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公司內部培訓運作指引
一、目的
為充分利用**公司內部的智力資源,促進公司內部培訓的良性開展,積極培養和提高所有員工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特制定本運作指引。
二、適用范圍
本指引適用于**公司內部組織的各種類型的培訓。
三、內部培訓申請和安排
各部門提出內部培訓需求。為保證培訓的質量和工作安排,各部門應在擬定培訓日前至少10天將內部培訓項目申請表(見附頁)有效送達管理部,否則將由管理部統一安排時間。管理部在接到培訓需求后1天內作出答復。
1.管理部自主安排相關內部培訓。
2.管理部將于每周五在全公司范圍內公布下一周培訓計劃。
四、培訓講師確定
管理部和培訓需求部門共同協商確定培訓講師。為幫助員工綜合素質的提升,公司鼓勵內部員工走上講臺講課。
內部講師總體要求:
1.具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高度的敬業精神,能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積極配合公司培訓工作的開展;
2.在某一崗位專業技能上有較高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經驗;
3.形象良好,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4.具備編寫講義、教材、測試題的能力。
為鼓勵員工積極投入到內部培訓的活動中來,公司將在取得培訓效果的基礎上給予內部講師一定的授課補助,具體標準如下:
講師等級 |
授課總時數 |
綜合能力 |
付酬標準 |
儲備級 |
不限 |
|
50元/小時 |
三級 |
6時 |
|
80元/小時 |
二級 |
10時 |
85分 |
120元/小時 |
一級 |
20時 |
92分 |
150元/小時 |
注: 1)在**公司以外聘請的講師視具體講課情況另行制定付酬標準。 2)一級、二級講師綜合能力項采取打分制,具體參照事業部評聘標準。 |
五、培訓教材
為確保培訓的質量和效果,公司規定所有的內部培訓都必須具備培訓教材。培訓教材由內部講師編制,管理部跟進。教材應在培訓時間前2天反饋至管理部人力資源管理處,否則取消內部講師授課資格。
六、培訓效果評估
為提高培訓質量,每次培訓結束后,應書面評估培訓效果。評估對象有:(1)講師的授課情況;(2)學員的知識接受情況。管理部負責對評估結果進行分析和存檔。
七、附件
1.附表一:《內部培訓項目申請表》
2.附表二:《內部講師資格評聘表》
篇2:《做價值型中層,構建部門運作系統的五個關鍵》培訓心得
《做價值型中層,構建部門運作系統的五個關鍵》培訓心得
20**年7月24日按公司領導安排,本人和zz一起到廣州暨南大學管理學院1樓101多功能廳參加**公司組織的關于《做價值型中層--部門構建五個關鍵》的培訓,共計約300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講師:林正大最具國際視野的管理系統整合專家北大、清華教授,曾在多個國家與地區為三百多家企業進行過咨詢,主持過上千家企業內訓,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有110多家,最大演講場次達8000多人,是商戰名家核心專家。
聽完林老師關于《價值型中層--構建部門運作系統的五個關鍵》培訓課后,我對林老師的評價是視察開闊、系統思維滴水不漏,智慧且幽默,能讓聽從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獲得深刻體會與啟發,以積極、務實的人生觀帶給大家深刻的感動與激勵。
本次培訓核心內容是掌握戰略分解、執行、協同、管控的思路與方法,并掌搭建部門管理體系的思路與方法,標榜中層管理者的能力模型,教導中層管理者如何成為對企業有價值的人,分別從成功動機/成功態度/成功規律/成功準剛上進行分析闡述,即為對人對事都要想得清楚,說得明白,動力越高,成功越大。
總體概括:三層三思路
第一層:企業分析制訂4D經營羅盤
1、立愿景(是機會點、熱情點、卓越點)
2、定戰略(機會、模式、目標、策略)
3、設機制(所有權、管理權、激勵約束)
4、強支柱(C文化、O組織、P流程、R資源)
第二層:分解執行5KEY管理模式
制定方針、任務分工、目標標準、執行、改善鞏固
管理的定義:運用各種資源,以適當的方法,達成組織目標的各種活動,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效率,簡單化,不要以手段作為目的。產、銷、人、發、財是管理的核心要素。管理分為二大方面,一個是日常工作管理,另一方面是方針機能/項目管理。方針管理主要是從上層往下層分解,責權比較到位;機能管理是長期需要協作的管理,以流程、協作、委員會為主。項目管理是階段性任務,在時間段里,任務不斷變化,單位持續管理。作為中層干部要進一步提升,需要搭建持續尋找機會的動態戰略管理能力。那么部門的操作,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
1、部門羅盤(分解公司戰略,制定部門策略)
2、任務分工(詳列部門任務,進行任務分工)
3、目標標準(設定工作目標,制定工作標準)
4、執行跟進(提升執行力,及時進行跟進)
5、改善鞏固(有效解決問題,鞏固管理成效)
第三層:協同管控
搭建平臺、六向協同、五大管控、三大體系、管控工具
主要為上下溝通協調及橫向溝通協調。
管理平臺的六大工具:會議管理、報表管理、計劃管理、信息管理、培訓輔導、跟進檢查
以上六個管理工具是相互促進,對管理考核及交流起到監督促進作用,使管理及操作變得更順暢。對管理的評判通常有五個標準(標竿5分順暢4分重點關注3分大量關心2分步步盯緊1分);運用向跨國公司學習管理,向標竿企業學習經營的理念,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提升我們的運作水平。
如何有效的執行任務?如何有效的做事?如何達到效率快又省?效果好又多?就需要好管理者明確目標,制定戰略計劃(P)--決策(A)--執行(E)--監督檢查(M)--協助支持(S)等一系列過程
通過此次培訓,不僅在思想認識上有了進一步提升,在實踐操作中將會有更多的指導性融會貫通。對企業發展及全盤操作在以往實踐的基礎上得以全面系統歸納,并結合新華南MALL項目的現狀得到分解和印證。當企業發展組織較為復雜,那么執行效率一定會較低,低效率的企業是缺少競爭力的,沒有競爭力,發展就會受阻,在阻力重重的企業,夢想會隨著時間慢慢破滅。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呀,當全體員工缺少士氣的時候,當開展什么工作都有阻力的時候,當企業失去核心競爭力的時候,還會有什么企業愿景呢?還會有什么戰斗力呢?還會有持續發展嗎?
等!肯定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改革才能帶來希望,要新的整合,新的綱要,新的戰略,及有力度的實施,來激發員工激情及士氣,充分發揚大家主人翁精神,化繁為簡,一以貫之,螺旋上升,由單一向組合轉型,貫徹大局觀,局部服從整體,我們的企業才能持續發展,才能給全體員工帶來新的希望。
不同層次員工要有不同的工作分工。高層要解決的是戰略問題,并對戰略進行管理;中層要實施的是部門管理,要有專業的水準及豐富的工作經驗來指導員工開展各項工作,以目標化管理分工及表格化督促,加強執行督導力;骨干要扮演協同管理的角色,起到業務帶頭作用,加強執行力。
作為中層管理者,我的工作是承上啟下,要認真貫徹高層戰略,同時又要結合實際情況運用合適的戰術對工作進行推動、普及、深化。如果中層都不能參與到公司戰略制定及決策,對管理方向的把控是容易出問題的。比如業務經營管理,我們不僅要與市場保持良好的溝通聯系,同時又要及時把市場中存在的問題及風險向高層作反饋及匯報;對下屬要發起任務、分解任務、執行任務、跟進任務、總結分析,我們的管理工作才能稱到位,才能由基層向高層決策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持。
管理的第一要務是做對的事情。真正厲害的管理是在日常管理中體現出戰略,在層次對接的戰略,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做與眾不同的事。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與戰略有關,即為是公司的戰略最高愿景需要什么條件,我們就從過去日常工作中體現出來,并在計劃中實施。把中層管理納進戰略中來,讓大家工作更有方向,更有責任感謝,更有主人翁精神,我們的企業才能煥發新的生機。
通過此次學習,我們要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快速學習,從執行者轉變為管理者,從自己做到帶團隊做,化腐朽為神奇,化神奇為平凡,輔導團隊使用體系與標準,通過標準化降低管理者壓力。
企業要發展,要提升,首先就得有正確的戰略,有優秀的團隊來執行。作為中層管理人員,我將本著認真學習負責的態度,著重于把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化歸納整理并運用到業務招商及管理工作中去,以個人的提升來帶動團隊提升,以管理培訓為主導,帶領團隊不斷為公司創造更大價值。
“做一個有動力的人,做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做一個對公司有價值的人。”這是參加本次培訓后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