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作業區女工主任事跡材料:女職工的領頭雁
zz是zz農場29作業區的女工主任,憑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和敬業精神,她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工作。在農場女工委及管理區黨支部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下,她按照農場女工委的工作要求,以農場各項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推動女職工崗位成才、建功立業為重點,以提高女職工素質為主線,深入開展女工工作。以身作則,任勞任怨,為各項工作的完成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為29作業區的女工工作做出了突出的成績。
從事女工工作首先要從提高女工綜合素質這項重要工作來抓。打鐵還需自身硬,她深知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才能更好地為基層女工服務,才能更好的帶動大家一起提高。
她家種植了30多公頃的水稻,她起早貪黑嚴格按農時要求精心管理,獲得了晌產九噸以上的好收成,成為農場遠近聞名的種田能手。“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僅靠她個人的努力是不可能真正做好工作的,只有提高全體女工的綜合素質才能做出突出的業績。她通過會議、網絡等多種形式,對女工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加強形勢任務教育,不斷提高女工的政治思想素質。使女工充分了解國情、場情,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高廣大女職工責任感。并組織和引導全體女職工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勞動競賽、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崗位創優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增強了女工競爭意識,從而提高整體素質,發揮女職工在農業生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展示了29作業區女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促進了女職工隊伍健康、和諧發展。
在關心女職工生活上,嗓門高、心眼直的她要求自己事無具細。哪個女職工的家庭生活有困難,她都會積極主動的上門服務;誰家有了拌嘴吵架的事,她都會苦口婆心的協調化解。她對自己的姐妹們說:“工作要干好,日子要過好,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咱半邊天的作用。”有名女職工因家庭成員身患疾病,常年需要打針吃藥,昂貴的醫藥費占據了大部分的家庭開支,生活比較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她主動與她們聯系,詳細詢問家庭情況、存在的困難,并為她們建立檔案,上報組織后,拿出一部分資金為她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把組織的關懷和溫暖送到了她們的心坎上。生活上的關心和幫助,不僅讓她和女工們的心更加貼近,還促使了他們的家人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為今后的工作做了良好鋪墊,形成了一片和諧氛圍。
在參加去年的社區文化節上,做為一名組織者,面對排練時間緊,隊員能力弱,工作任務重的情況,她不僅要忙于幫隊員疏導協調工作和排練的沖突,確保隊員在不擔誤農業生產的情況下,有足夠的時間排練。現代社會中,女職工在實現女性自身價值的同時,承受著更加沉重的社會壓力、工作壓力和家庭壓力。為了緩解女職工的壓力,她利用每年“三八”婦女節到來的有利時機,推出新招、創出新意,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地組織開展好各種深受女職工喜愛的文體活動。開辦羽毛球賽、象棋、撲克等活動,女職工參與率達90%以上。這不僅吸引了女職工的注意力,增強了企業凝聚力,而且陶治了女職工情操,培養了女職工團隊觀念,使女職工以健康的體魄、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去。
美麗的浪花在撞擊暗礁時才更繽紛迷人,成功的星火在坎坷曲折的磨煉中才更閃爍耀眼。女工工作任務繁重而豐富多彩,在今后的工作中,她按照共產黨員的標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繼續錘煉業務,以良好的工作姿態,以更加嚴謹的工作作風,以百倍的工作熱情和干勁投入到今后的女工工作中去,為開創女工工作的新局面而多做努力。
篇2:農場作業區女工主任先進事跡:悉心呵護二十載勤勞孝順展風采
農場作業區女工主任先進事跡:悉心呵護二十載 勤勞孝順展風采
劉z,女,1970年生人,*黨員,現任z農場第五管理區十七作業區女工委主任,雖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感人事跡,可她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孝敬父母傳統美德,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周圍職工群眾做出了表率。
在十七作業區一提起她,周圍的職工群眾都會對她嘖嘖稱贊,這么多年她照顧公公婆婆毫無怨言,她用她實際的行動詮釋著最美兒媳,劉z的公公因受傷肢體殘疾,小腦萎縮癱瘓,需要長期有人在身邊照拂,由于丈夫需要工作,照顧公婆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由于公公癱瘓在床,她要經常親手幫公公擦身、洗臉、洗腳,公公活動不便,但還必須下床活動,她就每天攙扶著公公在地上轉,這一轉就是十幾分鐘,沒等坐穩就又得起來,為了讓老人減少痛苦,更好的恢復,她每天這樣反反復復。
每到三伏天,那付出的汗水就可想而知了。但她仍然十幾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俗話說:七分病三分養。為了幫助公公加強營養,每頓飯她總是先要問問公公想吃什么,挑他們最喜歡吃的去做,因此,多少年來她一直是吃著適合老年人口味的飯菜。吃飯時她像照顧小孩一樣照顧公婆,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從不嫌麻煩。每到吃飯前幫他們把圍裙帶上,吃過后再摘下來。老人年事已高,常年臥床,藥不離身,端屎端尿倒水送飯她從來毫無怨言。雖然生活拮據,逢年過節她總不忘給老人買點禮物,在當時連隊集體搬遷時,由于老人缺少資金,劉z就自己拿錢給老人在農場場部購買了廉租樓,天冷了,她每天早早為老人灌好熱水袋,讓老人從心里覺得暖烘烘的。
劉z在丈夫眼中是位勤勞能干和藹可親的好妻子,在父母眼中,她是位通情達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婦。在鄰居眼中她是位心底善良,樂于助人的好心人。這就是劉z多少年辛勤勞動,用自己的愛心對長輩盡顯晚輩孝心的感人事跡。這是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感人故事。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一個人孝敬一下長輩并不難,難的是多少年如一日的孝敬長輩。俗話說的好“久病床前無孝子”,而她幾十年細心照顧公公的感人事跡,使我們為之震撼,為之感動。多少年來,她就是這樣承傳著這個優秀的民族傳統,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細微之處關心公公,孝敬公公,盡一切努力讓老人開心,讓老人感受到生活的快樂。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位樸實無華的普通家庭婦女身上散發著沁人的芳香。她的向善之心,向善之舉感動了家人,感動了親戚朋友,也感動了全作業區的職工群眾。
篇3:女職工女工主任先進事跡:用熱血和愛心去幫助身邊人
女職工女工主任先進事跡:用熱血和愛心去幫助身邊的人
聶z,出生于1961年,原z農場第37作業區女工主任。1979高中畢業后,返回生產隊務農,1984年擔任婦女主任,她作為婦女主任,看到生產隊學校缺老師,就兼起了連隊小學的代課教師,十年里她默默無聞、勤勤懇懇,用慈母般的胸懷呵護著每一名學生,直至學校被取消。聶z是一位堅強、細致、善良勤勞的優秀女性。
她是一個堅強的女人。作為妻子、兒媳,她有著東方女性特有的勤勞、善良、柔韌,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公公早逝,年邁的婆婆常年患病,需要照顧。丈夫種地忙,還有上學的孩子,這些繁重的生活壓力都落到她一個人肩上。自己的母親也是重病纏身,但她只能將母親托付給哥嫂,因為工作和家庭的壓力,實在讓她照顧不過來那么多。有時她感到內疚,就一個人偷偷掉淚,在人前,她還是裝作什么事都沒有一樣。到了冬天,婆婆患有腰疼背涼病,她從不嫌棄老人,就和老人睡一個被窩,給老人暖暖腿、腳,暖暖背。她用瘦弱的肩膀照顧著老人,讓她們安度晚年;她用破舊的自行車承載使命,讓貧困潦倒的家庭有了生機;她用長滿老繭的雙手編織希望,讓兒女們走上了成才之路。
她是一個細致的女人。作為村里的婦女主任,二十幾年來,盡職盡責,無私奉獻。誰家有事,她總是熱心幫忙;哪家鬧矛盾,她總是耐心做工作。每逢過年過節,她都組織婦女們扭秧歌、跳交際舞,活躍職工群眾的文化生活。她的孝敬老人、呵護子女、和諧鄰里、服務百姓的動人事跡,在本單位乃至農場早已有口皆碑。
她是一個善良的女人。不僅僅富有愛心,富有孝心,她更富有家庭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多年來,他帶頭義務獻血20余次,為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社會公益事業,她都積極帶頭捐款捐物,并鼓勵大家捐款、奉獻愛心。在本單位,她曾無償幫助多數家庭進行生產,誰家有事,她總是第一個出現,就像自己家的事情一樣。
雖然她已經退休了,但她依然沒有停下來,依然在用自己最大的熱心,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她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了一個堅強女人的身上所具有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