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中學學生發(fā)展性評價方案
為了改革學校原有的單一、陳舊的學生評價方式,拓展開放性的質性評價方法,也為了更好地開展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以評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評價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以評價激發(fā)學生自主發(fā)展的動力,特制定學生發(fā)展性評價方案:
一、理念:尊重、關注、賞識、激勵
二、目的:通過評價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正面引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健康、主動、全面發(fā)展。
三、原則:面向全體,既關注學業(yè)成績,也關注德行表現、健康心理和個性特長,注重過程評價。
四、評選類型
全面發(fā)展型獎:蘭中之星、三好學生
專項榜樣型獎:優(yōu)秀學生干部
特長特色型獎:用“星”號冠名榮譽稱號。(具體內容附后)
五、評選條件及名額
1、蘭中之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fā)展,積極進取,成績突出,在年級學生中能起模范帶頭作用。每班申報1-3名(要求在評選出的優(yōu)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或獲“星”號榮譽的學生中選拔),年級組審核后,報教導處進行綜合評選。藍天之星是學校最高等級的綜合性榮譽,每學年評選一次。
2、三好學生:參照原有的三好學生評選條件。
3、優(yōu)秀學生干部: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能積極主動參與班級的各種活動,顧全大局,工作出色,在班內能起模范帶頭作用。每班1人。
4、“星”號榮譽
禮貌之星: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謙恭禮讓。
誠信之星:言行一致,信守諾言,責任心強,對同伴的錯誤能真誠地指出。
勤勞之星:熱愛勞動,熱心于班級或學校的公益工作,自覺分擔家務勞動。
遵紀之星:遵守法紀和《規(guī)范》,能判斷是非,有正義感,能抵制不良誘惑。
公德之星:在維護公共衛(wèi)生和公共設施、拾金不昧、積極參加環(huán)保活動等方面有突出的表現。
學科之星:學習態(tài)度端正,學習興趣濃厚,上課表現優(yōu)秀,作業(yè)質量高,學習能力強,單科學習成績突出。(由各任課老師推薦)
實踐之星:在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和社會實踐方面有突出表現。
科技之星:熱愛科技,喜歡動手、動腦,在電腦、科學方面有特長。
體育之星:在體育方面有特長并為班級或學校的體育工作方面做出貢獻,有良好的體育精神,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藝術之星:有較高的審美品位,積極參與班級及校級的藝術活動并表現突出,有突出的藝術技能。
進步之星:在思想品德、學習等方面有顯著進步。
服務之星:積極參與學校的公益工作,服務學校,服務同學,任勞任怨。
文學之星:愛好文學、寫作并在各種征文活動中取得一定的成績。
活動之星:積極參與班級和學校的各種活動,并表現突出。
愛心之星:愛國愛家,愛校愛班,助人為樂,積極參與各種愛心捐助活動。
“星”號榮譽評選的有關說明:
(1)“星”號榮譽每學期評定一次,班主任在每學期初組織學生學習“星”號榮譽的評選條件,學生可根據自身的情況確定申報何種“星”號榮譽;
(2)“星”號榮譽評定嚴格遵循“學生申報-班級交流-年級組審核”的程序,堅決杜絕用考試成績一把尺子衡量學生,堅決杜絕班主任一人說了算,要讓全班絕大多數學生感到滿意和公平。各年級的評定結果由年級組長匯總后報教導處審批備案,并張榜公布“星”號榮譽評定情況,廣泛征求意見;
(3)“星”號榮譽獲得者的數量不作限制,由各班級通過交流和討論決定;
(4)預設的“星”號榮譽共15項,各班級也可根據學生實際自定“星”號名稱,在班級交流中通過后,上報年級組核查,年級組長把事跡材料報教導處確認。
篇2:中學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性評價考核細則
城關中學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性評價考核細則
一、思想道德素質
(一)熱愛祖國
1.不參加*、升旗儀式扣1分,遲到、早退一次扣0.5分。
2.有辱家鄉(xiāng)、祖國的言行一次扣1分;
3.積極參加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主題活動的每次加1分。
(二)遵紀守法
1.及時制止、檢舉、揭發(fā)學生違紀違規(guī)行為的,加3-10分;
2.不遵守學校的作息制度,上課遲到、早退的,每次減0.5分;
3.無故曠課者,每曠課1節(jié)減1分,(包括自習).
4.有拉幫結派、惹事生非等不良行為的,減3-5分。
5.在學校酗酒鬧事的,減2-5分。
6.勾結校外閑雜人員,擾亂正常學習、工作、生活秩序者扣5—10分。
7.拉幫、結伙、挑釁、滋事、擾亂社會秩序者扣5—10分。
8.見義勇為,舉報揭發(fā)壞人壞事,或制止違紀、違法事件者加2—5分。
(三)誠實守信
1.拾金不昧、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敢于同不良行為作斗爭的,加2—10分;
2.冒領他人財物(金額較小)、私拆他人信件等侵犯他人權益行為的,減2-5分;
3.不遵守考場紀律,不服從管理,擾亂考場秩序的,減3-10分;
4.不說真話,欺騙老師、家長每次扣1分。
(四)關心集體
1.能夠積極組織和參加各種集體活動、義務活動和愛心活動(含捐款、捐物、義演、無償獻血等)每次加2分;
2.服從組織安排,關心集體,積極為同學服務,酌情加1~3分;
3.能夠為班集體貢獻力量得到大家認同的加1分。
4.對班級、學校等組織的集體活動漠不關心、無故不參加的,減1-2分。
(五)熱愛勞動
1.不按時打掃衛(wèi)生或打掃不干凈一次扣1分;
2.亂倒垃圾、亂扔果皮紙屑、亂潑污水、亂放物品、亂張貼圖片、亂拉繩索每次扣1分;
3.亂寫亂畫、污染墻壁樓道,隨地吐痰者每次扣2分;
4.大小便不入池坑者每次扣2分。在廁所亂涂亂畫、不按要求或擁擠、起哄者扣2分。
(六)社會公德
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物,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活動。關心社會問題,具有一定的環(huán)保常識和意識,積極參加環(huán)保活動。
1.維護學校形象,愛護公物和校園環(huán)境,有實際表現和具體行動的,加1~5分;
2.能夠主動撿拾垃圾、維護公共衛(wèi)生者加2分。
3.不遵守社會公德,不遵守公共秩序,影響學校聲譽、形象的,減2-10分;
4.在教學樓走廊踢球,大聲喧嘩、起哄者減2-5分;
5.損壞公物或故意損壞公物的,除照價賠償外扣2—5分。
(七)自尊自律
1.不遵守課堂紀律,使用手機等無線通訊工具撥打、接聽、收發(fā)短信等行為,影響課堂教學秩序的,減2分。
2.校園內騎車帶人的,不接受門衛(wèi)工作人員檢查,無理取鬧的,減2分;
3.進網吧、游戲廳、鐳射廳、歌舞廳每次扣3分。
4.放學之后仍在學校或街頭玩耍者扣2分。
5.受留校察看處分減50分,受記過處分減40分,受嚴重警告處分減30分,受警告處分減20分,受到通報批評減10分。
6.被評為學校、縣、地、省和國家級“三學好生”、“優(yōu)秀班干部”、“模范團員”“五星學生”者依次增2、3、4、5、6分。
(八)文明禮貌
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富有愛心、樂于助人、關心同學;行為禮貌,語言文明。
1.有頂撞、污辱、威脅等以及其他不尊敬老師行為的,減3-10分;
2.言語粗俗,用粗話、臟話侮辱、辱罵他人的,減1-3分。
3.給他人起綽號、吵嘴打架一次扣2—5分。
4.極端自私或有故意損害他人利益,影響同學之間和睦相處的,減1-3分;
5.在公共場所或*中,吹口哨、鼓倒掌一次扣2分。
6.在樓道、教室、校園內追逐、嘻戲、亂扔物品或做危險性游戲動作扣1—3分。
7.上下樓梯不靠右行,喧嘩、擁擠、說下流話、起哄、奔跑者一次扣2分。
8.在教室、學校院落內做三大球運動者扣1分。
9.好人好事成績突出,受到學校或外單位表揚者加3—5分;
10.拾物是主動上繳加1分,申報價值在30元以上者可酌情增2—3分。
二、科學文化素質
(一)學習態(tài)度
1.不按時完成作業(yè)一次扣0.2分,無故不交作業(yè)一次扣0.5分,作業(yè)不認真一次扣0.1分。
2.上課不注意聽講一次扣0.5分,做小動作或喧嘩、吵鬧影響上課一次扣1分,自習亂跑、亂吵扣1—2分。
3.上課閑聊、看報、飲食等影響課堂教學秩序受到老師兩次以上點名警告的,減1分。
4.上課鈴響了,仍在教室門外逗留、觀望扣0.5分。
5.學習刻苦勤奮,在班級中有一定影響加2分。
(二)學習方法與反思
1.抄襲作業(yè)每次扣2分;
2.不按老師要求糾正錯題每次扣1分;
3.能夠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并付諸行動者加1分;
4.善于總結與反思,并不斷調整,改進學習者加1分。
(三)交流與協作
1.主動在小組內展示交流一次加0.5分,
2.主動在班內展示交流一次加1分;
3.能夠主動幫助后進生學習的加1分,有明顯進步的加2分。
(四)課外活動與探究
1.各類
學科競賽、小制作、小發(fā)明、小論文者每次加1分,獲獎按國家、省、市、縣、學校分別加7分、6分、5分、4分、3分;
2.積極參加各類有益的校內外實踐活動者每次加2分。
(四)學習品質與成績
1.能夠獨立思考,主動提出問題或解決問題每次加1分;
2.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并能在學習是起模范帶頭作用的加2分;
3.與期中對比,期末成績總分在班上躍進8個以上名次者加2分。
三、運動與健康
(一)運動表現
1.不參加兩操扣1分,遲到、早退一次扣0.5分;
2.兩操或進行其它體育活動要不遵守紀律、不聽從指揮,步伐不齊、口令不響、做操不到位、搶口令者扣1分;
3.體育成績不合格者扣2分(特異體質學生除外)。
4.體育比賽獲獎按國家、省、市、縣、學校分別加7分、6分、5分、4分、3分。
(二)身心健康
1.亂發(fā)脾氣,影響班級秩序者扣1分;
2.心理素質良好,生活態(tài)度積極樂觀者加1分;
3.能正確評價和約束自己,尊重并理解他人者加1分;
4.能夠積極與人溝通,善于化解自己或別人矛盾并得到大家認同者加2分。
(三)健康生活方式
1.吸煙、喝酒、玩牌賭博者發(fā)現一次扣5分;
2.不遵守食堂就餐秩序的,減1-2分;
3.不注意公共衛(wèi)生,亂丟果皮紙屑、隨地吐痰的,減1-2分;
4.在教室用餐,影響學習者扣2分。
四、審美情趣
(一)儀表服飾
1.學生有染彩發(fā),男生留長發(fā)、光頭(非病理),女生化妝、佩帶首飾、穿高跟鞋扣2分;
2.不穿校服每次扣1分、穿奇裝異服每次扣2分。
(二)美術與音樂知識
1.積極參加各種藝術展演活動者每次加1分;
2.在校本藝術課程學習中表現突出,起帶頭模范作用的加2分;
3.藝術演(展)出獲獎按國家、省、市、縣、學校分別加7分、6分、5分、4分、3分。
(三)審美體驗與表現
1.興趣廣泛,特長突出,在班級或學校有一定影響者加2分;
2.在學校、班級或宿舍文化建設中表現突出的加2分;
3.觀看、傳播*、淫穢書刊和制品的減3分。
五、學生實踐與操作素質
(一)實驗操作
1.不按要求完成各科實驗活動的每次扣1分;
2.動手能力強,實驗操作規(guī)范,表現突出者加1分。
(二)計算機操作
能夠按課程要求熟練操作計算機者加1分;
能夠把學到的計算機知識積極服務于班級管理者加2分。
備注:學生每周可憑老師授予的綜合素質發(fā)展評定卡在相應的項目中加分,每卡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