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承臺施工方法(三)
1)基坑開挖:根據承臺所處位置的地質條件、地形情況,結合道路施工,開挖采用人工配合機械放坡開挖。基坑開挖好后,對基坑底標高、平面尺寸以及地基承載力等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其主要施工技術措施有:
挖基前測量放線,并有固定樁和護樁,放出邊坡。
邊坡坡度為1∶0.75,基坑開挖尺寸比設計基礎結構邊長大50cm。開挖至比設計基底標高高20cm時,用人工清底,防止基底土體被擾動。
基底開挖至設計標高后,澆筑10cm厚C10素混凝土墊層,模板使用竹膠板,采用商品混凝土,澆筑時采用插入式搗固器振搗。
圖6-3樁基礎承臺施工工藝流程在基坑周圍距坑3m處設置攔水埂,嚴禁雨水浸泡基坑,基坑內及地表積水由排水溝及時排出做業區。
2)樁頭剔鑿: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采用人工剔除樁頭混凝土,嚴格控制剔除深度,同時又必須保證鑿至新澆、密實混凝土面而且達到樁頂設計標高。
3)鋼筋綁扎:鋼筋預先根據設計尺寸配好料,在墊層混凝土澆筑1d后可進行現場綁扎。
鋼筋加工時,先綁扎下層鋼筋,鋼筋周邊所有節點必須全部綁扎,其余可采用50%交錯綁扎。底層鋼筋完成后進行豎向鋼筋施工,必要時豎向筋可點焊于底層鋼筋網上,確保立筋牢固;豎向筋完成后進行頂層鋼筋和側面鋼筋綁扎。
鋼筋保護層根據設計保護層厚度采用預制砂漿墊塊,底層鋼筋完成后將墊塊墊于底層鋼筋網下,頂層鋼筋保護層用豎向筋高度控制,側向保護層采用預制砂漿墊塊。
承臺鋼筋施工完成后,必須按設計位置預留墩柱、墩臺鋼筋,并用箍筋固定于鋼筋網上。
鋼筋加工尺寸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執行,鋼筋綁扎,焊接等嚴格按照有關規范、標準執行。
4)承臺模板:采用大塊竹膠板拼裝,腳手架鋼管配拉桿加固,拉桿采用φ14鋼筋加工而成,拉桿間距為橫向750mm,豎向600mm,并用斜撐進行加固。模板的凈空尺寸必須符合承臺設計尺寸,模板安裝好后,經監理工程師對輪廓尺寸、標高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混凝土澆筑。
5)混凝土灌筑:承臺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澆筑時采用分層澆筑,每層澆筑厚度不超過30cm,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澆筑時應對稱進行,使模板均勻受力。混凝土澆筑上層時,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進行,上層混凝土振搗時,搗固棒應插入下層已澆筑混凝土100~150mm,避免出現冷凝產生冷縫。澆筑過程中派專人護模,保證模板不變形。
6)混凝土養護、拆模、土方回填:當混凝土達到終凝后派專人灑水養護,3d后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后,在承臺四周用土分層回填夯實。
篇2:樁承臺施工方法(3)
樁承臺施工方法(三)
1)基坑開挖:根據承臺所處位置的地質條件、地形情況,結合道路施工,開挖采用人工配合機械放坡開挖。基坑開挖好后,對基坑底標高、平面尺寸以及地基承載力等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其主要施工技術措施有:
挖基前測量放線,并有固定樁和護樁,放出邊坡。
邊坡坡度為1∶0.75,基坑開挖尺寸比設計基礎結構邊長大50cm。開挖至比設計基底標高高20cm時,用人工清底,防止基底土體被擾動。
基底開挖至設計標高后,澆筑10cm厚C10素混凝土墊層,模板使用竹膠板,采用商品混凝土,澆筑時采用插入式搗固器振搗。
圖6-3樁基礎承臺施工工藝流程在基坑周圍距坑3m處設置攔水埂,嚴禁雨水浸泡基坑,基坑內及地表積水由排水溝及時排出做業區。
2)樁頭剔鑿: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采用人工剔除樁頭混凝土,嚴格控制剔除深度,同時又必須保證鑿至新澆、密實混凝土面而且達到樁頂設計標高。
3)鋼筋綁扎:鋼筋預先根據設計尺寸配好料,在墊層混凝土澆筑1d后可進行現場綁扎。
鋼筋加工時,先綁扎下層鋼筋,鋼筋周邊所有節點必須全部綁扎,其余可采用50%交錯綁扎。底層鋼筋完成后進行豎向鋼筋施工,必要時豎向筋可點焊于底層鋼筋網上,確保立筋牢固;豎向筋完成后進行頂層鋼筋和側面鋼筋綁扎。
鋼筋保護層根據設計保護層厚度采用預制砂漿墊塊,底層鋼筋完成后將墊塊墊于底層鋼筋網下,頂層鋼筋保護層用豎向筋高度控制,側向保護層采用預制砂漿墊塊。
承臺鋼筋施工完成后,必須按設計位置預留墩柱、墩臺鋼筋,并用箍筋固定于鋼筋網上。
鋼筋加工尺寸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執行,鋼筋綁扎,焊接等嚴格按照有關規范、標準執行。
4)承臺模板:采用大塊竹膠板拼裝,腳手架鋼管配拉桿加固,拉桿采用φ14鋼筋加工而成,拉桿間距為橫向750mm,豎向600mm,并用斜撐進行加固。模板的凈空尺寸必須符合承臺設計尺寸,模板安裝好后,經監理工程師對輪廓尺寸、標高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混凝土澆筑。
5)混凝土灌筑:承臺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澆筑時采用分層澆筑,每層澆筑厚度不超過30cm,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澆筑時應對稱進行,使模板均勻受力。混凝土澆筑上層時,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進行,上層混凝土振搗時,搗固棒應插入下層已澆筑混凝土100~150mm,避免出現冷凝產生冷縫。澆筑過程中派專人護模,保證模板不變形。
6)混凝土養護、拆模、土方回填:當混凝土達到終凝后派專人灑水養護,3d后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后,在承臺四周用土分層回填夯實。
篇3:高層建筑柱墻板樁承臺施工措施
高層建筑柱、墻板與樁承臺的施工措施
在施工組織管理上將采取下列組織技術措施:
1、現場設臨時指揮小組,配備足夠的混凝土攪拌車、泵車及人員,加強車輛調度,輪流作業,確保一次連續澆搗完畢。加快澆搗速度,為不使砼產生冷縫,按斜面分層,逐層澆灌循序推進、一次到頂的澆筑方法,減少砼的暴露面積,從而減少在外界氣溫下的熱量損失。
2、在震搗時震動棒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點形式為列式,插點距離為600mm,左右上下層震搗搭接50~100mm,每點震搗20~30秒。
3、樁承臺底面標高、挖土(按挖土方案)防止塌土。開挖的工作面應達到降水水溝、降水井的位置要求,降水面深度不小于樁承臺墊層面以下50厘米。
4、立模板應防止漏漿、漲模情況產生,控制模板的剛度,用Φ12螺栓對串拉結,邊模支在圍護支承上,砼澆搗后未到強度時,不能拆除。模板的標高、幾何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拆模時間必須正確,絕對不應過早拆模。
鋼筋規格尺寸、材質都應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要求,并應有合格證、復試報告。鋼筋的焊接、錨固長度,都要按有關規定及設計要求。對柱的鋼筋應按設計要求,在鋼筋綁扎時,嚴格核對鋼筋的數量、錨固長度、搭接長度、軸線尺寸、柱鋼筋的固定正確、牢固不誤。柱鋼筋的軸線特別要注重,一定要有固定的措施。(在樁承臺、底板中鋼筋用電焊加支撐固定),在澆搗砼時及時檢查核對是否移位,發現移位,立即進行高速處理。砼澆搗好后,絕對不允許柱筋、砼墻筋移位。
砼拆模時不準過早,砼澆筑后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養護、覆蓋草包和塑料薄膜,防止砼內外溫差過大產生裂縫。拆模后及時覆土,根據實際情況加強養護、灌水等措施。養護應派專人負責,養護責任感應強,不得馬虎。砼澆搗未達到一定強度時,不準碰撞、拉車、壓重物,防止砼產生裂縫、影響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