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火災營救對策
雙塔式寫字樓及裙樓賣場樓層高,人員密度大,出口相對較小,給火災營救工作帶來一定困難,為此,應掌握相應救助方法。
首先盡量利用建筑物內已有的設施進行安全疏散,這是爭取疏散時間,提高疏散效率的重要方法。利用消防電梯、室內防煙樓梯、普通樓梯、封閉樓梯進行疏散,利用室內疏散陽臺、疏散通廊、救生袋等進行疏散。
其次對于不同部位,不同條件采取不同的人員疏散方法。
1、當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應用相應的廣播,告訴大家哪一層樓的哪一個部位著火,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線、方法等。在廣播時,語調要鎮靜,充滿自信,內容簡明扼要,以安定樓內人員心理,防止驚慌錯亂或跳樓事故的發生。
2、當某一樓層某一部位起火,且燃燒范圍不大時,應先通知著火樓層及其上、下一層的人員疏散;若火勢開始發展,則應適時地利用廣播通知著火層以上各樓層,不應一有火警就通知全樓,以防造成樓內人員驚慌混亂,對撞擁擠,影響疏散。
3、當某一層間內起火,而門已被封住,使室內人員不能出走時,若該房間有陽臺或有室外走廊,則房內人員可從該處轉移到相鄰未起火房間,再繞道疏散通道疏散。
4、當某一防火分區著火,著火樓層的大火已將樓梯間封住,致使著火層以上樓層人員無法疏散時,可先將人員疏散到屋頂,從相鄰未著火樓梯間往地面疏散。
疏散物資:
火場上疏散和保護物資也是一項急迫工作,應有針對性,疏散物資工作由火場指揮部或火場指揮部或火場指揮員具體組成,確定疏散物資的方法、先后順序、疏散路線及疏散出來的物資的存放地點。將疏散物資人員變成組、隊,確定負責人,確保人員和物資的安全,保證疏散工作的順利進行。
對于樓內的貴重物資,當電梯、樓梯等出入口失去疏散能力時,可采用安全繩疏散。將繩子一端固定在樓內牢固部位,另一端由樓下人員牽拉成斜面,然后把捆好的物資掛在安全繩上,使其自動下滑到地面。
如因火勢過猛,來不及全部疏散到安全地帶時,可將物資搬往最近的區域,再往安全地帶疏散,以贏得時間。
對于難以疏散的物資要采取以下措施保護:
1、對于固定的大型設備,用噴射霧狀水流,設置水幕等方法冷卻,不能用水冷卻的,用不燃或難燃材料遮蓋。
2、對于易燃液體,可噴射泡沫覆蓋。
3、對于忌水漬、煙熏、灰塵污染的物質,如香煙、糧食、書籍、家用電器等,應用蓬布進行遮蓋。
篇2:九個高層建筑火災自救程序
九個高層建筑火災自救程序
撲救高層建筑初期火災是在火勢蔓延快、人員多、火場情況復雜的情況下進行的。在組織指揮滅火自救的工作中,應堅持以保證大多數人的安全為前提,在5-7分鐘內及時堵住火勢向上層蔓延,消除火勢對人員疏散的威脅,打通疏散通道,保護著火層以上的人員疏散到安全區、指揮要果斷,行動要迅速。具體要抓好報警通報、疏散搶救、組織滅火、防煙排煙、注意防爆、現場救護、通訊聯絡、后勤保障、安全警戒等九件事。
一、報警通報
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火災的信息傳到消防控制中心、單位值班的負責人、公安消防隊和要疏散的業主,如今計劃中的各部職工到達著火樓層撲救火災。要做到及時地報,就要:
1、正確地報警通報程序
(1)單位值班負責人到場后,決定需要疏散業主和組織到場職工進行來火救人工作;
(2)根據單位值班負責人的命令,向需要疏散業主發出通報。
2、嚴密值班制度。
3、正確地掌握通報的方法。
向業主發出火災通報時,應根據火情的發展情況決定向區域還是向全樓通報。通報的次序是:著火層,著火層以上各層,有可能蔓著火層以下的樓層。
通報時,一般先用語言通報(利用廣播器、電視、室內音響設備、室內電話等)說明疏散路線,穩定情緒,防止出現混亂的現象。然后發出警鈴。晚上當業主睡熟的時候,應先彩電話振鈴,強行開啟音響的方式,將業主叫醒后,才進行通報。
語言通報應根據業主的國籍、民族不同情況,備有常用外國、民族語言的疏散通報錄音,以便火災疏散時播放。
二、疏散搶救
高層建筑發生火災,組織指揮疏散與搶救著火層以上的人員,是單位負責人必須考慮的首要任務。這是因為:
1、著火層越低,則要疏散人員越多,若頂層樓設有餐廳、歌廳、廳、即疏散人員的任務更重;
2、住最高層的客人,有些人是比較重要的人物;
3、一般業主遇見煙火,容易產生恐懼、爭先、亂闖、盲動等心理狀態,造成傷亡事故;
4、老弱病殘、兒童孕婦等稈走不便的人,需要護關;
5、醉酒、受煙錯倒在房間的業主,需要營救;
因此,在組織指揮人員疏散搶救工作,要做到:
(1)疏散次序
☆先從著火層以上各層開始;
☆先從著火房間開始;
☆青壯年通過安全樓梯疏散;行動不便的,則護送他們從消防電梯疏散;
☆對于著火層以下的,要做好安撫工作,不要隨處亂跑。
(2)指導自救
指導自救分別由服務員帶領或通過樓內通訊設備等方式進行:對不能從預定的消防樓梯疏散時,就由服務員副食業主登上陽臺、天臺、天橋等與鄰樓相連疏散到安全區;
(3)注意安全
☆不能使用電梯疏散人員;
☆不能讓業主再回著火層;
(4)在疏散路線上設立哨位向人員指明方向,防止疏散人員誤入袋形走道的盡端,并要勸導疏散人員有秩序地疏散,及時清除路障,保持疏散暢通無陰;
(5)使用消防電梯疏散,要用專人操作,約定好聯絡信號,以介電梯出故障時能采取營救措施。
三、組織救火
不同用途的房廳,不同的起火原因,其起火不部位不同。一般來說,樓房以吸煙或電器失火而引起的火災較多。起火部較多在房間的中部;而廳堂的起火部則較多地出現在墻下角、窗布或頂部的電器部位。
樓房火勢發展蔓延過程,先從下向上,遇陰向水平發展,再從門窗豎井孔洞等開中部向上下左右蔓延。因此組織來火時首先要堵住火勢向外蔓延,把火勢控制在著火房間內予以撲滅。
(1)啟動消防水泵,滿足著火層以上各層的消防用水量,鋪設水帶做好滅火準備;
(2)關閉防火分區的防火門;
(3)派出人員攜帶滅火工具到著火房間的相鄰房和上下層的房間,查明是否有火勢蔓延的可能,并及時撲滅蔓延過來的火焰;
(4)針對不同燃燒采用不同的滅火方法。如用泡沫滅火機撲救小火、酒精引起的火勢,用“1211”、干粉滅火機救電器火災;用未燃的棉被覆蓋可燃物的火勢等;
(5)檢查各部參與職工的滅火戰斗部署是否符合要求。
四、防煙排煙
在撲救高層建筑初期火災時,為了提高視距,降低煙氣毒性、防止煙氣擴散,采取防煙排煙的措施,是保證人員安全,加快滅火進程的必要措施,具體措施有:
(1)啟動送風排煙設備,對疏散樓梯間、前室保持正壓送風排煙;
(2)啟開疏散樓梯的自然通風窗;
(3)關閉防火分區、防煙分區的防火門、防煙門;
(4)各用電梯全部降至首層鎖好,并禁止使用;
(5)使用噴霧水流排煙;
(6)使用濕毛巾捂住鼻口、匍伏地面的防煙方法。
五、注意防爆
撲救高層建筑防爆問題,一是防止易燃物體受熱而產生的爆炸,二是防止產生轟燃。因此,在撲救火災時,要注意做到:
(1)把處于或可能受火勢威脅的易燃易爆物品迅速清理出樓外;
(2)對受火勢的液化氣貯罐用水噴灑,加強冷卻;
(3)啟開著火房間的房門,要站在房門開啟方向的另一側,要緩慢地開啟房門,同時要使用噴霧水流掩護;
(4)撲救客房火災,要堅持正確射流的方法,防止轟燃的發生。
六、現場救護
撲救高層建筑火災,為防止擴大人員傷亡事故,應組織單位的醫務人員及時對傷遇進行護理,然后送醫院救治。
七、安全警戒
為保證撲救火災,疏散與搶救人員的工作胡秩序地順利地進行,必須對大樓內外采取安全警衛措施。安全警戒的部位,包括在大樓外圍、大樓首層出口、著火層分別設置警戒區,設置警衛人員,其任務是:
大樓外圍警戒任務是:清除故障,指導一切無關車輛離開現場,勸導過路行人撤離現場維持好大樓外圍的秩序,迎接消防隊,為消防隊到場滅火展開創造有利條件。
大樓首層出入口警戒任務是:不準無關人員進入大樓,指導疏散人員離開大樓,看管好從著火樓層疏散下來的對象,保證消防電梯為消防人員專用,指導消防隊進入著火樓層、消防控制中心,為消防隊的滅火戰斗行動維持好秩序。
著層下一層的警戒任務是:不要讓業主進入或再登上著火層,防止壞人趁火打劫、混水摸魚或乘機制造混亂,保護好消防裝備器材,指導疏散人流向下一層有秩序地撤離。
八、通訊聯絡
保持大樓內外、著火層與消防控制中心,值班經理與前后方的通訊聯絡,使值班經理的指揮意圖、預定的滅火疏散應急方案順利實施,是關系到撲救初期的成敗。為此:
1、樓內的自動電話要保持暢通,安管員的電話要設專人值班,及時傳話。
2、值班經理與消防中心、著火層以上各層,供水供電部門設置無線電通訊網,保持聯系。
3、設立通訊人員,負責口語通訊聯絡,但人員必須是熟悉各部位置和各部負責人,主可擔任。
九、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的內容:一是保證水電供應不間斷;二是保證滅火器材和運輸車輛;三是積極協作戰斗單位,提供支持項目、保障器材的供應。
以上九件事必須在起火后5至7分鐘內完成,并出水撲救火災。
篇3: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
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
高層火災事故呈明顯上升趨勢,群死群傷事故時有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高層綜合性建筑層數多,規模大,人員集中,疏散難,功能復雜,設備眾多,用電負荷大,配電線路多、可燃物多、火災負荷大,煙囪效應強,消防安全管理稍有疏忽就可能發生火災。一旦發生火災,火勢水平和垂直蔓延途徑很多,速近年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高層建筑不斷增多,建筑火災度很快,人員疏散和救助貴重物資轉移及火災撲救相當困難,往往造成極其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诟鞣矫娴脑颍瑩渚雀邔咏ㄖ馂?,主要立足于自防自救。火災事故安全統計資料表明,即使初期滅火失敗沒能控制火勢的發展蔓延,若能有效地組織疏散,將會大大控制火災事故損失,減少人員傷亡。本文筆者結合美國"9.11"紐約世貿大廈災難發生以來,NPPA(美國消防協會)搜集到關于高層建筑緊急情況下人員疏散的一些問題談幾點心得。
一、物主有沒有為住戶提供在緊急情況下可操作的逃生設備住戶是否具備緊急情況下逃生的素質。
美國國家消防安全局對所有的建筑都有強制性命令,社會福利機構、醫院、教育署及建筑物物主必須對住戶進行安全疏散教育和計劃,制定滅火預案,進行疏散演習,疏散指示和疏散路線草圖。高層建筑要保證安全疏散通道和消防電梯安全可靠。
1、高層建筑的消防管理人員,應對其管理的建筑物的火災潛在危險和風險有充分、明確的認識,根據建筑物的結構和平面布局制定合理有效的防火安全對策--滅火預案,對住戶進行消防宣傳教育等安全管理制度。一旦發生火災,可以立足自救,按部就班的實施滅火安全計劃,確實做到快速、協調落實初期火災的撲救夕人員及貴重的物品和危險物品疏散與轉移等防災自救措施,有效穩定和控制受災人群的情緒和行為,保障災情處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將火災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2、熟悉疏散通道與出口
疏散通道是人員逃生的途徑。疏散通道及出口采用的照明,應有適度的照度,兼有指示及照明用途的燈具宜設置在接近地面的墻上,以便在煙霧條件下提供有效的指示與照明。疏散通道必須供日常使用,以使用戶熟悉它們的位置和作用。只有這樣,在火災事故發生時,通道才能有效地發揮撤離作用。
3、應對住戶進行防火安全教育
防火安全教育的宗旨是發展或改變人們對火災的態度和行為。對臨時客戶進行防火安全知識學習,學會安全用火,熟知各種避難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對服務(工作)人員,除進行以上教育外,還要進行防火安全疏散預案的學習,進行職業道德與修養教育,使他們能夠成為值得公眾信任,在火災條件下具有堅定自制力的領導者。當火災發生時,能成為群體的指揮。
4、緊急情況下電梯和現代消防裝備的使用
高層建筑在火災或危急情況下,即使只需通過少量層數,也不能使用普通電梯,因為電梯井會產生"煙囪效應",如果下行樓梯太長,我們可否在某層或頂部等待救援。在特別緊急危險的情況下,可在頂樓用直升飛機進行救援和疏散,然而,在許多火災中,火災產生的熱氣會使飛機上下,左右搖晃,不好控制,因此,消防隊員也可用云梯車進行營救圍困人員,而住戶如果被圍困在火場中,應設法使自己處于靠近門或其他煙氣可外流的區域(即可供呼吸的安全地方),保持耐心,等待營救。高層緊急救援所需時間較長一些,你應用色彩鮮艷的布條從窗戶表明你所處的位置,寸丁開窗戶,通常會使空氣入內,要隨時防止煙氣入侵。
二、緊急情況下人員疏散的關鍵因素
高層建筑影響安全疏散的因素是人員集中,疏散時間長,煙、火威脅大,煙囪效應強。
1、早期警告(可通過警鈴或其他聲控傳播系統)要符合要求,要有足夠數量的安全逃生出口。住戶能通過消防知識選擇自己熟悉的逃生路線。
2、煙氣擴散及煙氣層的下降
人在火災中的行為是在復雜的迅速變化的環境條件下,由人的生理反應和涉及自然存在狀態心理因素所決定的活動。發生火災時,受災人員的行為具明顯的共同性,即向光性,盲從性。向光性是指在黑暗中,尤其是辯不清方向,走投無路時,只要有一絲光亮,人們就會迫不及待的向光亮處走去。盲從性是指火災發生,事件突變,生命受到威脅時,人們往往由于過分緊張,恐慌而失去正確的理解和判斷能力,只要有人一聲招喚,跑幾步就會導致不少人跟隨,這對正常疏散是不利的。
3、人員聚集
這一現象是受災人員在建筑物發生火災時常見的行為。這主要是由于處于危險條件下受災人員向疏散通道或避難場所逃生,有可以減輕他們焦急情緒和緊張心理的功能。但若其中有老、弱、病、殘人員或是發生人員的擁擠、踐踏,會影響疏散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4、恐慌行為
這是一種涉及過分的和不明智行動的逃離型行為,是在一群人中互相影響和被采納的行為??只判袨闃O易導致各種傷害性情感行動。如:絕望的歇斯底里等。這種行為若導致"競爭性"擁擠,再進入火場,穿越煙氣空間及跳樓等行動,時常帶來災難性后果。
5、再進火場行為
受災人已經撤離或將要撤離火場時,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驅使他們再度進入火場,這主要包括重返居室穿、換衣物,取貴重的行李物品,救助家人及朋友等。這也屬于一種危險行為,在實際火災案例中,由于再進火場而導致災難性后果的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三、高層建筑和其他建筑緊急情況下的疏散有什么不同
在各種防火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高層建筑比低層建筑的火災危險性更大。高層建筑的樓梯間、電梯井、街道井、排氣管道等各種"豎井",在火災發生時,其排火作用將形成巨大"火柱",使火勢迅速自上蔓延,高層風力作用又使燃燒更加猛烈。高層建筑層數多,功能復雜,人員密集,因此,疏散起來更困難,大量人員通過樓梯疏散需很長時間。1993年,紐約世貿中心爆炸,我們在研究一般情況下住戶成功逃離該建筑物需6-8小時,通過樓梯間人員到中后期基本上是超負荷(體能)運動。
高層建筑中火災自動安全系統,消防值班人員在接警后,通過認定(以克服火災探測器的誤動作和線路故障、誤報)啟動火災警報和滅火系統,動員人員疏散和實施撲救,首先使著火層及其相鄰樓層人員疏散到遠離著火層的其他樓層,等待救援或自救。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在日常管理和使用的過程中,若能將防火安全和疏散問題始終提到日程上來,即使發生火災,若能有效地組織疏散,將會大大降低火災事故損失,減少人員傷亡。
在火災撲救過程中常采取的保護措施
由于存在以上提到的種種危險,消防人員在滅火過程中必須采取一些保護措施。
1.在撲救高層建筑火災過程中,一般情況下不要打破玻璃,避免玻璃下落造成危險。而且大多數窗戶要嚴格封閉,只有用專門的工具才好打開。
但在有些情況下也可以打破窗子來排除煙和熱量,這些情況主要是:
--高層建筑周圍有阻止玻璃下落的建筑結構,如陽臺、凹廊;
--玻璃能夠落到建筑物相鄰的房屋頂上;
--當夜間或凌晨行人稀少時,或封鎖住街道,阻止人們進入危險地段之后。
2.乘電梯去火場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1必須乘消防電梯;2準確定位著火層,乘電梯要到距著火層兩層或兩層以上的樓層;3在電梯豎井完好的情況下,可以在火災初期使用,但一定要小心;4如果火災發生在6層以下時可以不乘電梯而步行上樓,這樣會更安全。
3.消防人員在火場中搜索時,最好用一長桿將吊頂板支起來檢查火災是否在悶頂上蔓延,避免吊頂坍塌。同時,在充滿濃煙的環境中,應戴上面罩,沿著樓板匍匐緩慢爬行,以避免煙氣中毒,但要防止從豎井中掉下去。
4.為了避免在火場中迷失方向而誤入死區,消防人員應做到:--平時需要實地調查,查看設計圖紙,熟悉樓層布局;--火災撲救過程中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如兩頭有彈簧鉤使用搜索繩,在消防人員進入火場前,將其一端系在樓梯扶手上,尋找起火點時,可以不斷地放長搜索繩。任務完成后,可沿繩按原路返回,或發出信號通知其他消防人員和指揮員沿著搜索繩迅速到達著火點。
5.避免熱量對消防人員造成的傷害,保證最高效率。指揮人員必須嚴格控制滅火人員在火場中的停留時間,及時進行替換或重新部署。
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對策
高層建筑具有樓高層多、人員密度大、出口相對較小等特點,給火災的營救工作帶來一定困難。為此,我們應掌握一些針對高層建筑火災的救助方法。
撲救高層建筑火災、搶救和疏散人員是一項重要而巨大的任務,消防人員要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法,及時進行疏散搶救,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首先盡量利用建筑物內已有的設施進行安全疏散,這是爭取疏散時間,提高疏散效率的重要方法。利用消防電梯進行疏散;利用室內的防煙樓梯、普通樓梯、封閉樓梯進行疏散;利用室內的疏散陽臺、疏散通廊、室內設置的緩降器、救生袋等進行疏散;利用擦窗工作機疏散。
其次對于不同部位。不同條件采取不同的人員疏散方法:
1.當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樓內住有不同民族、不同國籍,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員時,應用相應的語言廣播,告訴大家哪一層樓的哪一個部位著火,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線、方法等。播音員在廣播時,語調要鎮靜,充滿信心,內容簡明扼要,以安定樓內人員心理,防止驚慌錯亂或跳樓事故的發生。
2.當某一樓層某一部位起火,且燃燒范圍不大時,應先通知著火樓層及其上一層和下一層的人員疏散。若火勢已經開始發展,則應適時地用廣播通知著火層以上各樓層。不應一有火警就通知全樓,以防造成樓內人員驚慌混亂,對撞擁擠,影響疏散。
3.當某一房間內起火,而門已被封住,使室內人員不能走出時,若該房間有陽臺或有室外走廊,則房內人員可從陽臺或室外走廊轉移到相鄰未起火的房間,再繞道到疏散樓梯間疏散。
4.當某一防火分區著火,著火樓層的大火已將樓梯間封住,致使著火層以上樓層的人員無法從樓梯間向下疏散時,可先將人員疏散到屋頂,從相鄰未著火樓梯間往地面疏散。
5.當建筑物內設有避難層時,人員可向避難層疏散,特別是老人、幼童等應優先散到避難層。應重點護送老人、幼童等到可以脫險的部位,再轉移到安全地點。
6.當被困人員較多時,應調集民用或軍用直升飛機營救。直升飛機在沒有停機坪的建筑物上可以通過施放軟梯營救屋頂被困人員,或將消防人員用軟梯運送到屋頂,或將繩索、救生袋、緩降器、防護裝具等運送到屋頂搶救被困人員。
火場上除了搶救人員,疏散和保護物資也是一項急迫的工作。搶救物資要據輕重緩急和具體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