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新員工培訓:更衣室制度
這里,我們來比較兩種不同的培訓方法。
培訓的內容極為簡單,就是對新進酒店的員工進行教育,使其懂得并執行更衣室的制度。
第一種方法---灌輸式。更衣室制度總共不過15條。諸好"不準吸煙;不準隨地吐痰,亂扔雜物;不準嘻鬧推搡;更衣箱內不要存放貴重物品;不要隨意放置更衣箱前的凳子,保持環境整齊……"這小小的十幾條,在厚達幾十頁的《酒店規章制度》的培訓小冊子中,僅僅占到不到眼的一頁之地位。當培訓部經理講到這部分時,往往就照本宣讀,一念了之,然后硬性將其與其它內容一起,作為對新員工規章制度知識的考試內容。新員工對酒店的更衣室本來一無所知。但為應付考試,不得不花費很大精力死記硬背。由于沒有親身感受,考試完上了崗,這些規定并沒有往心里去,違反規定的現象屢屢發生。
第二種方法--參與式。培訓開始時,并不把規定給新員工看,培訓部經理把十幾名新員工領進酒店更衣室,讓他們仔仔細細了解更衣室的設施和環境,然后把員工帶回教室。員工分成兩組,先充分討論,再由各組自己來制定更衣室紀律規定。討論場面十分熱烈、發言踴躍。甚至有的新員工提出了一些很幼稚可笑的"規定",如"不能光屁股","男同志不能進女更衣室"等等。但不管怎么說,他們確實開動了腦筋獨立思考了。討論后進行歸納,少數服從多數,那些可笑的提議并沒有寫進各小組的規章制度。然后,兩個小組對面而從,雙方各自亮出歸納的草稿。相同的條款雙方認同。對不同的條款,雙方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有時甚至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在這種情況下,培訓部經理進行指導,擺出一些道理,提供一些思路。逐漸地,雙方觀點趨同:各組拋棄了自己不合理的條款,采納了對方合理的內容來補充自己的疏漏。最后,兩個小組定稿之后,內容就基本一樣了。這個時候,培訓部經理才把酒店現在的更衣室規章制度拿出來給大家看。一比較,15條內容都有了,只是員工們把有的內容細化了,有的內容合并了,一共是18條,還有一條是店規中原來沒有的。新員工提出了"不準在更衣室存放和閱讀黃色報刊雜志"的規定。培訓部經理覺得這條很有道理。培訓結束后,即 條新建議上報總經理。幾天后,酒店更衣室制度中多了一條新規定,第16條就是這次培訓中產生的新建議。
兩種培訓方法比較。灌輸式的方法實效差,教師不講解,員工不求理解,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一旦進入崗位,缺乏執行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參與式的培訓方法,新員工自我討論、自我思考、自我設計制度,充分調動了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在不知不覺之中,培養了他們酒店主人翁的精神。參與式的培訓后不再有背誦條文的筆試,實際上,他們自己制定出來的規度,就完美的答卷。
篇2:酒店員工更衣室管理制度(五)
酒店員工更衣室管理制度(五)
1、員工更衣柜經酒店發放后,嚴禁私自調換,必要時酒店可要求員工合用更衣柜。
2、更衣柜鎖和鑰匙嚴禁私自更換,如有遺失需向酒店文員提出申請更換鎖和鑰匙,并賠付15元鎖鑰成本費,員工上班忘帶鑰匙,需向文員借用酒店備用鑰匙,應先付15元押金,待及時歸還鑰匙后退還。,
3、每位酒店員工有責任保持更衣室的整潔,不要亂丟垃圾。
4、在更衣柜中不得放零食、飲料、貴重物品、現金及危險物品,如有違反就此而造成的損失,由當事人自行負責。
5、員工所有衣物及鞋包等均應放入更衣柜,柜外嚴禁放置任何物品,包括毛巾、雨具(可折疊后放入塑料袋中)。
6、每位員工均需隨時將自己所用的更衣柜上鎖,注意私人物品的安全,并隨身保管好自己更衣柜的鑰匙。
篇3:休閑會館員工更衣室管理制度
休閑會館員工更衣室管理制度
1.員工入職后,人事部將給每位員工按編號發給一個更衣柜,員工必須對號使用,不得私自調換。
2.員工更衣柜鑰匙為兩把,一把交員工使用,一把在人事部備存員工不得私配鑰匙,如有遺失不得私自撬鎖,即時通知人事部處理,并交5元由人事部換鎖。
3.更衣柜只準存放員工制服、餐具或鞋帽,員工要保持更衣柜及更衣室的清潔。
4.更衣柜禁止存放公物及與本中心相同或相似的物品,否則一律視為本中心物品。
5.請勿將個人貴重物品存放在更衣室,取完物品后請注意鎖好自己的衣柜。
6.員工更衣室門由員工通道保安管理,員工除了正常上下班更衣及存取餐具外可以進入,其它時間不得進入,如特殊情況進入更衣室須批準并經員工通道當值登記后方可進入。
7.員工衣柜在人事部、保安部、前廳部三個部門的協同下有權打開任何一個衣柜檢查。受查員工必須配合,對查出的問題按制度處理。
8.禁止在員工更衣室內吸煙做與工作無關之事。
9.所有員工必須遵守員工更衣室管理制度,違者根據本中心管理制度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