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生產方式:用最少的勞動力進行生產
由最少的勞動力進行生產
標準作業
標準作業的目的是通過有效率的勞動提高生產率
標準作業的目的,是通過必要的、最小數量的作業人員進行生產。
標準作業順序的三個目標是:
①通過熱心的勞動實現較高的生產率。在標準作業的構成要素中,每個作業人員應該執行的各種作業的標準順序,被稱為“標準作業順序。”它在實現第一個目標當中非常重要。
②實現與適時生產有關的各工序間的同步化(生產線均衡)。必須把“循環時間”很好的貫徹到標準作業中。
③把在制品的“標準持有量”限定在必要的最小數量。“標準持有量”指在每個作業人員執行標準作業時候,只有這些菜是絕對需要的最小限度的數量。“標準持有量”在消除多余的在制品庫存時有潛在的力量。
作業標準由循環時間、作業標準順序、標準持有量三個要素
作業標準之所以包含著這三個要素,是因為標準作業要實現這三個目標。見9.1。
圖9.1標準作業的要素
一、確定標準作業的各項要素
(一)、具體的決定由現場監督人員進行
對有關標準作業的各項組成要素做出具體決定的,主要是現場監督人員(線長、班長等),線長、班長決定各臺設備生產一個單位產品所需要的作業時間和各個作業人員應該完成的各種作業順序(線長、班長必須對各個作業人員過去的工作業績十分了解;回應用時間研究和動作研究的IE技術;而且必須對確定的動作速度要素完全掌握和理解。
(二)、確定標準作業的五個步驟
①確定循環時間
②確定一個單位產品的完成時間。
③確定標準作業順序。
④確定在制品的保準持有量。
⑤編制標準作業票。
[確定循環時間]
所謂“循環時間”,是生產一個單第位產品所必需的時間域。這個循環時間,由一天必要的生產數量和一天實際勞動時間。即:
循環時間=一天的實際勞動時間/一天必要的生產數量
一天的實際勞動時間,不要把設備故障、等待材料的空閑時間、修正時間等按預測事先扣除;而且,也不要扣除疲勞、休息時間。
必要的勞動量,也不要預計不合格品的生產事先打出的富余量。這是因為,如果把生產不合格品使用的時間看成是白白浪費的時間的話,在某個工序實際發生這種事情時,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時間上的浪費,馬上采取改善這個工序的行動。
同時決定在循環時間內生產一個單位產品所必需的不同作業數目和作業人員人數是必要的。當循環時間較長的話,可以削減豐田公司工廠內個零部件廠家的作業人數。
[確定一個單位產品的完成時間]
一個單位產品零部件的完成時間,必須在各工序按每個產品分別確定。這個時間寫入“按零部件分類的能力表”。
“手工作業時間”和“自動運送時間”都可以用秒表來測定。在手工作業方式之中,不包括在工序中的步行時間。各種手工作業的時間,由班長、族長來確定。
“完成時間”表示加工一個單位零部件所需要的時間。
“更換個數”表示更換這件工具前應該生產的零部件的數目。更換時間指的是作業轉換時間。
加工能力根據下式計算:
加工能力=T/C+M或者T-mN/C
mN是總作業轉換時間。N表示用零部件的生產量測定的加工能力。C表示一個單位零部件的完成時間。T表示總作業時間。M表示一個單位零部件的作業轉換時間。
[確定標準作業順序]
確定了循環時間和每一種作業一個單位產品的手工作業時間以后,還必須算出應當分配給每個作業人員的各種作業的數目。也就是說,確定每個作業人員的標準作業順序。
所謂“標準作業順序”,是每個作業人員在規定的循環時間內必須執行的活動順序。
將標準作業進行組合,是其能在循環時間內完成。
篇2:勞動力調配員安全生產責任制(2)
勞動力調配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二)
一、在科長的領導下,負責全礦勞動力的調配及管理工作。
二、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勞動人事政策、法規,確保正確執行國家的勞動用工制度。
三、根準定員標準和自然減員情況,結合生產實際,提出可行的調整意見,當好領導的參謀。
四、嚴格執行工種調配原則和檔案傳遞手續;按照調動程序和安排權限,正確調配各類人員;負責辦理招工、調動、退休手續。
五、對職工來訪,做到熱情接待,及時處理,講究文明禮貌。
六、經常深入一線,收集優化勞動組合資料,為企業減人提效和勞動用工制度改革獻計獻策。
七、及時向有關領導和部門,提供工種變動月報表。
八、提高個人政治素質,搞好職業道德,廉潔自律,不循私情,秉公辦事。
篇3:生產車間模板工程材料勞動力計劃
生產車間模板工程材料及勞動力計劃
1、模板配置計劃
1.1.1膠合板5000m2,45mmΧ90mm方木200m3,鋼管300T。
按面板材料翻轉10次考慮,方木、鋼管等材料基本按第一次配置。
2、勞動力計劃
2.1劃配置木工20~30人
2.2模板工程施工應使用成建制的木工專業隊伍,在決定使用前應對其進行必要的考察和了解,保證木工操作班組的技術素質符合施工要求。
2.3項目經理部應與木工操作班組簽訂施工責任協議(合同),其中應有質量標準和質量獎罰措施,有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及其獎罰措施,有作業進度要求及經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