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股份公司原材料采購入庫驗收管理規定
第一條采購單處理
倉庫保管員一旦接到采購部門轉來的“采購單”,即應按物資類別、來源和入庫時間等分門別類歸檔存放。
第二條物資標簽
物資在待驗入庫前應在外包裝上貼好標簽,詳細填寫批量、品名、規格、數量及入庫日期。熱點欄目:20**年個人總結
第三條內購物資入庫
1.材料入庫前,保管人員必須對照“采購單”,對物料名稱、規格、數量、送貨單和發票等一一清點核對,確認無誤后,將到貨日期及實收數量填入“請購單”。
2.如發現實物與“采購單”上所列的內容不符,保管人員應立即對通知采購人員和主管。在這種情況下原則上不予接受入庫,如采購部門要求接收則應在單據上注明實際收料狀況,并請采購部門會簽。
第四條外購物資入庫
1.材料進廠后,保管人員即會同檢驗人員對照“裝箱單”及“采購單”開箱核對材料名稱、規格和數量,并將到貨日期及實收數量填入“采購單”。
2.開箱后,如發現所裝載材料與“裝箱單”或“采購單”記載不符,應即通知辦理進口人員及采購部門處理。
3.如發現所裝載物料有傾覆、破損、變質、受潮等現象,經初步估算損失在2000元以上者,保管人員應即通知采購人員、公證人員等前來公證并通知代理商前來處理,此前應盡可能維持原來狀態以利公證作業。如未超過2000元,可按實際數量辦理入庫,并在“采購單”上注明損失程度和數量。
4.受損物品經公證或代理商確認后,保管人員即開具“索賠處理單”呈主管批示,再送財務部門及采購部門辦理索賠。
入庫以后,保管人員應將當日所收料品匯總填入“進貨日報表”作為入賬依據。
第五條交貨數量超額處理
交貨數量超過“訂購量”部分原則上應予退回,但對于以重量或長度計算的材料,其超交量在3%以下時,可在備注欄注明超交數量,經請示采購部門主管同意后予以接收。
第六條交貨數量短缺處理
交貨數量未達訂購數量時,原則上應予以補足。但經請購部門主管同意后,可采用財務方式解決。屆時保管部門應通知采購部門聯絡供應商處理。
第七條急用品入庫
緊急材料入庫交貨時,若保管部門尚未收到“請購單”,收料人員應先詢問采購部門。確認無誤后,方可辦理入庫。
第八條驗收與退貨
1.為保證企業產品與服務的高質量,須高度重視來料質量標準問題。質量管理部門應就材料重要性及特性等,適時召集使用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按照生產要求制定“材料驗收規范”,呈總經理核準后公布實施,作為采購驗收依據。
2.屬外觀等易識別性質檢驗的物料,驗收應于收料后一日內完成。
3.屬化學或物理檢驗的材料,檢驗部門應于收件后三日內完成。
4.對于必須試用才能實施檢驗者,由檢驗部門主管于“材料檢驗報告表”
(表12-11)中注明預定完成日期,一般不得超過7天。
5.檢驗合格的材料,檢驗人員在外包裝上貼合格標簽,交保管人員入庫定位。
6.檢驗不合格的材料,檢驗人員在外包裝上貼不合格標簽,并于“材料檢驗報告表”上注明具體評價意見,經主管核示處理辦法,轉采購部門處理并通知請購單位,通知保管部門辦理退貨。
7.對于檢驗不合格的材料辦理退貨時,應開具“材料交運單”并附“材料檢驗報告表”呈主管簽認,作為出廠憑證。
第九條實施與修訂
規定呈總經理核準后實施,修訂時亦同。
篇2:采購部總務主任職責
采購部總務主任職務分工:
直屬領導:經理
管理對象:采購員
職權:
一.負責餐廳后勤部系統日常工作調節,部門溝通,做到"上傳下達"。
二.負責本部門隊伍技術培訓、規劃和指導。
職責:
一.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糾正。
二.制定操作規程及崗位職責,確保日常操作,巡視本部門工作情況,合理安排人力及統籌各個部門工作環節。
三.充分發揮本部門員工的優越性,提高本部門員工的積極性。
四.處理本部門的日常工作及業務。
五.積極創新經營方案,提高經營效益。
六.了解經營情況,并嚴格控制成本,提高利潤。
七.組織實施各種文娛活動,提高員工業余活動。
篇3:食堂原料采購索證登記制度
學校食堂原料采購索證登記制度
學校食堂的原料采購是保證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的重要環節。為了保證師生食品衛生安全,按照《食品衛生法》的規定,特制定食堂原料采購索證制度:
一、采購人員采購原材料時,為保證全校師生的食品衛生安全,必須定點采購食品。
二、不采購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的食品和原料。
三、不采購無衛生許可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供應的食品及原材料。
四、采購農貿市場的食品及原材料應當新鮮,價格合理,并按每天食譜所定數量合理采購,嚴禁購買病死畜禽等動物食品。
五、采購食品,必須向食品經營者索取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和食品檢驗合格證復印件,有的食品要有QS標志(質量安全認證)。
六、食品采購回來,要有二人以上的人驗收,并有驗收記載。
七、凡無人驗收或無驗收記錄,均視為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食堂不得加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