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底板大體積混凝土質量保證措施
1 質量主控項目
1.1 混凝土必須符合設計及施工要求,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施工規(guī)范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1.2 評定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必須按《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 )的規(guī)定和設計要求。
1.3 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初凝技術要求時間,(摻混凝土劑后,初凝在10h)
2 一般項目
2.1 施工縫的留置及處理符合施工組織設計及本方案要求。
2.2 混凝土澆筑后必須按方案及時養(yǎng)護。
2.3 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 前,嚴禁上人、上料。
2.4 混凝土振搗密實,無漏振、漲模、露筋等現(xiàn)象。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實,無裂紋,混凝土棱角完好、無磕碰及損傷。
3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3.1嚴禁在混凝土內(nèi)任意加水,嚴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過在將影響補償收縮混凝土的膨率,直接影響補償收縮及減少收綜裂縫的效果。
3.2止水不帶位置周圍混凝土要細心澆筑振搗,保證密實,止水帶不得依稀。
3.3為保護鋼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確,不得踩踏鋼筋,并不得碰撞,改動模板、鋼筋
3.4在拆模或吊運其他物件時,不得碰壞止水帶。
3.5提前掌握天氣預報信息,盡可能避開雷雨天氣施工,施工現(xiàn)場準備覆蓋塑料簿膜,以防混凝土凝固前受到雨水沖刷。
3.6雨期施工期間要認真勤測混凝土粗骨料的含水量,隨時調(diào)整用水量和粗細肯料的含水量(由商混凝土站控制)。
4混凝土工程質量預控
質量預控流程如圖12-1所示
施工質量預控
圖12-1 質量預控流程圖
篇2:會展中心混凝土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會展中心混凝土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現(xiàn)場地管布置應盡量減少彎頭設置,垂直立面轉換時應設置135度彎頭,也避免90度彎頭形成混凝土粗骨料集中而堵管。
混凝土均由商品混凝土攪拌站供應,混凝土原材料計量要準確。并由實驗室重點對混凝土的質量進行監(jiān)控,以確保工程質量。
混凝土坍落度根據(jù)申請的要求,由攪拌站根據(jù)季節(jié)、氣溫、運輸路徑等條件試配確定,同時滿足泵送入泵時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水灰比控制在0.4-0.6,砂率控制在38%-45%。
商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檢查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是否符合質量要求。且不定期派人去攪拌站抽查。
檢測混凝土在澆筑地點的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值控制在規(guī)范允許的范圍內(nèi)。混凝土坍落度與要求坍落度之間的允許偏差為±30mm。
在澆筑混凝土時,工人要掛牌操作,嚴格控制下料的厚度,一次下料不能過厚,嚴格控制每層下料厚度在500mm以內(nèi),同時要按順序振搗,以防少振或漏振。澆筑出的混凝土密實。
鋼筋墊塊要與鋼筋連接牢固,責任工程師和質檢員要對各個部位的墊塊進行逐個檢查,防止出現(xiàn)墊塊位移、漏放。
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混凝土要細致振搗,振搗密實,防止未經(jīng)振搗就繼續(xù)澆筑上層混凝土。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我們將嚴格按國家現(xiàn)行的規(guī)范進行施工,并由各工序責任工程師按照國家驗收規(guī)范檢查驗收。此外,我們還應特別檢查以下幾個方面:
嚴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材料計量、攪拌時間、出罐溫度等,以及混凝土的坍落度。并派專人負責這項工作,認真做好記錄。
委派專人認真作好混凝土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跟蹤混凝土的強度增長過程,更好的指導施工。
混凝土施工的相關人員要了解各等級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合理安排各相關工序的插入時間保證工序質量。
認真作好測溫記錄,安排專人負責,努力將混凝土的內(nèi)外溫差控制在25℃范圍以內(nèi)。
派專人認真注意觀察混凝土有無裂縫變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篇3:辦公樓混凝土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辦公樓混凝土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1 澆筑混凝土的準備
a) 定期對混凝土攪拌站抽察監(jiān)督,對混凝土供應情況、坍落度、供應速度、和易性等技術指標及混凝土技術資料、混凝土原材料情況等作出評價,并填寫相應記錄作為內(nèi)控。
b) 現(xiàn)場制作足夠組數(shù)的混凝土試塊。所有同條件試塊必須在下料口制作,在施工現(xiàn)場養(yǎng)護,保證條件與實際混凝土條件相同,操作面附近必須準備有振動臺、模具等有關器具。
2 混凝土澆筑
a) 墻體混凝土澆筑前進行接漿處理。
b) 每次澆筑混凝土前,按規(guī)范要求抽取混凝土做坍落度試驗,嚴禁使用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c) 及時檢查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及和易性,嚴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d) 樓板混凝土的壓光。澆筑混凝土時,用4m 刮尺找平,墻體根部采用刮尺找平,并用鐵抹子收光,以利于墻體模板支設。
e) 混凝土的振搗應快插慢拔,避免撬振鋼筋、模板,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xù)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呈現(xiàn)浮漿和不再沉落,一般為20-30s,要避免過振產(chǎn)生離析。當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搗實普通混凝土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 倍;搗實輕骨料混凝土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徑;振搗器與模板的間距,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0.5 倍,并避免碰撞鋼筋、模板、吊環(huán)、預埋件等;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內(nèi)的深度應不小于50mm。
f) 施工縫的處理措施。
① 墻體豎向施工縫可用15×15 目的雙層鋼絲網(wǎng)綁扎在墻體鋼筋上,外用50mm 厚木板封擋混凝土。當墻模拆除后,在距施工縫50mm 處的墻面上兩側均勻彈線,用云石機沿墨線切一道5mm 深的直縫;再用釬子將直縫以外的混凝土軟弱層剔掉露石子,清理干凈,保證混凝土接槎質量。
② 墻體頂部水平施工縫:墻體混凝土澆筑時,高于頂板底40mm。墻體模板拆除后,彈出頂板底線,在墨線上5mm 處用云石機切割一道5mm 深的水平直縫,將直縫以上的混凝土軟弱剔掉露石子,清理干凈。
③ 墻、柱底部施工縫的處理:剔除浮漿,并使剔除向下凹2cm,沿墻、柱外尺寸線向內(nèi)5mm 用砂輪切割機切齊,保證混凝土接縫處的質量。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且不得積水。
④ 頂板施工縫處理,施工縫處底板下鐵墊15mm 厚木條,保證下鐵鋼筋保護層;上、下鐵之間用木板保證凈距,與下鐵接觸的木板側面按下鐵鋼筋間距鋸成豁口,卡在上鐵筋上。
⑤ 施工縫處混凝土的澆筑。在施工縫處繼續(xù)澆筑混凝土時,已澆筑的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2N/mm2。在澆筑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縫處鋪一層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減石子水泥砂漿,接漿厚度5~10cm。混凝土應細致?lián)v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g) 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派專人看護模板,發(fā)現(xiàn)模板變形、位移時立即停止?jié)仓⒃谝褲仓幕炷聊Y前修整完好。
h)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于凝固前,及時用濕抹布將局部漏漿、掉漿擦去,用同樣方法及時將粘在鋼筋上的混凝土漿清除。澆筑完畢后的浮漿應在混凝土沒有凝固前刮去。
i) 每層板混凝土澆筑完畢凝固前,用掃帚掃毛,掃毛紋路要清晰均勻、方向及深淺一致。
j) 在混凝土終凝前,必須用抹光機修整壓平,再覆蓋養(yǎng)護。
k) 剪力墻中門洞口位置混凝土澆筑時,應從門洞口兩側同時下料,且高差不宜太大。
l) 混凝土澆筑過程質量控制措施見《混凝土澆筑過程質量控制程序圖》。
混凝土泵送過程的控制
編制混凝土的泵送方案并進行詳細驗算,泵和泵管要固定架設,固定措施需符合泵送規(guī)程的要求。
管路按"距離盡可能短、彎管盡可能少"的原則布置。管路連接要牢固、穩(wěn)定、各管卡位置不得與地面或支撐物接觸,管卡在水平方向距離支撐物、在豎直方向距離地面均≥100mm,接頭密封嚴密。
泵送前,檢查泵機就位是否牢固,布管是否正確,攪拌車導入缸料槽布置是否正確。檢查水源、電源接通情況,測電壓(≥380V),并注意保護電覽線,不得損壞電覽線。
泵送混凝土前,泵適量與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砂漿,在砂漿未完全泵完,料位在攪拌軸以上時,加入混凝土料,開始泵送。泵送過程中,如停機時間過長,須卸空料斗內(nèi)混凝土料,攪拌后再泵送。
泵送開始時的速度要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同時觀察混凝土泵的壓力和各系統(tǒng)的工作情況,待各系統(tǒng)運轉順利后,再按正速度進行泵送。
中斷泵送后,再次泵送時,先反泵2-3 個行程,將分配閥內(nèi)的混凝土吸回到料斗中經(jīng)充分攪拌后再泵送。
泵送結束后,及時清洗泵機及管路。
泵送結束后,拆開水平管與垂直管結合處管卡,將垂直管路的混凝土料卸掉,然后加滿水,用卡球將混凝土缸及料斗沖洗干凈。
混凝土泵管用鋼管固定牢固,仔細檢查每層與結構的連接點。
兩泵管間橡皮墊、卡具必須套上;拆泵管時管內(nèi)混凝土清洗干凈。接泵管時,把泵管連接端80cm 范圍內(nèi)混凝土掏凈,并把接頭擦干凈。
3 混凝土養(yǎng)護
混凝土施工完后,應在12h 內(nèi)覆蓋并澆水養(yǎng)護。對立面可采取涂刷養(yǎng)護劑的辦法進行養(yǎng)護,夏季高溫對樓板增加澆水次數(shù)并要保證表面濕潤,冬季用塑料布覆蓋嚴密,并保持塑料布內(nèi)有凝結水,嚴防混凝土裂紋的出現(xiàn)。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7 天。
3.1 混凝土施工成品保護
已澆筑的樓板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 后方可上人。
冬期施工階段,混凝土表面覆蓋時,要站在腳手板上操作,盡量不踏出腳印。
混凝土澆筑振搗及完工時,要保持鋼筋的正確的位置,保護好洞口、預埋件及水電管線等。
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對玷污墻面、樓面的水泥漿和遺灑在地面的混凝土要及時清理干凈,不得損壞棱角。
樓梯踏板可采用廢舊的竹膠板或木模板保護,樓梯角處用φ10 的圓鋼防止破損;門窗洞口、預留洞口、墻體及柱陽角在表面養(yǎng)護劑干后采用廢舊的竹膠板或木模板做護角保護。
3.2 質量標準及允許偏差
混凝土工程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詳見《混凝土工程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表》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允許偏差及檢測方法詳見《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允許偏差及檢測方法表》
混凝土工程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表
項目質量標準檢查數(shù)量檢查方法
保證項目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全數(shù)檢查檢查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yǎng)護和
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規(guī)范
規(guī)定觀察檢查和檢查施工記錄評定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必須按規(guī)范規(guī)定取樣、制作、養(yǎng)護和試驗,其強度必須符合規(guī)定按規(guī)范規(guī)定的統(tǒng)計方法和非統(tǒng)計方法評定混凝土強度
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允許偏差及檢測方法表
3.3 大體積混凝土的質量控制
大體積混凝土使用的各種原材、摻合料、外加劑均應具有產(chǎn)品合格證書和性能檢驗報告;其品種、規(guī)格、性能必須符合現(xiàn)行國家產(chǎn)品標準和上海市建設主管部門頒發(fā)的相關規(guī)定,同時應符合施工配合比對材料的相關特殊要求。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分層分段進行,在澆筑前作出分段及澆筑平面走向示意圖,并進行澆筑分層厚度的驗算。
混凝土澆筑時,縮短架管和接管時間。混凝土澆筑速度應均勻,同時要加強振搗,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隨時復核鋼筋的位置,出現(xiàn)鋼筋產(chǎn)生位移時,要采取措施糾正,以保證其位置正確。
在底板每層混凝土澆筑接近尾聲時,將泌水排集到邊角處,然后用吸水泵將水抽出。
澆筑完畢的混凝土初凝后,表面蓋薄膜麻袋養(yǎng)護,養(yǎng)護期不少于14d,并設專人負責混凝土的養(yǎng)護工作。
采用信息化動態(tài)溫控系統(tǒng)監(jiān)測混凝土溫度變化。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立即進行溫度監(jiān)測,由專人負責計算機監(jiān)測記錄與分析。測溫時間不小于14d,測溫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內(nèi)外混凝土溫差≥25℃時,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增加覆蓋保溫等。當溫差<25℃時,可停止測溫。如測溫結果標準偏差較大,應繼續(xù)測溫監(jiān)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