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連接工藝
1.鋼筋接頭統一構造要求
2.鋼筋搭接連接
鋼筋的錨固長度、搭接長度:根據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及《建筑物抗震構造詳圖》及設計圖紙,本工程地下部分的抗震等級為三級,其他部分抗震等級為一級??v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lae見附表5-3,表中普通鋼筋以PT表示,環氧樹脂鋼筋以HY表示。
抗震錨固長度附注說明:
○1、當圖紙或變更洽商上有具體要求時,以圖紙或變更洽商為準;
○2、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不小于250mm,搭接長度不小于300mm;
○3、兩根直徑不同的縱向鋼筋的搭接長度,以較細鋼筋的直徑計算。
○4、本工程地下車庫基礎底板及頂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墻體為C30,柱為C40,其他部位的混凝土為C30;主體結構基礎底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地下部分的墻柱為C40,頂板、梁為C30,地上部分頂板、梁為C25,1~11層墻柱為C40,12~22層為C35,22~25層為C30,其他層為C25;局部框支梁、板、柱為C45,圈梁、構造柱為C20。
(附表5-3-鋼筋抗震錨固長度)
鋼筋種類與直徑C20C25C30C35≥C40
HPB235普通鋼筋36d33d31d28d27d25d25d23d23d21d
HRB335PTd≤2544d41d38d35d34d31d31d29d29d26d
d>2549d45d42d39d38d34d34d31d32d29d
HYd≤2555d51d48d44d43d39d39d36d36d33d
d>2561d56d53d48d47d43d43d39d39d36d
HRB400
RRB400PTd≤2553d49d46d42d41d37d37d34d34d31d
d>2558d53d51d46d45d41d41d38d38d34d
HYd≤2566d61d57d53d51d47d47d43d43d39d
d>2573d67d63d58d56d51d51d47d47d43d
鋼筋錨固長度LLE為等于搭接長度修正系數剩于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本工程鋼筋型號、規格較多,直螺紋采用Ⅰ級接頭,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25%,其修正系數為1.2,故搭接長度可參照表5-3進行。
3.滾軋直螺紋連接
3.1.施工安排
○1總體安排:鋼筋加工總協調由項目部統一協調,現場操作監督由土建專業工程師、鋼筋工長、質檢員共同監督,由工程室統一指揮生產,各分包隊具體實施,直螺紋由廠家技術人員對現場工人進行技術指導和對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對質量問題負責;鋼筋套絲工人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必須服從項目管理人員及華建公司質量監督人員的隨時抽查,發現不合格產品出現時,必須重新經過培訓,經項目鋼筋負責人認可后,才能重新上崗。
○2機械安排:鋼筋連接采用等強連接,場外預制,場內連接的施工方式,所有的鋼筋均采用場內加工,設備安裝要求在鋼筋棚內及380V電源,場內電容量為7KW/套。主要機械有切斷機,彎曲機。
○3人員安排:正常情況下,操作工人保證在42人左右,其中套絲9人,鋼筋切斷12人,鋼筋搬運21人。
?培訓:對進場的現場加工人員,要求進行培訓;
?鋼筋下料,由土建專業工程師周海洋主持培訓;
?加工,由直螺紋廠家技術人員主持培訓,并取得相應的培訓證書;
3.2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1流程圖:
○2操作要點:
?鋼筋下料要求端部平直,不得有馬蹄形。
?套絲工人均應相對固定,經培訓后持證上崗。套絲工人應逐個目測檢查套絲質量,并抽檢10%絲頭,用螺紋規進行檢查。
?套絲時所用切削潤滑液應經常更換,必須加潤滑液進行套絲。
?加工的鋼筋絲頭的直徑和長度應用螺紋量規檢查,保持在規定的波動范圍內?,F場連接鋼筋時,應使套筒兩端鋼筋相互頂緊,并保持套筒的居中位置,兩端外露扣不超過一個完整絲扣。
○3材料要求:
要求進場套筒必須有材質說明書,出廠合格證及試驗證明,由材料室負責收集,試驗員負責報審和試驗取樣,由機械管理員負責設備正常運轉,機械設備使用說明書的復印件交工程室和技術室各一份。
○4控制要求:
?圖紙審核,對建設單位提供的施工圖紙、設計交底、洽商和變更,需及時進行審核,由項目土建專業工程師負責實施,并在施工圖紙上及時反應出來,加蓋圖紙修改章,并附以書面形式通知工程室和施工隊。工程室負責以及時將因變更造成的鋼筋用量反饋到技術室,以利于工程索賠。
?鋼筋下料:施工隊將鋼筋下料后,自審完成后立即報項目部專業工程師進行確認,并簽字審查,料單上需將鋼筋損耗量和鋼筋接頭的數量同時附上。
?鋼筋加工時,彎曲機械轉軸應配套使用,鋼筋彎曲考慮半徑調整值。
○5加工絲頭須檢驗的項目
?螺紋中徑尺寸
?螺紋加工長度
?螺紋牙型
?成品保護
以上質量檢查,施工隊逐個絲頭進行抽查,并填寫絲頭檢查記錄,報與項目質檢人員,項目質檢員并在鋼筋料牌上注明驗收日期和時間。對于不合格品另類堆放。
○6鋼筋連接:檢查套筒與鋼筋的型號是否一致,檢查絲扣是否完好無損,清潔,并做除雜和除銹處理。鋼筋連接時,注意二根鋼筋頂緊,使外露的牙型不超過一個完整絲扣,施工完成后,并將已驗收合格后的接頭標注紅油漆標識,完成后立即找項目部質檢員驗收。
○7質量標準
?鋼筋的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及國家現行標準GB1499的要求,由項目部按照標準進行檢驗,各項指標見下表5-4:
序號檢驗項目量具名稱檢驗要求
1外觀項目目測牙形飽滿、月牙寬度超過0.6mm禿牙部分累計長度不超過一個螺紋周長
2外形尺寸卡尺或專用量具絲頭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標準型接頭的絲頭長度公差為+1P
3螺紋中徑通端螺紋環規能順利旋入螺紋并達到旋合長度
止端螺紋環規允許環規與端部螺紋部分旋合,旋入量不應超過3P(P為螺距)
檢查方法:檢查出廠質量證
明書和試驗報告單。?對套筒的要求:
a、套筒表面無裂紋和其他缺陷;
b、外形尺寸滿足產品設計要求;
c、套筒兩端應加塑料保護帽。
?對絲頭的要求
a、鋼筋絲頭檢驗合格后應盡快套上塑料保護帽,并按規格分類堆放整齊。
b、加工鋼筋絲頭時,采用水溶性切削潤滑液,當氣溫低于0℃時搭設保溫棚,不得在不加潤滑液的情況下套絲。
c、雨期或長期堆放的情況下,對絲頭進行覆蓋防銹。
d、絲頭在運輸過程中應妥善保護,避免雨淋、沾污、遭受機械損傷。
e、接頭的強度必須合格,不足500個也作為一批,每批做3根試件作拉力試驗。檢驗方法:檢查接頭拉伸試驗報告。
f、鋼筋的規格、接頭的位置、同一區段內有接頭鋼筋面積的百分比,不大于50%。檢查方法:現場觀察統計。
○8成品保護及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成品保護:注意對連接套和已套絲鋼筋絲扣的保護,不得損壞絲扣,絲扣上不得粘有水泥等污物。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a、鋼筋在套絲前,必須對鋼筋規格及外觀質量進行檢查。
b、鋼筋套絲:操作前應先調整好定位尺的位置,并按照鋼筋規格配以相對應的加工導向套。對于大直徑鋼筋要分次車削規定的尺寸,以保證絲扣精度,避免損壞環刀。
○9鋼筋接頭
?底板鋼筋連接按50%考慮連接,下鐵接頭位置盡量避開支座彎矩最大處;上鐵搭接盡量避開跨中最大彎矩處;接頭連接完畢后,必須有專人逐一進行接頭檢查,檢查合格后,涂紅油漆標識。
?地梁長度較短,地梁鋼筋無接頭。
?暗柱鋼筋連接:暗柱鋼筋鋼筋均小于28,其搭接連接接頭位置距地大于等于500mm,相鄰兩接頭位置相互錯開35d且不小于500mm。
4.鋼筋電弧焊接
4.1.材料要求
4.1.1.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及復試報告單。進口鋼筋還應有化學復試單,其化學成分應滿足焊接要求,并應有可焊性試驗。預埋件的錨固應用Ⅰ、Ⅱ級鋼筋。鋼筋應無老銹和油污。
4.1.2.鋼材:預埋件的鋼材不得有裂縫、銹蝕、斑痕、變形其斷面尺寸和機械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
4.1.3.焊條:焊條的牌號應符合設計規定。焊條質量應符合以下要求:
?、偎幤獰o裂縫、氣孔、凹凸不平等缺陷,并不得有肉眼看得出的偏心度。
?、诤附舆^程中,電弧應燃燒穩定,藥皮熔化均勻,無成塊脫落現象。
?、酆笚l必須根據焊條說明書的要求烘干后才能使用。
④焊條必須有出廠合格證。
○5焊條:E43型用于HPB235,E50型用于HRB335,E55用于HRB400。
4.2.機具
弧焊機、焊接電纜、電焊鉗、面罩、塹子、鋼絲刷、銼刀、榔頭、鋼字碼等
4.3.作業條件
*焊工必須持有考試合格證,幫條尺寸,坡口角度、鋼筋端頭間隙,接頭位置以及鋼筋軸線應符合規定
*電源應符合要求,作業場地要有安全防護設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風措施,防止發生燒傷、觸電中毒及火災等事故。
4.4.操作工藝
4.4.1.工藝流程:
檢查設備 選擇焊接參數 試焊、做模擬試體 送試 確定參數施焊 質量檢驗檢查電源、焊機及工具。焊接地線應與鋼筋接觸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燒傷鋼筋
4.4.2.選擇焊接參數。根據鋼筋級別、直徑,接頭型式和焊接位置,選擇適宜的焊條直徑,焊接層數和焊接電流,保證焊縫與鋼筋熔合良好。
4.4.3.試焊、做模擬試體。在每批鋼筋正式焊接前,應焊接3個模擬試體做拉力試驗,經試驗合格后,方可按確定的焊接參數成批生產。
4.4.4.施焊操作:
?、僖。簬в袎|板或幫條的接頭,引弧應在鋼板或幫條上進行。無鋼筋板或無幫條的接頭,引弧應在形成焊縫的部位,防止燒傷主筋。
②定位:焊接時應先焊定位點再施焊。
③運條:運條時的直線前進,橫向擺動和送進焊條三個動作要協調平穩。
?、苁栈r:應將熔池填滿。拉滅電弧時。注意不要工作面造成擦傷
?、荻鄬雍福喝玟摻钪睆捷^大,需要進行多層施焊時,應分層間斷施焊,每焊一層后,應清渣再焊接下一層。應保證焊縫的高度和長度
?、奕酆希汉附舆^程中應有足夠的熔深。主焊縫與定位焊縫應結合良好避免氣孔、夾渣和燒傷缺陷,并防上產生裂縫。
4.4.5.平焊:平焊時要注意熔渣和鐵水混合不清的現象,防止熔渣流到鐵水前面。熔池也應控制成橢圓形,一般采用右焊法,焊條與工作表面成70度。
4.4.6.立焊:定焊時,鐵水與熔渣易分離。要防止熔池溫度過高,鐵水下墜形成焊瘤。操作時焊條與垂直面形成60-80度角,使電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焊第一道時,應壓住電弧向上運條,同時作較小的橫向擺動,其余各層用半圓形橫向擺動加挑弧法向上焊接。
4.4.7.橫焊:焊條傾斜70~80度,防止鐵水受自重作用墜到下坡口上。運條到上坡口處不作運弧停頓。迅速帶到下坡口根部作微小橫拉穩弧動作,依次勻速進行焊接。
4.4.8.仰焊:仰焊時宜用小電流短弧焊接,熔池宜薄,且應確保與母材熔合良好。第一層焊縫用短電弧作前后推拉動作,焊條與焊接方向成80-90度角。其余各層焊條橫擺,并在坡口側略停頓穩弧.保證兩側熔合。
4.4.9.鋼筋幫條焊:
?、黉摻顜蜅l焊適用于工、Ⅱ,Ⅲ級鋼筋。鋼筋幫條焊宜采用大面焊,不能進行雙面焊時,也可采用單面焊。幫條宜采用與主筋同級別、同直徑的鋼筋制作,如幫條級別與主筋相同時,幫條的直徑可以比主筋直徑小一個規格。如幫條直徑與主筋相同時,幫條鋼筋可比主筋低一個級別。
②鋼筋幫條接頭的焊縫厚度應不小于0.3鋼筋直徑,焊縫寬度不小于0.7鋼筋直徑。
?、垆摻顜蜅l焊時,鋼筋的裝配和焊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A.兩主筋端頭之間,應留2~5mm的間隙。
B.幫條與主筋之間用四點定位固定,定位焊縫應離幫條端部20mm以上。
C.焊接時,引弧應在幫條的一端開始,收弧應在幫條鋼筋端頭上,弧坑應填滿。第一層焊縫應有足夠的熔深,主焊縫與定位焊縫,特別是在定位焊縫的始端與終端,應熔合良好。
4.4.10.鋼筋搭接焊:
①鋼筋搭接焊適用于Ⅰ、Ⅱ級鋼筋。焊接
時,宜采用雙面焊。不能進行雙面焊時,也可采用單面焊。②搭接接頭的焊縫厚度應不小于0.3鋼筋直徑,焊縫寬度不小于0.7鋼筋直徑。
?、鄞罱雍笗r,鋼筋的裝配和焊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A.搭接焊時,鋼筋宜預穹,以保證兩鋼筋的軸線在一直線上。在現場預制構件安裝條件下,節點處鋼筋進行搭接焊時,如鋼筋預彎確有困難,可不預彎。
B.搭接焊時,用兩點固定,定拉焊縫應離搭接端部20mm以上。
C.焊接時.引弧應在搭接鋼筋的一端開始,收弧應在搭接鋼筋端頭上,弧坑應填滿。
第一層焊縫應有足夠的熔深,主焊縫與定位焊縫,特別是在定位焊縫的始端與終端,應熔合良好。
4.4.11.預埋件T形接頭電弧焊:預埋件T形接頭電弧焊的接頭形式分貼角焊和穿孔塞焊兩種。焊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黉摪搴穸萐不小于0.6鋼筋直徑,并不宜小于6mm。
?、阡摻顟捎肐、II級。受力錨固鋼筋直徑不宜小于8mm,構造錨固鋼筋直徑不宜小于6mm。錨固鋼筋直徑在18mm以內,可采用貼角焊,錨固鋼筋直徑為18~22mm時,宜采用穿孔塞焊。
③采用I級鋼筋時,貼角焊縫焊腳K不小于0.5鋼筋直徑;采用Ⅱ級鋼筋時,貼角焊縫焊腳K不小于0.6鋼筋直徑。
?、芎附与娏鞑灰诉^大,嚴禁燒傷鋼筋。
4.4.12.鋼筋與鋼板搭接焊:
鋼筋與鋼板搭接焊時,I級鋼筋的搭接長度L不小于4倍鋼筋直徑,Ⅱ級鋼筋的搭接長度L不小于5倍鋼筋直徑,焊縫寬度不小于0.5鋼筋直徑,焊縫厚度不小于0.35鋼筋直徑。
篇2:鋼筋工程施工方案:冷擠壓連接
鋼筋工程施工方案:冷擠壓連接
——鋼筋冷擠壓連接
準備工作:
(1)根據壓接連接的鋼筋直徑、材料及選用的連接套筒,由計算并通過試驗確定壓接力與壓接次數。
(2)進行操作人員的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無操作證者不準施工。
(3)選擇適宜的施工設備,同時應檢查設備運行情況是否正常。
(4)鋼套筒運入施工現場后,應從加工的鋼套筒中抽取5%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者不準進場。
工藝要點:
(1)將鋼筋插入套筒內,使鋼套端面與鋼筋伸入位置標記線對齊。
(2)按照鋼套筒壓痕位置標記,對正壓模位置,并使壓模運動方向與鋼筋兩縱肋所在的平面相垂直,保證最大壓接面能在鋼筋的橫肋上。
(3)壓接采用預先壓接一半鋼筋接頭,然后吊運到作業部位,完成另一半鋼筋接頭,這樣可以減少高空作業的難度,加快施工速度。
(4)施工時要正確掌握擠壓工藝的三個參數:
①壓接順序:要從中間逐道向兩端壓接;
?、趬航恿Γ簤航恿Φ拇笮∫凿撎淄才c鋼筋緊密緊固為好,可按有關規定執行;
?、蹓航拥罃担核苯雨P系到接頭質量和施工速度,亦可按有關規定執行。
注意事項:
(1)鋼筋擠壓連接,要求鋼筋最小中心間距為90mm。
(2)連接鋼筋軸線應與鋼筋套筒的軸線保持在一直線上,防止偏心和彎折。
(3)連接質量必須按規范有關規定要求執行。
篇3:鋼筋工程施工方案:鋼筋連接
鋼筋工程施工方案:鋼筋連接
——鋼筋軸向擠壓連接
準備工作:
(1)根據壓接連接的鋼筋直徑、材料及選用的連接套筒,由計算并通過試驗確定壓接力與壓接次數。
(2)進行操作人員的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無操作證者不準施工。
(3)選擇適宜的施工設備,同時應檢查設備運行情況是否正常。
(4)鋼套筒運入施工現場后,應從加工的鋼套筒中抽取5%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者不準進場。
工藝要點:
(1)將鋼筋插入套筒內,使鋼套端面與鋼筋伸入位置標記線對齊。
(2)按照鋼套筒壓痕位置標記,對正壓模位置,并使壓模運動方向與鋼筋兩縱肋所在的平面相垂直,保證最大壓接面能在鋼筋的橫肋上。
(3)壓接采用預先壓接一半鋼筋接頭,然后吊運到作業部位,完成另一半鋼筋接頭,這樣可以減少高空作業的難度,加快施工速度。
(4)施工時要正確掌握擠壓工藝的三個參數:
①壓接順序:要從中間逐道向兩端壓接;
?、趬航恿Γ簤航恿Φ拇笮∫凿撎淄才c鋼筋緊密緊固為好,可按有關規定執行;
?、蹓航拥罃担核苯雨P系到接頭質量和施工速度,亦可按有關規定執行。
注意事項:
(1)鋼筋擠壓連接,要求鋼筋最小中心間距為90mm。
(2)連接鋼筋軸線應與鋼筋套筒的軸線保持在一直線上,防止偏心和彎折。
(3)連接質量必須按規范有關規定要求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