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公司質量事故報告與處理規定
(文件編號:)
第一條 為了對已發生的質量事故進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并及時處理,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結合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對產品質量事故的報告與處理的管理。
第三條 質檢科是質量事故報告與處理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組織質量事故的分析,提出和落實處理意見,建立管理檔案。同時按規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第四條 各車間(科)負責本部門內外部質量事故的報告、處理,接受質檢科的指導、監督、檢查與考核。
第五條 質量事故是指給本公司或用戶造成一定經濟損失,或給公司信譽造成一定影響的質量問題。
第六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為一般質量事故:
1、產品、零、部件報廢或返修,一次性直接經濟損失在1萬元以上(含1萬元)至5萬元。
2、產品出廠后,“三包一賠”一次性直接經濟損失在2萬元以上(含2萬元),10萬元以下。
3、由于質量問題給本公司信譽造成較大影響的問題。
第七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為重大質量事故:
1、產品、零、部件報廢或返修,一次性直接經濟損失在5萬元以上(含5萬元)。
2、產品出廠后,“三包一賠”一次性直接經濟損失在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
3、由于產品質量問題給本公司信譽造成重大影響的問題。
4、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產品質量造成人身傷亡事故的問題。
第八條 經濟損失核算的范圍:
1、工時損失費,從發生質量事故的工序算起,即以前加工發生的工時損失及返修工時。
2、毛坯損失費,毛坯價值與毛坯殘余價值之差。
3、“三包一賠”損失,賠償費、折價處理損失費、因質量問題拖期的罰款、“三包一賠”補制費,包裝運輸費及其它費用。
4、材料消耗費,返修發生的材料消耗費。
第九條 經濟損失的計算公式:
焊接廢品損失費=工時損失費+毛坯損失費(毛坯價值-毛坯殘值)。
返修損失費=返修工時費+材料消耗費。
第十條 經濟損失的計算,按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
第十一條 質量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部門或發現部門必須及時報告質檢科。對于隱瞞、虛報或拖延不報的部門,一經發現,除責令其補報外,還應視情況追究部門主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第十二條 內外部質量事故的報告事故判定后,一般質量事故,發生或發現單位應按《質量信息管理規定》定期報送質檢科;重大質量事故,發生或發現部門應在二十四小時內,向質檢科報告。
第十三條 對于重大質量事故,質檢科負責在接到報告的二日內上報上級有關部門,五日內組織完成分析處理工作,處理意見經公司主管領導審批后,報上級有關部門。
第十四條 質量事故由質檢科按質量事故的具體情況組織處理。
第十五條 質量事故原則上應在五日內處理完畢,事故的責任部門應及時組織對事故原因的分析,提出處理和改進措施意見。重大質量事故的處理,需填寫《質量事故處理單》,報告公司主管領導,經董事長批準后作為處理決定。
第十六條 對于造成質量事故的責任者,按下列規定給予處罰:
1、一般質量事故,應賠償直接經濟損失的1-1.5%,但至少不得低于100元。
2、重大質量事故,應賠償直接經濟損失的0.5-1%,但不得低于150元,同時對部門主管領導給予同樣的處罰。
3、對于特別重大的質量事故,除按重大質量事故進行經濟處罰外,由質檢科提出給予下崗、降級或撤職以上行政處分的意見,經公司經理辦公會研究后執行。
第十七條 本規定由質檢科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本規定自實施之日起執行。
篇2:藥品藥械質量事故處理報告追究管理制度
藥品、藥械質量事故處理報告、追究管理制度
質量事故處理報告管理制度
一.質量事故是指藥品管理使用過程中,因藥品質量問題導致危及人體健康的責任事故。質量事故按其性質和后果的嚴重程度分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二.重大質量事故
1、違規購進使用假劣藥品,造成嚴重后果。
2、未嚴格執行質量驗收制度,造成不合格藥品如柜(架)。
3、使用藥品出現差錯或其他質量問題,并嚴重威脅人身安全或已造成醫療事故的。
三、一般質量事故
1、違反進貨程序購進藥品,但未造成嚴重后果的。
2、保管、養護不當,致使藥品質量發生變化的。
四、質量事故的報告程序、時限
1、發生重大質量事故,造成嚴重后果,應在12小時內上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相關部門。
2、應認真查清事故原因,并在7日內向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有關部門書面匯報。
3、一般質量事故應認真查清事故原因,及時處理。
五、發生事故后,應及時采取必要的控制補救措施。
六、處理事故時,應堅持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原則,并制定整改防范措施。
藥械質量責任事故追究制度
一、藥械質量責任事故即是指藥械使用單位因采購、保管養護、設備等原因而導致產生的假劣藥品和醫療器械的行為。
二、藥械的采購程序符合藥械采購管理制度的,其購進的藥械屬于假劣藥品和醫療器械的,藥械使用單位應積極主動地協助市局稽查科追查相關企業或生產廠家的責任。
三、藥械的采購程序不符合藥械采購管理制度的,其購進的藥械屬于假劣藥品和醫療器械的,藥械采購主管領導及其采購人員應負主要責任。因之而受到處罰的,主管領導及采購人員應按照其責任的大小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四、因養護保管不當而導致假劣藥品和醫療藥械并未按照有關規定報請銷毀,依然存放于藥房的,應追究主管領導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由此而受處罰的,應根據相關人員的責任,責令其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
五、因設備缺乏而導致的假劣藥品和醫療器械并未按照有關規定請銷毀,依然存放于藥房的,應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由此而受處罰的,應根據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責令其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
六、因上述問題而觸犯刑律的,應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篇3:第二醫院藥品質量事故處理報告管理制度
第二醫院藥品質量事故處理報告管理制度
一.質量事故是指藥品管理使用過程中,因藥品質量問題導致危及人體健康的責任事故。質量事故按其性質和后果的嚴重程度分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二.重大質量事故
1、違規購進使用假劣藥品,造成嚴重后果。
2、未嚴格執行質量驗收制度,造成不合格藥品如柜(架)。
3、使用藥品出現差錯或其他質量問題,并嚴重威脅人身安全或已造成醫療事故的。
三、一般質量事故
1、違反進貨程序購進藥品,但未造成嚴重后果的。
2、保管、養護不當,致使藥品質量發生變化的。
四、質量事故的報告程序、時限
1、發生重大質量事故,造成嚴重后果,應在12小時內上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相關部門。
2、應認真查清事故原因,并在7日內向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有關部門書面匯報。
3、一般質量事故應認真查清事故原因,及時處理。
五、發生事故后,應及時采取必要的控制補救措施。
六、處理事故時,應堅持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原則,并制定整改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