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調查
崗位研究的第一步是崗位調查,即搞清楚崗位現狀。本章的主題是崗位調查,介紹崗位調查的內容和方法。主要內容如下:
★崗位調查的目的和內容:介紹崗位調查的目的及其內容。
★崗位調查的方式和方法:介紹崗位調查的方式及具體操作方法。
第一節 崗位調查的目的和內容
一、崗位調查的目的
崗位調查是以崗位為調查對象,采用科學的調查方法,收集各種與崗位有關的信息的過程。崗位調查的目的是:
(1)收集各種有關的數據、資料、以便系統、全面、深入地對崗位進行描述;
(2)為改進崗位的設計提供信息;
(3)為制定各種人事文件(如崗位規范、工作說明書等)進行崗位分析提供資料;
(4)為崗位評價與崗位分類提供必要的依據。
二、崗位調查的內容
崗位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項目:
(1)本崗位工作任務的性質、內容和程序,完成各項任務所需要的時間以及占制度工作時間的百分比;
(2)本崗位的名稱、工作地點,擔任本崗位職工的職稱、職務、年齡、工齡、技術等級、工資等級等;
(3)本崗位的責任;
(4)承擔本崗位的資格、條件;
(5)擔任本崗位工作所需要的體力;
(6)本崗位工作的危險性;
(7)本崗位的勞動強度、勞動姿勢、空間、操作的自由度等;
(8)本崗位使用設備、工具的復雜程度;
(9)工作條件和勞動環境,如空氣流速、溫濕度、噪音、工作地照明、粉塵、有毒有害氣體、霧滴、振動、熱輻射等;
(10)其他需要補充說明的事項。
第二節 崗位調查的方式和方法
一、崗位調查的方式
(一)面談
為了獲得崗位的有關信息,可采用面談的方式,即調查人直接約見職工,調查了解其所在崗位的有關情況。通過面談,不僅可以掌握現場觀察和書面調查所不能了解的情報和資料,而且還能進一步證明現有資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彌補其不足。面談進行以前,調查人員應擬定調查提綱,列出所有需要調查的事項。面談時,應按照問題的順序逐一發問,并作詳細的記錄,對被調查人難以回答或故意回避的問題,可暫時中止。面談選擇的對象應盡量廣泛一些,不僅要向擔任本崗位的人員進行調查,也要向與本崗位有聯系的其他人員進行調查。這樣做,可以掌握經常性和非經常性工作的詳盡情況。此外,在面談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尊重被調查人,接待要熱情,態度要誠懇,用語要適當。
★面談的場地環境、器具設備要適合調查的目的,營造一種良好的氣氛,使被調查者感到輕松,能夠無拘無束地回答問題。
★面談中,應允許被調查人長篇大論地談問題,直到他自己認為無話可說為止。調查者可視具體情況,記錄下他的發言要點。
★調查者對重大的原則問題,應避免發表個人觀點和看法,要“引而不發”。
★提問要采取啟發式,避免命令式。
(二)現場觀測
調查者直接到工作現場進行實地觀察和測定,如測時、工作日寫實、工作抽樣等。現場觀測時應注意:
★對調查的工作事項要多提幾個為什么。例如,做什么,如何做,為什么這樣做,什么時候做,等等。如果可能的話,應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進行觀察記錄,以防干擾職工正常工作。
★為了掌握全面情況,應選擇多處場地對同類崗位(工作)進行觀察,這樣可消除職工個體特征對調查結構的影響,原因在于考慮的結果是崗位,而非職工本人。
(三)書面調查
書面調查是指利用調查表進行調查。調查表是在調查之前由專業人員設計編制的,被調查人接到調查表之后,應按調查項目一一認真填寫。書面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調查表本身設計是否科學合理;二是被調查者的文化程度和填寫時的誠意、興趣和態度。一般來說,書面調查應與其他調查方式結合起來使用,才能保證崗位調查資料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采用何種調查方式進行崗位調查,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在崗位數目較少的企業中,可以采用面談或現場觀測的方式,收集各種資料。如果企業的規模較大,崗位設置繁雜,除對重要的崗位采取面談或現場觀測的方式外,一般崗位可采用書面調查的方式,由勞動人事部門編制調查表,分發給職工填寫。為了彌補書面調查的不足,對個別不清楚的調查項目應采用面談或現場觀測等方式,加以復查、訂正和補充。
二、崗位調查表設計
為了搞好崗位調查,詳細了解每一崗位的工作內容、性質和特點,無論采用何種調查方式,均需事前編制崗位調查表。
設計調查表要注意以下事項:
(1)調查表所編列的調查項目和提出的問題,應當為調查研究的目和任務服務,并且與被調查崗位相關。
調查表中所列出的調查項目、所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必須為調查目的服務,不該提出的問題,多一個也不行,而應該提出的問題,一個也不能少。多余的問題列入調查表,不僅浪費調查人與被調查人的寶貴時間,還會增加整個調查的費用開支。為了節約人力、物力和時間,一個好方法是,在一個題目(或問題)納入調查表之前,首先應當回答:“本問題是否與主題有關,相關程度如何?”然后再回答:“今后采用何種方法對該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如果該問題相關性很差,又無法預先確定如何利用這項資料,就不要再提出這一問題。調查表設計的目的是取得崗位資料,并根據這些資料,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如果調查表所列的項目和問題與被調查者無關,也就失出了調查表的意義。有二種方法可以確保每個被調查者遇到的每個問題都是適合于他的:(1)對不同對象采用不同的調查表;(2)對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措辭和提問方式。
(2)對于調查表中所列出的每個問題,要注意以下幾點:
★在一個問題中不要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問題。例如,“你認為你的領導和同事都關心你嗎?”這樣的問題會導致回答的困難。
★提問的措辭要認真推敲,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自己編造的、人們生疏的名詞術語。
★提問要防止誘導,以免造成被調查人回答問題時投其所好。出現這種傾向的原因大致有兩種,一是提問帶有傾向性,例如:“你愿意做勞動合同制職工嗎?”二是在提問中引用了權威人士(或部門)的話,例如:“大多數領導認為.這個崗位工作量不飽滿,你同意嗎?”
(3)調查表中回答問題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封閉式。在問題的后邊,調查人給出兩個或更多的答案,供回答者選擇,這種回答提問的方式屬于封閉式。采用這種方式回答問題有以下優點:
a答案標準化,便于統計分析和比較研究;
b使回答者較為準確地回答問題(如對提問不清楚,一般可從諸答案中弄清提問的含義),提高了問卷的回收率和答案的準確可靠性;
c便于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
采用這種方式回答問題有以下缺點:
a容易使回答者對提問不清楚而盲目猜測答案;
b問題和答案寫得不詳細、不全面,使回答者無法闡明自己的觀點;
c供選擇的答案如果太多,不僅增加印制的費用,還會給回答者帶來不便。
★開放式。在問題后邊,調查人不給任何答案,由回答人自行回答,這種提問的方式屬于開放式。對調查提問采用開放式回答有以下優點:
a可獲得難以預料的某些信息;
b被調查者可以暢所欲言;
c可解決封閉式答案過多無法編排的問題。例如,-個提問有15種答案可選擇,那么這一問題可能難以列人調查表。相反,如采用開放式提問,這一難題便迎刃而解。
它的主要缺點是:
a可能搜集到一些無價值的信息,開放式提問旨在收集更多、更廣泛的信息,但無法避免其中摻雜某些不相關的信息;
b回答問題各有千秋,不可能干篇一律,因而難以進行對比或統計分析;
c對回答者來說,開放式答題需要較高的文化素養,需要具有較好的文字(語言)表達能力,而一般職工很難達到這一要求;
d可能使回答者花費較多的時間、精力,而最終無法利用這些調查資料。
總之,基于以上特點,封閉式答題適于書面調查。而開放式答題更適合于面談式調查。
(4)調查表中提問次序的安排,應遵守以下規則:
★易于回答的問題放在前面,而難于回答的、采用開放式答題的放在后面;
★按邏輯次序排列問題,如按時間先后順序,按從外部到內部,按上級到下級等順序排列;
★采用不同長度的形式提問,有助于引起回答者的興趣;
★針對具體調查對象和調查內容,可考慮采用“漏斗性技術”提問,先問范圍廣泛的、一般的,甚至是開放性的問題,后問崗位相關性很強的問題。
三、工作日寫實
(一)工作日寫實的作用
工作日寫實是對操作者整個工作日的工時利用情況,按時間消耗的順序,進行觀察、記錄和分析的一種方法。通過工作日寫實,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全面分析、研究工時利用情況,找出工時損失的原因,擬定改進工時利用的措施;
★總結推廣工時利用的先進經驗,幫助廣大員工充分利用工時,提高勞動生產利用率;
★從工時利用情況中,可以發現生產、技術、財務、勞動等方面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
★為制定或修訂定額中的作業寬放時間、個人需要與休息定放時間標準提供資料;
★為最大限度增加產量,規定工人與設備在工作日內合理的負荷量提供必要的數據;
★為確定勞動者體力勞動強度的級別提供依據。
(二)工作日寫實的種類
(1)個人工作日寫實。由調查人員對一名職工在一個工作日內全部的工時消耗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和統計分析的一種寫實方法。
(2)工組工作日寫實。由調查人員對一個工作日內一組工人在一個或幾個工作地點共同勞作的工時消耗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分析的一種寫實方法。工組工人的作業可以是相互關聯的協同作業,也可以是沒有聯系的獨立作業。
(3)多機臺看管工作日寫實。由調查人員對一個工作日內一名工人(或一組工人)實行多機臺看管的工時消耗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和分析的一種寫實方法。
(4)特殊工作日寫實。為了滿足某種特殊需要而專門組織的工作日寫實。寫實的對象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管理人員、技術人員。
(5)自我工作日寫實。職工在從事某種生產任務或完成某項工作的過程中,對自己在整個工作日內的工時消耗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和分析的一種寫實方法。
(三)工作日寫實的步驟
工作日寫實可以以工人,也可以以設備為對象進行。寫實的范圍,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體。工作日寫實的步驟如下(為了便于說明,僅以個人工作日寫實為例)。
1、寫實前的準備工作
寫實前應做好以下幾項準備工作:
★應根據寫實的目的選擇對象。如果是為了分析和改進工時利用的情況、找出工時損失的原因,可以分別選擇先進、中間和后進工人為對象,以便分析對比。如果是為了總結先進工作經驗則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先進工人為對象。
★事先調查寫實對象及工作地的情況,如設備、工具、勞動組織、工作地布置、工人技術等級、工齡、工種等。如果寫實是為了提供制定定額的數據資料,就需要消除生產和管理方面的不正常因素,以便使測定資料具有代表性。
★寫實人員要把寫實的意圖和目的向操作者講清楚,以便操作者積極配合,協助做好這項工作。
★明確劃分事項和各類工時消耗的代號,以便記錄。
2、實地觀察記錄
工作日寫實應從上班開始,一直到下班結束。應將整個工作日的工時消耗毫無遺漏地記錄下來,以保證寫實資料的完整性。在觀察記錄過程中,寫實人員要集中精力,在工人的配合下,按順序說明每項活動的性質,簡明扼要地加以記錄,并注明每一項事項的開始和結束時間。如有與機動時間交叉的活動項目,應在備注欄注明交叉活動的內容。實地觀察記錄表如表27-1所示。
表27-1 個人工作日寫實記錄表
序號 作業項目 起止
時間 各類工時消耗 備注
Tz Tzk Tg*k Tzj Tfs Ttgf Ttgg
合計
表中各類工時消耗的代號之含義如下:
Tz:作業時間;
Tzk:作業寬放時間;
Tg*k:個人需要與休息寬放時間;
Tzj:準備與結束時間;
Tfs:非生產時間;
Ttgf:非工人造成停工時間;
Ttgg:工人造成的停工時間。
3、寫實資料的整理匯總
在實地測定的基礎上,應對工作日寫實的資料進行整理匯總。具體步驟是:
(1)計算各活動事項的時間消耗;
(2)對所有觀察事項進行分類,通過匯總計算出每一類工時的合計數;
(3)編制工作日寫實匯總表,在分析、研究各類工時消耗的基礎上,計算出每類工時消耗占用全部工作時間及占作業時間的比重(詳見表27一2);
表27一2 個人工作日調查寫實匯總表
員工 加工對象 時間
姓名 名稱 定額時間
工種 編號 實際時間
等級 加工日期 超支或節約
工時分類 代號 工時消耗
時間(分鐘) 占工作日比重
(%) 占作業時間比重(%)
定額時間Td 作業時間 Tz 336 70 -
作業寬放時間 Tzk 28 5.8 8.3
個人需要與休息寬放時間 Tg*k 19 4 5.7
準備與結束時間 Tzj 36 7.5 10.7
合計 419 87.3 24.7
非定額時間Tfd 非工作時間 Tfs 24 5 7.1
非工人造成的停工時間 Ttgf 25 5.2 7.4
工人造成的停工時間 Ttgg 12 2.5 3.6
合計 61 12.7 18.1
總計 480 100 -
可能提高的勞動生產率 消除非工作時間和非工人造成的停工時間 M1=(Tfs+Ttgf)/Td=(24+25)/419=11.7%
消除工人造成的停工時間 M2=(Ttgg+實際Ttgg-標準Tg*k)/Td=(12+19-15)/419=3.8%
勞動生產率提高程度=M1+M2=11.7%+3.8%=15.5%
(標準個人需要與寬放時間為15分鐘)
(4)擬定各種改進工時利用的技術組織措施,計算通過實施技術組織措施可能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程度;
(5)根據寫實結果,寫出分析報告。
四、測時
(一)測時的概念
測時是以工序或某一作業為對象,按照操作順序進行實地觀察、記錄、測量和研究工時消耗的一種方法。測時與工作日寫實一樣,也是進行工時研究的一種有效方法,但又有許多不同之處:
★兩者的范圍不同。工作日寫實是以整個工作日為對象,進行總體觀察;而測時只是研究某一工序或作業的工時消耗情況;
★兩者觀測的精細程度不同。工作日寫實在研究工時消耗時,側重在某一事項總的工時消費;而測時僅局限于研究工序中作業時間的耗費情況。前者“粗略”,而后者“精細”。
★兩者的具體作用不同。工作日寫實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掌握工作時間的構成,減少工時損失,為改善工時利用提供依據;而測時主要是為了找出工序作業時間內各項操作的正常工時消耗值,為制定工時定額提供依據。
(二)測時的基本功能
★以工序作業時間為消耗對象,進行深人系統的分析研究,為制定工時定額提供數據資料。
★通過測時,總結和推廣先進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先進經驗.幫助后進工人改善操作方法,使操作方法合理化、科學化;不斷減輕工人的體力消耗和勞動強度。
★用于分析和研究多機臺看管和生產流水線的節拍,合理確定各崗位的勞動負荷量,以便改善勞動組織,提高勞動生產率。
★為掌握崗位的勞動負荷量以及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提供依據。
★已彌補工作日寫實無法獲得的工時數據資料。例如,通過測時掌握工序作業時間消耗值以后,根據工人每天生產任務完成情況,可換算出工人實際工作日長度。在工作日寫實難以進行的情況下,采用測時,同樣可獲得這方面的數據。
五、工作抽樣法
工作抽樣法是統計抽樣法在崗位調查中的具體運用,它是根據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學的原理,對崗位隨機地進行抽樣調查,利用抽樣調查得到的數據資料對總體狀況做出推斷的一種方法。工作抽樣法具有以下幾點作用:
用于調查職工的工作時間利用情況,掌握各類工時消耗的比重。
用于制定和修訂勞動定額,檢查勞動定額是否先進合理,是否符合企業的實際需要。
用于研究機械設備的運轉情況,調查設備的利用率、故障率。
用于改進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
工作抽樣法具有以下特點:
★使用范圍廣,用于工廠企業、醫院、商店、飯店、旅館、機關團體等各類單位的工作研究。
★節省時間、節約費用。與測時、現場寫實比較,工作抽樣法可縮短調查時間,節約費用。
★取得的數據真實可靠,能消除被觀測人員在生理、心理上的影響。抽樣調查時,只要遵守隨機性的原則,且保證有足夠的抽樣觀測的次數,抽查的結果就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精確度。
★測定人員不必整天連續在工作現場進行觀察,從而大大減少了工作量,避免了因冗長的觀測而使測定人員感到疲勞并產生厭煩情緒。
篇2:C物業崗位分析調查問卷
說明:1.填寫問卷之前,請您先瀏覽一遍,并仔細、準確地回答問題。
2.本問卷分為兩部分,請您填好第一部分問卷后,交給您的直接上級填寫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
一、基本信息
姓名:
填寫日期: 20 年 月 日
崗位名稱:
崗位編號:
所屬部門:
直接上級:
崗位設置目的(一句化概括):
二、調查信息
1、請準確、簡潔地列舉您的主要工作內容(若填寫不下請在背面填寫,下同):
(1)
(2)
(3)
(4)
2、請認真、詳盡地描述您的日常性工作(如果有工作日志,請附后):
(1)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
(2)一周須完成一次的任務:
(3)一個月須完成一次的任務:
3、請詳盡地列舉您有決策權的工作項目?
(1) (2)
(3) (4)
(5) (6)
4、請詳盡地列舉您在工作中承擔的主要職責?
(1)
(2)
(3)
5、請簡明地描述您的上級是如何指導、監督你的工作的?
1)
2)
3)
4)
6、請簡明描述您管理的直接下級部門的工作內容?對下屬的獎懲范圍?
1)直接管轄的人數: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