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培訓管理工作規范
一.確定培訓需求
1.分析工作任務,了解新員工的培訓需求。a.分析工作的主要任務。b.分析執行任務的情況。c.分析各個任務與子任務的完成標準。d.分析完成任務的條件。e.分析每項任務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2.分析工作績效,了解崗位培訓的需求。a.評估員工的工作績效,并設法改進員工的績效。b.分析出什么是能夠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c.如果不能夠做,員工需要什么技能或知識。d.分析員工做不好的原因,比如是個人主觀原因還是企業的培訓沒有跟上。e.讓員工說出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培訓。
二.設計培訓內容
1.確定培訓的一般內容。a.確定員工知識的培訓內容。b.確定員工技能的培訓內容。c.確定員工態度的培訓內容。2.確定比較特殊的培訓內容。a.價值觀方面的培訓內容。b.客戶服務方面的培訓內容。c.團隊精神方面的培訓內容。d.個人技能方面的培訓內容。e.企業文化方面的培訓內容。3.培訓方式的選擇。a.室內培訓與室外培訓的選擇。b.企業內訓與會議論壇的選擇。
三.確定不同員工的培訓標準
1.新員工上崗培訓的內容。a.企業的價值觀與企業文化培訓。b.企業的規章制度與政策內容培訓。c.企業的報酬制度與待遇培訓。d.工作準則與工作安排培訓。e.對企業發展歷史與領導班子的介紹。2.對基層管理人員進行培訓的內容。a.對工作方法與技巧進行培訓。b.對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進行培訓。c.對如何進行有效管理進行培訓。3.對中、高層管理者進行培訓的內容。a.戰略知識的培訓。b.人力資源知識的培訓。c.項目管理知識的培訓。d.行業知識的培訓。
四.培訓預算與管理
1.進行培訓經費的預算。a.根據比例進行預算。b.根據人均來進行預算。c.根據推算來進行預算。d.根據需求來進行預算。2.管理培訓費用。a.對場地費用進行管理。b.對食宿費用進行管理。c.對教材費用與器材進行管理。d.對培訓講師的費用進行管理。e.對交通費用進行管理。
五.企業員工申請培訓的申報程序
申報程序由培訓部門下發自我申報表申請人填寫個人申報表上報申報表給培訓部培訓部進行研究上級與部下溝通培訓部門的意見注:對沒有培訓部門的企業,則由人力資源部門具體負責。
六.小結
企業培訓可概括如下:1.幫助員工理解業務的內涵。2.幫助員工理解他們應該怎樣為企業工作,而且是有成效地工作。3.幫助員工發現他們的培訓和發展需要是什么?4.識別滿足培訓和發展需要的主要選擇方案。5.輔導并支持企業的員工。6.統一培訓目標和標準。7.評價培訓和發展行為。8.有實力的企業應培養自己的培訓隊伍。9.缺乏實力的企業可儲備必要的培訓師資源以備不時之需。
七.培訓整合技巧
1.為了有效培訓,企業需要與廣大員工進行溝通。2.利用員工的反饋與設想,確定培訓大綱。3.召開座談會再次與廣大員工進行溝通。4.如果必要,請專業培訓師介入以準確地確定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5.確定培訓目標。6.檢查培訓內容能否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若發現錯誤要及時修改。7.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來檢查培訓內容是否合適。8.決定外請講師還是內部導入。9.確定是短期集中培訓還是長期的、經常性的培訓。
篇2:物業管理知識培訓:禮儀規范知識
物業管理知識培訓:禮儀規范知識
001禮儀的涵義是:禮的本意是敬神,泛指特定民族、人群或國家基于歷史傳統而形成的,以確立、維護社會等級秩序為核心內容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典章制度、行為方式。規范自身形式的禮,稱為禮儀。規范對他人態度和行為的禮,稱為禮貌。禮節是禮貌的具體體現。
002物業管理工作中禮儀接待服務工作必須注意的問題:注意禮節,講究原則;一視同仁,舉止得當;嚴于律己,寬于待人。
003禮儀接待服務工作中最基本的禮儀有兩大類:一類是體現在語言上的禮節,有稱呼禮節、問候禮節、應答禮節;另一類是體現在行為舉止上的禮節,有迎送禮節、操作禮節和次序禮節。
004儀表、儀容的基本要求是:儀表即人的外表,它包括容貌、姿態、服飾三個方面。儀容主要是指人的容貌。
005儀態的涵義是:指人在行為中的姿勢和風度。
006儀態的具體要求有:站姿;坐姿;步姿;手勢;表情。
007物業管理禮儀接待工作的主要規程是:接待服務,應思想集中、精神飽滿、真誠微笑、著裝整齊,儀表、儀容端莊、整潔,熱情問候、一視同仁、依次接待.讓人感到你是樂于助人的,做到百問不厭,有問必答。
篇3:物業知識培訓:談話禮儀規范
物業知識培訓:談話禮儀規范
談話是人們交流感情,增進了解的主要手段。在人際交往中,一般人都講究“聽其言,觀其行”,把談話作為考察人品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在社交活動中,談話中說的一方和聽的一方都理應好自為之。
一、尊重他人
談話是一門藝術,談話者的態度和語氣極為重要。有人談起話來滔滔不絕,容不得其他人插嘴,把別人都當成了自己的學生;有人為顯示自己的伶牙俐齒,總是喜歡用夸張的語氣來談話,甚至不惜危言聳聽;有人以自己為中心,完全不顧他人的喜怒哀樂,一天到晚談的只有自己。這些人給人的只是傲慢、放肆、自私的印象,因為不懂得尊重別人。
二、談吐文明
談話中一些細小的地方,也應當體現對他人的尊重。談話中使用外語和方言,需要顧及談話的對象以及在場的其他人。假如有人聽不懂,那就最好別用。不然就會使他人感到是故意賣弄學問或有意不讓他聽懂。與許多人一起談話,不要突然對其中的某一個人竊竊私語,湊到耳邊小聲說話更不允許。如果確有必要提醒他注意臉上的飯粒或松開的褲扣,那就應該請他到一邊去談。
當談話者超過三人時,應不時同其他所有的人都談上幾句話。不要搞“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而冷落了某個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女士們談話要禮貌而謹慎,不要在許多人交談時,同其中的某位女士一見如故,談個不休。
三、溫文爾雅
有人談話得理不讓人,天生喜歡抬杠;有人則專好打破砂鍋問到底,沒有什么是不敢談、不敢問的。這樣做都是失禮的。在談話時要溫文爾雅,不要惡語傷人,諷刺謾罵,高聲辯論,糾纏不休。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占了上風,也是得不償失的。
四、話題適宜
談話時要注意自己的氣量。當選擇的話題過于專,或不被眾人感興趣,或對自己的寵物阿貓、阿狗介紹得過多了的時候,聽者如面露厭倦之意,應立即止住,而不宜我行我素,當有人出面反駁自己時,不要惱羞成怒,而應心平氣和地與之討論。發現對方有意尋釁滋事時,則可對之不予理睬。
不論生人熟人,如一起相聚,都要盡可能談上幾句話。遇到有人想同自己談話,可主動與之交談。如談話中一度冷場,應設法使談話繼續下去。在談話過程中因故急需退場,應向在場者說明原因,并致歉意,不要一走了之。
談話中的目光與體態是頗有門道的。談話時目光應保持平視,仰視顯得謙卑,俯視顯得傲慢,均應當避免。談話中應用眼睛輕松柔和地注視對方的眼睛,但不要眼睛瞪得老大,或直愣愣地盯住別人不放。
以適當的動作加重談話的語氣是必要的,但某些不尊重別人的舉動不應當出現。例如揉眼睛,伸懶腰、挖耳朵,擺弄手指,活動手腕,用手指向他人的鼻尖,雙手插在衣袋里,看手表,玩弄鈕扣,抱著膝蓋搖晃等等。這些舉動都會使人感到心不在焉,傲慢無禮。
五、善于聆聽
談話中不可能總處在“說”的位置上,只有善于聆聽,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雙向交流。
聽別人談話要全神貫注,不可東張西望,或顯出不耐煩的表情。應當表現出對他人談話內容的興趣,而不必介意其他無關大局的地方,例如對方濃重的鄉音或讀錯的某字。
聽別人談話就要讓別人把話講完,不要在別人講得正起勁的時候,突然去打斷。假如打算對別人的談話加以補充或發表意見,也要等到最后。有人在別人剛剛一張嘴的時候,就喜歡搶白和挑剔對方。人家說明天可能下雨,他偏說那也未必,人家談起《紅高粱》確實是部出色的影片,他卻說這部影片糟糕透了等,都是太淺薄的表現。
在聆聽中積極反饋是必要的,適時地點頭、微笑或簡單重復一下對方談話的要點,是令雙方都感到愉快的事情,適當地贊美也是需要的。
參加他人正在進行的談話,應征得同意,不要悄悄地湊上前去旁聽。有事要找正在談話的人,也應立于一旁,當他談完之后再去找他。若在場之人歡迎自己參加談話,則不必推辭。在談話中不應當做永遠的聽眾,一言不發與自吹自擂都同樣是走極端,同樣會令眾人掃興。
六、以禮待人
談話不必刻意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轟動效應,以禮待人,善解人意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在談話中,如果對待上級或下級、長輩或晚輩、女士或男士、外國人或中國人,都能夠一視同仁,給予同樣的尊重,才是一個最有教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