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有限公司新員工培訓規范
對于踏上一個全新的工作環境的新員工,對他們影響最大的是工作中遇到的領導、同事及公司的企業文化;對新員工的培養方式決定著他們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目標,疏忽不得。為公司留住優秀人才、建立企業文化、提高組織績效,特制定新入職員工培訓規范。
一、員工培訓工作目標
1.理解和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發展戰略;
2.熟悉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
3.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和知識水平;
4.提高員工的任職能力和工作績效;
5.改善員工的工作態度,提高團隊精神和工作熱情;
6.發揮員工潛能,促進企業發展;
7.根據員工需求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
二、員工培訓工作準則
1.培訓最需要培訓的員工;
2.適應公司發展的整體性、計劃性;
3.員工職業生涯及發展規劃;
4.全員的積極參加與經驗分享;
5.全方位的效果評估和反饋;
6.注重提升能力而不是酬賞。
集訓→分散→跟蹤→反饋→評估.→再訓
三、上崗前的集中培訓
新來的員工,要經過公司領導講話、學習有關本公司知識、實習、集訓等集中培訓,然后再正式分配到各個單位。崗前集中式的訓練由人力資源部組織,企業文化部、企業管理部協助,時間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培訓的目的是解決一些共同的問題,讓新員工盡快熟悉了解公司的基本情況。可采用主題講解、音像授課、互動培訓、在線教育、內部刊物發行等方式來實現。
四、培訓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樹立對公司的認同感
講述公司發展史及未來發展規劃,公司領導及部門負責人介紹,組織機構介紹,人事制度、業務介紹,宣講企業理念系統,研討企業行為和視覺系統,教唱公司司歌,市場與競爭對手介紹等等。
2.交流文化觀、價值觀
在上述活動的基礎上,要求新員工確定自己的工作態度和人生目標,并提供有關的《員工手冊》等,幫助其盡快完成角色轉換。
3.職業發展規劃設計
明確新員工對公司的感想,了解新員工對本崗位的認識及其下一步發展目標。對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公司提供有力的支持。
4.員工業務禮儀
樹立觀念:員工代表的是企業形象。
5.增強對公司行為準則:“由理念起步,按規則行動,以創新生存,靠團隊發展”的理解。
6.合格企業人的心理素質訓練
通過培訓使新員工以客觀的眼光看待工作并養成對人對事的正確的態度。培訓強調合格企業人心態。
五、針對公司特征對員工提出五點建議:
1.金錢方面:有計劃地用于家庭的日常開支和親戚朋友間的人際交往。
2.身份及信用:是公司的一員,重視公司信用,為維護公司信譽而努力。作為完全獨立的個人開展交往。
3.工作開展:自主確定需要達到何種工作成果,取得什么樣的進展,以及自己的工作目標,原則是:有利于公司、有利于社會。
4.評價方式:重視實際業績,講求結果的實在性,以及積極的工作態度。
5.人際關系:與上司應有上下級之間的關系、與公司同事應有互助的關系、與下屬應有指導關系、與客戶之間應有賓客關系;注重謙語的使用。牢固樹立尊重上級、同事、下級、客戶的習慣,長期贏得他們的信任。
六、踏上工作崗位時的分散訓練
1.正確的步驟。
在新員工到來之前,便確立培訓新員工的步驟、方法。
2.認識新員工的優點,針對其特長安排工作。
新員工邁第一步的時候,就把最好的方法傳授給他們,讓他們順利工作,獲得成功,樹立起工作信心。
3.協助新員工養成隨時匯報工作、與上級溝通、與同事協助的習慣。
強調匯報工作是進行組織培訓的基本內容之一,能培養員工有始有終的工作態度。
4.不僅注重結果,還要注重工作過程、方式方法,先求質量再求數量。
一正確二速度三提高是公司培訓新員工的基本原則。
5.使員工了解工作的嚴格性,準確地執行上級意圖。
在布置工作時,用肯定的語氣下達命令,提出要求,使員工覺得必須完成。
6.培養員工的時間管理觀念,珍惜自己與別人的時間。
遵守時間,包括遵守上班時間,遵守會議時間,遵守同外單位人約定的時間等等。這是新員工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
7.培訓新老員工之間的親切感,加強溝通與團隊合作、相互協助的培訓。
公司倡導:工作是用“助人”換取“快樂”。
員工的行為準則在新員工時期最易掌握,工齡越長所需的時間也越多。
七、工作一段時間后的跟蹤培訓
在進行了工作之前的集中訓練和工作之初的分散訓練之后,新員工可以平穩地開展工作了,但這并不意味著訓練工作的完成,新員工訓練成敗與否的重要一環便是員工工作一段時間后的補充培訓、跟蹤指導工作。
八、公司對新員工實施跟蹤訓練的方法:
1.參加由人力資源部組織的集中訓練。
2.影視教學訓練。
3.進行野外拓展競技活動,培養員工的協調能力。
4.派遣員工參加公司以外的專題培訓等。
九、新員工培訓效果的追蹤與評估
在新員工接受上述訓練后,便可對本次新員工培訓的效果進行評估了。
十、公司培訓的準則
1.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習什么”的學習方式學習。
2.業務培訓與管理培訓并重。
3.從問題出發,有針對性地培訓。
4.關注員工的職業發展與技能的提升。
5.學習從應用與行動開始。
6.關注細節。
7.注重團隊的學習。
8.培訓具有前瞻性。
十一、完善的培訓體系
1.課程體系——如入職培訓課程、員工培訓課程、管理培訓課程、技術培訓課程、業務培訓課程等系列課程。
2.教材體系——購買引進或自行開發的企業理念手冊,員工手冊、經營運作手冊以及管理、技術、文化和業務培訓教材庫。
3.培訓師體系——由人力資源部牽頭,組織高素質員工建立兼職培訓師隊
伍,咨詢顧問等專家隊伍。4.培訓設施——專用培訓基地、專用教室、多媒體、網絡教學等設施。
5.培訓管理——培訓與員工的職業發展密切結合,培訓與公司的發展戰略緊密結合。
十二、培訓與發展
我們的理念:培訓是最大的福利
培訓與發展無論對于員工而言還是對于公司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公司對此非常重視,我們強調員工進入公司,就要有“成就自我,服務公司”的理念。對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其能力與績效,進而幫助其更進一步地發展,是公司義不容辭的義務。
篇2:物業管理知識培訓:禮儀規范知識
物業管理知識培訓:禮儀規范知識
001禮儀的涵義是:禮的本意是敬神,泛指特定民族、人群或國家基于歷史傳統而形成的,以確立、維護社會等級秩序為核心內容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典章制度、行為方式。規范自身形式的禮,稱為禮儀。規范對他人態度和行為的禮,稱為禮貌。禮節是禮貌的具體體現。
002物業管理工作中禮儀接待服務工作必須注意的問題:注意禮節,講究原則;一視同仁,舉止得當;嚴于律己,寬于待人。
003禮儀接待服務工作中最基本的禮儀有兩大類:一類是體現在語言上的禮節,有稱呼禮節、問候禮節、應答禮節;另一類是體現在行為舉止上的禮節,有迎送禮節、操作禮節和次序禮節。
004儀表、儀容的基本要求是:儀表即人的外表,它包括容貌、姿態、服飾三個方面。儀容主要是指人的容貌。
005儀態的涵義是:指人在行為中的姿勢和風度。
006儀態的具體要求有:站姿;坐姿;步姿;手勢;表情。
007物業管理禮儀接待工作的主要規程是:接待服務,應思想集中、精神飽滿、真誠微笑、著裝整齊,儀表、儀容端莊、整潔,熱情問候、一視同仁、依次接待.讓人感到你是樂于助人的,做到百問不厭,有問必答。
篇3:物業知識培訓:談話禮儀規范
物業知識培訓:談話禮儀規范
談話是人們交流感情,增進了解的主要手段。在人際交往中,一般人都講究“聽其言,觀其行”,把談話作為考察人品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在社交活動中,談話中說的一方和聽的一方都理應好自為之。
一、尊重他人
談話是一門藝術,談話者的態度和語氣極為重要。有人談起話來滔滔不絕,容不得其他人插嘴,把別人都當成了自己的學生;有人為顯示自己的伶牙俐齒,總是喜歡用夸張的語氣來談話,甚至不惜危言聳聽;有人以自己為中心,完全不顧他人的喜怒哀樂,一天到晚談的只有自己。這些人給人的只是傲慢、放肆、自私的印象,因為不懂得尊重別人。
二、談吐文明
談話中一些細小的地方,也應當體現對他人的尊重。談話中使用外語和方言,需要顧及談話的對象以及在場的其他人。假如有人聽不懂,那就最好別用。不然就會使他人感到是故意賣弄學問或有意不讓他聽懂。與許多人一起談話,不要突然對其中的某一個人竊竊私語,湊到耳邊小聲說話更不允許。如果確有必要提醒他注意臉上的飯粒或松開的褲扣,那就應該請他到一邊去談。
當談話者超過三人時,應不時同其他所有的人都談上幾句話。不要搞“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而冷落了某個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女士們談話要禮貌而謹慎,不要在許多人交談時,同其中的某位女士一見如故,談個不休。
三、溫文爾雅
有人談話得理不讓人,天生喜歡抬杠;有人則專好打破砂鍋問到底,沒有什么是不敢談、不敢問的。這樣做都是失禮的。在談話時要溫文爾雅,不要惡語傷人,諷刺謾罵,高聲辯論,糾纏不休。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占了上風,也是得不償失的。
四、話題適宜
談話時要注意自己的氣量。當選擇的話題過于專,或不被眾人感興趣,或對自己的寵物阿貓、阿狗介紹得過多了的時候,聽者如面露厭倦之意,應立即止住,而不宜我行我素,當有人出面反駁自己時,不要惱羞成怒,而應心平氣和地與之討論。發現對方有意尋釁滋事時,則可對之不予理睬。
不論生人熟人,如一起相聚,都要盡可能談上幾句話。遇到有人想同自己談話,可主動與之交談。如談話中一度冷場,應設法使談話繼續下去。在談話過程中因故急需退場,應向在場者說明原因,并致歉意,不要一走了之。
談話中的目光與體態是頗有門道的。談話時目光應保持平視,仰視顯得謙卑,俯視顯得傲慢,均應當避免。談話中應用眼睛輕松柔和地注視對方的眼睛,但不要眼睛瞪得老大,或直愣愣地盯住別人不放。
以適當的動作加重談話的語氣是必要的,但某些不尊重別人的舉動不應當出現。例如揉眼睛,伸懶腰、挖耳朵,擺弄手指,活動手腕,用手指向他人的鼻尖,雙手插在衣袋里,看手表,玩弄鈕扣,抱著膝蓋搖晃等等。這些舉動都會使人感到心不在焉,傲慢無禮。
五、善于聆聽
談話中不可能總處在“說”的位置上,只有善于聆聽,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雙向交流。
聽別人談話要全神貫注,不可東張西望,或顯出不耐煩的表情。應當表現出對他人談話內容的興趣,而不必介意其他無關大局的地方,例如對方濃重的鄉音或讀錯的某字。
聽別人談話就要讓別人把話講完,不要在別人講得正起勁的時候,突然去打斷。假如打算對別人的談話加以補充或發表意見,也要等到最后。有人在別人剛剛一張嘴的時候,就喜歡搶白和挑剔對方。人家說明天可能下雨,他偏說那也未必,人家談起《紅高粱》確實是部出色的影片,他卻說這部影片糟糕透了等,都是太淺薄的表現。
在聆聽中積極反饋是必要的,適時地點頭、微笑或簡單重復一下對方談話的要點,是令雙方都感到愉快的事情,適當地贊美也是需要的。
參加他人正在進行的談話,應征得同意,不要悄悄地湊上前去旁聽。有事要找正在談話的人,也應立于一旁,當他談完之后再去找他。若在場之人歡迎自己參加談話,則不必推辭。在談話中不應當做永遠的聽眾,一言不發與自吹自擂都同樣是走極端,同樣會令眾人掃興。
六、以禮待人
談話不必刻意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轟動效應,以禮待人,善解人意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在談話中,如果對待上級或下級、長輩或晚輩、女士或男士、外國人或中國人,都能夠一視同仁,給予同樣的尊重,才是一個最有教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