103mH=106uH
1mH=103uH
2.線圈在電路中的作用
(1)阻流作用:根據楞次定律,線圈中的自感電動勢總是與線圈中的電流變化相對抗。
所以,電感線圈對于交流電有一定的阻力,阻力的大小用“感抗”表示,感抗與線圈電感L的大小以及交流電的頻率f成正比,即電感量愈大,感抗愈大;頻率愈高,感抗也愈大。電子電路中常利用線圈的阻流作用進行分頻或濾波,分離出高頻電流和低頻電流。
(2)調諧與選頻作用:線圈與電容并聯可組成LC調諧回路。若回路的固有振蕩頻率與外
加交流信號的頻率相等,則回路的感抗與容抗也相等,于是電磁能量就在電感、電容間來回振蕩,這就是LC回路的諧振現象。諧振時由于回路的感抗與容抗等值又反號,因此回路總電抗最小,電流最大(交流信號),所以LC諧振電路具有選頻作用,能把某一頻率f的交流信號選擇出來。
LC諧振回路中的線圈,其導線有電阻,電容也有一點點漏電或損耗,所以在LC諧振回路中,
雖然感抗與容抗有抵消,但由于回路電阻和損耗的存在,使電磁能量有損失。在高頻電路中,使用線圈時應注意不要隨便改變線圈的形狀、大小和線圈間的距離,否則會影響線圈的電感量,改變了回路的因有頻率。此外,還應注意高頻線圈不要受潮,否則會增加損耗并使品質因數(Q)值下降,使LC回路失諧,振蕩電路停振。
二、變壓器
變壓器是應用電磁感應原理工作的電感器件。變壓器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線圈,由于線圈間
存在互感作用,所以變壓器能夠變換電壓和阻抗。變壓器在電路圖中用符號Tr或B表示。
在一個鐵芯(硅鋼片或鐵氧體磁芯)上分別繞上兩組線圈,N1為初級線圈的圈數,N2為次級線圈的圈數,這就是最簡單的變壓器結構。當初級線圈通有交流U1時,鐵芯中便生產交變磁場,這磁場也穿過次級線圈并在它的兩端產生感應電動勢(感應電壓)U2,這種線圈間相互作用而產生感應電壓的現象,叫做互感。利用互感原理使變壓器在電路中起著重要作用,主要有:
(1)變壓器的變換電壓作用,初級線圈加有電壓U1,圈數為N1,因此每圈自感電壓為U1/N1。通過耦合很緊(U1產生的交變磁場全部穿過線圈N2)的互感作用,初級線圈產生的感應電壓也與它的圈數成正比。
(2)變壓器的變換阻抗作用。
當電子電路輸入端與信號源實現阻抗匹配時,信號源可以把信號功率有效地輸送給電子設備;當電子電路輸出端實現阻抗匹配時,負載RL上可以得到最大不失真的輸出功率。
2.變壓器的種類和用途
(1)電源變壓器:主要用途是進行電壓變換,通常為降壓變壓器,以適應電子設備低壓
電源的要求。電源變壓器的線圈(繞組)通常用漆包線繞成,電源變壓器按鐵芯不同可分為疊片式變壓器與卷繞式變壓器兩種。使用電源變壓器除選用合適的功率和電流容量外,還應注意初級線圈若是由兩組構成,用于220V交流電源,則應將他們串聯使用,用于110V電源,則應并聯使用。
(2)脈沖變壓器
(3)低頻變壓器:結構與電源變壓器類似,但體積小得多。低頻變壓器主要用作阻抗變換。
第四節敏感元件(傳感器)
敏感元件,是指電特性對外界光、溫度、壓力、濕度、氣體濃度等物理量反應敏感的元件。應用敏感元件可以制成傳感器(又叫變換器),利用傳感器將上述非電信號變換成相應的電信號,并進行放大和處理,以便實現對該物理量的自動控制或聲、光報警。由此可見,傳感器在電子控制系統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即使采用最先進的電子計算機來控制生產過程,如果沒有良好的傳感器,計算機也發揮不了作用。對傳感器的基本要求是:反應靈敏、準確;工作可靠、穩定;能量變換效率高以及抗干擾能力強等。下面介紹幾種常用敏感電阻元件的特點和用途。
一、熱敏電阻
熱敏電阻是能夠直接將溫度的變化轉變為電信號的一種傳感器。熱敏電阻按溫度系數分有負溫度系數和正溫度系數兩大類。
1.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NTC)
其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溫度每升高1度,電阻約降低1-6%,視具體型號而定。NTC主
要用于-80~~+3000C范圍的溫度測量、控制以及半導體收音機、電視機內放大器工作點的溫度補償。常見的有MF型半導體熱敏電阻,阻值從10-1M歐。
2.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PTC)
其阻值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緩變型的溫度每升高1度,電阻約增大0.5-8%;開關型的,有一
個居里點溫度,當溫度低于居里點時,阻值比較穩定,一旦溫度上升到居里點以上,
阻值急劇增大(相當于開關斷開)。綬變型的多用于溫度補償(RZB型);開關型的(RZK型)多用于溫度控制。
使用和選擇熱敏電阻時,必須根據具體的工作條件和要求選擇合適的型號,工作溫度范圍,阻值和額定功率。
二、光敏電阻
光敏電阻也稱光導管,它是利用半導體(硒化鎘、硫化鉛、硫化鋅等)光導效應制成的一種光電元件。
光敏電阻受光照時的電阻稱為光(亮)電阻,沒有光照時的電阻稱為暗電阻。光敏電阻可用于各種光電自動控制系統(如路燈自動控制,電視機亮度自動調整等);紫外線探測器;紅外光夜視器、無損傷探測等。
三、力敏電阻
常用的壓力傳感器有金屬應變片和半導體力敏電阻。力敏電阻材料的電阻率可以隨外加機
械力而發生變化,因此利用力敏電阻可以將機械力和加速度等轉換成電信號。利用力敏電阻可以做成半導體話筒、商用電子秤、機械轉矩計和加速度計等。
四、氣敏電阻
是利用半導體表面吸收某種氣體后發生氧化或還原反應產生離子而使電阻率改變的一種傳感器。當氣體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加熱電極和測量極間的電阻阻值會發生明顯變化。氣敏電阻可以制成氣敏探測器來監測環境有害氣體的污染情況,以便實現安全防火報警或自動控制。
五、濕敏電阻
濕敏電阻是利用某些介質對濕度變化比較敏感的特性制成的。濕敏電阻主要由感濕層、電
極和具有一定機械強度的絕緣基片組成。當感濕層(硅粉摻金屬氧化物等)吸附環境中的水分之后,會引起兩電極間阻值的變化。這樣,就直接將濕度變化轉換成電阻值的變化。可用于各種濕度測量和控制系統中。
第五節顯示器
顯示器在電子設備中可作為終端信號顯示或電臺(頻道)指示以及電源指示燈等。顯示器
實際上就是將電信號變成光的形式顯示出來。對顯示裝置,除要求工作可靠、靈敏、耗電小外,還強調它具有清晰、醒目的特點。常用顯示器:
一、白熾指示燈:未點亮時冷態電阻只有點亮后熱態電阻的1/10左右,接通時有很大的沖擊
電流,為此必須串聯一個小阻值的限流電阻工作,以延長壽命。
二、熒光數碼管:是一種指形的玻璃外殼電子管。它由燈絲(陰極)、網狀柵極和七段陽極組成。熒光數碼管工作時,首先應加上燈絲電壓(1.2V)和柵極正電壓(20V),若所有七段陽極均不加正電壓時,熒光數碼管不顯示數字。如果有選擇地給某幾段陽極加以正電壓,則由被加熱的陰極發射出來的電子,穿過正電壓的柵孔在陽極電場吸引下,將以高速轟擊陽極表面。陽極表面涂有熒光粉,在受到高速電子轟擊時就會發出綠色的熒光數字。熒光數碼管的優點是工作電壓比較低、驅動電流小(陽極為2mA左右)、字形清晰,廣泛應用于電子計算器、商用電子秤等設備中。它的主要缺點是需要加熱燈絲,因而耗電大。
三.半導體數碼管:顯示原理類似于熒光數碼管,但每段數碼由一只發光二極管(LED)構成。當每只發光二極管加有2V左右直流正向電壓時都會把該段的數碼顯示出來(通常為紅光)。根據它內部的連接方式又分成共陽極和共陰極兩種。LED顯示器具有工作電壓低,工作電流小、功耗低、耐震動等優點,在許多場合已開始取代熒光數碼管工作。
四、液晶顯示器:主要材料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的液態晶體,其透明度和顏色隨外加電電場而變。工作時,若在液晶屏的正面電極的某段和背電極間,加上十多伏的電壓,則該段所夾持的液晶在電場作用下產生“散射效應”,從而顯示出數碼來。優點是工作電壓低、耗電省、成本低,所以在電子鐘表、計算器等小型電子裝置中應用很廣泛;缺點是,液晶本身并不發光,而是借助自然光或外來光源顯示數字,不能在黑暗中顯示。
五、氖燈:一種小型的顯示器件,管內充有氖氣并有兩個不接觸的電極。當在兩個電極之間加有一定的電壓時,能夠引起氖氣輝光放電(稱起輝)而放出桔紅色的亮光。一般氖燈的起輝電壓為45-60V,常串聯上幾百千歐的電阻,用于220V的交流電路中,耗電很省,它的工作壽命比白熾燈長。平常使用的驗電筆內使用的也是氖管。
第六節熔斷和保險元件
熔斷器(保險絲)的用途是防止因電子設備內電路短路,使電流超過負荷而損壞元器件。當有短路或過負荷時,保險絲立即燒斷,從而保護了機內的元器件。使用保險絲要注意熔斷后,必須換上同規格、同型號的熔斷器才能正常工作。
第七節集成電路知識
一、什么是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英文縮寫為IC。它是將晶體管、電阻及電容器等元器件,按電路結構的要求,制作在一塊硅片上然后封裝而成的。這與以前,將這些分立的晶體管、電阻等元件經組裝、焊接而構成電子電路的傳統做法截然不同,因而前者叫集成電路,后者就叫做分立元件電路。集成電路目前不但已大量應用于電子設備中。
二、集成電路的分類
1.按功能及用途
可以分為數字集成電路和模擬集成電路兩大類。我們知道各種電子設備中要處理的電信號可分為兩在類:一類是連續變化的,叫模擬信號,如音頻信號就是用電壓變化來模擬聲音變化的,又如圖像中各點亮度變化的;另一類是不連續的,叫數字信號,如電報碼、各種脈沖信號等。模擬電路就是用來處理模擬信號的,如音頻放大器、視頻放大器、運算放大器等,數字電路多半是開關電路組成的邏輯電路。
2.按工藝結構及制造方法
可以分為膜集成電路、半志體集成電路和混合集成電路等三類。膜集成電路根據加工工藝及
膜的厚薄不同,又可分為厚膜和薄膜電路二類。由于膜集成電路不便于大規模生產,加上成本較高,已較少應用。半導體集成電路是目前集成電路的主流,它以制造硅平面晶體管的平面晶體管的平面工藝為基礎,將三極管、二極管、電阻、電容做在同一硅片上,構成一個完整電路。但這種電路是利用半導體集成電路、膜集成電路、分立元件中的任意兩種或三種混合制作而成的微型結構電路。
根據所采用的晶體管的不同,半導體集成電路又可分成雙極型(晶體三極管)和單極型(絕
緣柵聲效應等)兩種。雙極型IC的優點是工作速度快、頻率高、信號傳輸的延遲時間短,但制造工藝較復雜。單極型IC以MOS集成電路為代表,這種電路的優點是工藝簡單、容易實現大規模集成,但它的工作速度比不上雙極型的IC。
集成電路的管腳引出線雖然數量不同,但其排列方式仍有一定規律可循。一般總是從外殼頂部看,按逆時針方向編號的。
集成電路使用注意事項
1、對于MOS集成電路,注意防止靜電的干擾和危害
由于器件內MOS管的柵極與源極間的二氧化硅絕緣層很薄,輸入阻抗又高,當輸入羰的電荷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可能被擊穿而損壞。一般在MOS器件的輸入電路中都設置了靜電保護二極管。
盡管內部有了保護電路,但保護程度仍有限度。實際環境中所產生的靜電能量往往會超過其限度,例人體穿著化纖工作服經一定的摩擦后就可帶上高達10-20KV的靜電電壓,若被子MOS器件輸入端感應接受,即足以使其遭到損害。
所以在使用MOS器件時,應作靜電隔離、泄放處理:
(1)在貯存、攜帶或運輸MOS器件過程中,要把器件或印制板放入金屬容器內,也可用鋁箔將器件包封后放入普通容器內。
(2)裝配工作臺上不要鋪塑料或有機玻璃等絕緣良好的墊板。最好鋪上一塊厚為2-3mm的平整鋁板或鐵板,并將其接地。若沒有條件,可用薄鋁片或馬口鐵皮釘在木板上代替。
(3)裝配工作臺上的電烙鐵和儀器外殼應良好接地,不應使電筆發光。也可拔去烙鐵電源插頭,利用烙鐵余熱焊接。
(4)操作人員應避鋼穿尼龍、純滌綸等易產生靜電的工作服。
(5)MOS器件的多余不用的輸入端不允許懸空(可與地端連接,若為邏輯電路的“與”輸入端,則應接正電源端)。
2、電源電壓和輸入電壓不得超過極限參數
即使是瞬時超出也是不合適的,不然就可能導致器件損壞或工作失常。電源電壓和輸入電壓
的極性更是不能接反。
3、工作溫度和散熱問題對功率器件特別重要。
功率器件應裝置合乎規定的散熱器。工作中,若用手摸外殼覺得有點兒燙手,但沿未達到不
能長久觸摸的情況(相應溫度在65-750C)應視正常;若達80-1000C,手已無法忍受程度,就可能有危害了。應及時采取散熱措施,或切斷電源。
4、IC的眾多引出腳節勿用錯
管腳多的IC,使用時一定要仔細查核管腳的接線。如果采用了插座安放器件,要注意定位標志,不要把器件插反了(尤其單列直插器件常易插反)。
5、自激振蕩問題
在使用音響、電視集成器件的過程中,自激振蕩是極易碰到一種現象。它輕則使IC發揮不出應有的功能,重則導致特性變劣,甚至過電流、過電壓而損壞器件。自激的主要特征為電路不加輸入信號時也會出現較大的輸出信號,這時可能出現尖叫聲,但有時不一定能聽得見(超音頻振蕩)。當自激發生在功放器件中時,危害特別大,常常引起通過器件的電流大增,溫升嚴重,時間稍長就被燒壞。為了消除自激(簡稱消振),在音響、電視電路中都設有RC消振相位補償(校正)網絡。若揚聲器發出混雜著較大噪聲或無響亮感的沙啞聲音,則大多是發生了臨界自激。排除臨界自激的辦法是主要是減小電源的高頻內阻,可在功IC的電源腳和接地腳間跨接一個0.1-1Uf的電容(電解電容有高頻電感而不能使用)。
篇2:企業生產管理培訓計劃(5)
企業生產管理培訓計劃(五)
主要內容:
(車間管理制度、車間安全管理、安全生產培訓)
企業課程名稱:生產車間管理實務培訓
所屬專業:生產管理培訓
培訓時間:每周一期
培訓對象(WhoShouldAttend):
生產部長、經理助理、車間主任、班組長、車間技術員、品質管理員
培訓講師:***
企業內訓培訓目標(Format&KeyBenefits):
生產車間是制造企業的主戰場,產品質量、生產效益、成本損耗和員工士氣基本源于生產車間管理,一線干部的管理水平、督導技巧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績效。因此,盡快讓一線干部掌握科學的管理知識,靈活地運用各種科學管理手段,對提高和穩定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現場管理水平很有裨益。
生產管理培訓企業內訓課程大綱(ProgramContent)
生產車間管理實務企業內訓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現場管理實務篇
1.大量車間現場圖片問題分析與經驗學習
2.現場管理的含義?現場優化的十大標志
3.如何開展現場定置管理?車間“三定”案例
4.車間物料區、物流通道區、作業區、不良品區規劃及定置案例
5.如何開展“油漆作戰”
6.班組建設中“二個三制度”
7.6S推行工作中常見阻力及克服方法
8.如何開展“白手套檢查法”
9.車間干部如何做好現場巡查工作
10.中國海爾SBU管理法與OEC法介紹與推廣
11.目視管理、顏色管理及看板管理案例
第二部分:班組日常管理篇
1.生產計劃及生產排程的制定
2.生產作業前的準備工作要求
3.按5M1E方法進行班前準備工作確認
4.班中紀律管理和班后交接管理
5.生產進度控制方法
6.生產進度落后時,現場干部如何處置
7.如何做好換線管理工作(如:防止混料)
8.如何計算產能、作業效率、稼動率、綜合效率(OEE)、物耗值
9.如何提升產線效率的案例講解
10.工序瓶頸和人員浪費的原因何在
11.如何開好班前早會案例模擬
12.班組績效考核中QCDPSM方法應用案例
第三部分:車間組織及人員管理篇
1.車間組織結構設置不合理多會出現哪些后果
2.車間管理人員的工作職掌
3.車間現場人員的職業基本準則
4.現場OJT指導的工作步驟
5.如何做好員工激勵?正確地應用批評和表揚技巧
6.溝通的作用、溝通技巧及溝通障礙
7.運用溝通技巧處理員工沖突問題案例
8.車間干部引導員工的方式和內容
9.如何引導性格孤僻、性格暴躁員工
10.關心和體貼下屬的技巧
11.如何提升現場人員的執行力
12.上海大眾汽車公司三個“一對一”工作法
第四部分:車間成本控制篇
1.車間成本分類及成本控制程序
2.現場物料、呆滯料、廢料及閑置設備的管理
3.車間物料盤點易犯的四種錯誤
4.車間備品備件的目標成本考核法案例
5.精益生產方式中的七種典型浪費分析與改進
6.如何防止車間員工及生產間接人員虛報加班
7.車間過剩余料與呆滯料是退庫還是留置產線
8.如何實施現場在制物料盤點
9.車間成本控制的四大方向
10.強化一線人員成本意識的三個作法
11.上海大眾汽車公司實施“降本增效”案例
篇3:安全員培訓教材:安全生產管理體制
安全員培訓教材:安全生產管理體制
第二章 安全生產管理體制
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問題涉及今后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經濟體制改革方向。1993年國務院《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實行“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也是市場經濟國家的普遍做法,是符合國際慣例的。這一管理體制還將隨著我這市場經濟的發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1、在政府轉變職能和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過程中,要繼續強調“管生產必須管安全”這個原則。企業要負起搞好安全生產的重任。企業在經營自主權擴大的同時,安全生產的主體地位也相應確立,責任也就相應加重了。企業負責就是企業在其經營活動中必須對本企業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企業法定代表人應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各企業應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在管生產的同時,必須搞好安全工作。這樣才能達到責權利的相互統一。安全生產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極大的保障作用。不能將安全生產與企業效益對立起來,片面理解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具體說,企業應自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必須遵守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標準,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必須設置安全機構,配備安全管理人員對安全工作進行有效管理;必須提供符合國家安全生產要求的工作場所、生產設施,加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的管理;必須對特種作業進行安全資格考核,持證上崗等。
2、行業管理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決議中指出,政府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國民經濟,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為適應這種要求,政府在管理安全生產工作時,也要按政企分開,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配備精干人員,進行有效的管理。行業管理職能主要體現在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國家有關的方針政策、法規和標準,對行業的安全工作進行管理和檢查,通過計劃、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檢查,加強對行業所屬企業以及歸口管理的企業安全工作的管理,防止和控制傷亡事故和職業病。行業的安全管理不能放松。
3、國家監察
是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監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公正性和權威性。安全監察部門對企業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和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政策情況依法進行監督檢查,對不遵守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的企業,要下達監察通知書,作出限期整改和停產整頓的決定,必要時,可提請當地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門關閉企業。勞動行政主管部門配有安全監察員,要經常深入企業檢查其對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的執行落實情況;檢查事故隱患;檢查勞動條件和安全狀況;檢查企業職工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參加事故調查和處理;幫助和指導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如《礦山安全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主管部門對礦山安全工作行使監督職責。
4、群眾監督
群眾監督是安全生產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群眾監督不僅是各級工會,而且社會團體,新聞單位等也應對安全生產起監督作用。這是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保障職工生命安全與健康和國家財產不受損失的重要保證。
工會監督是群眾監督的主要方面,是依據《工會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安全生產進行的監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過程中,要加大群眾監督檢查的力度,全心全意依靠群眾搞好安全生產,依法維護工人的安全與健康,維護工人的合法權益。工會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履行群眾監督職能,發動職工群眾查事故隱患、保安全;教育職工遵章守紀,使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落實到企業、落實到每一個職工。
安全生產管理體制中,企業負責是管理體制的基礎,也是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企業負責是對其本身的安全負責,是一種自我約束。企業內部自我管理機制,主要由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安全管理機構,企業生產,經營機構,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工會以及職工組成。企業內部本身形成一個自我約束的閉環反饋系統,但企業法定代表人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他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有直接的關系。企業內部安全生產管理是內因,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是外因。也就是說,企業建立內部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并定期進行檢查,還要接受主管部門的行業管理,勞動部門的國家監察,工會及其他組織的群眾監督。形成一個互相作用,互為補充的有機整體。
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是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安全生產管理體制還將不斷加以補充和完善。1996年1月22日召開的全國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活會議上,確立了“安全生產工作體制”,即“企業負責、行政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勞動者遵章守紀的體制”,加重了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對勞動者遵章守紀提出了具體地要求。因我國正處在經濟體制改革時期,安全生產工作作為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將隨著經濟發展,社會的進步,不斷推陳出新,建立最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