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隆小學突發事件緊急疏散預案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避免在火災、地震等突發事件來臨時學生驚慌失措,盲目逃生,造成新的或更大的損失,特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緊急疏散指揮機構:
總 指 揮:z
副總指揮:z
指揮部成員:z
二、緊急疏散目的地:學校南圍墻水泥路面及操場安全區域。
三、緊急疏散的決定
緊急疏散是在火災、地震等突發事件來臨時,為了避險,迅速將人員由危險場所撤往安全地域的行動.實施緊急疏散難度較大,其行動自身也極具危險性,特別是對小學生而言,因此,不到緊要關頭不可實施,而必須實施時則應當機立斷。緊急疏散的決定由校長或值班校領導做出。
四、緊急疏散的信號及發布
緊急疏散的信號有警報和哨聲兩種:在有電源時,宜采用警報信號,警報聲為防空警報;在電源或電鈴系統損壞或不便使用時,可采取哨音信號,哨音信號為連續的兩短一長聲.信號的發布由決定緊急疏散的校長或校領導通知電教教師或體育教師實施,也可隨機指定人員實施.緊急疏散信號從開始,應連續不斷,直至全部人員撤出危險場所方可停止。
五、疏散通道劃分
1、上課期間疏散通道劃分
上課期間緊急疏散通道以教室所在位置劃分。教學樓以內各班級學生沿樓道上安全出口所指示方向順樓道沿樓梯有秩序的下樓,由一樓出樓到操場安全區集合。注意不能在樓梯上擁擠,靠樓梯右邊下樓,以免造成踐踏事故。
具體劃分:
1號樓(前大樓):
一樓:一(1)、一(2)從一(1)班前通道疏散至1號樓前水泥路面;一(3)、一(4)、一(5)、二(4) 從花圃內石路疏散至1號樓前水泥路面;
二樓:二(1)、二(2)、二(3)從西樓梯下→一(1)班前通道疏散至操場安全區;三(1)、三(2)、三(3)從東樓梯下→從花圃內石路疏散至操場安全區;
三樓:四(1)、四 (2)、四(3)從西樓梯下→一(1)班前通道疏散至操場安全區;四(4)、四(5)、三(4)從東樓梯下→從花圃內石路疏散至操場安全區;
四樓:六(1)、六(2)、六(3)從西樓梯下→一(1)班前通道疏散至操場安全區;六(4)、六(5)、六(6)從東樓梯下→從花圃內石路疏散至操場安全區;
2號樓(后大樓):
四樓五(1)、五(2)、五(4)從西樓梯下疏散至操場安全區;五(3)、五(5)從東樓梯下疏散至操場安全區;
科學實驗室上課班級:從中央連廊疏散至操場安全區
計算機房上課班級:從西樓梯→大廳→操場安全區
美術教室上課班級:從西樓梯→大廳→操場安全區
音樂教室上課班級:從西樓梯→大廳→操場安全區
2、課間和自由活動期間疏散通道劃分
課間和自由活動期間緊急疏散通道以學生個體所在位置劃分。學生在哪個班級位置活動,就沿上課時間所在班級或者各專用教室規定的疏散通道下樓。
3、演練結束后,各班按原路線有序返回。
六、安全集結地域
學生撤出各樓后,應盡量靠遠離建筑物一側的道路,迅速向操場安全區中心位置集結。出教學樓的學生,應根據突發事件的性質或部位,可選擇遠離樓的路段向操場安全區集結。,各班應集中,各班班長應主動招呼本班同學向一起集中。班主任到達安全集結地域后,應立即清查本班人數和損傷情況,迅速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關照學生。
七、教職工任務分工
1、任課教師:正在上課的教師聽到緊急疏散信號后,應立即停止教學活動,按照課堂所在位置給學生講清疏散通道,迅速組織學生離開教室,在室內學生全部撤離后,隨同并組織上課班級的學生撤往安全集結地域。
2、班主任:緊急疏散信號發布時,未在班上任課的班主任老師,聽到信號后,應立即經專用通道前往自己所在班級上課教室,與任課教師共同組織學生疏散轉移。在其他班級上課的班主任老師,首先應擔負起任課教師的職責任務,待班主任到達,情況交待清楚,在確無特殊情況需要共同處理時,可以前往自己所在班級。
3、其他未任課教職工:一樓的教職工,聽到疏散信號后,立即將各大門向外張開,然后分別到樓梯口和大門口關照學生。體育組負責指揮學生。各層未擔任班主任和未任課教師,在關照上一層下來的學生的同時,還應組織好本層學生的轉移,并全面檢查本層各個房間和位置,防止有滯留學生,到上面一層學生和教師全部下來及本層各部位均檢查完畢后,方可撤離。
4、衛生保健老師:聽到緊急疏散信號后,應立即攜帶衛生急救包,前往安全集結地域,全面了解傷損情況,并展開必要的緊急救護措施。
5、學校配備、培訓兼職安全消防員,熟練操作使用消防拴,滅火器。
6、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各班主任(當堂課任課教師)是本班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學生安全、疏散工作。童建武負責所有教室、辦公室區域、活動區域拉閘、斷電。
7、z負責檢查學校所有安全通道保證暢通無阻。
8、z負責檢修滅火器材,保證正常使用。發現并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9、z負責開展防震、防汛、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
10、各年級組長分別負責本年級教學樓疏散指揮以及確定辦公室教師樓層指揮地點。
11、陳玉圣、趙辛負責有電源時的警報拉響;王章、王艷梅負責無電源時的警報任務。
12、從警報拉響至全部學生疏散到操場時間應控制在5分鐘以內為疏散演練成功。
八、注意事項
1、決定緊急疏散的校領導要全面掌控情況,在命令發布緊急疏散信號的同時,應及時撥打“119”、“120”、“110”等相應請求救援電話,楊曉晨專責迎接救護人員和車輛的到來。
2、在課間和自由活動期間實施緊急疏散時,班主任立即回本班組織實施,其他教職工根據所在位置負責本樓層學生的疏散,做法同上課期間。
3、學生離開教室和通過樓梯時,各班學生只準成二路縱隊,不得并行,防止擠撞踩傷,必要時應號召并督促學生采取防毒措施。
4、如突發事件為火災時,學校各樓道義務消防隊員在確保學生安全撤離的前提下,應在校領導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滅火自救或協助消防部門滅火。
九、緊急疏散各樓梯口負責人員安排:
1號樓 東樓梯口
1號樓 西樓梯口
樓層 總負責
二號樓
東樓梯口
二號樓
西樓梯口
樓層
備注:
1、體育組老師負責在大操場安排各班隊列和紀律。
2、學校的4位保安、4位食堂工作人員都要服從王章老師的調遣,站在就近的樓梯口,積極協助班主任安全的把學生緊急疏散到大操場。
十、緊急疏散要求:
1、學校總務處常年準備一支狀態良好的話筒,由王章保管,遇有突發事件時立即向全校師生發出警報和指揮。指揮語如下:
全體師生請注意,全體師生請注意,遇到緊急情況,遇到緊急情況。
請上課老師立即按早操隊形在走廊組織排隊,班主任到班級,各負責老師到預定地點。
按緊急疏散預案順序撤離,目標操場。
請同學們服從老師的指揮,不要慌張、不要擁擠、不要猛跑。
2、聽到通知后,班主任立即組織本班同學按早操順序在各班走廊排隊,就近班級教師有義務協助班主任一前一后組織學生按學校規定的緊急疏散路線和順序,快捷、有序往操場轉移。
3、轉移時要絕對服從各樓層負責老師指揮,各班不要一窩蜂往樓梯口擠,轉移過程中禁止任何同學推扯,如果有學生摔倒立即將其扶起,相互照應、有序撤離。
4、各崗位負責老師聽到通知后要迅速到達指定地點,履行職責,確保師生安全。
5、本預案每學期開學初調整一次并通知到全體教職員工,學校教職員工對于預案中撤離路線、撤離順序以及自己的職責要熟記于胸,做到遇事不慌。
6、為樹立安全意識,本預案每學期進行一次預演。
7、各年級組長應在第一時間組織本年級學生有序疏散,并隨隊伍趕到相應集結地點,管理本年級學生紀律,清點各班人數后報負責本年級的行政人員。
8、疏散警報:趙辛(如遇停電,由王章老師吹響疏散哨聲);攝影報道:過正則.
無錫市亭隆實驗小學應急領導小組
20**年2月1日
附:
應急領導小組人員聯系電話表
職務
姓名
聯系方法
住宅電話
手機
篇2:物業會所游泳池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物業會所游泳池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泳池的突發事件一般是指設備因故障停止工作,物品丟失,溺水。
1、設備故障,及時通知甲方維修人員,查明原因,如實記錄上報至公司。
2、泳客物品丟失,在與其做好溝通的同時協助泳客請求物業協助調看監控,如遇貴重物品無法尋回,可建議泳客撥打110報警。
3、溺水事故:發生溺水,傷亡等事故處理預案
1)、游泳者因溺水,外傷或因個人原因引起的突發性嚴重傷亡事故時,除投入現場專業搶救人員外,其他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待崗休息人員,按原崗位全部上崗,做好安全和疏散人群及工作。
2)、游泳池負責人及甲方負責人在接到通知后應迅速到達現場,判斷事故嚴重程度,按預定方案作出正確處理,切記因慌亂而指揮失誤,導致更嚴重的后果。
溺水事故等級劃分,緊急處理預案:
1)、一級事故
(l)、癥狀:游泳被救起時出現意識喪失,瞳孔放大,呼吸、心搏消失或出現死亡癥狀。
預案:
A、除現場專業技術人員外,所有工作人員一律堅守崗位,如情況危急,立即終止泳池開放,疏散人群。
B、應第一時間將溺水者平放置地,打開其呼吸道,實施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等心肺復蘇的現場急救。
C、迅速撥打120電話,聯系救護車轉送醫院搶救(轉運途中應分秒必爭繼續施救)
D、現場記錄人員如實詳細記錄后向上級主管部門領導匯報,并迅速與其家屬取得聯系。
2)、二級事故
(1)、癥狀:溺水受傷者出現昏迷狀態,呼吸、心搏微弱,嚴重外傷、骨折、大出血,有生命危險。
預案:
A、除現場專業技術人員外,所有工作人員一律堅守崗位。
B、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并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現場搶救。
C、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聯系救護車轉送醫院搶救。
D、盡快與其家屬取得聯系。
E、向上級部門領導報告。
3)、三級事故
(1)、癥狀:發生一般溺水,較重外傷,但無生命危險
預案:
A、現場作急救處理傷口,包扎。
B、通知家屬到現場接送,必要時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4)、溺水現場搶救心肺復蘇預案:
1)發現溺水者,應立即搶救上岸,倒水,清除口腔異物(假牙應摘除),舌頭后墜者應拉出。
2)將溺水者放置平地,檢查清醒度,檢查瞳孔是否放大。
3)暢通氣道,如呼吸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4)檢查頸動脈,如無搏動應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按壓。
5)迅速撥打120,聯系救護車轉送醫院搶救,轉運途中應繼續施行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救護流程:
(1)判斷意識,如無反應,立即呼救;
(2)仰臥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開放氣道,清理口腔異物,判斷有無呼吸;
(3)如無呼吸,立即口對口吹氣2次,保持頭后仰,另一手檢查頸動脈有無搏動,如有脈搏,可僅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如無脈搏,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4)每按壓30次,口對口吹氣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按壓30次,如此反復進行;
(5)心肺復蘇開始1分鐘,或者連續操作四個循環后,檢查一次呼吸和脈搏、瞳孔變化,以后每進行4、5分鐘檢查一次,每次不超過5秒鐘。
二、發生緊急情況時人員的分工:
1)救生組負責現場搶救的同時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2)、場務組檢票組負責維護場內外的秩序,并疏散圍觀游泳人員。
三、泳客摔傷刮傷的處理方案
導致泳客受傷的主要因素有:
1)光腳跑跳追逐者;
2)私自混進泳池醉酒者;
3)使用設備不當和設備隱患等。
為確保客人安全,首先以預防為主。在崗員工要時刻關注泳客,發現有安全隱患的行為應及時禮貌制止。對設備設施堅持每天一次排查(救生員負責)杜絕設備隱患的存在。
1、當泳客出現受傷時能及時做出應急處理,必備應急藥品有:紗布、創可貼、酒精、雙氧水、醫用棉簽、氣霧劑、冰塊等。發生泳客摔倒于血而無流血的情況,先攙扶泳客坐下,安撫情緒,密封袋或小冰巾裝冰柜里的冰塊進行冰敷(防止紅腫),然后拿來紗布進行包扎(堅持一定時間,觀查泳客情緒,可叫其稍作休息,一會兒再上藥)。同時安慰泳客(可介紹冰敷的作用和使用效果,讓泳客放心)。待泳客情緒穩定休息后會送泳客離去。
2、當發生泳客受傷情況時(救生員負責)我們首先要及時上前攙扶以示對泳客的關注和禮貌)并查看傷情,了解情況并安撫泳客情緒,視傷勢程度:如小傷口(泳客無情緒)將泳客攙扶至椅子坐好,拿來備用藥品,用棉簽吸濕雙氧水涂于傷口止血,吸濕酒精對傷邊進行消毒,再用棉簽將傷口擦拭干,然后用創可貼貼于傷口。里過程中多與泳客溝遁,多安慰,讓泳客感受到我們的熱情服務和對他傷勢的關注。這樣多數泳客會高興離去,后由項目主管上報公司。
3、如泳客傷勢較重(傷口大,創可貼無法處理的,失血量過多)要及時上報公司,并撥打120急救電話,(必須在一分鐘內完成)。在此過程中員工切勿慌亂、叫嚷、圍觀泳客做好解釋疏散工作。如遇泳客情緒激動的(不論傷勢大小),項目主管要親自安撫。在醫務人員到場前要積極處理泳客傷勢,避免客戶投訴。
篇3:停車場突發事件處理預案
停車場突發事件處理預案
1、目的:
停車場發生突發事件時,安管員能夠掌握突發事件正確的處理程序及相關救護步驟和方法,保護顧客生命財產安全及自身的合法權益。
2、范圍:適用于z物業小區停車管理。
3、職責:
3.1安管部負責人負責預案的策劃、培訓和組織。
3.2安管班長負責預案的具體組織和落實。
3.3安管員負責預案的具體實施。
3.4監控中心負責預案實施過程中信息的收集和傳遞,必要時做出正確引導。
4、方法和過程控制:
4.1車輛損傷事故(指無人受傷)處理:
4.1.1車場內如發生交通事故,監控中心應立即調動安管員控制現場,同時將事件信息通報其他崗位采取必要措施,當班班長立即趕往現場處理,防止肇事車輛及人員逃逸,并將現場情況向監控中心匯報,監控中心第一時間通知安全負責人 ,必要時向部門經理匯報。
4.1.2處理人員到現場后,要求肇事當事人如實反映事故發生的經過,并進行拍照,做好相應的事件發生經過客觀記錄,并迅速聯系被撞車主到現場進行調解。
4.1.3根據當事雙方的意見,需自行解決的,處理人員僅作事實見證人。需交管部門解決的,處理人員應主動通知中心與交管部門聯系,請雙方等待執法人員的到來。因車輛事故堵塞交通時,現場安管員負責疏導車輛進出,并指引警務和保險公司車輛和人員到事發地點現場。
4.1.4處理撞車事件的人員應注意控制雙方車主的情緒,以協調處理為原則,避免與任何一方發生沖突。
4.1.5如因安管員管理疏忽等原因造成車場內車輛損傷而引起的賠償,追究安管工作責任。
4.1.6如因車主原因造成車場公共設施損壞需照價賠償。如因車主原因造成車主本人車輛損壞的,當值安管員除禮貌地和車主明確責任外,可視情況配合車主聯系保險公司 ,用“雙贏”方式進行處理。
4.1.7在無法確定肇事車輛和人員時,上報部門經理進行處理。
4、2車輛沖崗處理:
4.2.1車場崗發現車輛欲沖崗時,首先采取應急措施,設法阻止,同時聯系監控中心呼叫聲援。監控中心應立即調出現場鏡頭進行監控、錄像,并立即通知安管負責人和服務中心領導前往處理,同時向部門經理確定是否需報警。
4.2.2在阻止車輛沖崗時,崗位安管員應采取必要的自我保護措施。無法阻止時,當值人員須記下其車牌號碼、車型、顏色、駕駛人的基本特征、離去時間、駛離方向,將信息立即向監控中心匯報,并維護好現場秩序。
4.2.3中心應立即與車主聯系并進行確認,必要時保存電話記錄或請其家人到現場簽字確認并妥善保管好沖崗錄像。未經部門經理同意不得播放或轉借。
4、3車輛丟失處理:
4.3.1當值人員發現或接到車輛丟失的信息后,應首先向監控中心匯報,由監控中心第一時間通知部門經理。
4.3.2監控中心應立即通知各崗位安管員加強出入口的控制,同時檢查該車相關記錄,查明進出時間,與車主聯系并請車主出示在本停車場的出入憑證及智能卡,確認事情經過。
4.3.3確認車輛丟失后由部門經理向公司領導匯報,確定是否報警或采取補救措施,同時將車場現場的所有資料封存,以便協助調查。
4、4車場傷亡事故處理:
4.4.1車場內發生傷亡性交通事故,目擊者首先報告監控中心,由監控中心根據人員傷亡情況,第一時間通知部門經理。
4.4.2現場當班班長應于接到通知后的第一時間內趕赴現場,對事故現場進行保護,并立即聯系監控中心通知受傷者家屬。現場班長對需急救的傷者應立即設法救護,并視情況撥打120急救和送醫院,同時記錄現場情況及事件經過,對現場進行拍照記錄。
4.4.3核實情況(時間、地點、事件概況),通知監控中心向公安部門報警。
4.4.4劃定保護區范圍,布置警戒;疏導車場交通。
4.4.5注意火險,車輛漏油后要及時采取相關措施處理。
4.4.6收集在場人員對車輛事故的反映,并對在場證人進行登記,以便協助公安部門處理。
4、5交通事故初步救護:
4.5.1車輛相撞引起出血休克的急救:解開衣服、領帶、皮帶等物品,使傷者舒展躺下,姿勢保持水平或抬高下半身。
4.5.2頭部有外傷時,不要使頭部低于身體,用衣服或被子將頭裹起保溫。
4.5.3嘔吐時將臉側向一邊,避免嘔吐物進入鼻子或嗆入氣管,嘔吐完后幫助傷者用清水漱口。
4、6大出血處理:
4.6.1首先保護好現場,必要時對現場進行拍照。
4.6.2靜脈及毛細血管出血時,應采用加壓包扎止血法,用干凈的紗布、毛巾、布塊折成比傷口稍大的墊,蓋住傷口,再用繃帶或布帶扎緊。
4.6.3四肢靜脈出、動脈的短時間臨時性出血,應采用指壓止血法。根據血的走向,用拇指壓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壓閉住,中斷血液。
4.6.4四肢較大的動、靜脈出血時,還可采用止血帶止血法,用動脈止血帶(黑色)、靜脈止血帶(黃色)上肢結扎于上臂上三分之一處。下肢結扎于大腿的中部。結扎時應先將傷肢抬高,書部墊上敷料或毛巾等軟織物,將止血帶適當拉長,繞肢體兩周,在外側打結固定。要標明扎止血帶時間,每四十分鐘放松一次。放松期間可改用指壓臨時止血。
4.6.5注意事項如傷處有骨折時,須另加夾板固定。傷口內有碎骨或異物存在時,不得應用加壓包扎止血法。用止血帶止血,一定要扎緊,如果扎得不緊,深部動脈仍有血液流出。
4.6.6若對內出血或可疑內出血傷者,不要去嘗試止血,應使傷者絕對安靜不動,墊高下肢,迅速將傷者送往最近醫院進行救治。
4.6.7車輛相撞引起頸骨受傷的處理:不要扭動脖子,絕對禁止在事故發生后扭動傷者脖子或肩膀;不要勉強支撐身體;傷者不能走動時應以固定方式用擔架或救護車送往醫院處理。
4.7車輛堵塞車道的處理:
4.7.1如在停車場出入口出現車輛滯留的現象,安全崗位應及時進行疏導,如屬于車主故意開車堵塞通道,安全崗位要保持冷靜,不得與車主發生沖突,并及時通知上級及客服人員進行處理。
4.7.2當車輛發生堵塞時,當值班長要及時趕到現場進行處理,安排崗位指引其他車輛走應急通道,并做好其他車主的解釋工作。
4.7.3當班機動崗疏散圍觀人群,并在做好車輛警戒的前提下,盡量協調顧客在洽談室等影響較小的區域進行洽談。
4.7.4監控中心人員應將車輛堵塞現場進行攝像取證,并安排班長進行拍照。
4.7.5上級及客服人員到場后,首先對事情進行了解,且在原則范圍內進行協調.如不能解決的,應及時將情況匯報部門經理,經部門經理的同意,可聯系轄區警務室及公安交通部門前來協助處理。
4.7.6如警務部門不能解決或堵塞車影響較大,向公司上級領導匯報并根據指示跟進處理。
4.7.7事情處理后,要及時召集所有安全崗位針對此事件進行分析和總結,并納
入安全管理案例題庫。
4.8停車場突發事件應填寫《突發事件處理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