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怎么寫
讀書筆記怎么寫?
書讀多了,時間一長印象就不深了,模糊了,甚至遺忘了。這是因為人的記憶力有限,而要讀的書是無窮的。要想以有限的記憶力讀無窮的書籍而不遺忘,最好的辦法就是寫讀書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筆記可以彌補腦力的不足,是記憶的貯存器。
讀書筆記怎么寫呢?寫讀書筆記通常會是學生最為頭疼的作業。下面就說一下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注、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并不艱深,心得筆記中的讀后感有點麻煩,但只要懂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系,就會輕松拿下,因為讀后感不過就是一種議論文而矣。我覺得以失敗告終,是因為你學而不用。很多應用文種只有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才能具體應用,而讀書筆記屬日用文類,應即學即用。 你猜:一定要說到頭懸梁錐刺骨和螢囊映雪了吧?再不就要說書山有路學海無涯的話?總不至于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吧?你很聰明,并且對書敬畏而疏遠。電視、卡通書和流行歌已經瓜分了你的心田,可我還想為書開墾出一畝三分地兒。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后,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讀書筆記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準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后要注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于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準。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1)索引讀書筆記
索引讀書筆記是只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后查找方便。例如:莊照:《也談為誰立傳》,《光明日報?〈史學〉》
(2)抄錄原文讀書筆記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后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處。
2、評注式讀書筆記
評注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注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評注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1)書頭批注
書頭批注,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注,或者是折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采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3)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敘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梗概作簡要的說明。
(4)評注讀書筆記
評注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后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注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注筆記。例如魯迅讀《蕙櫋雜志》中的一段:清嚴無照《蕙櫋雜志》:西湖有嚴嵩和鄂王《滿江紅》詞石刻,甚宏壯。詞即慷慨,書亦瘦勁可觀,末題華蓋大學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題夏言。雖屬可筆,然亦足以懲奸矣。
案:嚴嵩篇和岳飛詞,有如是作為,后人留詞改名,有如是自欺,嚴先生以為可筆而又許其懲奸,有如是兩可。寥寥六十字,寫盡三態。(魯迅《集外集拾遺?書苑折枝(二)》)
(5)補充原文讀書筆記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隨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揮。
3、心得式讀書筆記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后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獲的一種筆記。它有如下幾種:
(1)札記
札記也叫札記,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札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長可短。
(2)心得
心得筆記也叫讀后感。讀書后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
(3)綜合讀書筆記
綜合讀書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后,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筆記。
上述三種類型的讀書筆記,不論采用哪一種類型,目是都是為學習、工作、科學研究和寫作服務。作筆記時開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讀書多了,有了比較,產生了看法,就可以寫譯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進一步了,它是屬于科學研究的范疇。
歸納小結:
作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
中學生讀書筆記范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作者是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他是一個普通的工人、紅軍戰士、共青團基層干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中有大量情節取材于他自身的經歷。他同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一樣,年幼家貧失學,做過小工,參加紅軍打過仗,負過傷,后來也是雙目失明,全身癱瘓。在身陷絕境的情況下,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等死,于是拿起唯一還能利用的武器——筆,不,說筆也不準確,因為后來他連筆也拿不動了,而是靠口述,請親友筆錄,歷時三載,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創作了這部不朽的杰作,實現了重返戰斗崗位的理想。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保爾?柯察金,保爾被老師神甫趕出學校后,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與冬妮亞結為朋友。他在裝配工朱赫來的引導下,懂得了布爾什維克是為窮人爭取解放的革命政黨。他依依不舍得告別了冬妮亞,逃離了家鄉,加入了紅軍,成為了一名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但是他的身體狀況每況俞下,右腿變成殘廢,脊椎骨的暗傷也越來越嚴重,最后終于癱瘓了。但他并沒有不此而沮喪,而且開始了他的艱難的寫作生涯,從此有新生活的良好開端。
我相信所有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會非常敬佩保爾不畏病魔侵擾和不怕命運挫折的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他時刻都在為革命事業而奮斗。他有一次不幸染上了傷寒,他憑他那堅強的毅力,奇跡般地從死亡線上走了回來了,重新義無反顧地走向火熱的工作崗位。
人生,可以說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會遇到重重的困難,要去面對失敗的打擊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是,這一切都是短暫的。在突破障礙、戰勝困難后,回顧走過的道路,我們就會領悟到,那是磨煉人生的火焰。多少英雄、偉人,都是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鍛煉出來的,正如人們常說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和保爾相比,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實在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有什么理由唉聲嘆氣、裹足不前呢?
當今的社會是競爭激烈的信息社會,知識經濟已初見端倪。從國際社會來看,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國際圍繞經濟和科技展開的競爭日趨激烈,各國都著眼于搶占21世紀發展的制高點,這就使我國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中國“趕上時代”的步伐正在加快,這就使我們中華民族面臨著走向全面振興的機遇和挑戰。國家需要學識淵博、意志堅強、處事果斷、敢于創新的人才。所以,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是跨越知識的坎坷,勇往直前!
中學生讀書心情筆記摘錄
一個語文老師在閱讀了幾位學生的心情筆記后感動地對學生說:“請代我向你們的父母致敬,他們算得上是英雄。”
龍繼林:爸爸在一家磚瓦廠工作,一天做十一二個小時。
今天晚上,我睡不著,又想到了遠方的爸爸,又想到了整天艱苦干活的爸爸。我又拿起了那封信,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紙上的每一個字都好像是爸爸干活的動作,紙上的每一個標點符號都好像是爸爸流下的汗水,東倒西歪的字跡,顯示出爸爸的疲勞,爸爸在家時整天臉朝黃土背朝天,每天都跟泥巴打交道,在外面呢,也一樣離不開黃土,而這,都是為了我的學費,想到我的學費,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張文勤:在城市里讀書,再怎么苦,一切都好。是啊,再苦,怎么能苦過父母?
有一年,家里收成極差。那年,母親煮飯時,只煮夠自己孩子吃的。
“爸爸!媽媽!一起吃吧!”叫他們吃飯時,他們總會說:“我們吃過了。”但次數一多,我就開始懷疑了。一天飯后上學路上我折回家,到家門口時,我沉住氣,躡手躡腳地走近窗戶,抬頭向里面望去,此時此刻我傻了眼。
當時,母親左手拿著一個大碗,右手拿筷子在碗里攪來攪去,碗里是野菜和糠煮成的粥,攪來攪去,后來,她還是一口一口地吃了起來。她咽的時候是那么困難,但還是繼續咽著。而父親呢?也是一個大碗,碗里是同樣的食物,他沒有用筷子,只是拿起碗搖了幾搖,之后,就一飲而盡,此時此刻,我很清楚地看到他的眉頭緊緊地皺成了一團。 看著他們這樣吃“飯”,我滿臉都是淚水。
張靈潔:開學的那天,我們起了個大早,到了鎮上,父親突然改變主意,跟人借了一輛自行車送我到學校,我心里猛地一震,騎自行車,好多里路呢,父親為省車費錢,要流多少汗水啊! 我坐在自行車后座上,看著父親弓著腰,一腳一腳費力地蹬著車,我心里難過極了。
到學校辦好報名手續已經是中午了,我在去食堂的路上,父親變魔術般地從身上掏出四個雞蛋,塞到我手上,說:“我走了,好好念書。”就在他轉身回去的時候,我看到父親從塑料袋里掏出了一個石頭一般硬的饅頭??
父親身在農村,飽嘗沒有知識的滋味,他常對我說:“只有好好念書,才能過好日子。”這或許是他傾盡家中所有讓我讀高中的最質樸的愿望和動機。每當我畏懼困難,產生退縮情緒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父親話。 唐燕:我把父母的希望給打碎了,希望變成了失望,自己的理想也變成了妄想。打工的念頭不斷地出現在我的腦海里,不敢奢望父母讓我上高中,因為高中可不是小學初中,高中的學費是上千元的,三年下來,包括生活費在內,這么一筆超大的數目,對于我們這里的農村家庭來說,光是想,都是一件讓人忍不住要掉眼淚的事情。
看著父母拖著疲憊的身體忙朝忙夕的,連飯都顧不上吃,臉上的皺紋數都數不清,四十歲的人看上去就跟六十歲左右的人一樣,實在是忍不下心讓他們再這樣操勞下去,但是,每當我提到要外出打工的事,父母都堅決反對,執意要我上高中,還說:“讀過書和沒有讀過書的人,是不一樣的。打工是一輩子的事,讀書,就只有一次機會。學費的事你不用擔心,那是父母的事。”
父母湊那筆學費實在太難,我實在是忍不下心,但又沒辦法,最后,在父母的再三勸說下,我還是決定去讀書。 臨走,父親用他那雙像松樹皮似的長滿了老繭的手把錢遞給了我,神情鎮定而溫和,他和母親都只對我說了四個字:“好好念書。”
雖然艱難,但我的父母認識到沒有文化是不行的,我雖然是個女的,他們也把我送進了學校,對父母我很感激,在我們那里像我這樣的女孩子能讀到高中的有限,所以,學習上我也很刻苦。
楊玉英:我聽父母的勸決定還是到學校去讀書。
我又回到了學校,我的成績也很平常,但我很努力;我不能虛度年華,未來的世界不相信眼淚,我必須堅強。外出打工,使我提高了很多,至少,我不像以前那么糊涂,老師評價我有進步了,我也認為我有進步了,雖然進步不大,但我很滿足。當語文老師把遠在杭州的范先生的來信念給我們聽時,我想我比其他同學更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含義:不過我一直有一個觀點,接受教育并不意味著要使某個人出人頭地,比如說考上大學之類的,應該說你們學校的許多學生還是要走回他們自己的社會中去,就像不少來自農村的學生最終還是要回到農村中去一樣,但是接受過比他們父母層次更高的教育的孩子,至少可以在將來能比他們的父母具有更開闊的眼界。
篇三:讀書心得怎么寫
讀書心得怎么寫
第一步:找出你最喜歡的書;
也可以挑出一本封面最漂亮或是書名最有趣的書來。挑好書后仔細的讀一遍,遇到有特別的句子、圖畫、情節或對話,記得做個小小的筆記。
閱讀心得分成兩個重要的部分。一個是大意,另一個是心得。大意就是用幾句話告訴大家這本書在講什么。
一本書很長,你不可能把整本書都抄一遍;你會抄得累死,老師也會改得發瘋。所以,你只要把書讀完,合上書,寫幾句話告訴大家,這本書在講什么就夠了。這就是大意! 第二步:寫自己的看法;
寫心得最重要的事就是寫出你的看法。寫出自己的感想。最后,別忘了談談你自己,把書里的事和你自己連結在一起。
讀書心得重要的是,你寫的是自己對書的認識。不管你怎么寫,別忘了說出這本書讓你最感動,或讓你覺得最有趣的地方,它們可以是書里的一幅圖,也可以是書里人物的對話、行為,你可以整篇心得只談一個想法,也可以談三、四件,它們都是你真實的看法,把它們寫下來,那就是最棒的事,你一定做得到,加油。
篇2:《誰動了我的奶酪》之讀書筆記
《誰動了我的奶酪》之讀書筆記
這本書中提到了四個小人物,嗅嗅、匆匆、哼哼和唧唧。嗅嗅和匆匆是兩只小老鼠,思維簡單,嗅覺強大。他們不會去想太多的東西,只是憑借著天性的本能去尋找奶酪。但是也就因為如此,他們的跑鞋經常掛在脖子上,以便可以隨時出發去尋找新的奶酪。
而哼哼和唧唧這兩個聰明的小矮人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正是因為他們聰明,所以在尋找到奶酪C站之前,哼哼唧唧比匆匆嗅嗅節約了很多時間,少跑了很多路。但同時,也正因為哼哼唧唧自己也覺得不同與匆匆嗅嗅而瞧不起他們。
當奶酪不見了的時候,笨笨的嗅嗅匆匆因為本能立刻出發去尋找新鮮的奶酪,因為他們原本就發現奶酪在一天天減少,總有一天會全部消失。而哼哼和唧唧卻是在發現奶酪C站之后,在這個幸福的奶酪站中迷失了,漸漸變的不知進取,只會守著固有的奶酪山坐享其成。
原來的追求代表物跑鞋和運動服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當奶酪在一天突然不見了的時候,哼哼唧唧只是在抱怨與懊惱,而不是馬上動身出發去尋找新的奶酪。日復一日,奶酪不會回來的,每天不斷的去奶酪C站尋找不見了的奶酪只會讓人更加郁悶和暴躁。而且因為沒有食物,哼哼唧唧的狀況越來越糟糕。
這就像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很幸福的時候,但是幸福不是一直停留在那里不變的,當時光故去,幸福不在的時候,我們需要馬上行動,去尋找下一個幸福的站點。
篇3:《美國人是如何培養精英的》讀書筆記
《美國人是如何培養精英的》讀書筆記
《美國是如何培養精英的》是薛涌美國政治筆記一系列著作中的其中一記,描述的,是美國新精英集團的崛起和社會貧富的進一步分化。中高產階級將他們在荊棘、社會和文化上的優勢轉化為他們對子女從小奠定的教育上的絕對優勢,把子女培養成下一代的社會精英,從而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就會立于不敗之地,別的階層很難與之形成有力的挑戰,而鞏固中高產階級的社會地位,造成美國社會貧富分化愈來愈嚴重,各階層之間的流動也愈來愈小。
只有終身學習,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對一名教師來說尤為受用。對中國教師來說,最緊迫的任務是了解“別國的教育”,而不是簡單地排外。沒必要因害怕“全盤西化”而排斥“別國的教育”。
在《美國人是如何培養精英的》的序中提及到,美國家庭供孩子上鋼琴課的事例。家長一年花5000多美元。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上鋼琴課的孩子還是絡繹不絕。這是為什么呢?有位鋼琴老師十分得意地說:“我的學生長大后干什么的都有,都非常出色。因為學了這些以后,學什么都快。” 鋼琴課實際上是塑造美國未來精英的文化品味的過程。家長希望孩子不僅有世俗的成功,而且有一個感性豐富的靈魂,既能創造生活,也能享受生活,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將來的一切競爭都是全球性的。孩子必須有全球的競爭力。創造力、想像力、領導才能、人文價值、藝術品位等綜合性素質,成為他們從小訓練孩子的根本。
美國的教育專家認為,每個孩子都具創造力,父母、老師、孩子結成三位一體對其進行引導與開發,孩子的創造力將會得到大大的提高。在美國,多數孩子都是幸福的。例如以彈鋼琴為例,家長不會逼迫手指不長的孩子天天練鋼琴,而是依據孩子自身的特性為他們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特長。在中國,很多家長在孩子還不是很了解這個世界需要家長的引導時,會讓孩子去做一些孩子不喜歡,或者是不適合孩子自身發展的一些事情。獨具慧眼的家長是讓孩子做自己擅長的事,自然健康成長,不是主觀代替孩子確立發展目標,更不是貪大求全,要求孩子全能,而是真正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
公平、公正的觀念在美國教育的觀念中是必須的,不可缺少的。每個孩子從小就知道隱私的重要性。在美國,由于很好的保護了每個孩子的個性,讓他們在自己擅長的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每個孩子都是生活的昂首挺胸的,如果在我們有些地方可能就不會了。在美國,家長在孩子心中樹立的都是你只是平凡的一員,任何你想要的都得通過你的努力付出才能得到。在我們這里,有些人總想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寧愿自己苦,也要為孩子營造奢侈的環境,十多歲就開豪車,這就造就了“我爸是李剛”“藥家鑫”等。
這些事件的發生雖然不是普遍,但確實值得我們深思。我覺得,我們應該多學學美國的教育之長,放手讓孩子去鍛煉,培養孩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動手能力,讓孩子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多操作與嘗試,使他們遇到挫折是能積極面對,不消極,努力解決困難。孩子長大后始終要獨立的,該來的問題始終也會呈現的,我們應該借鑒書中的教育理念,培養出一個個對生活熱情的,面對問題樂觀的,不死板,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新一代青年,。要想實現這些,她需要父母的引導,每個教育者的辛勤付出。
精英是開放社會競爭產生的,貴族是世襲的。精英集團的興起,像是一場文藝復興,以塑造完整的個人為宗旨,并不僅僅是傳授手藝。耶魯大學的學生,選歷史專業的竟達15%,高居第一。政治學和經濟學(這是純理論的經濟學,并非教你怎樣做生意)緊隨其后。明擺著,這些精英將來是要統治世界的。教育給他們的是價值觀念、社會理念、對未來的遠見、對人類命運的關懷,而不是怎樣在那里數錢。
讀了此書后,我覺得培養孩子做一個完整的人,尤其做一個有能力的人,這是今后發展生存之根本。尤其覺得我們現在的教育是在培養一些高分低能的學生,一個個書呆子,還有一些靠吃自己家里的老家本的,我也很想做一個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