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置學院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組織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學院師生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秩序。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特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一、工作原則
(一)以人為本,生命至上。預防和控制學院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保護師生的食品安全,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切身利益。
(二)預防為主,常抓不懈。加強學院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管,積極開展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
(三)反應及時,措施果斷。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學院應主動與有關部門加強協作、迅速反應、妥善處理,及時把有關情況上報當地衛健、市監等部門,并迅速采取救治的控制措施。
二、領導小組
組 長:xx
副組長:xx
組 員:xx
各家餐飲公司經理、各二級學院相關輔導員班主任、校醫。
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有:
(一)負責制定和實施學院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二)會同相關職能部門,組織、協調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調查及應急處置工作;
(三)負責事故信息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負責師生的緊急疏散,穩定師生及學生家長情緒,保持學院正常教學秩序;
(五)向當地、衛健、市監、教育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應急處置。
三、應急處置程序
(一)及時報告
學院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報告。相關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在知悉事故并經初步核實后1小時內,按有關規定向當地、衛健、市監及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報告內容有: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主要臨床表現,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并按照相關監管部門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等。
(二)立即搶救
在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立即將中毒者送到有急救能力的醫療機構搶救(特殊緊急情況首先撥打附近衛生院、120 急救中心)。積極做好中毒學生的就醫陪護工作,及時聯系學生家長,如實向學生家長闡述事故經過,并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諒解。
(三)保護現場
發生食物安全事故后,在向有關部門報告的同時要保護好現場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沖洗,病人的排泄物嘔吐物、大便)要保留,并提供留樣食物。
(四)配合調查
配合衛健、市監等部門進行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如實反映食品安全事故情況。將病人所吃的食物,進餐總人數,同時進餐而未發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點,可疑食物的來源、質量、存放條件、加工烹調的方法和加熱的溫度、時間等情況如實向有關部門反映。
(五)信息通報
在學院適當范圍內通報食品安全事故的基本情況以及采取的措施,穩定師生員工情緒,并開展相應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師生員工的預防與自我保護意識。
(六)善后處理
1.協調有關部門做好受害人員的善后工作,對有關責任人按規定做出處理;
2.發事件反映出的相關問題、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問題及有關部門提出的整改意見進行整改;
3.恢復學院正常教學秩序。對因食品安全事故而致暫時集體停課的,必須對食堂等相關場所進行徹底清掃消毒后,方可重新啟用。
篇2: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三)
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三)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為了保障學校師生員工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建立健全應對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和運行機制,規范和指導應急處理工作,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組織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2.編制依據
依據《黃岡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決定的實施見》,制定本預案。
3.實用范圍
在學校食堂各環節中發生食源性疾患,造成對師生健康構成潛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適用本預案。
4.工作原則
根據食品安全事故的范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實行分級管理;有關部門按照本預案規定,落實各自的職責。堅持群防群控,加強日常監測,及時分析、評估和預警。對可能引發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實行科學民主決策,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應,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嚴格控制事故發展,有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處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二、應急處理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1.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z 全面負責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學校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
副組長:z 對學校食品安全工作進行檢查督促,發現問題,提出整改建議。
成 員:z 協助組長、副組長全面負責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為學校食品安全直接責任人。z具體負責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為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具體責任人。
2.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小組
①現場指揮組:
組 長:z
組 員:z
主要職責:負責安全事故現場的指揮及人員調度。
②通訊聯絡組:
組 長:z
組.員:z 主要職責:一旦發生事故,負責與疏散、救護、處理等各組聯絡,控制校園廣播,調動有關人員到指定地點。
③疏散領導組:
組 長:z
組 員:各班班主任
主要職責:當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立即到自己崗位,組織指揮師生有序地進行救援工作。
④處理行動組:
組 長:z
組 員: z
⑤緊急救護組:
組 長:z
組 員:z 主要職責:負責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中受傷師生進行救護處理,做好及時送醫院治療的準備工作。
⑥宣傳教育組:
組 長:z
組 員:各班主任
主要職責:負責平時的安全教育和突發事件中師生的心理安撫工作。確保校園安全和穩定。
3.應急處理預案
學校本著為師生身體健康負責的目的,在加強學校常規管理的同時,加強對食堂食品衛生工作管理,一旦發生師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①報告學校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立即停止食堂的生產活動,啟動應急預案。
②立即將中毒者送醫務室檢查,醫務室無法處理時應及時送往醫院。
③同時向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教育局、衛生局等部門報告。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④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⑤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不得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更不得進行渲染和夸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⑥事故發生后,要注意維護正常的學習秩序和工作秩序,組織人員做好食物中毒人員的思想穩定和心理舒緩工作。
⑦造成事故的直接或間接責任人應等候處理,包括經濟處罰,行政處罰,直接承擔法律責任。
三、預警與報告
1.加強日常監管
學校后勤處、政教處、醫務室等相關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重點場所(食堂、校園商店),尤其是食品采購、操作加工過程、貯藏、消費等環節的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管。按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及時分析對師生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發展趨勢,及時作出預警。
2.報告制度
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校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向區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教育局和衛生局及有關部門報告。
②責任報告人
校園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
從事食品行業的工作人員;
學校師生員工。
四、后期處置
1.善后處理
配合區政府負責組織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盡快消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和受影響人員,盡快恢復正常秩序,保證社會穩定。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配合保險機構及時開展應急救援人員保險受理和受災人員保險理賠工作。
2.責任追究
對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通報、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配合紀檢和監察等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3.總結報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善后處置工作結束后,學校食品安全應急工作小組應總結分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應急救援工作的建議,完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報送教育局,同時抄報食品藥品監管局、衛生局。
篇3:鄉鎮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鄉鎮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為了保障我園廣大教職員工和幼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預防食物中毒的發生,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并完善應急救援機制,以便在發生重大事故時,能及時、正確、高效地處置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把事件造成的損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預案。
一、 情況簡述
我園現有教學班5個,在園幼兒80多人,教職工6人,食堂1個,安全重點問題是:食物中毒等食品事故。
二、成立食品安全事故領導小組,落實各部門職責
組長:zz
副組長:zz
三、建立及時逐級報告制度
教職員工和幼兒如發現短時間內出現多例有嘔吐、腹痛、腹瀉等類似食物中毒癥狀的病人時,當班老師應立即向園安全領導小組匯報,安全領導小組接報后立即匯報園長,并趕赴現場指揮、協調事件的處理。園長則立即向上級食品衛生部門、醫院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告。報告內容有:發生中毒的單位、地點、中毒人數及死亡人數,主要臨床表現,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以利于有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組織搶救,調查分析中毒原因和預防方法。若懷疑投毒則向公安部門報告。
四、事故處置方法及具體措施
一旦發現有食物中毒的現象,幼兒園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搶救措施。并在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報告。
應急處理程序:
1、一旦發現有食物中毒的現象,事件發現人要立即向安全領導小組匯報。園領導則在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并即時啟動應急預案,及時通知有關人員趕赴現場,按照分工開展工作,并立即將中毒人員送醫院搶救。
2、食堂人員負責保留好飯樣本及餐具,并送往衛生防疫部門進行檢驗。期間,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食堂。
3、組織由園長、保健人員、骨干教師組成的陪護隊伍,具體負責陪護事宜。
4、穩定幼兒情緒,做好家長工作,保證幼兒園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工作秩序。
5、及時向主辦單位及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報告有關處理情況。
五、后期處置
發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關部門報告的同時要保護好現場和可疑食物,中毒者吃剩的食物和排泄物(嘔吐物、大便),炊事用具,飯菜成品,半成品,留樣品等保留待查,以便衛生部門檢驗,為確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況。每天留取食品樣本,24小時后,全園一切正常后處理掉。
六、應急保障工作
辦公室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搶救機動車、藥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搶救中心必須品的供應。
七、如實反映情況
園長及與本次中毒有關的人員,如食堂工作人員、分餐老師及中毒人員應如實反映本次中毒情況,將中毒人員所吃的食物,進餐總人數,進餐而未發病者、中毒者的主要特征,可疑食物的來源、質量,存放食物條件,加工烹調的方法和加熱的溫度、時間等情況如實向有關部門反映。
八、食品安全日常工作要求
1、食品原材料要到信譽好的正規廠家或商家購買。除調料外,所有食品全部由食堂加工制作,不購買現成的食品;督促庫管把好進貨渠道,做好索證、檢查產地標識、保質期。
2、掌握好食品原材料庫存量及存放時間,妥善管理,不得出現發霉變質現象。倉庫內要做好滅鼠工作。
3、原材料的貯存要分類、分架、離墻、離地;食品的存放、加工、分發要做到生熟分開。
4、已加工完的飯菜盛桶后要及時加蓋、離地,做好防蠅防塵工作。
5、飯菜按量制作與分發,不得存放剩飯菜。
6、飯菜實行24小時留樣并做好詳細記錄。
7、各班教師加強對幼兒的觀察,及時發現異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