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額里難理解的31個名詞解釋
1、折灰口:是指門窗框的上下框與抹灰面平的走頭,裁割2cm。
2、橫檔木:是指兩個窗作豎向組合時,在兩窗之間需設的橫枋,其作用是使兩個窗框連接牢固。
3、窗框框料塊數:是指木制窗按橫直連接的整塊料來計算的數量。如果中立框被橫框隔斷時,中立框仍按不被隔斷的塊數計算框數。
4、組合窗進框式:是指中懸窗扇關閉后,扇梃全部進入窗框裁口之內的一種木制組合窗。
5、組合窗靠框式:是指中懸窗扇關閉后,扇下冒靠在窗框之外,扇下冒底面與窗下框頂面一般交錯15mm,窗下框不裁口的一種組合窗。
6、暖氣罩靠墻式:是指將暖氣罩設置在墻壁龕之內,外釘鋼絲網的形式。
7、暖氣罩明式:是指不留壁龕,將暖氣罩設置在墻面之外,頂面設有2.5cm厚的木板的形式。
8、游沿木亦稱游檐木:是指木制樓地楞木下面的通長墊木。
9、地面墊層:是指傳布地面荷重至地基上的構造層。一般用混凝土或磚渣、爐渣、碎石、卵石等三合土或四合土做成,也有用灰土的。
10、間壁墻:是指建筑物室內主墻間修建的不起承重作用的一種間斷墻,一般修建在已作好的混凝土或其他面層上,所以在計算地面面層工程量時,不扣除間壁所占的面積。
11、冷底子油:是指由30號或10號瀝青或軟化點為50—70℃的煤焦油脂摻人有機溶劑(煤油或汽油)制成的溶液。
12、屋面的正脊:又叫瓦屋面的大脊,是指在兩頭山墻尖同一直線上的屋面脊。
13、屋面的山脊:是指在山墻上面的屋面所做的瓦脊或用紅(青)磚砌筑的山脊。
14、屋面的斜溝又叫陰溝:是指屋面瓦面與瓦面交接處的排水溝。
15、屋面的瓦翼線:是指在山脊上飄出山墻的瓦面。
16、架空隔熱層:是指在鋼筋混凝土平屋面上架設的隔熱板。一般用標準磚砌磚墩,在磚墩上鋪設預制細石鋼筋混凝土隔熱板。其作用在于疏通空氣以散熱,為屋面隔熱。
17、散水坡:是指在靠外墻四周的斜形坡。可以用塊料,或用混凝土,或用碎石、卵石四合土,或用磚渣、爐渣三合土等搗成,用以泄水的護坡。
18、天溝:是指屋面上用來泄水的溝槽。有傾斜和水平兩種,傾斜的稱斜溝。它用來匯集屋面流下的雨水,引入水斗或雨水管,一般用鍍鋅鐵皮等做成。鋼筋混凝土屋面的天溝(檐溝),用鋼筋混凝土做成。
19、雨水管:又稱落水管、水落管或流筒。是指引泄屋面雨水至地面或地下排水系統的豎管。用石棉水泥管塑料管或鑄鐵管或鍍鋅鐵皮做成。
20、水斗:是指用采匯集和調節白天溝流下的雨水至雨水管的配件。一般用鍍鋅鐵皮、石棉水泥等做成。
21、低溫廠庫:是指室內溫度在-40℃—+5℃以內的廠庫房。
22、保溫層:是指減少地面與樓面導熱性的構造層。
23、基土:是指地面墊層以下的土層(包括地基加強層)。
24、三合土 :是指用石灰、砂、碎磚或爐渣加水拌和后經澆灌夯實而成的結構材料。一般用作地面墊層等。
25、找平層:是指在各種墊層上,鋼筋混凝土板上或輕質、松散材剩(隔聲隔熱)層上起抹平、找坡或加固作用的構造層。一般用1:3或1:4的水泥砂漿。
26、結合層:是指聯結面層與其下層的中間層,有時亦作為面層的彈性底層。
27、面層:是指直接承外力的表面層,分為整體面層或塊料面層兩種。
28、屋頂:是指房屋的最上部分,起擋風雨、防寒、隔熱的圍護作用。通常由屋面、屋頂承受結構、保溫層或隔熱層以及頂棚等組成。根據屋頂形式一般分為平屋頂、坡屋頂(如兩坡屋頂、四坡屋頂、歇山屋頂、折腰屋頂等)和曲面屋頂(如園屋頂、折板屋頂、筒拱屋頂、雙曲屋頂、懸索屋頂、馬鞍形屋頂、扭殼屋頂等)
29、屋面:是指屋頂的面層,直接受大自然的侵襲。屋面材料一般用各種瓦、油氈、鐵皮、塑料、橡膠等。
30、柔性防水屋面:是指用柔性材料制作防水面層的屋面工程。一般的作法是在鋼筋混凝土屋頂上,用石油瀝青或其他膠結材料粘貼兩層油毛氈或其他卷材,使之形成一個滿鋪防水面層的屋面。
31、剛性防水屋面:是指用剛性材料制作防水面層的屋面工程。一般的作法是在鋼筋混凝土屋面板上作水泥砂漿找平層,干鋪油氈隔離層,澆搗細石混凝土防水層和分格縫等作為防水面層。
篇2:公司工時定額管理規定(7)
公司工時定額管理規定(七)
一、工時定額制定的目的
為了提高公司計劃管理水平,增加公司經濟效益,并為成本核算、勞動定員提供數據,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特制定本規定。
二、工時定額制定的原則
1、制定工時定額必須走群眾路線,使其具有堅實的群眾路線。
2、制定工時定額應有科學依據,力求做到先進合理。
3、制定工時定額要考慮各車間、各工序、各班組之間的平衡。
4、制定工時定額必須貫徹“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方針。
5、制定工時定額必須要“快、準、全”。
6、同一工序,同一產品只有一個定額,稱為定額的統一性。
三、工時定額制定的方法
1、經驗估工法。工時定額員和老工人根據經驗對產品工時定額進行估算的一種方法,主要應用于新產品試制。
2、統計分析法。對多人生產同一種產品測出數據進行統計,計算出最優數、平均達到數、平均先進數,以平均先進數為工時定額的一種方法,主要應用于大批、重復生產的產品工時定額的修訂。
3、類比法。主要應用于有可比性的系列產品。
4、技術定額法。分測時法和計算法兩種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四、工時定額制定的具體措施
1、工時定額具有嚴肅性,工時定額的制定和修訂由工時主管部門來執行。其他部門無權更改。
2、工時定額具體采用技術定額法,同時參考其他方法。先制訂出《車間工時定額標準》和《工時核算方法》,以這兩個文件為基礎對車間生產產品進行核算,并填寫《產品工時明細表》。
3、新產品工時制定流程
研發部門確定新產品圖紙→技術工藝部制定工時定額→制造公司總經理審批→工時審核小組復查→經理辦公會批準生效→生產部、生產車間執
4、老產品工時修定流程
技術工藝部修訂工時定額→制造公司總經理審批→工時審核小組復查→經理辦公會批準生效→生產部、生產車間執行
5、生產車間對制定的產品工時有異議時,應及時向技術工藝部和工時審核小組提出,并填寫《產品工時修改表》,技術工藝部和工時審核小組每三個月或半年復核一次,報經理辦公會批準生效后,生產車間方可執行。
五、工時定額管理體系的建立
1、工時定額管理體系實行三級管理制度,集團公司成立工時定額審定小組并設工時審核員1名,各制造公司設工時定額員1~2名,各生產車間設工時核算員1名可兼任。
2、集團公司工時審核員的職責是負責國家、地方政府、集團公司相關法規制度的貫徹執行;負責公司工時定額標準的組織制定;負責對各制造公司工時定額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負責公司相關報表的制定和分析工作。
3、制造公司工時定額員的職責是依據公司工時定額標準及上級有關規定,負責公司內產品工時定額的組織制定和日常管理,并組織各車間貫徹執行;負責工時定額的統計分析工作,平衡各車間工時定額水平。
4、各車間核算員的職責是負責工時定額在本車間內貫徹執行和管理工作;負責集團公司和制造公司要求的各種報表的提報工作。
篇3:機械臺班費用定額計取方法
機械臺班費用定額的計取方法
機械臺班單價是由不變費用與可變費用兩大部分組成的,其中不變費用包括機械的折舊費、大修理費、經常修理費、安裝拆卸及輔助設施費:可變費用包括人工費、動力燃料費、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
(一)不變費用的計算
1、折舊費
指機械設備在規定的使用期限內,陸續收回其原值的費用。臺班折舊費指分攤到每一臺班上的折舊費,其計算公式如下:
臺班折舊費=機械預算價格*(1-殘值率)/耐用總臺班
機械預算價格,指由機械出廠(或到岸完稅)價格和從生產廠(銷售單位交貨地點或口岸)運至使用單位機械管理部門驗收入庫的全部費用。
殘值率,指施工機械報廢時,其回收殘余價值占機械原值的比率。一般為2~5%。
耐用總臺班,指機械設備從開始投入使用至報廢前所使用的總臺班數。
2、大修理費:
指機械設備按規定的大修間隔臺班必須進行大修理,以恢復其正常功能所需的費用。臺班大修費指分攤到每一臺班上的大修理費用,其計算公式如下:
臺班大修理費=一次大修理費*大修理次數/耐用總臺班
式中:大修理一次費用,指機械設備按規定的大修理范圍,修理工作內容所需更換零、配件,消耗材料急機械加工時,送修運雜費。
大修理次數=使用周期數-1
使用周期數,是指機械在正常施工作業的條件下,在其壽命期內(耐用總臺班)內,按規定的大修理次數劃分的工作周期。
使用周期數=耐用總臺班÷大修理間隔臺班
大修理間隔臺班,指機械從開始投入使用至第一次大修理或自上次大修理起至下次大修理止的使用臺班數。
3、經常修理費
指機械設備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級保養(包括一、二、三級保養)及臨時故障排除所需的費用,為保障機械正常運轉所需替換設備、隨機使用工具,附具攤銷和維護的費用,機械運轉與日常保養所需的潤滑油脂、清洗油料、擦拭材料(布及棉紗等)費用和機械在停置期間的維護保養費用等。臺班經常修理費指分攤到每一臺班上的經常修理費。
經常修理費的計算公式為:
臺班經常修理費用=∑[(大修理期內各級保養一次費用*保養次數)+臨時故障排除費用]/大修理間隔臺班+{[替換設備及工具附具費*(1-殘值率)]+替換設備及工具附具維護費用}/替換設備及工具附具耐用臺班+∑例保輔料費
臺班經常修理費的計算方法是:典型機械采用按照確定經常修理范圍、內容等測算的辦法確定;其余機械則采用典型機械測算的臺班經常修理費與臺班大修理費的比值(值)辦法推算。
4、安裝拆卸及輔助設施費
指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進行安裝、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機械費(打樁、鉆孔機械樁架安裝及拆卸,則包括在工程項目內),試運轉費,以及安裝所需的輔助設施費。輔助設施費包括安置機械的基礎、底座及固定錨樁等項費用。至于特大型機械的輔助設施(大型發電機、拌和設備、動力機的混凝土基礎、散熱池等)以及機械操作所需的軌道、工作臺,不在此項費用內,在工程項目中另行計算臺班安裝拆卸及輔助設施費的計算公式為:
臺班安裝拆卸及輔助設施費=機械一次安裝拆卸費*年平均安裝拆卸次數/年工作臺班
各種機械的一次安裝拆卸費、年平均安裝拆卸次數和臺班輔助設施攤銷費根據各公路施工部門的資料經分析平衡后取定。
(二)可變費用的計算
1、人工費
指隨機操作人員的工作日工資。臺班人工費指每一臺班所需的隨機操作人員的工日數與人工單價的乘積。人工單價按交通部公布的《公路基本建設概算、預算編制辦法》的有關規定計算。
2、動力燃料費
指機械在運轉施工作業中所耗用的電力、固體燃料(煤、木柴)、液體燃料(汽油、柴油、重油)和水等。
3、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
指機械按國家規定應繳納的養路費和車船使用稅。此項費用定額,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規定標準計算。公式如下:
臺班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養路費(元/噸月*12(年工作月))+車船使用稅(元/噸年)]*計算噸位/年工作臺班
式中:計算噸位=征費計量標準×應征系數;
征費計量標準:執行交通部、國家物價局(91)交工宇799號通知公布的《公路汽車征費標準計量手冊》的有關規定。
應征系數:執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