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辦發(fā) [20**] 71號
二○○七年六月二日
大連市優(yōu)秀新產品獎勵辦法
第一條 為鼓勵我市工業(yè)企業(yè)和科技人員積極開發(fā)新產品,推動企業(yè)提高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加速實現大連老工業(yè)基地振興,根據《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辦法》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遼寧省優(yōu)秀新產品獎評選活動的通知》(遼政辦發(fā)〔1995〕22號)有關規(guī)定,結合我市實際,特設立大連市優(yōu)秀新產品獎,并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新產品是指采用新技術原理、新設計構思研制生產的全新產品或者在結構、材質、工藝等方面有重大改進,并能顯著提高產品性能或者擴大產品的使用功能,對提高市場競爭力具有一定作用的在全市范圍內首次研制生產的產品。
第三條 凡在大連市行政區(qū)域內登記注冊的工業(yè)企業(yè)通過原始創(chuàng)新、集成創(chuàng)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開發(fā)研制的新產品,通過市級以上投產鑒定3年以內、投產1年以上,且技術水平先進、性能可靠、社會和經濟效益顯著的,均可申報大連市優(yōu)秀新產品獎。其中,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消化吸收和再創(chuàng)新開發(fā)的新產品,其原材料和零部件國產化率須達到70%以上。
已獲得省級及省級以上獎勵的新產品,不再參加大連市優(yōu)秀新產品獎評選。
第四條 大連市優(yōu)秀新產品獎分為3個等級,其評選條件分別為:
一等獎:在設計、制造技術上有重大突破,主要技術指標達到當代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或填補國內空白,已較大批量生產,年產值達到2000萬元、年利潤達到300萬元以上或社會效益特別顯著。
二等獎:在設計、制造技術上有一定創(chuàng)新,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已批量生產,年產值達到1000萬元、年利潤達到150萬元以上或社會效益顯著。
三等獎:在設計、制造技術上有重大改進,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內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已批量生產,年產值達到600萬元、年利潤達到 80萬元以上或社會效益較顯著。
大連市優(yōu)秀新產品獎優(yōu)先評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
第五條 大連市優(yōu)秀新產品獎的評選工作,每2年進行一次。每次獎勵優(yōu)秀新產品總數不超過60項。一、二、三等獎獎勵人數分別不超過10人、8人、6人。
同時,從獲得優(yōu)秀新產品一等獎的主要完成人中評選出技術水平高、創(chuàng)新能力強、創(chuàng)新業(yè)績突出的專業(yè)技術研發(fā)人員,授予“大連市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杰出貢獻獎”。該獎項不超過10人。
第六條 設立大連市優(yōu)秀新產品獎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審委員會),負責優(yōu)秀新產品獎的評審和授予工作。
評審委員會由有關專家7—9人組成,下設評(來自:m.dewk.cn)審辦公室(設在
篇2:新產品上市的渠道戰(zhàn)術
新產品上市的渠道戰(zhàn)術
1.營造聲勢,搶占先機
(1) 這種戰(zhàn)術在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占渠道,使競爭者無法及時反應,從而爭取到充足的推廣時間,順利地在市場上立足。
(2) 對于新產品渠道銷售方案實施這種戰(zhàn)術,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鋪貨,要按照滲透式鋪貨戰(zhàn)術的方式,以高比例的實物返利刺激渠道大量進貨,造成聲勢,使產品迅速流入到各級渠道,避免競品的阻擋。
(3) 在渠道銷售方案促銷開展的同時,還要配合投放媒體廣告或者宣傳活動,以拉動消費者的需求,策應渠道的推廣活動,使產品能順暢地流通到終端。
(4) 此戰(zhàn)術適用于流通性強的產品,可以迅速通過多級渠道到達終端,否則有在渠道中造成大量積壓的危險;而且高比例的返利政策也不能實施太久,否則會造成較大的副作用,影響以后的推廣。
2.避其鋒芒,循序漸進
(1) 這種戰(zhàn)術的目的在于避開競爭者的注意力,低調進入市場,不與競爭者發(fā)生直接的沖突,爭取足夠的時間做好市場基礎工作,積蓄力量,形成局部優(yōu)勢,逐漸蠶食市場份額。
(2) 在具體的手段運用上截然不同于第一種方式,在新產品上市階段將不采用任何促銷措施,只是選擇重點渠道進行鋪貨,并著重于零售終端的管理,做好終端陳列,與渠道建立良好的關系。另一方面則要依靠經銷商的批發(fā)網絡對市場自然滲透,避免引起競品的注意而造成不利。
(3) 這種戰(zhàn)術往往適用于實力較弱、資源有限、市場基礎較差的企業(yè),其成功的要點是建立局部優(yōu)勢,包括市場基礎和渠道關系,這種即便是競爭者發(fā)動攻擊也不會無法抵擋。
篇3:剛上市新產品做好市場推廣
剛上市的新產品如何做好市場推廣
一、推廣的意義
市場推廣的作用顯而易見:
1、迅速提高售點的鋪市率,為廣告提供市場基礎。
2、最快速反饋市場信息。
3、控制市場,打擊對手,抵御競爭。
4、營造氣氛,煽動消費者。
對于剛剛上市的新產品,市場推廣對打開銷路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推廣計劃
進行市場推廣之前,需要制定一份詳實的計劃。內容包括:推廣區(qū)域、責任人、行程地點、時間、參加人、終端用品數量、費用的支出等等。
計劃制定要合理,具有可行性。
三、準備工作
為使市場推廣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下面這些準備工作必不可少。
1、人員分工
市場推廣參加人員一般在三人以上,為了避免混亂局面出現,在出發(fā)前要有明確分工,并賦予相應的責任。
A、主講:負責談判
B、出納:負責送貨、結帳、《推廣工作記錄表》的填寫
C、宣傳員:負責氛圍的營造,宣傳品與贈品的保管。
大家雖然分工,但分工不分家,在推廣過程中,應精誠合作。
2、物品的準備
A、交通工作:三輪車或貨車。
B、貨:從當地經銷商處借,數量要足,品項要全。
C、終端用品:招貼畫、折頁、禮品等。
D、其它:經銷商的名片、《推廣工作記錄表》、《出庫單》、《訂貨單》等。
3、心理準備
在市場推廣中,要明確需要推銷什么。
A、推銷激情B、推銷感情 C、推銷產品
D、推銷價格E、推銷數量 F、推銷氛圍
4、目標達成
A、較高的鋪市率 B、品項要齊全
C、營造好的售點氛圍D、建立好的口碑
四、實施
在市場推廣中,工作內容包括:
1、賣:向售點以批發(fā)價售貨。
2、貼:張貼POP,注意以多、牢、好取勝。
3、發(fā):宣傳品、折頁、小報等。
4、掛:懸掛橫幅,規(guī)格根據售點的門面確定。
5、記:填寫《推廣工作記錄表》。
在具體執(zhí)行中,以售貨為主線,其它內容可以在售貨過程中穿插進行。其全過程可分為下面幾個步驟:
1、接近
即以不速之客的身份拜訪客戶,這分為初訪和復訪。
1)初訪:完全以陌生人的身份訪問客戶。作為業(yè)務員要能承受客戶的冷淡與拒絕,堅定信念,以百折不撓的精神把我們的產品推銷出去。作為業(yè)務員要能根據當時的情境,找到一種和客戶接近的方法,為成交作一個良好的鋪墊。
怎樣接近呢?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下面羅列幾種:
A、調查接近:以市場調查的方式接近客戶。
B、詢問接近:這是一種常見的方法,要讓對方明確自己的身份。
C、幫忙接近:抓住機會,幫助對方陳列等和對方接近。
D、贊揚接近:適時、適地、適當地夸獎客戶。
E、贈品接近:用公司漂亮、新奇的禮物來吸引對方。
F、求教接近:向客戶請教產品銷售中的問題。
接近客戶的過程中,業(yè)務員要注意下列事項:
A、良好的第一印象,注意儀表、談吐。
B、喚起客戶的注意力
a.保持目光接觸;
b.利用“實物”(產品或資料)作道具;
c.學會逗人笑。人們比較喜歡可笑的事、可笑的人。
d.把客戶拖入推銷的過程中。
C、及早跟客戶找到語言上的共鳴。
2)復訪:再次造訪,相比而言,更容易達成跟客戶的默契,要注意禮節(jié)、問候,要與初次有所變化,使客戶感覺到關系更進一步。
2、商談
這個過程實質便是引起客戶的興趣與認同,激發(fā)購買欲望的過程。作為售點的老板,他們希望采購的貨好銷而且可以賺大錢。我們跟客戶在商談過程中,就應要引出客戶的需要,然后推銷我們的產品的個性和特色,以及這種特色給客戶帶來的益處。
商談中要注意下列一些方面:
A、聽客戶多說,不與其在觀點上爭論。
B、利用動員性的資料,引起對方的興趣。
C、讓客戶感覺到需要,主動提出看樣品。
D、借助《推廣工作記錄表》,告訴對方前面走過的一些售點的進貨與銷售情況。
E、感染和利用在場的其他人,旁邊的人有時起決定作用。
F、表情要自信,語氣要肯定。
在商談過程中,客戶不會很爽快地就接受產品,拒絕或反對購買產品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理由如下:
A、討厭業(yè)務員;
B、討厭產品:一是不熟悉產品,二是賣過不好賣;
C、經濟理由:價格太貴;
D、客戶太忙:沒時間聽你說;
E、銷售同類產品;
F、客戶為老年人,思想較固執(zhí);<BR> G、不愿意整箱購買,希望代銷;
H、為了了解價格的合理性;
I、擔心送上門的貨質量無法保證,曾經有過上當受騙的教訓。
對于客戶的拒絕,作為業(yè)務要能找出好的對策:
A、但是法:先順從客戶,同時提出自己的理由。
B、詢問法:重新調整產品的賣點。
C、否定法:絕對否定客戶的懷疑。
D、故事法:以實際事例應對客戶。
E、數據法、返投法、資料活用
法、轉移話題法等等
3、達成成交
達成成交是一種激動人心的事情,長時間的磨牙,終于有了實質性的回報,下面就具體分析:
1)容易成交的情況:
A、對業(yè)務員本人有好感;
B、看過產品廣告,對產品有好感;
C、有人曾經來詢買過;
D、曾經賣過這類產品,好賣;
E、熟悉的人在旁邊說好;
F、自己曾經吃過(用過),對產品特色深信不疑;
G、生意做得好,進不多的貨無所謂。
2)如何識別成交的時刻
A、客戶拿著樣品仔細考慮;
B、有共同話題,達成共鳴之時;
C、有第三者在場,征求第三者意見;
D、對業(yè)務員表示同情時;
E、認真與業(yè)務員討價還價,或拿起計算器仔細算價之時;
F、對產品品嘗(試用)后比較滿意;
G、對贈品表示興趣,并為贈品的數量討價還價;
H、客戶為假設成交后的售后服務擔心;
I、對產品的某特點或賣點表示贊揚之時;
J、詢問車上有無貨物。
3)促成成交的方法
A、直截了當,懇求顧客成交。態(tài)度要自信,語言要誠懇。
B、多次向客戶提出成交要求。在要求過程中,讓對方訂貨的數量可逐步削減。堅持就是勝利
C、先假定顧客要買。無論是說話還是行動都認定對方會買,如把貨物送到柜臺上,打開,把產品放到貨架上。
D、借助《推廣工作記錄表》,告訴對方已經進貨的店家及進貨的數量,這樣對方會由于從眾效應而購買。
E、說一些緊急情況,人為制造緊張氣氛,如“早晨出來帶了一百箱貨,現在只剩下幾箱了!”
F、問一些小問題,采用二者擇一法,如“三箱還是五箱?”或是大數報量“給你搬十箱好嗎?”對方會說:“太多了,五箱就夠了。”
G、利用誘餌法,利用贈品或品嘗品。
H、先懸掛橫幅,布置氛圍,然后再談進貨。
4)注意事項
A、確認好產品的品種、數量、金額;
B、送給對方產品經銷商的名片,便于以后購貨;
C、不要露出得意之態(tài)。你的高興,客戶會有上當受騙的感覺;
D、表示成交感謝,要留下來至少一分鐘,不能馬上就跑;
E、認真填寫《推廣工作記錄表》,便于以后進行售后服務;
F、幫助客戶進行產品陳列。
五、推廣總結
1、每日推廣結束后,執(zhí)行人填寫整理好《市場推廣完成情況表》。
2、在市場推廣活動中,被指定為推廣的督導的人要擔負起相應的責任,需關注活動的整個過程,跟蹤效果,及時反饋,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合理調整。
3、推廣活動結束后,及時會同執(zhí)行人員和督導人員進行總結,相關記錄表匯總存檔,并作獎懲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