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園林保潔機械的操作規程
(一)機械操作規范
1.坪機的使用與保養
(1)草坪機的使用:按說明書進行操作。
(2)草坪機的保養:每次使用完畢需填寫草坪機的保養記錄。
2.草坪機的使用安全事項
(1)操作前從草地上清除木棍、石頭、瓦礫、及其它雜物,并觀察地形,看是否有木樁之類障礙物,操作時避讓,緊急時立即停車。
(2)操作前檢查機油、刀片、螺母、螺栓,確保機器處于安全操作狀態。
(3)操作時勿使游人觀看,其他人員應離現場10米以外,出示警示牌。
(4)操作時,不許赤足或穿涼鞋,要穿長褲、保護鞋,最好戴防護眼鏡。
(5)發動機轉速不宜過高。割草時只許步行,不得跑步、倒退。
(6)草坪機出現不正常震動或草坪機與異物撞擊時,應立即停車。
(7)草坪機在中途移動或用畢入庫時,要關閉化油器上的燃油閥門,并拔下火花塞引線。
(8)草坪機應在水平位置保存,放置通風、干燥的地方,遠離電器及用火機械,避免火災。每次添加燃料之前和入庫之前應冷卻15分鐘。
(二)噴霧器的操作規程及安全事項
1.操作規程
(1)檢查噴霧器性能是否良好,將噴霧開關打開關閉。
(2)治不同的病害蟲,使用不同的藥物配成不同濃度的藥劑,將原藥劑量倒入噴霧器內,蓋上過濾網。
(3)用桶或水管加入無雜物的清水至水位線處。
(4)將噴霧器背在背上,左手拿壓桿,右手執噴桿手柄。
(5)左手上下壓動壓桿至有一定壓力時,右手打開開光,根據被噴植物(或面積)的大小調節開關大小。
(6)右手擺動擺桿,使噴頭按要求上下或左右噴霧。
(7)每次使用后,將剩余藥劑倒入污水井中,再加入清水,壓動壓桿,打開開關,使清水噴出,清溪噴霧器,并將噴霧器倒立,使剩余的清水流盡。
2.安全事項
(1)操作人員須戴好口罩和手套,著長衣長褲,防止中毒。
(2)藥物要妥善保管,以免他人誤用。
(3)水位不超過水位線,防止藥液外流,接觸皮膚,引起中毒。
(4)保持左手壓力均勻,上下擺動次數在30次/分左右,勿使壓力過大損害氣壓室。
(5)綠化員工在使用機器噴灑殺蟲劑時,應將"危險"標志牌放在關鍵位置,警告人們勿靠近工作現場。
(三)打藥機械的操作規程及安全事項
1.打藥機的操作規程
(1)打藥機的使用要嚴格按使用說明上的操作要求進行操作。
(2)使用前要檢查機器是否有機油、汽油。
(3)車輛是否完好,打藥管有無漏洞。
(4)機器上的螺絲、螺栓等是否嚴禁。
(5)一切檢查正常后,方可打藥使用。
2.打藥安全注意事項
(1)為了居民的安全,在每次打藥前,要提前2-3天張貼打藥通知,提醒居民注意安全,帶好小孩,管好寵物。
(2)操作人員必須帶好口罩和手套,穿長衣長褲,戴防風眼鏡,以防中毒。
(3)根據不同的病蟲害,打不同的藥物刊物進行防治。用藥要嚴格按藥品使用說明并進行配置。
(四)綠籬修剪機的使用與注意事項
1.使用綠籬機前應注意的問題
(1)使用前務必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將機器的性能以及使用注意事項弄清楚。
(2)綠籬修剪機的用途是修剪樹籬、灌木,為避免發生意外事故,不準用于其他用途。
(3)綠籬修剪機安裝的是高速反復運動的切割刀,如果操作有誤,是很危險的。所以在疲勞或不舒服的時候,服用了感冒藥之后或飲酒之后,不準使用綠籬修剪機。
(4)發動機排出的氣體里含有對人體有害的一氧化碳。因此,不要在室內、溫室內或隧道內等通風不好的地方使用綠籬修剪機。
(5)以下各種場合,不準使用: ①腳下較滑,難以保持穩定的作業姿勢時。②因濃霧或夜間,對作業現場周圍的安全難以確認時。 ③天氣不好時(下雨、刮大風、打雷等)。
(6)初次使用時,務必先請有經驗者對綠籬修剪機的用法進行指導后,方可開始實際作業。
(7)過度疲勞會使注意力降低,從而成為發生事故的原因,不要使作業計劃過于緊張,每次連續作業時間不能超過30至40分鐘,然后要有10至20分鐘的休息時間,一天的作業時間應限制在兩個小時以內。
(8)未成年者不允許使用綠籬修剪機。
2.使用綠籬修剪機時的勞動保護用品
(1)使用綠籬修剪機時,要穿好適合室外作業的服裝,并穿戴好以下保護用品: ①作業帽(在坡地作業時要戴頭盔),應將長發扎起來保護好。 ②防塵眼鏡或面部防護罩。 ③戴堅固結實的勞保手套。 ④不易穿鞋底面滑、硬的鞋。⑤耳塞(特別是長時間作業時)。
(2)必須攜帶以下用品:①機器附屬工具及鋼銼。②適合綠籬修剪機使用的備用燃料。 ③替換用的刀片。④標示作業區域的用具(繩索、木牌)。 ⑤哨子(共同作業或遇緊急情況時使用)。 ⑥砍刀、手鋸(鏟除障礙物時使用)。
(3)不準穿褲腳寬大的褲子或赤腳、穿涼鞋、草鞋等作業。
3.有關燃料使用注意事項
(1)綠籬修剪機的發動機所使用的燃料是機油和汽油混合油,屬易燃品。不準在焚燒爐、噴燒器、爐灶等有可能引火的地方加油或存放燃料。
(2)作業或加油時不要吸煙。
(3)使用過程中沒有燃料了,一定要先將發動機停下來,確認周圍沒有煙火后再加油。
(4)加油時如燃料碰灑了,一定要將機體上附著的燃料擦干凈之后,方可啟動發動機。
(5)加油后將容器密封,然后要在離開燃料容器3米以上的地方啟動發動機。
(6)使用機械時應適量加油門,禁止將油門開到最大。
4.工作前的注意事項
(1)在開始作業前,要先弄清現場的狀況(地形、綠籬的性質、障礙物的位置、周圍的危險度等),清除可以移動的障礙物。
(2)以作業者為中心,半徑15米以內的危險區域,為防他人進入該區域,要用繩索圍起或立起木牌以示警告。另外,幾個人同時作業時,要不時地互相打招呼,并保持一定的安全間距。
(3)作業開始之前,要認真檢查機體各部,在確認沒有螺絲的松動、漏油、損傷或變形等情況后方可開始作業。特別是刀片以及刀片連接部位更要仔細檢查。
(4)確認刀片沒有崩刃、裂口、彎曲之后方可使用,絕對不可以使用已出現異常的刀片。
(5)使用研磨好了的鋒利的刀片。
(6)研磨刀片時,為防止刀刃崩裂,一定要齒根部挫成弧形。
(7)在擰緊螺絲上好刀片后,要先用手轉動刀片檢查一下有無上下擺動或異常聲響。如有上下擺動,則可能引起異常振動或刀片固定部分的松動。
(五)農藥儲存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管理制度
(1)為保證對農藥倉庫實行科學、規范的管理,正確、合理地儲存,保證農藥儲存質量、存量,特制定本制度。
(2)按照安全、方便、節約、高效的原則,正確選擇倉位,合理使用倉容,距離適當,堆碼規范、合理。
(3)應按照存儲規模的需要,配備符合規定要求的底墊、貨架等儲存設施。
(4)按照農藥性能,對農藥應實行分區、分類儲存管理。具體要求:農藥與非農藥、不同劑型應分區存放,如除草劑與除草劑放在一起、殺蟲的放在一起、殺菌的放在一起,農肥又放在一起。
(5)庫存農藥應按生產批號及有效期遠近依序集中碼放,不同批號農藥不得混垛。
(6)農藥存放應實行色標管理。待驗農藥、退換貨農藥區--黃色,合格農藥區--綠色,不合格農藥區--紅色。
(7)儲存中發現有質量問題的農藥,應立即將該農藥陳列和庫存量集中控制,報告負責人處理。
(8)做好庫存農藥的賬、貨管理工作,按月盤存,確保賬、貨相符。
(9)保持庫內環境、貨架的清潔衛生,定期進行清理和消毒,做好防盜、防火、防潮、防腐、防鼠、防污染等工作。
2.崗位操作規程
(1)嚴格按照國家《農藥管理條例》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及產品說明書。
(2)給園林樹木噴灑農藥時,不得混淆產品或拿錯、用錯藥品。
(3)農藥擺放要規范,使用要有詳細的登記臺賬。
(4)一旦發現不安全因素,必須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
3.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1)發生事故(如火災、中毒等),應立即撥打119或120急救電話。人員迅速撤離到安全區,防止人員無故傷亡。
(2)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
(3)迅速控制危險源,并對危險化學品造成的危害進行檢測、監測,測定事故的危害區域、危險化學品性質及危害程度。
(4)針對事故對人體、動植物、土壤、水源、空氣造成的現實危害和可能產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閉、隔離、洗消等措施。
(六)室外保潔工具管理制度
1.保潔班長要根據本月的工作任務,人員數量,本著厲行節約的原則,提出工具領取報告單,由管理員簽字確認后,到庫內領取當日使用的工具和物品。
2.各區每個保潔班,都要指定一名兼職工具管理員,負責日常工具的管理。
3.對當日領取的大、小掃帚都要重新進行捆扎,使之實用、耐用、延長使用壽命。
4.冬季清雪時,對破損程度較清的推子、鏟子等工具,要在組內進行簡單的維修,盡量延長使用壽命,為學校節約購置資金。
5.對破損程度大,已不能修復的工具,經管理員簽字確認后,本著以舊換新的原則,到庫內更換新工具。
(七)道路清掃車安全操作制度
1.起步或操作工作裝置前,應觀察車輛周圍有無人員和障礙物,仔細觀察前后有無來往車輛和行人,關牢車門,打開轉向燈,鳴笛起步。
2.發動機在運轉時,車輛的前后輪胎之間,動臂與前車架之間,清掃車前后位置嚴禁站人。
3.起步時水溫不得低于50度,用低速檔起步,避免急加速。
4.清掃車在行駛時,禁止任何人上、下車。
5.嚴禁酒后開車,駕駛車輛時不準吸煙、飲食、閑談、打電話和聽耳機。
6.行駛速度保持15km/h以下。
7.車輛在下雨、冰雪、泥濘、渣油路面行駛時,車輛要注意防滑,避免急加速和緊急制動,以免失去控制而造成事故。
8.注意觀察車輛工作情況,制動、轉向、各部燈光等影響安全的機件,途中發生故障時,必須停車檢查,不準冒險行車。
9.清掃車在清掃時,鏟斗裝滿時應及時將物料倒車,鏟斗上蓋的開合應緩慢勻速,避免較大沖擊。 10.清掃車掃輥上有纏繞物時應及時清理,防止影響清掃器的正常工作。
11.清掃車掃輥調整的最低高度為掃輥基板不能和鏟斗接觸,應適時進行檢查調整,發現清掃蓋板有傾斜現象應及時調整,防止出現偏角對掃輥造成損傷。
12.車輛熄火前,應怠速運轉3-5分鐘,行渦輪增壓器轉速降低后方可熄火。
13.停車后,各操縱桿放在空檔位置,切斷電源,拉好手剎,緩慢活動各操縱手柄,降低液壓系統殘余壓力。
14.關好門窗,鎖好車門,停放整齊,填寫使用記錄。
篇2:機械維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機械維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環境應干燥整潔,不得堵塞通道。
2、多人操作的工作臺,中間應設防護網,對面方向操作時應錯開。
3、油脂及廢油脂,必須指定地點存放。廢油、廢棉紗不準隨地亂丟。
4、扁鏟、沖子等尾部不準淬火,出現卷邊裂紋時應及時處理,剔鏟工件時應防止鐵屑飛濺傷人;活動扳手不準反向及時處理,剔鏟工件時應防止鐵屑飛濺傷人;活動扳手不準反向使用;打大錘時不準戴手套,在大錘甩轉方向上不準有人。
5、用臺鉗夾工件,應夾緊夾牢,所夾工件不得超過鉗口最大行程的三分之二。
6、機械解體,要用支架,呆穩墊實,有回轉機構者要卡死。
7、修理機械,應選擇平坦堅實地點停放,支撐牢固和楔緊;使用千斤頂時,必須用支架墊穩。
8、不準在運行的設備下面操作。
9、檢修有毒、易燃、易爆物的容器或設備時,應先嚴格清洗,經檢查合格,并打開空氣通道,方可操作。在容器內操作,必須通風良好外面應有人監護。
10、檢修中的機械,應有"正在修理,禁止開動"的標志示警,非檢修,一律不準發動或轉動。檢修中,不準將手伸進齒輪箱或用手工正對孔。
11、試車時應隨時注意各種儀表、聲響等,發現不正常情況,應立即停車。
篇3:井下機械維修工操作規程(4)
井下機械維修工操作規程(四)
一、一般規定
1.井下機械維修工(以下簡稱維修工)必須具備一定的鉗工及液壓基礎操作知識,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方可上崗。
2.維修工必須熟知自己的職責范圍,熟練掌握所維修設備的技術性能、完好標準、檢修工藝和檢修質量標準,并了解周圍環境及相關設備的配合關系。
3.下井前,要由維修工作負責人向有關人員講清工作內容、步驟、人員分工和安全注意事項,維修工要根據當日工作的需要認真檢查所帶工具是否完好、齊全,材料、備件是否充足,是否與所檢修和維修設備需要的材料備件型號相符,并備好專用停電牌。
4.維修工在進行檢修工作時,不得少于2人,在維修時應與司機配合好。
5.不允許在井下拆檢的設備、部件等,必須及時升井檢修。
6.在距檢修地點20米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送電試車,達到1.5%時,停止一切作業,并切斷電源。
7.在傾角大于150的地點檢修和維修時,下方不得有人同時作業。
二、操作前的準備
8.維修工進入現場后,要與所維修設備及相關設備的司機聯系,處理故障時,要確認故障的部位和性質。
9.在檢修現場,檢修負責人要講清工作內容、步驟、分工和安全措施,清點所帶材料、備件,應符合維修需要。
10.清理所維修設備的現場,應無妨礙工作的雜物。需吊掛起重裝備的支撐物應牢固,檢查周圍有無其它不安全因素,如有問題,應處理后方可作業。
11.對所維修的設備停電、閉鎖并掛停電牌,并與相關設備的司機或周圍相關環節的工作人員聯系,必要時也需對相關設備停電、閉鎖并掛停電牌。
三、操作
12.維修工對所負責的設備維護檢查時應注意:
⑴檢查各部緊固件應齊全、可靠。
⑵潤滑系統中的油嘴、油路應暢通、接頭及密封處不漏油,油質、油量應符合規定。
⑶轉動部位的防護罩應齊全、可靠。
⑷機械(或液壓)安全保護裝置應可靠。
⑸各焊件應無變形、開焊和裂紋。
⑹機械傳動系統中的齒輪、鏈輪、鏈條、刮板、托輥、鋼絲繩等部件磨損(或變形)無超限,運行正常。
⑺減速箱、軸承溫升正常。
⑻液壓系統中的連接件、油管、液壓閥、千斤頂等應無滲漏、無缺損、無變形;
⑼相關設備的搭接關系應合適,附屬設備應齊全完好;
⑽液力偶合器的液質、液量、易熔塞、防爆片應符合規定;
⑾輸送帶接頭可靠并符合要求,無撕裂、扯邊;
⑿上、下運輸送帶應檢查防逆止裝置,各項保護應齊全可靠;
⒀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或及時向當班領導匯報。
13.在打開機蓋、油箱進行拆檢、換件或換油等檢修工作時,必須注意遮蓋好,嚴防落入煤矸、粉塵、淋水或其它異物等;注意保護設備的防爆面結合面,以免受損傷;注意保護拆下的零部件,應放在清潔安全的地方,防止損壞,丟失或落入機器內。
14.在吊運物件時,必須檢查周圍環境,檢查吊梁、吊具、繩套、滑輪、千斤頂起重設施和用具,應符合安全要求。
15.處理刮板輸送機浮鏈時,應停止本機。調整中部槽平直度時,嚴禁用腳蹬、手搬或用撬棍別運行中的刮板鏈。
16.進行縮短、延長中部槽作業時,鏈頭應固定,應采用卡鏈器,并在機尾處裝保護罩。
17.處理機頭或機尾故障、緊鏈、接鏈后,起動試車前,人員必須離開機頭、機尾,嚴禁在機頭、機尾上部伸頭察看。
18.處理輸送帶跑偏時,應停機調整上、下托輥的前后位置或調整中間架的懸掛位置,嚴禁用手腳直接拽蹬運行中的輸送帶。
19.檢修輸送帶時,工作人員嚴禁站在機頭、尾架、轉動滾筒及輸送帶等運轉部位的上方工作,如需處理事故必須站在上述部位工作時,要派專人停機、停電、閉鎖、掛停電牌后方可作業。
20.在更換輸送帶和輸送帶接頭時,應遠離轉動部位5米以外作業,如需點動開車并拉動輸送機時,嚴禁站在轉動部位上方和任何部位直接用手拉或用腳蹬踩輸送機。
21.需要在井下焊接作業時,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中的有關條款和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四、收尾工作
23.維修工應會同司機對維修部位進行檢查驗收,并就檢修部位、內容、結果及遺留問題做好檢修記錄。
24.檢查清點工具及剩余材料、備品配件特別是運轉部位不得有異物。
25.認真清理檢修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