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常識—電纜線的基礎知識2
21、交聯熱收縮電纜附件有哪些優點?
答:這是一種新型材料,它與現在其他類型附件比較具有電氣性能優越、體積小、質量小、安裝簡便、材料配套等優點,另外還具有耐氣候、抗污穢性、阻燃自熄等能力。
22、對電纜導體連接點的機械強度有何要求?
答:連接點的機械強度,一般低于電纜導體本身的抗拉強度,對于固定敷設的電力電纜,其連接點的抗拉強度要求不低于導體本身抗拉強度的60%。
23、電力電纜的絕緣層材料應具備哪些主要性能?
答;應具備下列主要性能:
(1)高的擊穿強度;
(2)低的介質損耗;
(3)相當高的絕緣電阻;
(4)優良的耐放電性能;
(5)具有一定的柔軟性和機械強度;
(6)絕緣性能長期穩定。
24、機械敷設電纜時,牽引強度有何規定?
答:對于銅芯電纜,當牽引頭部時,允許牽引強度為70N/cm;對于鋁芯電纜,當牽引頭部時,允許牽引強度為40N/cm;若利用鋼絲網套牽引時,鉛護套電纜允許強度為10N/cm;
鉛護套電纜為40N/cm。
25、對電纜保護管有何規定?
答:(1)電纜需要穿保護管敷設時,管子內徑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水泥管的內徑不應小于100mm;
(2)電纜管的彎曲半徑應符合所穿入電纜彎曲半徑的規定;
(3)每根管子最多不應超過三個彎頭,直角彎不應多于2個。
26、如何測量電纜護套的外徑?
答:在護套圓周上均勻分布的五點處,測量護套外徑和其平均值,其平均外徑既為護套的外徑。
27、不同截面的銅芯電纜如何連接?
答:不同截面的銅芯電纜連接,可采用開口弱背銅接管,以錫焊法連接,也可用純銅棒按不同的截面要求連接成銅接管,以壓接法連接。
28、簡述10KV交聯電纜熱縮式制作戶內終端頭的過程?
答;(1)準備階段:檢查熱縮電纜附件是否齊備,型號是否相配,檢查并確認電纜有無潮氣后,檢查電纜。
(2)切除多余電纜,根據現場情況決定電纜長度。
(3)剝除護層。
(4)焊接接地線,將接地線焊接在鋼帶上。
(5)填充三叉口及繞包密封膠。
(6)安裝三芯分支護套,將護套套入根部,從中部開始收縮,先往根部,再往指部。
(7)剝銅帶和外半導電層,剝切三芯分支套口20mm以上的銅帶,嚴禁損傷主絕緣,清除干凈半導電層。
(8)安裝應力管,管口端部分支套對接后熱縮。
(9)安裝接線端子。
(10)安裝絕緣管。
(11)安裝密封管。
(12)核相后安裝相色管。
29、戶內、戶外預制式終端安裝步驟有哪些?
答:(1)將電纜按預定位置就位、固定、清潔表面,參照說明書剝除外護套,如有特殊需要,外護套剝切長度可調整,分別由銅帶、外護套鎧裝引出2組地線。
(2)由外護套口向上量取需要尺寸,切除多余電纜,套入熱縮三指套至三叉口根部由中間加熱收縮,由指套上口向上量取規定尺寸(35kv為350~380mm)。去掉多余銅帶(保留20mm),再保留半導體預定位置,壓接出線端子密封。
30、在什么情況下,現場安裝的電動機應進行抽芯檢查?
答:電動機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抽芯檢查:
(1)出廠日期超過制造廠保證期限者;
(2)經外觀檢查或電氣試驗,質量有可疑時;
(3)開啟式電機經端部檢查有可疑時;
(4)試運轉時有異常情況者。
31、發電機手動同期并列應具備哪些條件?答:發電機并列的三個條件是待并發電機的電壓、頻率、相位與運行系統的電壓、頻率、相位之差小于規定值。
32、母線裝置施工完,應進行哪些檢查?
答:應進行下列檢查:
(1)金屬構件的加工、配制、焊接螺接應符合規定;
(2)各部螺栓、墊圈、開口銷等零部件應齊全可靠;
(3)母線配制及安裝架應符合規定,相間及對地電氣距離符合要求;
(4)瓷件、鐵件及膠合處應完整,充油套管應無滲油,油位正常;
(5)油漆完整,相色正確,接地良好。
33、在35kv及以下電力電纜接頭中,改善其護套斷開處電場分布的方法有幾種(請列出五種),并簡述其方法。
答:(1)脹喇叭口:在鉛包割斷處把鉛包邊緣撬起,成喇叭狀,其邊緣應光滑、圓整、對稱。
(2)預留統包絕緣:在鉛包切口至電纜芯線分開點之間留有一段統包絕緣紙。
(3)切除半導電紙:將半導電紙切除到喇叭口以下。
(4)包繞應力錐:用絕緣包帶和導電金屬材料包成錐形,人為地將屏蔽層擴大,以改善電場分布。
(5)等電位法:對于干包型或交聯聚乙烯電纜頭,在各線芯概況絕緣表面上包一段金屬帶,并將其連接在一起。
(6)裝設應力控制管:對于35kv及發下熱縮管電纜頭,首先從線芯銅屏蔽層末端方向經半導體帶至線芯絕緣概況包繞2層半導體帶,然后將相應規格折應力管,套在銅屏蔽的末端處,熱縮成形。
34、電纜支架的加工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1)鋼材應平直,無明顯扭曲,下料誤差應在5mm范圍內,切口應無卷邊,毛剌;
(2)支架應焊接牢固,無顯蓍變形,各橫撐間的垂直凈距與設計偏差不應大于5mm;
(3)金屬支架必須進行防腐處理,位于濕熱、鹽、霧以及有化學腐蝕地區時,應根據設計作特殊的防腐處理。
35、列舉出你熟悉的電纜架。
答:拼焊式E型架、裝配式E型架、橋式電纜架、電纜托架、掛鉤式支架、單根電纜支架等。
36、敷設電纜應滿足哪些要求?
答:應滿足以下要求:
(1)安全運行方面,盡可能避免各種外來損壞,提高電纜線路的供電可靠性;
(2)經濟方面,從投資最省的方面考慮;
(3)施工方面,電纜線路的路徑必須便于旋工和投運后的維修。
37、制作電纜終端頭或中間接頭的絕緣材料有哪些?
答:有絕緣膠、絕緣帶、絕緣管、絕緣手套、絕緣樹脂等。38、簡述電纜頭制作的一般操作程序。
答:(1)制作前的準備:包括○1閱讀安裝說明書;○2察看現場;○3備料;○4電纜試潮;○5制作前測試等。
(2)接頭的制作過程:包括○1割斷多余電纜;○2電纜保護層的剝切;○3導體連接;○4包繞絕緣(或收縮管材);○5安裝接頭外殼;○6灌注絕緣劑;○7進行密封處理等。
(3)制作后電氣測試。
39、電纜保護管的加工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1)管口應無毛剌和尖銳楞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2)電纜管在彎制后,不應有裂縫和顯著的凹癟現象,其彎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徑10%;電纜管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所穿入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
(3)金屬管應在外表涂防腐漆或瀝表,鍍鋅管鋅層剝落處也應涂以防腐漆。
40、電纜的排列符合哪些要求?
答:(1)電力電纜和控纜不應配置在同一層支架上。
(2)高、低壓電纜,強、弱電控纜應按須序分層配置,一般情況宜由上而下,但在含有35kv以上高壓電纜引入柜盤時,為滿足彎曲半徑,可由下面上配置。
篇2:電纜線路敷設安全技術措施
電纜線路敷設安全技術措施
1)電纜中必須包含全部工作芯線和用作保護零線或保護線的芯線。需要三相四線制配電的電纜線路必須采用五芯電纜。五芯電纜必須包含淡藍、綠/黃二種顏色絕緣芯線。淡藍色芯線必須用作N線;綠/黃雙色芯線必須用作PE線,嚴禁混用。
2)電纜截面的選擇應符合JGJ46—20**規范中第7.1.3條1、2、3款的規定,根據其長期連續負荷允許載流量和允許電壓偏移確定。
3)電纜線路應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設,并應避免機械損傷和介質腐蝕。埋地電纜路徑應設方位標志。
4)電纜類型應根據敷設方式、環境條件選擇。埋地敷設宜選用鎧裝電纜;當選用無鎧裝電纜時,應能防水、防腐。架空敷設宜選用無鎧裝電纜。
5)電纜直接埋地敷設的深度不應小于O.7m,并應在電纜緊鄰上、下、左、右側均勻敷設不小于50mm厚的細砂,然后覆蓋磚或混凝土板等硬質保護層。
6)埋地電纜在穿越建筑物、構筑物、道路、易受機械損傷、介質腐蝕場所及引出地面從2.0m高到地下O.2m處,必須加設防護套管,防護套管內徑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
7)埋地電纜與其附近外電電纜和管溝的平行間距不得小于2m,交叉間距不得小于1m。
8)埋地電纜的接頭應設在地面上的接線盒內,接線盒應能防水、防塵、防機械損傷,并應遠離易燃、易爆、易腐蝕場所。
9)架空電纜應沿電桿、支架或墻壁敷設,并采用絕緣子固定,綁扎線必須采用絕緣線,固定點間距應保證電纜能承受自重所帶來的荷載,敷設高度應符合JGJ46—20**規范中第7.1節架空線路敷設高度的要求,但沿墻壁敷設時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架空電纜嚴禁沿腳手架、樹木或其他設施敷設。
10)在建工程內的電纜線路必須采用電纜埋地引人,嚴禁穿越腳手架引人。電纜垂直敷設應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豎井、垂直孔洞等,并宜靠近用電負荷中心,固定點每樓層不得少于一處。電纜水平敷設宜沿墻或門口剛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裝飾裝修工程或其他特殊階段,應補充編制單項施工用電方案。電源線可沿墻角、地面敷設,但應采取防機械損傷和電火措施。
11)電纜線路必須有短路保護和過載保護,短路保護和過載保護電器與電纜的選配應符合JGJ46—20**規范中第7.1.17條和7.1.18條要求。
篇3:工程造價常識:電纜線基礎知識2
工程造價常識—電纜線的基礎知識2
21、交聯熱收縮電纜附件有哪些優點?
答:這是一種新型材料,它與現在其他類型附件比較具有電氣性能優越、體積小、質量小、安裝簡便、材料配套等優點,另外還具有耐氣候、抗污穢性、阻燃自熄等能力。
22、對電纜導體連接點的機械強度有何要求?
答:連接點的機械強度,一般低于電纜導體本身的抗拉強度,對于固定敷設的電力電纜,其連接點的抗拉強度要求不低于導體本身抗拉強度的60%。
23、電力電纜的絕緣層材料應具備哪些主要性能?
答;應具備下列主要性能:
(1)高的擊穿強度;
(2)低的介質損耗;
(3)相當高的絕緣電阻;
(4)優良的耐放電性能;
(5)具有一定的柔軟性和機械強度;
(6)絕緣性能長期穩定。
24、機械敷設電纜時,牽引強度有何規定?
答:對于銅芯電纜,當牽引頭部時,允許牽引強度為70N/cm;對于鋁芯電纜,當牽引頭部時,允許牽引強度為40N/cm;若利用鋼絲網套牽引時,鉛護套電纜允許強度為10N/cm;
鉛護套電纜為40N/cm。
25、對電纜保護管有何規定?
答:(1)電纜需要穿保護管敷設時,管子內徑不應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水泥管的內徑不應小于100mm;
(2)電纜管的彎曲半徑應符合所穿入電纜彎曲半徑的規定;
(3)每根管子最多不應超過三個彎頭,直角彎不應多于2個。
26、如何測量電纜護套的外徑?
答:在護套圓周上均勻分布的五點處,測量護套外徑和其平均值,其平均外徑既為護套的外徑。
27、不同截面的銅芯電纜如何連接?
答:不同截面的銅芯電纜連接,可采用開口弱背銅接管,以錫焊法連接,也可用純銅棒按不同的截面要求連接成銅接管,以壓接法連接。
28、簡述10KV交聯電纜熱縮式制作戶內終端頭的過程?
答;(1)準備階段:檢查熱縮電纜附件是否齊備,型號是否相配,檢查并確認電纜有無潮氣后,檢查電纜。
(2)切除多余電纜,根據現場情況決定電纜長度。
(3)剝除護層。
(4)焊接接地線,將接地線焊接在鋼帶上。
(5)填充三叉口及繞包密封膠。
(6)安裝三芯分支護套,將護套套入根部,從中部開始收縮,先往根部,再往指部。
(7)剝銅帶和外半導電層,剝切三芯分支套口20mm以上的銅帶,嚴禁損傷主絕緣,清除干凈半導電層。
(8)安裝應力管,管口端部分支套對接后熱縮。
(9)安裝接線端子。
(10)安裝絕緣管。
(11)安裝密封管。
(12)核相后安裝相色管。
29、戶內、戶外預制式終端安裝步驟有哪些?
答:(1)將電纜按預定位置就位、固定、清潔表面,參照說明書剝除外護套,如有特殊需要,外護套剝切長度可調整,分別由銅帶、外護套鎧裝引出2組地線。
(2)由外護套口向上量取需要尺寸,切除多余電纜,套入熱縮三指套至三叉口根部由中間加熱收縮,由指套上口向上量取規定尺寸(35kv為350~380mm)。去掉多余銅帶(保留20mm),再保留半導體預定位置,壓接出線端子密封。
30、在什么情況下,現場安裝的電動機應進行抽芯檢查?
答:電動機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抽芯檢查:
(1)出廠日期超過制造廠保證期限者;
(2)經外觀檢查或電氣試驗,質量有可疑時;
(3)開啟式電機經端部檢查有可疑時;
(4)試運轉時有異常情況者。
31、發電機手動同期并列應具備哪些條件?答:發電機并列的三個條件是待并發電機的電壓、頻率、相位與運行系統的電壓、頻率、相位之差小于規定值。
32、母線裝置施工完,應進行哪些檢查?
答:應進行下列檢查:
(1)金屬構件的加工、配制、焊接螺接應符合規定;
(2)各部螺栓、墊圈、開口銷等零部件應齊全可靠;
(3)母線配制及安裝架應符合規定,相間及對地電氣距離符合要求;
(4)瓷件、鐵件及膠合處應完整,充油套管應無滲油,油位正常;
(5)油漆完整,相色正確,接地良好。
33、在35kv及以下電力電纜接頭中,改善其護套斷開處電場分布的方法有幾種(請列出五種),并簡述其方法。
答:(1)脹喇叭口:在鉛包割斷處把鉛包邊緣撬起,成喇叭狀,其邊緣應光滑、圓整、對稱。
(2)預留統包絕緣:在鉛包切口至電纜芯線分開點之間留有一段統包絕緣紙。
(3)切除半導電紙:將半導電紙切除到喇叭口以下。
(4)包繞應力錐:用絕緣包帶和導電金屬材料包成錐形,人為地將屏蔽層擴大,以改善電場分布。
(5)等電位法:對于干包型或交聯聚乙烯電纜頭,在各線芯概況絕緣表面上包一段金屬帶,并將其連接在一起。
(6)裝設應力控制管:對于35kv及發下熱縮管電纜頭,首先從線芯銅屏蔽層末端方向經半導體帶至線芯絕緣概況包繞2層半導體帶,然后將相應規格折應力管,套在銅屏蔽的末端處,熱縮成形。
34、電纜支架的加工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1)鋼材應平直,無明顯扭曲,下料誤差應在5mm范圍內,切口應無卷邊,毛剌;
(2)支架應焊接牢固,無顯蓍變形,各橫撐間的垂直凈距與設計偏差不應大于5mm;
(3)金屬支架必須進行防腐處理,位于濕熱、鹽、霧以及有化學腐蝕地區時,應根據設計作特殊的防腐處理。
35、列舉出你熟悉的電纜架。
答:拼焊式E型架、裝配式E型架、橋式電纜架、電纜托架、掛鉤式支架、單根電纜支架等。
36、敷設電纜應滿足哪些要求?
答:應滿足以下要求:
(1)安全運行方面,盡可能避免各種外來損壞,提高電纜線路的供電可靠性;
(2)經濟方面,從投資最省的方面考慮;
(3)施工方面,電纜線路的路徑必須便于旋工和投運后的維修。
37、制作電纜終端頭或中間接頭的絕緣材料有哪些?
答:有絕緣膠、絕緣帶、絕緣管、絕緣手套、絕緣樹脂等。38、簡述電纜頭制作的一般操作程序。
答:(1)制作前的準備:包括○1閱讀安裝說明書;○2察看現場;○3備料;○4電纜試潮;○5制作前測試等。
(2)接頭的制作過程:包括○1割斷多余電纜;○2電纜保護層的剝切;○3導體連接;○4包繞絕緣(或收縮管材);○5安裝接頭外殼;○6灌注絕緣劑;○7進行密封處理等。
(3)制作后電氣測試。
39、電纜保護管的加工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1)管口應無毛剌和尖銳楞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2)電纜管在彎制后,不應有裂縫和顯著的凹癟現象,其彎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徑10%;電纜管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所穿入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
(3)金屬管應在外表涂防腐漆或瀝表,鍍鋅管鋅層剝落處也應涂以防腐漆。
40、電纜的排列符合哪些要求?
答:(1)電力電纜和控纜不應配置在同一層支架上。
(2)高、低壓電纜,強、弱電控纜應按須序分層配置,一般情況宜由上而下,但在含有35kv以上高壓電纜引入柜盤時,為滿足彎曲半徑,可由下面上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