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開發公司員工手冊:公司理念
公司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人才為根本,以信譽求發展”的宗旨,在保證房地產開發主業健康成長的同時,向相關領域進行拓展,開展多元化經營,提高經濟效益,實現資產保值和增值,不斷提高企業經濟實力和綜合素質。
企業宗旨
誠信為本、品質為上、創新為先
企業精神
敬業、愛崗、爭先、創優
企業價值觀
持續為社會、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尊重員工創造性、積極性
經營理念
客戶至上,開拓進取
篇2:房地產開發變革與物業管理困局及新理念
房地產開發變革與物業管理困局及新理念
中國房地產在其二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經過了幾次轉折和變革,取得了脫胎換骨的進步。再加上國外先進理念的引進以及營銷專業機構的進入,又極大豐富和推進了中國房地產市場,各種新理論、新思路應運而生并在實踐中廣泛運用,中國房地產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然而,與此形成極大反差的是,與房地產業緊密相關的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卻過于緩慢,特別是在思想觀念上止步不前,從而導致諸多物管企業陷入重重困境之中,在此略作概述,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視和思考。
一、新技術困局
房地產開發目前已經進入大量使用新技術的階段。大批建筑采用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結構、建筑外形以及大量運用諸如環保低能耗的控溫技術、優化設計的垂直及平面交通系統等高端技術,這要求日后的管理人員應及時掌握其新技術的發展動向、趨勢,還要懂得對新技術設備的維護、管理。然而,現階段物業管理行業內這樣的人才少之又少,絕大多數物管企業對高端技術人才的儲備嚴重不足,一旦遇到采用了新技術的項目,參與投標的物業管理企業大多手足無措,不敢競標,寫字樓領域尤為如此。因而許多開發商面對如此局面,只得采取以開發建設時的工程部為班底自行組建物業管理公司的方式解決后續管理問題,由此使得專業物業管理公司的進入障礙被無形中加大許多。
二、新生活方式困局
在 “以人為本” 理念的指導下,國外眾多的城市、社區以及生活方式的研究理論被大量應用到建筑規劃設計中去,新的建筑在給人們提供一個身處其中的空間時,也提供給人們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建筑空間被以各種有形或無形的方式引導為公開、半公開和私密的不同區域,社區被賦予了更多的精神意義,就是一條道路的曲直也成為大有講究的事情。開發商和業主希望物業管理企業能夠幫助他們把社區的精神意義延續下去,而物業管理企業卻只是一味鉆研如何將“保安守大門、保潔掃馬路”的基本任務完成得更好,被開發商和業主責難地滿腹委屈,卻還不明白原因何在。
三、新社會階層困局
社會的發展導致社會出現了不同的階層,反映到建筑上,也就有了高、中、低檔的寫字樓和住宅的劃分。不同檔次的項目對物業管理的要求是絕不等同的,他們的區別決不只是保安巡邏和保潔清掃的次數多少,但大多數物業管理企業除了打出一個又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旗號之外,實質上仍在以“一套方案打天下”,不同物業管理項目的管理方案除了名稱不同、保安巡邏和保潔清掃的次數不同,其它內容大概沒有多少區別,想得到開發商和業主的好評自然很難。
四、新業務流程困局
項目策劃研究、區域規劃、建筑設計、景觀設計這些以往依次順序展開的開發工作流程正在出現“集合”的趨勢。越來越多的頂級建筑事務所開始提供“打包”服務,在項目總負責人的領導下,市場研究人員、規劃師、建筑師、景觀設計師開始共同工作。而大多數情況下,物業管理的所謂“前期介入”只不過是在銷售和入住階段為開發商和銷售商打打下手而已。被整合的業務流程所遺忘,使得物業管理的聲音愈加微弱,而當熱鬧過去,卻只剩下物業管理企業獨自面對種種僅憑微薄的物業管理收費根本就無法解決的缺憾和業主的不滿。
五、新人才困局
能夠滿足舊的管理和服務方式要求的物業管理人員本就缺乏,更何況能夠在房地產開發的巨大變革中適應新的局面的專業物業管理人才。
諸多的困局環環相扣,多數物業管理企業身陷其中無力自拔,不幸成為了房地產行業里“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
面對困局,物業管理企業需要注入新的理念以適應變革。
一、新技術跟蹤理念。
寫字樓往往是新技術的緊密追隨者,而近年來,住宅與新技術的結合也愈加緊密。北京的“鋒尚國際”和“MOMA” 兩個樓盤都采取了把新技術的應用作為項目賣點的做法,銷售市場的反映極其熱烈。但是對于所有這些或多或少采用了新技術的寫字樓、公共建筑或住宅而言,能否找到足以管理好這些技術設施設備的物業管理公司就成了能否使得這些技術正常發揮作用的關鍵,技術投入使用后的管理工作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所以,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建立新技術跟蹤研究和儲備機制,對新技術在房地產開發建設中的應用情況進行跟蹤研究,并提出應對新技術的管理預案,以備使用;同時加強對市場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使其掌握新技術應用的相關知識,滿足開發商和業主的要求。
二、社區內涵理念。
通常情況下,物業管理企業所認為的社區建設就是把小區的綠化和治安搞好,再增加一些文體設施或者組織幾場業主聯誼活動。這些做法雖然沒錯,但這種觀點卻經常成為物業管理企業與業主思想和行動分歧的起點,并且導致物業管理企業的工作努力得不到業主的認可。良好的綠化和治安只是維系了物理意義上的社區--圍墻內的建筑物,維系社區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社區中的人群所共同感受到的精神氛圍,這種精神氛圍和建筑物本身以及身處其中的人群一起構成了社區的三個支撐點,而被良好的社區所推動的房屋增值才是社區成員的最深層追求。因此,社區應該是一個在具有可識別的清晰邊界內的人群為了維護共同的房屋價值而結成的利益共同體。所以,物業管理企業必須從本質上認識到業主對社區的期望,才能找到與業主溝通的鑰匙,其服務也才能得到業主最廣泛的理解和認可。
三、差異服務理念。
許多物業管理企業為了應對市場要求,提出了“精品服務”、“五星級服務”、“酒店式服務”等等口號,但在實踐當中,對于高、中、低檔項目實行的仍然是多年不變的同一套管理方案,僅有的區別就在于增加了保安巡邏和保潔清掃的次數或者增加一些客戶服務人員編制,其它內容并無區別。事實上,不同類別的項目其要求是絕不相同的,尤其是高端客戶。以別墅區的保安巡邏路線為例:別墅客戶因為其房屋的封閉性較差,且周圍半公開的灰度區域較大,所以別墅客戶對私密性的要求很高,保安方案中設定的巡邏路線就不能進入別墅客戶的心理界線,但同時別墅客戶對安全性的要求也很高,巡邏路線又必須處在別墅客戶日?;顒訁^域的視野之內,僅此一點,普通小區的保安方案就無法簡單套用。曾經有建筑師戲言:沒有住過別墅的建筑師蓋不出好的別墅。此戲言的含義無非是指設計師應當充分了解自己的目標客戶,同理,物業管理企業如果沒有對不同類型客戶心理和生活習慣的充分研究,就很難做到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度身訂做的差別性服務,也就很難得到客戶的由衷欣賞。
四、盡早介入理念。
相信許多物業管理企業都有過為項目規劃設計和建設施工期間遺留問題而頭疼的經歷,究其原因,無非是項目的規劃設計和建設施工單位在開展工作時只滿足本工序的要求而給日后使用遺留了諸多遺憾。解決這一困局惟一的出路就是物業管理人員盡早介入到開發流程中去,對規劃設計和建設施工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即便由于客觀原因無法真正做到從頭介入,也應該努力向規劃設計和建設施工人員宣傳物業管理理念,盡力避免給日后的管理運營工作帶來先天遺憾。
五、新人才理念。
與開發行業相比,物業管理行業一直被認為是低薪低能微利的服務行業,許多房地產公司精簡人員的去向都是下屬的物業管理公司。這種印象對于物業管理企業而言,在招聘人員時的負面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缺乏高素質管理人才的現狀又進一步加深了外界的這種印象,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的確,物業管理公司從利潤數額上是無法與開發公司相提并論的,但這只是由于企業財務計算標準的要求造成的,如果能夠把優秀的物業管理對開發項目的促進作用給予量化,人們會對開發和物業管理環節的利潤分布比例有新的認識,事實上,任何一個開發項目的成功都離不開任何一個環節的努力。物業管理企業必須摒棄自卑心理,確立新的人才理念,敢于首先在關鍵崗位高薪雇用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帶動管理服務水平的全面提高,糾正社會的錯誤印象,進而脫離收費低、薪酬福利低、人員素質低、收費更低、薪酬福利更低、人員素質更低的向下循環軌跡,努力轉向收費高、薪酬福利高、人員素質高的向上循環軌跡。
以上觀點對于物業管理企業的諸多困局并未列舉周全,也不一定就找到了解決困局的靈丹妙藥。問題的關鍵在于物業管理企業是否能夠意識到自己所處的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了大變革的時代,不思進取、無力順應變革的企業必將被淘汰,只有積極迎接變革、勇于面對挑戰的企業才能夠在變革的大局中生存和發展。
文/趙晉蓉
篇3:房地產公司理念
房地產公司理念
公司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人才為根本,以信譽求發展”的宗旨,在保證房地產開發主業健康成長的同時,向相關領域進行拓展,開展多元化經營,提高經濟效益,實現資產保值和增值,不斷提高企業經濟實力和綜合素質。
企業宗旨:
提供一流產品和服務,實現企業個人價值
企業精神:
敬業、愛崗、爭先、創優
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尊重員工創造性、積極性
經營理念:
客戶至上,開拓進取
企業價值觀:
持續為社會、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