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電梯日常檢查規范
一、電梯設備日常檢查內容
轎廂照明和應急對講系統應保持完好有效,確保緊急情況下正常使用。
層門鎖緊和自動關閉裝置需定期檢查,保證其功能正常運作。
防止開關夾人的保護裝置必須完好有效,避免夾人事故發生。
層門門楣及門套上方粘貼的飾面材料應牢固無脫落,保持美觀安全。
金屬表面應無明顯老化、銹蝕和嚴重磨損現象,確保結構安全。
運行試驗時電梯應能可靠制停,平層過程中無明顯振動和異常聲響。
二、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設備日常檢查內容
梳齒板梳齒或踏板面齒應保持完好,不得有缺損或斷裂現象。
在扶手帶入口處的手指和手的保護裝置需確保完好有效,防止意外夾傷。
扶手帶應無明顯老化跡象,金屬表面無明顯銹蝕和嚴重磨損情況。
運行試驗時設備應無明顯振動和異常聲響,保證運行平穩安全。
三、建筑電梯運行檢查內容
轎廂、層門、地坎和候梯廳的清潔情況應保持良好,無雜物堆積。
平層情況應正常,停靠位置準確無誤。
層門總體性能需正常,門保護裝置應確保有效運作。
層站呼梯盒、轎廂內操縱盤的按鈕應工作正常,反應靈敏。
層站指示器及到站鐘(如果有)應顯示準確,工作正常。
緊急報警裝置必須保持正常工作狀態,確保緊急情況下能及時響應。
轎廂及層站的照明系統應工作正常,光線充足。
轎廂通風或空調裝置應運轉正常,保證空氣流通。
電梯運行過程中應無異常聲響或抖動現象。
四、建筑電梯改造資料檢查內容
電梯重大維修、改造驗收資料應完整歸檔備查。
電梯重大維修、改造部分清單需詳細記錄并保存。
主要部件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副本應妥善保管。
電梯重大維修、改造驗收檢驗報告應完整有效。
五、電梯日常維護資料檢查內容
注冊登記資料應與實物相符,保持最新狀態。
檢驗機構定期檢驗報告應完整保存,確保在有效期內。
使用維護說明書應包括安裝、使用、日常維護保養和應急救援等方面操作說明。
日常檢查與使用狀況記錄以及應急救援演習記錄應詳細完整。
事故與故障的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應定期更新完善。
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應如實記載并妥善保存。
日常維護保養記錄應完整規范,包含維護內容和時間。
六、建筑電梯設備專門檢查內容
一個月內2次以上頻發同一故障的部件需重點檢查維修。
電梯主要設備遭到突發性損壞時應立即停用并檢修。
電梯運行中發生人身傷害事故需全面檢查并整改。
限速器、安全鉗、緩沖器、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如果有)任一部件動作時需專業檢修。
門鎖裝置發生故障時應及時維修更換。
有特殊重要的運行任務時需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安全。
發生水浸、地震或火災后需專業評估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
發生其他危急或特殊情況時應立即停用并專業處理。
七、建筑電梯運行檢查內容
電梯存在局部缺陷時,可由物業服務企業進行維修維護。
電梯系統不正常時,應請有資質機構進行檢查評估。
電梯系統出現故障時,應請有資質機構進行專項檢測鑒定。
篇2:電梯維修與監督檢查規程
電梯維修與監督檢查規程
1.0目的
加強中心電梯的維護保養,保證電梯的正常運行,以確保乘梯人員的安全;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z客戶服務中心
3.0管理職責
3.1工作負責人:工程主管;
3.2由電梯保養公司承包電梯的日常維護和保養;
4.0定義
無
5.0規程
5.1保養公司必須派經受專門技術培訓,取得電梯特種作業證的人員持證上崗,維修人員不得單獨一人進行維修、保養;
5.2保養公司進場前,應同委托單位管理人員到施工現場,并作好簽到記錄;
5.3維修電梯開始,嚴禁載客,在電梯門外設置中英文“電梯保養,暫停使用”等警示牌;
5.4操作時必須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嚴禁穿汗衫,短褲進行操作;
5.5兩人上崗,相互監督,不冒風險,認清電梯總電源位置;
5.6檢查廳門和轎內聯鎖,轎頂和底坑急停等開關必須在有效情況下才能操縱和修理;
5.7在機房和轎頂拆裝電氣部件,必須切斷電源開關,并掛上“禁止合閘”標示牌。
5.8禁止在控制屏上或者局部安全回路上短接勾線;
5.9打開廳門進入轎頂前,必須將轎頂上急停開關切斷,方可進入轎頂;
5.9.1轎頂上檢修箱較遠,手一定要撐住門,當人完全進入轎頂,站好妥善位置,方可松手關門,防止一松手關門,電梯啟動;
5.9.2轎頂上若有2個人,開動電梯應相互關照,一人手放在檢修開關箱上,隨時按下急停開關;
5.10打開廳門進入底坑,必須撐開廳門,首先切斷底坑急停開關,然后才能下底坑,千萬不可一打開廳門就往下跳,防止廳門自動關閉,電梯啟動;
5.11底坑留人檢查電梯運行,在轎頂上操縱檢修運行時,必須互相關照,使該人能尋到妥善位置,手放置在底坑有效開關旁,能隨時應付不測;
5.12完工后場地必須三清(機房清、轎頂清、底坑清);
5.13提前一個月辦理申報年檢(或驗收)預約日期,驗收合格,甲方在竣工單上簽字認可(若有整改單必須做到整改復驗合格);
5.14保養公司按照合同規定,正常工作時間為周六或周日,因特殊需要而提前一天與工程主管聯系,可作調整;
5.15電梯須每半個月進行一次維修、保養,相關主管人員必須督促保養公司按時派技術員對電梯進行維修、保養;
5.16電梯定期維修、保養和檢查記錄均需當天離開前作好記錄,并交給電梯主管簽字確認;
5.17電梯零配件磨損或損壞要及時更換,線路板損壞要在24小時內更換。屬于電梯正常磨損,自然損耗造成的200元以上費用的配件更換需書面報告;
6.0附則
按照程序定期實施保養檢修計劃;
7.0支持性文件
篇3:電梯常見故障檢查和排除
電梯常見故障的檢查和排除
電梯出現故障后,電梯維修人員應能迅速、準確的判斷故障的所在,及時排除故障。電梯的故障可分為機械故障和電氣系統故障。
1、 機械系統的故障和排除
機械系統的故障比較少見,但機械系統發生故障時,造成的后果卻較嚴重。所以,作好日常的維護保養,減少機械系統故障是電梯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
(1) 機械系統的常見故障
① 潤滑系統的故障。由于潤滑不好或潤滑系統某個部件故障,造成轉動部位發熱或抱軸現象,使滾動和滑動部位的零件損壞。
② 機件帶傷運轉。忽視了日常的預檢修,未發現機械零件的轉動、滑動和滾動部件的磨損,使機械零件帶傷工作,造成電梯故障,被迫停機修理。
③ 連接部位松動。電梯的機械系統中,有許多部件是由螺栓連接的,運行過程中,由于振動等原因使螺栓松動、零部件移位造成磨損或撞毀機械零件,被迫停機。
④ 平衡系統的故障。當平衡系數與標準要求相差較遠時,會造成轎廂蹲底或沖頂,限速器、閘瓦動作,被迫停機。
(2) 機械系統常見故障的預防與修理
加強電梯的維護和保養是減少或避免電梯機械故障的關鍵,對機械故障的出現起到預防作用。一是要及時潤滑有關部件;二是要緊固螺栓。做好這兩項工作,機械系統的故障就會大大減少。
發生故障后,維修人員要向司乘人員了解故障時的情況和現象。
若電梯還能運行,維修人員應到轎廂內親自控制電梯上下運行數次,通過眼看、耳聽、鼻聞、觸摸等實地考察、分析和判斷,找出故障部位,并進行修理。修理時,應按照有關文件的技術要求和修理步驟,認真地把故障部件進行拆卸、清洗、檢查、測量。符合要求的部件重新安裝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部件一定要更換。修理后的電梯,在投入使用前必須經過認真的調試和試運行后,才能投入使用。
電梯轎廂被安全鉗卡在導軌上,使其不能上下移動是電梯的一種特有故障。出現這種故障后,必須用承載能力大于轎廂重量,掛在機房樓板上的手動葫蘆(導鏈)把轎廂上提150mm左右,一般情況下安全鉗可復位。經過這樣的處理,一般電梯可恢復運行。但是,必須查明故障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并修復導軌卡痕后,才能交付使用。
2、 電氣系統的故障和檢修
(1)電梯出現系統的故障多種多樣,但大致分為四類型:
① 門系統故障。采用自動開關門的電梯,其故障多為各種電器元件的觸點接觸不良所致,而觸點接觸不良主要是由于元器件本身的質量,安裝調整的質量,維護保養的質量等存在的問題所致。
② 繼電器故障。用繼電器組成的電梯控制電路,故障一般出在繼電器的觸點上。觸點通斷時的電弧使觸點燒壞,使其不能閉合或長期粘連,造成斷路或短路。
③ 電氣元件絕緣老化。電器元件受潮通電時產生的熱量,都加速了絕緣的老化,使絕緣擊穿造成短路。
④ 外界干擾。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可編程控制器和計算機等先進設備應用在電梯的控制系統中,發展為無觸點電氣控制系統。這種控制系統避免了繼電控制系統的觸點故障。但是,這種系統中的控制信號較小,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如果屏蔽不好,常使電梯產生誤動作。
(2) 電氣系統故障的排除
電梯的電氣控制系統結構復雜而又分散,要想迅速排除電氣系統的故障,維修人員應做到:
① 掌握電梯電氣控制系統的電原理圖、接線圖、安裝位置圖。
② 熟悉電梯的起動、加速、滿速運行、到站提前換速、平層、開門等全部控制過程。
③ 掌握各電器元件間的控制關系,繼電器、接觸器接點的作用。
④ 了解各電器元件的安裝位置和機電間的配合關系。
維修人員還要不斷分析、研究和總結經驗,做到準確判斷故障發生點,并迅速排除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