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伦理三级-欧美伦理三级在线播放影院-欧美伦理片在线-欧美伦理片在线观看-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物業(yè)經(jīng)理人

國庫支付中心職責范例

7977

  

  國庫支付中心職責

  第一條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礦區(qū)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資金支付管理辦法》和國家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相關法律、法規(guī)等辦理預算單位財政性資金支付業(yè)務。

  第二條 配合財政國庫建立和管理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管理財政代管單位資金賬戶。

  第三條 辦理財政性資金的審核支付、會計核算、監(jiān)督管理業(yè)務,協(xié)調金庫、代理行搞好資金支付與清算工作,確保財政資金支付安全、及時、準確。

  第四條 負責行政機關、全額預算撥款的事業(yè)單位財政統(tǒng)發(fā)工資工作,準確無誤計算人員工資,按規(guī)定足額代扣各類款項,辦理代扣款項的支付業(yè)務。

  第五條 建立預算單位支出總賬及分類管理系統(tǒng),為財政管理提供全面、及時、準確的支付信息,報告財政資金支付執(zhí)行情況;為單位提供財政資金計劃支付結余信息和財政代管單位資金收付信息。

  第六條 定期與財政國庫、代理行、預算單位核對賬務,確保財政國庫支付與單位會計核算的有效銜接。

  第七條 負責對預算單位會計業(yè)務的管理指導和培訓工作。

  第八條 承辦區(qū)財政局交辦的其它工作。

  

篇2:遼寧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2006)

  遼寧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20**)

  遼寧省人民政府第196號

  《遼寧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業(yè)經(jīng)20**年8月25日遼寧省第十屆人民政府第6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長 張文岳

  二○○六年九月二日

  遼寧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規(guī)范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行為,維護和諧的勞動關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我省行政區(qū)域內的各類企業(yè)、個體經(jīng)濟組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以下統(tǒng)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規(guī)定。

  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三條 省、市、縣(含縣級市、區(qū),下同)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管理工作。

  建設、財政、稅務、人事、工商行政管理、經(jīng)濟綜合管理等有關行政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工資支付管理的有關工作。

  第四條 工會組織依法對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進行監(jiān)督,有權對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違法行為予以糾正或者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并為勞動者依法維護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提供支持和幫助。

  第五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舉報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違法行為。

  政府鼓勵、支持并依法保護新聞媒體對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行為實施輿論監(jiān)督。

  第六條 省、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應當根據(jù)本行政區(qū)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和勞動力供求狀況等因素,定期制定和發(fā)布工資水平宏觀調控政策。

  第七條 用人單位應當根據(jù)當?shù)卣嘘P工資水平宏觀調控政策,結合勞動力市場價位和本單位經(jīng)濟效益,經(jīng)與工會組織或者勞動者集體協(xié)商,確定本單位的工資水平。

  第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根據(jù)本單位的經(jīng)濟效益增長情況、當?shù)卣l(fā)布的工資指導線、工資指導價位和本地區(qū)、行業(yè)的勞動者平均工資水平,逐步提高勞動者的工資水平。

  第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制定本單位的工資支付制度,并向本單位全體勞動者公布。

  工資支付制度主要包括下列事項:

  (一)工資支付的項目、標準和形式;

  (二)工資支付的周期和日期;

  (三)加班工資計算基數(shù);

  (四)工資扣除事項;

  (五)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

  (六)有關工資支付的其他事項。

  第十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工資標準。工資標準根據(jù)勞動者所在崗位或者所從事的工作確定。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應當憑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核準的工資總額使用手冊》,在其開立的銀行基本存款賬戶支取工資性現(xiàn)金。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工資,不得以實物、有價證券等代替貨幣支付。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支付勞動者工資。遇法定節(jié)假日或者休息日,應當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計算勞動者工資。

  第十四條 用人單位可以以小時、日、周、月為周期支付工資。按完成一定工作任務計發(fā)工資的,應當在工作任務完成的當日支付勞動者工資。

  用人單位應當至少每月向勞動者支付一次工資。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shù)額、時間、領取者姓名,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勞動者有權查詢和核對本人的工資支付情況。

  用人單位可以將工資直接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也可以委托銀行代發(fā)。

  用人單位必須向勞動者提供一份本人工資清單,工資清單必須與實際支付的工資相符。

  第十六條 用人單位直接向勞動者本人支付工資的,應當辦理簽收手續(xù)。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以委托親屬或者他人代領。

  用人單位委托銀行代發(fā)工資的,應當在約定的日期將勞動者的工資足額存入其本人賬戶。受托銀行在工資支付中發(fā)生勞動者不能按時領取工資或者工資數(shù)額差異等問題,由用人單位負責與受托銀行協(xié)調解決。

  第十七條 實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計發(fā)工資的,用人單位應當每月按不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預付勞動者工資,年終或者考核周期屆滿時結算。

  第十八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形成勞動關系后,在試用、實習期間提供正常勞動的,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不得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

  第十九條 用人單位不得隨意扣除勞動者工資。

  除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的事項外,用人單位扣除勞動者工資應當符合集體合同、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本單位依法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的規(guī)定。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扣除后的余額,不得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

  第二十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依法終止、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第二十一條 除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以外,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

  (一)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基數(shù)的150%支付;

  (二)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同等時間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工資基數(shù)或者小時工資基數(shù)的200%支付;

  (三)法定節(jié)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工資基數(shù)或者小時工資基數(shù)的300%支付。

  第二十二條 計算加班工資的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shù)和休假期間的工資,應當按照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工資標準確定;勞動合同沒有約定的,按照集體合同約定的加班工資基數(shù)以及休假期間工資標準確定;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按照勞動者本人正常工作應得的工資確定。

  依照前款規(guī)定確定的加班工資基數(shù)以及假期工資,不得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

  第二十三條 實行計件工資制的用人單位,應當科學、合理地確定勞動定額和計件單價,并予以公布。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分別按照不低于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加班工資。

  第二十四條 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用人單位,在綜合計算工時周期內,應當按照勞動者實際工作時間計算其工資。勞動者實際工作時間總和超過法定工作時間的部分,視為延長工作時間,應當按照本規(guī)定支付加班工資。

  第二十五條 實行非全日制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應當實行小時工資制。小時工資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確定,但不得低于當?shù)胤侨罩凭蜆I(yè)勞動者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

  第二十六條 勞動者在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等休假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工資。

  勞動婦女節(jié)、青年節(jié)等部分公民節(jié)日期間,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休息或者參加節(jié)日活動的,應當視同其提供正常勞動予以支付工資;勞動者照常工作的,不支付加班工資。

  第二十七條 勞動者在事假期間,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其工資。

  第二十八條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勞動的,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根據(jù)勞動合同或者集體合同的約定支付病假工資,但不得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的80%。

  第二十九條 勞動者因工傷或者患職業(yè)病停止工作的,停工留薪期的工資支付依照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三十條 勞動者因生育或者計劃生育手術休假期間,其工資待遇依照《遼寧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三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下列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視同其提供正常勞動予以支付工資:

  (一)依法行使選舉權、被選舉權的活動;

  (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履行職務的活動;

  (三)以本單位勞動者代表身份參加本單位的集體協(xié)商活動;

  (四)工會基層委員會依法開展工會活動;

  (五)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證;

  (六)義務獻血、參加民兵組織訓練或者預備役訓練;

  (七)憲法、法律規(guī)定的公民應當履行義務的其他活動。

  第三十二條 勞動者經(jīng)單位批準參加脫產、半脫產學習、進修、培訓的,其工資待遇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確定。

  第三十三條 勞動者被人民法院判處管制或者拘役、有期徒刑適用緩刑的,或者被假釋、監(jiān)外執(zhí)行、取保候審的,在此期間用人單位未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繼續(xù)在原單位正常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或者本單位依法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

  勞動者被依法判處拘役以上刑罰,或者被依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以及受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的,用人單位不支付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間的工資。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因生產經(jīng)營困難暫時無法按時支付工資的,經(jīng)與工會組織或者勞動者代表協(xié)商一致后,可以按照協(xié)商的日期支付工資,除實施改制的用人單位外,延期支付工資不得超過30日。超過30日的,應當向當?shù)貏趧雍蜕鐣U闲姓块T備案。

  實施改制的用人單位,改制前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必須在改制方案中明確支付被拖欠工資的時間和數(shù)額。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停工、停業(yè)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據(jù)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按照雙方重新約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的,支付的工資不得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決定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依法裁決撤銷或者判決無效的,應當支付勞動者被違法解除勞動關系期間的工資,其工資標準為本市同期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勞動者本人工資高于本市同期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按照勞動者本人前12個月的平均正常工作時間工資計算。

  第三十七條 用人單位破產、終止或者解散的,經(jīng)依法清算后的財產應當按照有關規(guī)定,優(yōu)先用于支付欠付的勞動者工資和社會保險費。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有權向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投訴、舉報:

  (一)未按勞動合同或者集體合同約定支付工資的;

  (二)以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支付工資的;

  (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的;

  (四)以實物、有價證券等代替貨幣支付工資的;

  (五)違反本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條 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投訴、舉報電話,完善投訴、舉報處理制度和案件查處督辦制度。

  第四十條 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對于拒不糾正無故拖欠或者克扣勞動者工資行為的用人單位,應當記錄在案并納入企業(yè)信用評價系統(tǒng),及時向社會發(fā)布其不良用工信用記錄公告,同時通報稅務、海關、銀行、工商行政管理、招投標機構等有關單位。對用工信用不良記錄被公告的用人單位,政府及有關部門不得授予該用人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任何榮譽稱號。

  第四十一條 農村進城務工勞動者集中的用人單位,必須根據(jù)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書面通知,定期向其報告用工和工資支付情況。

  第四十二條 對發(fā)生過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行為的用人單位,實行工資保證金制度。

  發(fā)生過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行為的建筑施工企業(yè),必須在建設工程開工前,按照工程合同價款的一定比例,在規(guī)定日期向銀行專戶預存工資保證金。

  發(fā)生過拖欠工程款的建筑開發(fā)企業(yè),必須在開發(fā)新項目前提供擔保。

  工資保證金和工程擔保制度的具體實施辦法,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省建設行政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報省政府批準后施行。

  第四十三條 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查處無故拖欠工資或者克扣工資案件時,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不能對工資數(shù)額舉證的,可以參照該用人單位同崗位勞動者的平均工資或者本市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水平,按照有利于勞動者的原則認定工資數(shù)額。

  第四十四條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因工資支付發(fā)生爭議的,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當事人一方也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未制定工資支付制度或者工資制度未向勞動者公布的;

  (二)未向勞動者本人提供工資支付清單的;

  (三)未使用《工資總額使用手冊》支取工資的;

  (四)未按規(guī)定保存工資支付憑證的。

  第四十六條 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或者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標準計算,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未按規(guī)定繳納工資保證金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處1000元罰款,勞動和社會保障、建設等有關行政部門可以依法采取行政措施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抗拒、阻撓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監(jiān)督檢查,或者不按其要求報送書面材料,隱瞞工資支付事實,出具偽證或者隱匿、毀滅證據(jù)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照國務院《勞動保障監(jiān)察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處罰。

  第四十九條 用人單位無故拖欠工資,致使勞動者難以追償其工資而引發(fā)嚴重影響公共秩序事件的,由公安機關對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勞動者或者用人單位對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理決定或者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用人單位逾期既不申請復議,也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處理決定或者處罰決定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第五十一條 勞動和社會保障等有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對符合受案條件的舉報不予受理或者發(fā)現(xiàn)工資支付違法行為不予查處以及有其他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行為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犯罪嫌疑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五十二條 本規(guī)定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正常勞動,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者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履行了勞動義務。

  (二)克扣工資,是指除本規(guī)定第十九條規(guī)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對于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勞動者不支付工資(含加班工資,下同)或者未足額支付工資的行為。

  (三)無故拖欠工資,是指除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和實施改制的用人單位外,用人單位延期支付工資超過30日的行為。

  (四)工會組織,是指用人單位依法成立的工會組織及其上級工會組織。

  第五十三條 勞動者的日工資,按國家工時制度的規(guī)定,每月以平均工作時間20.92天折算。小時工資,按日工資除以8小時計算。

  第五十四條 本規(guī)定自20**年10月1日起施行。

篇3:北京市工資支付規(guī)定(2007修正)

  北京市工資支付規(guī)定(20**修正)

  (20**年12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20**年12月2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42號公布 根據(jù)20**年11月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7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20**年11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00號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北京市水域游船安全管理規(guī)定〉等五十九項規(guī)章部分條款的決定》修正)

  北京市工資支付規(guī)定(20**修正本)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一般規(guī)定

  第三章 特別規(guī)定

  第四章 保障與救濟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guī)范工資支付行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本規(guī)定適用于本市行政區(qū)域內的企業(yè)、個體工商戶以及民辦非企業(yè)單位(以下統(tǒng)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本市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三條 政府根據(jù)本市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和勞動力供求狀況,及時制定和發(fā)布本市工資水平宏觀指導政策。

  用人單位根據(jù)政府宏觀指導政策和本單位的經(jīng)濟效益,在與勞動者平等協(xié)商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和調整工資支付水平。

  第四條 市和區(qū)、縣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勞動保障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工資支付的管理和監(jiān)督檢查工作。

  市和區(qū)、縣人事部門按照職責,依法對本市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工資支付進行管理和監(jiān)督。

  第五條 各級工會組織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有關工資支付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情況進行監(jiān)督,有權對用人單位違法支付工資行為提出意見或者向有關部門反映,并支持和幫助勞動者依法維護其合法權益。

  第二章 一般規(guī)定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制定本單位的工資支付制度;制定工資支付制度應當征求工會或者職工代表的意見,并向本單位的全體勞動者公布。

  工資支付制度應當主要規(guī)定下列事項:

  (一)工資支付的項目、標準和形式;

  (二)工資支付的周期和日期;

  (三)工資扣除事項。

  第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工資標準;工資標準可以根據(jù)勞動者所在崗位或者所從事的工作確定。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有關工資標準調整、變更的事項。

  用人單位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可以在集體合同中約定工資支付事項。

  第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以貨幣形式支付工資,不得以實物、有價證券等代替貨幣支付。

  用人單位應當將工資直接支付給勞動者本人。本市鼓勵和逐步推行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在銀行開立個人賬戶,通過銀行按月支付給勞動者工資。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應當向其提供一份其本人的工資支付清單。

  第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計算勞動者工資。

  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小時、日、周、月為周期支付工資。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計發(fā)工資的,應當在工作任務完成后即時支付勞動者工資。但用人單位應當至少每月向勞動者支付一次工資。

  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工資應當按照規(guī)定日期足額支付,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支付日期遇法定休假日或者休息日的,應當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第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遵守本市最低工資的規(guī)定,支付勞動者工資不得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不得隨意扣除勞動者工資。

  除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的事項外,用人單位扣除勞動者工資應當符合集體合同、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本單位規(guī)章制度的規(guī)定。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jīng)濟損失,用人單位按照前款規(guī)定扣除勞動者工資的,扣除后的余額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依法終止、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一次性付清勞動者工資。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工資支付周期編制工資支付表,并至少保存二年備查。工資支付表應當主要包括用人單位名稱、勞動者姓名、支付時間以及支付項目和金額、加班工資金額、應發(fā)金額、扣除項目和金額、實發(fā)金額等事項。

  勞動者有權查詢本人的工資支付記錄。

  第三章 特別規(guī)定

  第十四條 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

  (一)在日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小時工資基數(shù)的150%支付加班工資;

  (二)在休息日工作的,應當安排其同等時間的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shù)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三)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shù)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第十五條 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用人單位安排其在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根據(jù)本規(guī)定第十四條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加班工資。

  第十六條 用人單位經(jīng)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在綜合計算工時周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實際工作時間計算其工資;勞動者總實際工作時間超過總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視為延長工作時間,應當按照本規(guī)定第十四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支付加班工資;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本規(guī)定第十四條第(三)項的規(guī)定支付加班工資。

  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經(jīng)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度的,不適用本規(guī)定第十四條的規(guī)定。

  第十八條 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實行小時工資制。小時工資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確定,但不得低于本市規(guī)定的非全日制從業(yè)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準。

  用人單位招用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可以不執(zhí)行本規(guī)定第十四條的規(guī)定,但用人單位安排其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其小時工資不得低于本市規(guī)定的非全日制從業(yè)人員法定休假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

  非全日制從業(yè)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和法定休假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由市勞動保障部門確定、調整和公布。

  第十九條 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等休假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其工資。

  第二十條 婦女節(jié)、青年節(jié)等部分公民節(jié)日期間,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休息、參加節(jié)日活動的,應當視同其正常勞動支付工資;勞動者照常工作的,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資。

  第二十一條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在病休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根據(jù)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的約定支付病假工資。用人單位支付病假工資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

  第二十二條 勞動者在事假期間,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其工資。

  第二十三條 勞動者生育或者施行計劃生育手術依法享受休假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其工資。

  勞動者因產前檢查和哺乳依法休假的,用人單位應當視同其正常勞動支付工資。

  第二十四條 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或者擔任集體協(xié)商代表履行代表職責、參加集體協(xié)商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視同其正常勞動支付工資。

  第二十五條 勞動者被人民法院判處管制或者拘役適用緩刑、有期徒刑適用緩刑或者被假釋、監(jiān)外執(zhí)行、取保候審期間,用人單位未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繼續(xù)在原單位正常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以及本單位規(guī)章制度的規(guī)定支付其工資。

  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因生產經(jīng)營困難暫時無法按時支付工資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情況,并經(jīng)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協(xié)商一致后,可以延期支付工資,但最長不得超過30日。

  第二十七條 非因勞動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單位停工、停業(yè)的,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提供正常勞動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據(jù)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按照雙方新約定的標準支付工資,但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用人單位沒有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支付勞動者基本生活費。國家或者本市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第二十八條 用人單位破產、終止或者解散的,經(jīng)依法清算后的財產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優(yōu)先用于支付欠付的勞動者工資和社會保險費。

  第二十九條 建設單位、施工總承包企業(yè)、專業(yè)承包企業(yè)(以下統(tǒng)稱為發(fā)包單位)或者勞務分包企業(yè),有發(fā)包、分包或者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的違法行為,該組織或者個人拖欠勞動者工資時,發(fā)包單位或者勞務分包企業(yè)應當直接向勞動者支付所拖欠的工資。

  建設單位、施工總承包企業(yè)或者專業(yè)承包企業(yè)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或者分包價款,專業(yè)承包企業(yè)或者勞務分包企業(yè)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在拖欠的工程款或者分包價款支付后,專業(yè)承包企業(yè)和勞務分包企業(yè)應當將所得款項優(yōu)先用于支付拖欠的勞動者工資。

  第四章 保障與救濟

  第三十條 本市建立企業(yè)欠薪應急保障制度。在本市重點行業(yè)的企業(yè)中試行設立工資預留賬戶制度,企業(yè)預留部分資金專項用于發(fā)生欠薪時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應急保障。

  試行設立工資預留賬戶的行業(yè)由市人民政府批準,具體管理辦法由市勞動保障部門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并公布。

  第三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有權向勞動保障部門舉報,也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和提起訴訟:

  (一)未按照約定支付工資的;

  (二)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工資的;

  (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的;

  (四)拒不支付或者不按規(guī)定支付加班工資的;

  (五)違反工資支付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本市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與勞動者發(fā)生有關工資支付爭議申請仲裁的,由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受理并依法裁決;對其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二條 勞動保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工資支付違法行為的舉報處理制度,公布舉報電話,為勞動者舉報提供便利條件。

  勞動保障部門接到舉報后,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立案后應當及時依法調查處理,并在60日內將處理結果告知舉報人。

  第三十三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時,對其中工資支付爭議事實清楚且不及時支付會造成勞動者生活困難的,可以部分裁決先予支付。

  第三十四條 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北京市行政機關歸集和公布企業(yè)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將用人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克扣、拖欠勞動者工資以及嚴重干擾、阻撓、抗拒監(jiān)督檢查等違法行為和處理情況,記入北京市企業(yè)信用信息系統(tǒng)。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guī)定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保障部門責令用人單位全額支付勞動者應得工資;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的;

  (三)低于本市規(guī)定的非全日制從業(yè)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和法定休假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工資的。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制定工資支付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的,由勞動保障部門給予警告,并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guī)定,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按照《北京市最低工資規(guī)定》處理。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在接受勞動保障部門監(jiān)督檢查時,隱瞞事實真相,出具虛假工資報表,隱匿、毀滅工資支付記錄、拒絕提供相關資料,以及其他嚴重干擾、阻撓、抗拒勞動保障部門監(jiān)督檢查的,勞動保障部門視其情節(jié)輕重,可以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 勞動保障部門工作人員接到舉報或者對用人單位違反工資支付規(guī)定、侵害勞動者權益的行為不及時查處,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guī)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條 本規(guī)定所稱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第四十一條 本規(guī)定中所稱正常勞動是指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從事的勞動。

  第四十二條 克扣工資是指除本規(guī)定第十一條規(guī)定的行為外,用人單位扣減勞動者工資的行為。

  無故拖欠工資是指除自然災害、戰(zhàn)爭等不可抗力以及本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情形以外,用人單位延期支付工資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 勞動者的日工資按照國家工時制度的規(guī)定,每月以平均工作時間20.92天折算,小時工資按日工資除以8小時折算。

  第四十四條 根據(jù)本規(guī)定第十四條計算加班工資的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shù)、根據(jù)第十九條支付勞動者休假期間工資,以及根據(jù)第二十三條第一款支付勞動者產假、計劃生育手術假期間工資,應當按照下列原則確定:

  (一)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工資標準確定;

  (二)勞動合同沒有約定的,按照集體合同約定的加班工資基數(shù)以及休假期間工資標準確定;

  (三)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按照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

  依照前款確定的加班工資基數(shù)以及各種假期工資不得低于本市規(guī)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第四十五條 本規(guī)定自20**年1月22日起施行。1994年11月16日市人民政府第25號令發(fā)布、根據(jù)1997年12月31日市人民政府第12號令修改的《北京市最低工資規(guī)定》第九條同時廢止。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成人在线a|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调教网 | 中国国产一国产一级毛片视频 | 免费福利入口在线观看 | 俄罗斯黄色一级片 | 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 成年男人午夜片免费观看 | 成年片美女福利视频在线 | 222aaa天堂 | 大伊香蕉精品视频在线 | 国产黄色免费网站 | 在线免费观看欧美 |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3人 | 国内亚州视频在线观看 | 日日碰碰| 欧美日韩免费做爰视频 | 亚洲一级毛片视频 | 草视频在线观看 | 99久久国产免费 - 99久久国产免费 | 欧美人交性视频在线香蕉 | 男人的天堂网在线 | 亚洲天堂一区 |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影视 | 午夜寂寞福利 | 特级毛片永久久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欧美 | 亚洲视频免费 | 色综合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 欧美成人午夜做爰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a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高清 | 国产精品第五页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 91久久|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三级做爰在线 | 国产a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