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泛堿的形成
眾所周知,混凝土中的主要成份是硅酸鈣(弱酸強堿性鹽),遇水后發(fā)生水化反應,形成游離鈣、硅酸和氫氧根。混凝土的疏松多孔結構決定了混凝土有一定的含水率。當混凝土中的水足夠多時,在毛細壓作用下,水可以沿毛細孔上升達10cm左右,此時,混凝土中的鹽份被水帶出淤積于混凝土表面,同時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鈉、鉀等物質也會以水為載體溶出。到達混凝土表面后,隨著水份蒸發(fā),這些物質殘留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白色粉末狀晶體,或者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在混凝土表面結晶形成白色硬塊。混凝土泛堿就是這樣形成的。
混凝土泛堿,有兩個副作用:
1、混凝土中鈣離子的流失伴隨著氫氧根的流失,造成混凝土堿性降低,當混凝土PH值低于12的時候,混凝土中的鋼筋開始銹蝕;PH值越低,混凝土中鋼筋銹蝕速度越快;
2、此處發(fā)生泛堿,那么很明顯,說明此處已經開始滲漏。
混凝土泛堿的治理:
用干刷子用力刷除;
用水和刷子清洗;
用高壓水槍或者輕微噴沙后再次用水清洗;
對于不溶于水的泛堿物質,可以用稀釋后的弱酸清洗,例如:
5%~10%的鹽酸溶液;10%的磷酸溶液;5%的磷酸和醋酸混合溶液;使用酸溶液進行清洗的時候一定注意避免破壞整面墻壁的外觀,因為酸對混凝土有一定的腐蝕作用。
為防止泛堿現象再次發(fā)生,在將泛堿部位清洗干凈后,應該在外墻使用潮氣屏障,如密封劑、涂料、滲透性差的防水涂料等;在內墻使用防水汽同時具有單項可呼吸性的涂料。
篇2:商品混凝土冬期生產施工控制措施介紹
商品混凝土冬期生產及施工控制措施介紹
在華北地區(qū),冬季氣溫都在-5℃以下,我們圍繞本單位冬季商品混凝土的生產、運輸、泵送、施工、養(yǎng)護過程,在進入冬期生產施工時作為冬期技術交底與相關方溝通,以便更好的對混凝土生產過程和施工過程進行控制。我公司在實施該措施三年多來,在保證混凝土冬期產品質量和工程質量上起到了一定效果,為今后商品混凝土冬期施工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本文就有關情況作以介紹。
1 冬施條件
我國行業(yè)標準《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guī)程》JGJ104-97規(guī)定,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xù)五天穩(wěn)定低于5℃,即滿足冬期施工條件。
2 生產準備
2.1 進入冬施前,材料主管根據任務量情況作好原材料的采購計劃,儲備充足的原材料,防止生產過程中因材料斷檔而影響連續(xù)生產。
2.2 嚴把進料關,各種原材料進場后,驗收其質量證明書,并按標準要求進行嚴格的復檢,禁止不合格的材料進入生產過程。
2.3 砂石料應提前備料,依次堆放,使其含水率降低并保持均勻一致。生產時,去除外面一層凍層,使用里面干燥未凍的砂石料,以保證混凝土質量。
2.4 冬施混凝土所用水泥,全部采用水化熱高且早期強度高的P·O32.5和P·O42.5等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2.5 摻加含有早強劑、減水劑和泵送劑的復合型防凍劑,以保證混凝土在達到受凍臨界強度以前不受凍害。
2.6 攪拌用水利用蒸汽加熱,采用抽水箱和貯水箱兩級加熱方式,蒸汽及輸水管外包發(fā)泡聚氨酯保溫,一般極限水溫不超過80℃。
2.7 當只加熱水不能滿足要求,必要時對骨料緩沖倉和攪拌機內通入蒸汽,加熱骨料及機體,以保證混凝土的出機溫度。
2.8 輸水泵、水箱、外加劑泵、外加劑箱等加蓋保溫房,以免熱量損失或凍裂泵體。
2.9 各氣動支路、三聯(lián)件等易凍部位都通用蒸汽進行預熱,保證開關動作靈活可靠,保證混凝土的正常生產。
2.10 混凝土運輸車罐體外加保溫罩,減少運輸途中熱量損失。
2.11 攪拌和輸送設備提前更換防凍液,根據不同階段氣溫更換相應的低溫機油和低溫燃油,以保證能夠在負溫條件下正常工作。
2.12 質檢員每天檢測砂、石料的含水率,并折算至配合比中,遇雨雪天氣要增加檢測次數。
2.13 質檢員每班最少2次復測外加劑的準確性,嚴格控制好其摻量,防止其波動影響混凝土質量。最少4次測量水和骨料的入機溫度和混凝土的出機溫度,確保出機溫度不低于15℃,入模溫度不低于5℃。
2.14 為了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及時了解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建立冬施生產質量管理及回訪小組,負責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及回訪工作。
3 冬施方法
3.1 混凝土公司部分
(1)將加熱的水、砂石料、添加劑與水泥、粉煤灰按如下順序投入攪拌機進行攪拌:中砂、碎石、熱水、水泥、粉煤灰、添加劑,以保證先期投入的砂石料和水的混合物在與水泥接觸時溫度不超過60℃,確保水泥不發(fā)生假凝現象。
(2)攪拌時間適當延長50%左右,保證混凝土攪拌均勻。
(3)盡量減小水灰比(不小于0.4,不大于0.6),
泵送混凝土在保證能夠泵送的前提下,坍落度控制在16cm以下,非泵送混凝土在保證能夠卸出罐的前提下,坍落度控制在12cm以下,以降低發(fā)生凍害程度。
(4)嚴格控制復合型防凍劑的添加量,防止混凝土凍融事故的發(fā)生。
(5)混凝土運輸車罐體上加蓋保溫罩,以減少運輸中熱量損失,每車混凝土打完后,運輸車司機及時沖洗掉進料口及出料口的混凝土,以免污染路面。同時目測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坍落度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通知質檢員和程控員進行調整,并查明其原因。
(6)混凝土澆筑現場,攪拌站和運輸車之間保持通訊暢通,以便由澆筑現場統(tǒng)一指揮。泵送施工時加強運輸車運輸速度,減少運輸時間,保證生產運輸的連續(xù)性,減少混凝土在車泵管道內的停留時間,防止溫降過大堵管,確保混凝土入模溫度不低于5℃。
3.2 施工單位部分
(1)施工方要在生產前詳細準確地提供如下信息:混凝土施工部位、強度等級、計劃用量、混凝土施工方法及有無特殊要求等。
(2)施工現場須準備好混凝土覆蓋用保溫材料,如塑料薄膜、彩條布和草簾等。
(3)搞好擋風外封閉,以提高保溫效果。
(4)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霜和污垢,但不得用水沖洗。
(5)不得在凍土層上進行混凝土澆筑,澆筑前,必須設法升溫使凍土消融。
(6)混凝土接槎時,應預熱舊槎,澆筑后加強保溫,防止接槎受凍。
(7)嚴禁私自往罐車內加水。如果送到時混凝土的坍落度過小,不符合設計要求,可在混凝土公司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適量添加隨車帶的高效減水劑,攪拌均勻后仍可繼續(xù)使用。如果送到時混凝土的坍落度過大導致不能使用,施工單位可做退貨處理。
(8)冬施時初期泵送的清水應用水溫不低于40℃熱水,以防在管內結冰,泵車潤管用水不得放入模板內,初期泵送潤管用過的砂漿也不得直接放入模板內,可先放到其他容器內或均勻散開。
(9)澆筑后,對混凝土結構易凍部位,必須加強保溫,以防凍害。
(10)冬期混凝土初凝時間一般為8小時~10小時,終凝為12小時~14小時。因此應適當把握好抹面時機,并在初凝前(用手輕按表面可留下指痕)進行二次抹面,可以減少表面裂縫。混凝土墻、柱等邊模的拆模時間應適當延長,以避免表面發(fā)生脫皮等影響外觀質量問題。
(11)澆筑并進行相關施工工藝處理后,須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并加蓋草簾養(yǎng)護,以保證混凝土初凝前不受凍,根據施工部位及氣溫情況,一般可參照如下數據覆蓋:氣溫在0℃~5℃時蓋一層草簾和一層塑料薄膜,氣溫在-10℃~0℃時蓋三層草簾和一層塑料薄膜,低于-10℃時蓋四層草簾和一層塑料薄膜;低于-15℃時應采用加溫和其他材料(如巖棉、苯板等)進
行保溫。
(12)由于混凝土中摻有粉煤灰和外加劑,混凝土終凝后,應立即進行覆蓋保溫養(yǎng)護,按國家標準要求,混凝土的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若早期養(yǎng)護不到位,其28天強度將受很大影響。
(13)派專人負責測溫并詳細記錄整個養(yǎng)護期的溫度變化,發(fā)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補救。
(14)適當延長養(yǎng)護時間,根據自然養(yǎng)護的試塊強度決定拆模時間。
4 注意事項
4.1 攪拌機啟動前,攪拌手必須檢查各部件動作是否靈活,設法加熱攪拌機減速器,防止啟動負荷過大燒毀控制電器。
4.2 大方量生產前,質檢員和程控員必須復核配合比和各配料秤的準確性,避免計量誤差。
4.3 生產時,質檢員、程控員時刻觀察坍落度及和易性,隨時調整用水量,并根據標準要求,質檢員及時取樣測試坍落度,按國家規(guī)范制作混凝土試塊。
4.4 澆筑時,工地質檢員檢測坍落度和制作試塊,取樣應在每車混凝土卸出料的1/4~3/4之間采取,應根據混凝土骨料粒徑合理選擇試模尺寸,注意養(yǎng)護水的溫度,必要時采取加溫加熱措施以保證足夠水溫。
4.5 澆筑時,工地質檢員應經常測量混凝土入模溫度,確保澆筑質量。
4.6 養(yǎng)護初期,工地質檢員每晝夜最少四次測量混凝土和環(huán)境溫度,以便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5 結語
確保冬期混凝土工程質量,不僅需要商品混凝土公司嚴格控制生產環(huán)節(jié)和出廠質量,更需要施工單位大力配合和支持,因此,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除嚴格按標準規(guī)范進行混凝土施工外,施工單位一定要做好混凝土的施工和養(yǎng)護工作,以避免商品混凝土在冬期施工過程中留下質量隱患,共同來確保混凝土的工程質量。
篇3:混凝土泵車選型8大要素
混凝土泵車選型8大要素
1.混凝土澆注要素
混凝土泵車選型應根據混凝土工程對象、特點、要求的最大輸送距離、混凝土建筑計劃、混凝土泵形式以及具體條件行綜合考慮
2.建筑的類型和結構
混凝土泵車的性能隨機型而異,選用機型時除進考慮混凝土澆注量以外,還應考慮建筑的類型和結構、施工技術要求、現場條件和環(huán)境等。通常選用的混凝土泵車的主要性能參數應與施工要求相符或稍大,若能力過大,則利用率低,過小,不僅滿足不了要求還會加速混凝土泵車的損耗。
3.施工適應性
有余混凝土泵車具有靈活性,而且臂架高度越高,澆注高度和布料半徑就越大,施工適應性也越強,放在施工中應盡量選用高臂架混凝土泵車。臂架長度28~36m的混凝土泵車是市場上量大面廣的產品,約占75%。長臂架混凝土泵車將成為施工中的主要機型。此外,有混凝土泵車受到汽車底盤承載力的限制,臂架高度超過42m時造價增加很大,且受施工現場空間的限制,故一般很少選用。
4.施工業(yè)務量
所用混凝土泵車的數量,可根據混凝土澆注量、單機的實際輸送量和施工作業(yè)時間進行計算。對那些一次性混凝土澆注量很大的混凝土泵送施工工程,除根據計算確定外,宜有一定的備用量。此外,年產10~15萬M3的混凝土攪拌站,需裝備2~3輛混凝土泵車。
5.產品配置
混凝土泵車的產品性能在選型是應堅持高起點。若選用價值高的混凝土泵車,則對其產品的標準要求也需要提高。對產品主要組成部分的質量,從內在質量到外觀質量都要與整車的高價值相適應。
6.動力系統(tǒng)
混凝土泵車采用全液壓技術,因此要考慮所有的液壓技術是否先進,液壓遠見質量如何。因其動力來源于發(fā)動機,因此除考慮發(fā)動機性能與質量外,還要考慮汽車底盤的性能、承載力及質量等。
7.操作系統(tǒng)
混凝土泵車上的操作控制系統(tǒng)設有手動、有線以及無線的空時方法,由縣控制方便靈活,無線遙控可遠距離操作,一旦電路失靈,可采用手動操作方式。
8.售后服務
混凝土泵車做為特殊車輛,因其特殊性的功能,對安全性、機械性能、生產廠家的售后服務和配件供應均應提出要求。否則一旦發(fā)生意外,不但影響施工進度,還將生產部可想象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