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她們就是善待自己
--《她們知道我來過》讀書有感
“這些高齡老人,是世上的寶貝。因為她們就是我們自己,她們就是替我們生活,讓我們看到活生生的自己的未來。如果我們能夠找到讓他們幸福的方法,以后,就有人以這些方法讓我們獲得幸福。”這是一個內心純凈,生活簡單的人寫出的簡單卻很有哲理的文字。
作者文中的奶奶是幸福的,雖然她們的時間不多,但她們遇到了張大諾,可以在臨終時得到那樣細致的關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是美德。對若干個死于自己家里很多日之后才被家人發現,或是沒有被好好贍養而流落街頭的老人來講,我們暫時不需要美德,我們只要做到責任就好。父母將我們養大,我們來養他們老,這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已經被日益的西化了,我們的親情也逐漸淡化了,工作重要,孩子重要,加班沒時間...我們有太多的理由和借口不來陪伴老人,但所有的借口都不是推掉贍養老人的理由。是的我們僅僅停留在贍養的要求上,有很多老人都不到這樣的滿足。究竟是老人可憐還是兒女可悲。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火車,每個人都會老去,死去,透過她們我們不必穿越到未來就可以看到未來的自己,這個是多么省時又有效的方法。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家里都有老人,他們或是父母或是爺爺、奶奶。我們不用像作者那樣的偉大(個人認為他是極其偉大的),也不用像他陪那樣多的老人聊天,留心每個人的意愿,滿足她們的愿望,看到那么多樣的未來。我們只需要對兩個、四個或者最多八個人好,偶爾陪他們聊聊天,偶爾回來吃吃飯,偶爾給他們洗洗澡,他們便會每天把你記掛于心。言傳重于身教,這樣的你會是你兒子、女兒、孫子、孫女的榜樣,而你必然可以看到若干年后自己的模樣--關心照顧他們就是善待自己。
作者張大諾歷經十年的時間里從不間斷到老年關懷醫院看望老人,而且是每次必須要經歷近2個小時的路程輾轉,然后再去上班。不但不覺辛苦,反而悟到了人生的價值,他說是關懷醫院“挽救了他行將萎頓的人生”。如果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帶有與生俱來的使命,并要通過不同的形式將其完成的話,那么我們每天所經歷的其實就是一段尋找并完成這個使命的過程。有些人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清楚地知道了,而有些人可能會窮其一生去尋找答案。作者無疑是幸運的前者,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的使命是要為他人的生命帶來更多的希望與精彩。看到這里或許很多人會羨慕感慨吧,作者如此輕易的就找尋到了人生的使命。而我們一直苦苦追求的人生價值,終極使命為何到現在都尚未降臨。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作者的善良、執著所以他的人生會是這樣的精彩。在我們全心關注自己家的老人,全力的工作,真心的對待每個遇到的人,我們的人生也會悄然發生著變化。善待他們就是善待自己。來源自 物業經理人
篇2:《她們知道我來過》讀書有感
善待她們就是善待自己
--《她們知道我來過》讀書有感
“這些高齡老人,是世上的寶貝。因為她們就是我們自己,她們就是替我們生活,讓我們看到活生生的自己的未來。如果我們能夠找到讓他們幸福的方法,以后,就有人以這些方法讓我們獲得幸福。”這是一個內心純凈,生活簡單的人寫出的簡單卻很有哲理的文字。
作者文中的奶奶是幸福的,雖然她們的時間不多,但她們遇到了張大諾,可以在臨終時得到那樣細致的關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是美德。對若干個死于自己家里很多日之后才被家人發現,或是沒有被好好贍養而流落街頭的老人來講,我們暫時不需要美德,我們只要做到責任就好。父母將我們養大,我們來養他們老,這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已經被日益的西化了,我們的親情也逐漸淡化了,工作重要,孩子重要,加班沒時間...我們有太多的理由和借口不來陪伴老人,但所有的借口都不是推掉贍養老人的理由。是的我們僅僅停留在贍養的要求上,有很多老人都不到這樣的滿足。究竟是老人可憐還是兒女可悲。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火車,每個人都會老去,死去,透過她們我們不必穿越到未來就可以看到未來的自己,這個是多么省時又有效的方法。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家里都有老人,他們或是父母或是爺爺、奶奶。我們不用像作者那樣的偉大(個人認為他是極其偉大的),也不用像他陪那樣多的老人聊天,留心每個人的意愿,滿足她們的愿望,看到那么多樣的未來。我們只需要對兩個、四個或者最多八個人好,偶爾陪他們聊聊天,偶爾回來吃吃飯,偶爾給他們洗洗澡,他們便會每天把你記掛于心。言傳重于身教,這樣的你會是你兒子、女兒、孫子、孫女的榜樣,而你必然可以看到若干年后自己的模樣--關心照顧他們就是善待自己。
作者張大諾歷經十年的時間里從不間斷到老年關懷醫院看望老人,而且是每次必須要經歷近2個小時的路程輾轉,然后再去上班。不但不覺辛苦,反而悟到了人生的價值,他說是關懷醫院“挽救了他行將萎頓的人生”。如果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帶有與生俱來的使命,并要通過不同的形式將其完成的話,那么我們每天所經歷的其實就是一段尋找并完成這個使命的過程。有些人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清楚地知道了,而有些人可能會窮其一生去尋找答案。作者無疑是幸運的前者,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的使命是要為他人的生命帶來更多的希望與精彩。看到這里或許很多人會羨慕感慨吧,作者如此輕易的就找尋到了人生的使命。而我們一直苦苦追求的人生價值,終極使命為何到現在都尚未降臨。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作者的善良、執著所以他的人生會是這樣的精彩。在我們全心關注自己家的老人,全力的工作,真心的對待每個遇到的人,我們的人生也會悄然發生著變化。善待他們就是善待自己。來源自 物業經理人
篇3:學羅文做羅文讀加西亞的回信有感
學羅文 做“羅文”——讀《加西亞的回信》有感
100多年來,《加西亞的回信》一書在全世界范圍內以不同的方式廣泛流傳著,書中所推崇的有關敬業、忠誠、勤奮、尤其是主動性的道德意識,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現在,此書終于又譯成中文,并做為一個“合格的信使”的理念引進了中國。
完成“需要完成的使命”,再完成“應該完成的使命”,這才是圓滿地完成了使命,這就是羅文意識,也是一個合格的信使應有的意識。這種意識,真正體現了一種忠誠、主動的職業道德品質,無論在什么時候,這種意識和精神都是值得倡導的,不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企業也需要這樣的人,這樣的人永遠值得我們大家贊賞和學習。
可以看到,現在企業中仍然都有那么一部分人對自己所獲得的待遇極不滿意,他們經常抱怨、懈怠、冷漠乃至麻木。造成這種局面的直接原因,主要還是來自于員工自身缺少一種獻身、忠誠、敬業和勤奮工作的良好品質,更缺乏其應具備的主動精神。也許此刻我們中的一些人正經歷著種種不如意,也沒有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業績,但這些都并不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每天都努力工作了嗎?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換一種方式想想,有時痛苦和挫折同樣也都是一種營養,一樣會豐富你生命的年輪。身為一名員工,你應該學會去克服自身的懶散、消極、懷疑、抱怨、懈怠、平庸、碌碌無為和缺乏責任心等缺陷。如果你將你對企業和職業的忠誠、敬業、責任心、主動性充分地發揮出來了,那么,你就將會在你今后的職業生涯中立于不敗之地。
我覺得書中表達的除了誠信、主動、忠誠之外,還有一種對自己工作的執著性和為完成目標是否愿意付出艱辛勞動的奮斗精神,世上可從來沒有不付出一定的努力就能圓滿的事情。
完成工作任務還需要學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學會科學的管理和不斷的改進。羅文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歷經了萬千磨難,憑借了其良好的綜合能力取勝的。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進一步懂得,一個項目的運作永遠是一個整體行為,它的成功與否離不開每一位員工的努力工作。我們每一位員工都應該有這樣一個意識,員工之間必須是團結的、相互信任和配合的,只有這樣才能完成好我們的工作項目,才能使我們的隊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也是通過這次***經理倡導公司員工對《加西亞的回信》一書的學習,堅定了自己做人的原則,今后一定要使自己像書中的羅文中尉那樣,做一個“合格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