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術語:
1.1. 技術責任:在專業分工確定后,從技術角度來區分責任人對該系統的安全、正常運行所應該承擔的責任。具體描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咆熑稳藢ψ约核撠煹膶I系統的情況必須是比較熟悉的,對系統內各節點的設備的技術狀態必須是了解的,因而對自己所負責的設備系統的安全運行的發展趨勢應該有自己的技術判斷。
?、茖ι婕氨鞠到y內的技術改造的方案必須負責地提出自己的技術意見。
⑶對所管系統內的技術工人的技術操作負有技術交底的責任。
⑷對系統設備的故障、事故提出技術分析的專業意見。
1.2 系統保養:系統是指按照一定的關系組成的整體。本文內所指的系統是特指物業設備系統如“中央空調系統”、“供配電系統”、“消防系統”等。按上述系統的全部組成,從始端到末端,按一定的設定周期及不同專業的技術要求,對系統全部構成節點為對象的保養工作。系統保養不是以排除故障為目的的操作行為,而是為延長設備壽命、確保設備正常運行為目的的操作類型。
1.3.運行管理:運行是指設備周而復此地運轉。根據物業設備不同專業系統的技術要求和使用要求,通過對設備設施有關動態參數的記錄、觀察、分析、調整來實施對系統設備的具體操作行為的管理。為排除設備故障而進行的維修工作、檢修工作也應該納入運行管理的內容之中。
1.4.保養的工藝要求:在實施物業設備系統保養的過程中,對每一個保養環節的具體操作要求。
1.5.維修:維修是在運行管理范疇內的一件工作。是指在運行中的設備出現了故障后進行的修理行為。其目的是盡快將設備故障排除,恢復系統運行。
1.6.檢修:是特指一些設備設施在一定的運行周期內,有計劃地按該設備的技術要求進行解體調整、修復、更換被磨損件的工作行為。被檢修設備不一定是故障狀態。
1.7.監測:通過人工或儀表等技術手段,對在運行的設備的各類技術參數進行記錄、分析、比較的過程。達到對設備運行動態的情況的了解的目的。
1.8.檢測:通過應用技術的手段和對應的儀表,對設備固有的技術參數進行測量,以達到對被檢設備的完好程度和性能好壞的判斷的目的。
1.9.預測:通過對設備系統的大量數據的占有和分析,推斷未來的時間段內設備可能出現的技術狀態和安全運行的可靠程度的工作過程和結果。
1.10.技術協調:當出現有多專業系統交叉的問題時,組織有關專業工程師進行技術討論,解決相關問題的過程。
篇2:施工臨時用地和臨時設施管理制度
施工臨時用地和臨時設施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加強施工臨時用地和臨時設施的管理,嚴格控制施工大型臨時設施費用開支,制止施工違章占地和亂建臨時設施,依據上級有關要求特作如下規定。
2 .臨時用地和臨時設施必須先申報,辦好批準手續后才能使用和修建。
( l )申報施工臨時用地,需說明用地理由、用地面積及地點、使用期限,并附用地范圍平面圖兩份,標明用地的相對位置,圖幅不限。此項工作由項目經理部(分公司)申清,經公司生產計劃部門批準行文。向市、區規劃等部門申報,辦理臨時用地許可證。
( 2 )申報施工臨時設施,需說明修建理由及地點、項目、建筑面積、投資數量及來源、使用期限等,并附平面示意圖一份,標明臨建工程的相對位置。各單位生產計劃部門,根據項目經理部的申報,審查批復后,由使用單位(項目經理或分公司)到市、區規劃管理機關辦理臨時建設許可證。臨建工程無論在臨時用地或永久用地上都要申報。施工臨設根據需要,隨報隨批。
3 .嚴格控制面積、標準和使用期限
( l )盡量不建或少建臨時工程,必須建的,一定要嚴格控制面積和標準,縮短使用期限,并盡量使用舊料。
( 2 )現場大型臨時設施應充分利用建設單位的現有設施,盡量在建設單位經批準的城市規劃綠地和市政用地范圍內搭建,以減少占地和臨建費用。如必須新建,原則上應使用廢舊物資,不得使用正式工程上的門窗和構件,搭設時應做到簡易、實用、整齊、安全,并符合有關消防規定。
( 3 )嚴格控制大型臨時設施費用開支,不準突破取費標準,各單位按規定向建設單位收取的大型臨時設施費,應實行統一管理,報批使用,及時攤銷,??顚S?。
4 .對臨時用地和臨建工程的管理
( l )施工臨時用地和臨時設施由施工部門負責管理,并指定專人負責,分別建立檔案及臺賬;
( 2 )經批準搭建的臨時設施,在建成后,應組織有關科室驗收并進行工程結算,不準轉讓、交換、買賣、租賃或變相租賃;
( 3 )工程竣工驗收移交后,大型臨時設施應及時拆除,并對臨設殘值進行估價,合理攤銷,沖減大型臨時設施成本;
( 4 )各單位應根據邯鄲市有關文件和本規定精神制訂具體的臨時用地和大型臨時設施管理辦法。
5 .附則
( l )本制度由總公司綜合計劃部負責解釋;
( 2 )本制度自20**年10月20日起實施。
篇3:X建筑公司基礎設施管理程序
某建筑公司基礎設施管理程序最高管理者應為實施、控制和改進整合型管理體系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
6.3.1總經理應識別設施配置的需要,提供和維護為實現持續改進所需的設施,當需求變化時,及時提供增添設施,確保需求,提供設施包括:
(1) 辦公、生產、工作場所和相應的建筑物等相關的設施;
(2) 過程設備(為滿足施工及環境保護需要而配備的機械設備、監視測量儀器、工具、硬件、軟件或其他設備等);
(3) 支持性服務(必要的交通運輸工具、搬運起重設備和通訊設備、氣源水源電源供應等);
(4) 環保、勞保、職業健康安全設施等;
(5) 維修保養(例如廠房修繕、各種輔助設備、的定期檢查、維護、保養和修理)和保障設備(例如防火設備、安全防護設備等)。各相關部門要及時評價管理體系各過程是否具備了這些必備的設施,并及時傳遞有關信息。有關基礎設施的采購與配置由策劃者提出申請,授權人進行審批。
6.3.2項目部負責提出所需設備的配置申請,由物資設備處匯總核定,經管理者代表審核,報總經理批準后,由物資設備處進行凋配。m.dewk.cn新購進設備由物資設備處組織驗收后,建帳、建卡進行管理。各使用部門按《施工機械設備管理程序》辦理手續后使用。
6.3.3各使用部門依據《施工機械設備管理程序》的規定進行使用和維修保養。物資設備處負責監督檢查。
6.3.4物資設備處負責對建筑物、工作場所和相關設施進行管理,物資設備處建立相關的基礎設施、設備檔案,物資設備處負責制定機械設備維修保養計劃,并對設施是否完好定期進行檢查和評價。主要建筑物和構筑物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
6.3.5物資設備處和項目部應確保環境和健康安全設備、設施的完好和正常運轉,具體執行《施工機械設備管理程序》。
6.3.6質量技術處負責對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管理工作,建立計量器具登記臺帳,負責組織監視和測量裝置的周期檢定工作。
6.3.7辦公室負責提供必備的辦公設備,如電話機、傳真機、復印機、掃描儀、計算機、打印機等。辦公室建立辦公設施、設備檔案。
6.3.8公司總部的水電供應山辦公室負責,各部門按《能源、資源管理程序》的規定使用水、電等能源資源。
6.3.9相關文件:
《施工機械設備管理程序》
《能源、資源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