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體系規程:建筑機械走合期的使用
附錄A 建筑機械走合期的使用
A.0.1 新機和大修后機械在初期使用時,應遵守走合期規定。
A.0.2 機械設備的走合期,除原制造廠有規定者外,內燃機械宜為100h,電動機械宜為50h,汽車宜為1000km。
A.0.3 走合期間,應采用符合其內燃機性能的優質燃料和潤滑油料。
A.0.4 啟動內燃機時,嚴禁猛加油門,應在500~600r/min下穩定運轉數分鐘,使內燃機內部運動機件得到良好的潤滑,隨著溫度上升而逐漸增加轉速。在嚴寒季節,應先對內燃機進行預熱后方可啟動。
A.0.5 內燃機運轉達到額定溫度后,應對汽缸蓋螺絲按照規定程序和扭矩,用扭力扳手逐個進行緊固,走合期內不得少于兩次。
A.0.6 走合期內,操作應平穩,嚴禁驟然增加轉速,并應減載使用:
(1) 起重機從額定起重量50%開始,逐步增加載荷,且不得超過額定起重量的80%。
(2) 挖掘機在前30h內,應先挖掘松的土壤,每次裝料應為斗容量的1/2,以后70h內裝料可逐步增加,且不得超過斗容量的3/4。
(3) 推土機、鏟運機和裝載機,應控制刀片鏟土和鏟斗裝料深度,減少推土、鏟土量和鏟斗裝載量,從50%開始逐漸增加,不得超過額定載荷的80%。
(4) 汽車載重量應按規定標準減載20%~25%,并應避免在不良的道路上行駛和拖帶掛車,最高車速不宜超過40km/h。
(5) 其他內燃機械和電動機械在走合期內,在無具體規定時,應減速30%和減載荷20%~30%。
A.0.7 在走合期內,應觀察機械各部機構的運轉情況,并應檢查各軸承、齒輪箱、傳動機構、液壓裝置以及各連接部分的溫度,發現運轉不正常、過熱、異響等現象,應及時檢查原因并排除。
A.0.8 執行走合期的機械,應在機械明顯處懸掛“走合期”的標志,應使有關人員按走合期使用規定操作,待走合期滿后再取下。
A.0.9 走合期滿后,應更換內燃機曲軸箱機油,并清洗潤滑系統,更換機油濾清器芯,同時應檢查各齒輪箱潤滑油清潔情況,不潔時亦應更換。
A.0.10 走合期滿,應由機械管理人員和駕駛員、修理工配合進行一次檢查以及調整、緊固工作。內燃機裝有限速裝置者,應在走合期滿后拆除。
A.0.11 機械管理人員應對走合期負責。在走合期前,應把走合期各項要求和注意事項向操作人員交底;走合期中,應隨時檢查機械使用運轉情況,詳細填寫機械走合期記錄;走合期滿后,應由機械技術負責人審查簽章,將走合期記錄歸入技術檔案。
附錄B 建筑機械寒冷季節的使用
B.1 準備工作
B.1.1 在進入寒冷季節前,機械使用單位應制定寒冷季節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并對機械操作人員進行寒冷季節使用機械設備的安全教育,同時應做好防寒物資的供應工作。
B.1.2 在進入寒冷季節前,對在用機械設備應結合保養進行一次換季保養,換用適合寒冷季節氣溫的燃油、潤滑油、液壓油、防凍液、蓄電池液等。對停用、在庫、待運、待修和在修的機械設備,應由所在單位機械管理部門組織檢查,放盡各部存水,并掛上“放水”標志。
B.2 機械冷卻系統防凍措施
B.2.1 當室外溫度低于5℃時,所有用水冷卻的機械設備,在停止使用后,操作人員應及時放盡機體存水。放水時應待水溫降低到50℃~60℃時進行,機械應處于平坦位置,擰開水箱蓋并打開缸體、水泵、水箱等所有放水閥。在存水沒有放盡前,操作人員不得離開。存水放凈后,各放水閥均應保持開啟狀態,并將“無水”標志牌掛在機械的明顯處。為了防止失誤,應由專職人員按時進行檢查。
B.2.2 使用防凍液的機械設備,在加入防凍液前,應對冷卻系統進行清洗,根據氣溫要求,按比例配制防凍冷卻液。在使用中應經常檢查防凍液的容量和比重,不足時應增添。加入防凍液的機械,應有明顯處懸掛“已加防凍液”標志,避免誤放。
B.2.3 氣溫較低的地區,對汽車及汽車式起重機等的內燃機、水箱等都應有保溫套。工作中如發生故障停用或停車時間較長,冷卻水有凍結可能時,應放水防凍。
B.3 燃料、潤滑油、液壓油、蓄電池液的選用
B.3.1 應根據氣溫按出廠要求選用燃料。汽油機在低溫下應選用辛烷值較高標號的汽油,柴油機在最低氣溫4℃以上地區使用時,應采用0號柴油;在最低氣溫-5℃以上地區使用時,應采用-10號柴油;在最低氣溫-14℃的地區使用時,應采用-20號柴油;在最低氣溫-29℃的地區使用時,應采用-35號柴油;在最低氣溫-30℃以下地區使用時,應采用-50號柴油。如在低溫條件下缺乏低凝度柴油時,應采用預熱措施方可使用高凝度柴油。
B.3.2 換用冬用潤滑油。內燃機應采用在溫度降低時粘度增加率小,并具有較低凝固溫度的薄質機油,齒輪油采用凝固溫度較低的齒輪油。
B.3.3 液壓操縱系統的液壓油,應隨氣溫變化而換用。加添的液壓油應使用同一品種、標號的油。換用液壓油應將原液壓油放盡,不得將兩種不同的油質摻合使用。
B.3.4 使用蓄電池的機械,在寒冷季節中,蓄電池液密度不得低于1.25,發電機電流應調整到15A以上。嚴寒地區還應加裝蓄電池保溫裝置。
B.4 存放、啟動、防滑及帶水作業
B.4.1 寒冷季節時,宜使機械設備進入室內或搭設機棚存放。露天存放的大型機械,應停放在避風處,并加蓋篷布。
B.4.2 在沒有保溫設施情況下啟動內燃機,應將水加熱到60℃~80℃時再加入內燃機冷卻系統,并可用噴燈加熱進氣岐管。不得用機械拖頂的方法啟動內燃機。
B.4.3 無預熱裝置的內燃機,可在工作完畢后將曲軸箱內潤滑油趁熱放出存放清潔容器,啟動時再將容器加溫到70℃~80℃后將油加入曲軸箱。嚴禁用明火直接燃烤曲軸箱。
B.4.4 內燃機啟動后,應先怠速空轉10~20min后再逐步增加轉速。不得剛啟動就加大油門。
B.4.5 輪式機械在有積雪或冰凍層的地面上應降低車速,必要時可加防滑鏈,上下坡或轉彎時應避免使用緊急制動。
B.4.6 帶水作業的機械設備如水泵、混凝土攪拌機、砂漿機等,停用后應沖洗干凈,放盡水箱及機體內積水。
附錄C 液壓裝置的使用
C.1 液壓元件的安裝
C.1.1 液壓元件在安裝前應清洗干凈。安裝應在清潔的環境中進行,防止外界污染物進入系統。
C.1.2 液壓泵、液壓馬達和液壓閥的進、出油口不得反接。安裝時應保證液壓泵軸與傳動軸的同心度。連接螺釘應按規定扭力擰緊。
C.1.3 液壓缸中心線應與負載作用線同心,并與安裝面保持一定的平行度和垂直度。活塞和缸頭的密封圈松緊應適度。
C.1.4 油管應清潔光滑,無裂縫、銹蝕等缺陷,并應采用管夾與機器固定,防止振動。軟管應無急彎或扭曲,不得與其他管道或物件相碰或摩擦。
C.2 液壓油的選擇和清潔
C.2.1 液壓系統所用的油料,應符合出廠說明書中所規定的液壓油種類和牌號,也可根據液壓泵或液壓馬達的結構形式、液壓系統采用的壓力、環境溫度等選用適當的油液。
C.2.2 加補油料應經過嚴格過濾,向油箱注油應通過規定的濾油器。濾油器應經常檢查和清洗,發現損壞,應及時更換。
C.2.3 定期檢查液壓油的清潔度,如清潔度低于規定的等級,應及時更換,應認真填寫單機加、換油記錄及油品檢測記錄。
C.2.4 向油箱加注新油的牌號應與舊油液牌號相同;當需加注不同牌號油液時,應將液壓系統的舊油液全部放凈并清洗后,方可加注新油。不同牌號的液壓油不得混合使用。
C.2.5 盛裝液壓油的容器應保持清潔。容器內壁不得涂刷油漆。
C.3 啟動前的檢查和啟動、運轉作業
C.3.1 液壓油箱內的油面應在標尺規定的上、下限范圍內,低于下限時,應補充新油。
C.3.2 冷卻器應有充足的冷卻水,散熱風扇應完好有效。
C.3.3 液壓泵的出入口與旋轉方向應與標牌標志一致。換新聯軸器時不得敲打泵軸。
C.3.4 各液壓元件應固定牢固,油管及密封圈應無滲漏。
C.3.5 所有操縱桿都應處于中間位置。
C.3.6 在低溫或嚴寒地帶啟動液壓泵時,應使用加熱器提高油溫,加熱時不得使油溫超過80℃。啟動后,當油溫低于10℃時,應使液壓系統在無載荷狀態下運轉20min以上。
C.3.7 初次啟動時,在液壓系統空載情況下,應觀察并確認各工件工作狀態正常,并應打開空氣閥,將系統內空氣排除干凈。
C.3.8 停機時間較長的液壓泵和液壓馬達,啟動后應空轉一段時間,方可正常使用。
C.3.9 溢流閥的調定壓力不得超過液壓系統允許的最高壓力。應檢查并確認各操縱閥、管接頭等無破損漏油現象,各機構運轉靈活,一切正常后,方可啟動作業。
C.3.10 運轉中,在系統穩定工況下,應隨時觀察儀表讀數,注意油溫、壓力、噪聲、振動等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機檢修。
C.3.11 液壓油的工作溫度宜保持在30℃~60℃范圍內,使用中宜控制油溫最高不超過80℃;當油溫過高時,應檢查油量、油粘度、冷卻器、過濾器等是否正常,找出故障并排除后、方可繼續使用。
C.3.12 液壓泵吸入管及泵軸密封部分等低于大氣壓力的地方不得漏入空氣。
C.3.13 當開啟放氣閥或檢查高壓系統泄漏時,不得面對噴射口的方向。
C.3.14 高壓系統發生微小或局部噴泄時,應立即卸荷檢修,不得用手去檢查或堵擋噴泄。
C.3.15 蓄能器注入氣體后,各部分不得拆開或松動螺絲。在拆蓄能器封蓋前,應先放盡器內氣體,確認無壓力后方可拆開。
C.3.16 液壓系統在作業中如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停機檢查:
(1) 油溫過高,超過允許范圍;
(2) 系統壓力不足或完全無壓力;
(3) 流量過大、過小或完全不流油;
(4) 壓力或流量脈動;
(5) 嚴重噪音振動;
(6) 換向閥動作失靈;
(7) 工作裝置功能不良或卡死;
(8) 油管系統泄漏、內滲、串壓、反饋嚴重時。
C.3.17 作業完畢后,工作裝置及控制閥等均應回復原位。
C.3.18 應認真進行保養。長時間不使用時,外露的活塞桿等應涂油防銹。
C.3.19 拆檢系統及管路時,應確保系統內無高壓,方可拆除。
篇2:綠化員培訓:綠化機械設備使用和保養
綠化員培訓:綠化機械設備使用和保養
培訓內容:
1.機械設備的使用
(1)啟動前檢查機油的油面(割草機),確保操作區域內的草坪無雜物。
(2)加油前,清潔油箱蓋及四周。
(3)啟動前至少泵油5次,冷、熱機采用不同風門。
(4)左手按機動鐮,右手拉繩不超過70CM發動。
(5)機器運轉中嚴禁加油,待停機后2分鐘方可進行。
(6)機器運轉中將油門拉到最大。
(7)機器運轉中嚴禁取下機蓋及油箱蓋。
(8)汽油當天配當天用,嚴禁使用陳舊汽油。
(9)發現任何異常(如過度發燙、異聲、漏油等)立即停機,通知管理人員。
(10)停機后必須對外機殼進行清潔,拔出火花塞。
(11)及時填寫使用記錄。
2.機械設備的保養
(1)每工作1工作日檢查油面,及時調整。(割草機)
(2)高溫(35℃以上)或重負荷運轉條件下每5天更換機油(在暖機下進行)--割草機。
(3)每周檢查并對潤滑管及驅動軸添加潤滑油--割灌機、綠籬修剪機。
(4)每周將空氣過濾器的濾芯取下,用清水沖洗干凈,陰干后裝上。
(5)每工作日后用布和刷子清理機械防護罩。
(6)每周一次用專業清洗劑清洗汽缸、散熱片等冷卻系統。
培訓標準:使每位綠化工熟悉、了解如何正確使用和保養機械設備,實際操作符合要求。
培訓方法:第二、三、四季度滾動強化培訓,口頭講解與現場實際操作相結合。
培訓考核:實地操作考核。每半年考核覆蓋率100%。
篇3:度假村洗衣房機械設備安全使用制度
度假村洗衣房機械設備安全使用制度
設備的安全操作。在開設備前一定要檢查機器的電源、蒸汽、水和機器本身是否正常,杜絕機器帶"病"操作,確保安全。
一、水洗機的安全操作。
1、水洗機停機、不得強開門取物品
2、水洗機不能超負荷操作。
二、萬能夾機、光面夾機、手燙機安全操作。
1、杜絕兩人同時使用一臺機操作。
2、注意蒸汽管道和夾面的高溫,防止燙傷。
三、大平燙機安全操作。
1、開機時檢查機器的安全開關是否正常,如不正常維修好后方使用機器。
2、操作員手、衣物不得伸入卷筒安全欄內,否則不安全。
四、烘干機安全操作。
烘干機未停不得取出機內的物品,否則不安全。
五、人像機安全操作。
注意蒸汽的溫度,防止燙傷。
六、干洗機安全操作。
1、干洗機未停不得取出機內的衣物。
2、在操作時注意干洗油不能濺到人體,如碰到要即時用水洗或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