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營銷書--促進成交技巧(3)
第三節判斷客戶心理異議
令所有客戶百分之百滿意的房子不可能存在。"我們回家再商量商量"之類的話是大多數客戶常講的,"商量"的結果可能就是不買,而客戶所以"商量"的原因就是內心對樓盤有異議,他們對任何一種因素的不滿和顧慮,都會導致猶豫不決甚至銷售失敗。從某種意義上說,樓盤銷售就是售樓人員用售樓技巧不斷排除客戶異議的過程,遇到客戶的異議只是房地產營銷的"初級階段",排除了異議才意味著售樓人員登堂入室,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專業售樓員。
有些客戶會公開自己的內心想法,但在很多情況下,客戶并不愿意直接暴露自己的心理障礙,最常見的例子是:客戶為了讓你打折,便不斷地挑三揀四,同時害怕受你影響,作出一副死硬難啃的樣子,有時甚至一言不發,讓你摸不透他的內心世界。事實證明,絕大多數障礙是可以被發現并能夠被排除的。
一、誠實的回報
誠實是解決售樓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售樓人員可以適當要求客戶與你一樣擔當一個角色--誠實的人。售樓人員可以對客戶說:"既然您又一次到這兒來找我,那就是相信我,想讓我幫您參謀買一套合心意的房子,當然,您要是不相信我的誠意,盡可以再也不來,但我覺得您沒有把我的誠意當一回事,您對我不夠坦率,對于是否購買我們的房子,您好像有顧慮不愿告訴我,咱們還是將心比心,跟我說說您的真實想法吧!"這種方法幾乎每次都能湊效,值得大家試試。
二、開門見山
如果客戶是個爽快的人,或缺乏買樓經驗和足夠的警惕性,售樓人員開門見山地提出問題可以加快洽談速度。"您能不能告訴我您為什么不想買?"可能會得到一兩條意見,接下來可以再追問:"只有這些嗎?"如果客戶說是,那么你就已經找到了核心問題,對其他問題完全沒有必要再去討論,售樓人員發現了客戶內心的最大異議,再運用售樓技巧排除它,客戶就可能立即掏錢。
三、巧妙指出客戶可能存在的問題
"前兩天,有個客戶來售樓部與我談了很長時間沒結果,直到我講明了我們公司的質量保證、保修制度,他才下決心買了204房。您是不是也想讓我詳細談談這方面的問題?"然后就察顏觀色,看這番話是否擊中了客戶,如果是,客戶的脈搏就在售樓人員的掌握之中了。
四、排除客戶的借口
客戶的異議可能有很多,但真正重要的可能只有一兩個,售樓人員可以通過不斷地問詢,看客戶還有什么問題,促使客戶說出很多不能成立的意見,等編造的借口全部用完后,最后剩下的就只能是真正的異議,這種方法對那些很有經驗的客戶非常有用。
五、機智設問
對于那些一言不發"我就是不買"轉身就走的客戶,有時售樓員一個假設的小玩笑也可能讓他開口。"假設說您正在看電視,兩個警察進來莫名其妙地給您帶上了銬子,連個分辨的機會都沒有,您會有什么感覺?我現在就有這種感覺。給我辯護的機會吧,這座房子最好的辯護律師正等著您呢,別稀里糊涂就判我個死刑,要是您給我辯護的機會,我會非常感謝您的。"
六、"四不"調查
售樓人員可以在紙上寫上四個最常見的不購買原因--"不需要、不想要、錢不夠、不急著要",然后坦承地對客戶說:"如果您能在相應的地方畫個勾,我會非常感謝。"一般說來,這個辦法能夠順利地讓那些不愿開口的客戶敞開心扉。一旦大的范圍確定下來,細節的探討就變得容易多了。
通常客戶的內心異議是有跡可尋的,售樓人員要善于從客戶的每一個細微反應中準確地加以把握,真正老練的售樓員往往靠觀察就能基本完成探尋客戶異議的過程,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讓客戶切實感到售樓員的關心和細心,從而為順利排除異議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類似的例子很多,而全神貫注和豐富的閱歷是售樓人員敏銳洞察客戶異議的基礎。售樓人員只有在經歷無數次的成功和挫折之后,認真總結吸取經驗才能漸至佳境!
篇2:服飾店服裝銷售促成交易技巧
服飾店經營服裝銷售促成交易技巧
接近顧客是店鋪銷售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一個很有技巧的工作。這方面做的好,不但拉近了與顧客的心理距離而且還可以盡快地促成交易;反之,未開口便嚇跑了消費者。
下面我和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接近顧客的一些基本技巧:
“三米原則”
就是說在顧客距離自己還有三米遠的時候就可以和顧客打招呼,微笑,目光接觸。如果你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而對顧客不理不睬,就會導致每天失去3單生意,若平均300元,則一年達32萬多。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導購,能主動與顧客打招呼。
現在我發現有很多導購員喜歡用“請隨便看看”來代替“歡迎光臨”。殊不知這句“請隨便看看”的歡迎語正好給顧客灌輸了一種“看看就走”潛意識。打個比方說說潛意識對人心理的作用。清晨,當你一覺醒來,對自己說“今天我心情很好,我是一個快樂的人,那么你一天可能都是快樂的。這正反映了潛意識對人的作用。所以,你如果也習慣對顧客說“請隨便看看”請立即更正你的說法。
我想大家一定有這種經歷,有時候我們在專賣店或商場購物時,我們會碰到一些過分熱情的導購,他們老遠就會和你打招呼,當你走進她的專柜時,他更是尾隨而至,寸步不離,并且喋喋不休地開始介紹他們的服裝如何如何。作為顧客來說喜歡有一種寬松的自由的購物環境供他們觀賞和挑選,不分青紅皂白的介紹反而會讓他們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而趁早“逃之夭夭”。所以我們切忌“不要過分熱情”。
接近顧客的最佳時機
我們應該讓顧客自由地挑選商品并不是意味著對顧客不理不睬,不管不問,關鍵是你需要與顧客保持恰當的距離,用目光跟隨顧客,觀察顧客。一旦發現時機,立馬出擊。那么最佳時機:
一、當顧客看著某件商品(表示有興趣)
二、當顧客突然停下腳步(表示看到了一見鐘情的“她”)
三、當顧客仔細地打量某件商品(表示有需求,欲購買)
四、當顧客找洗水嘜、標簽和價格(表示已產生興趣,想知道品牌、價格、產品成分)
五、當顧客看著產品又四處張望(表示欲尋求導購的幫助)
六、當顧客主動提問(表示顧客需要幫助或介紹)
原則把握住了,時機找準了,那么下一步就是我們該以何種方式來接近顧客促成交易。
一、提問接近法
您好,有什么可以幫您的嗎?
這件衣服很適合您!
請問您穿多大號的?
您的眼光真m.dewk.cn好,這是我公司最新上市的產品。
二、介紹接近法
看到顧客對某件商品有興趣時上前介紹產品。
產品介紹:1、特性(品牌、款式、面料、顏色)
2、優點(大方、莊重、時尚)
3、好處(舒適、吸汗、涼爽)
互動環節:介紹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注意:用此法時,不要征求顧客的意見。如果對方回答“不需要”或“不麻煩了”就會造成尷尬的局面。
三、贊美接近法
即以“贊美”的方式對顧客的外表、氣質等進行贊美,接近顧客。
如:您的包很特別,在那里買的?
您今天真精神。
小朋友,長的好可愛!(帶小孩的顧客)
俗語:良言一句三春暖;好話永遠愛聽。通常來說贊美得當,顧客一般都會表示友好,并樂意與你交流。
四、示范接近法
利用產品示范展示展示產品的功效,并結合一定的語言介紹,來幫助顧客了解產品,認識產品。最好的示范就是讓顧客來試穿。有數據表明,68%的顧客試穿后會成交。
試穿的注意事項:
1、主動為顧客解開試穿服飾的扣子、拉鏈、鞋子等。
2、引導顧客到試衣間外靜候。
3、顧客走出試衣間時,為其整理。
4、評價試穿效果要誠懇,可略帶夸張之辭,贊美之辭。
無論采取何種方式接近顧客和介紹產品,導購員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顧客的表情和反應,察言觀色。
二、提問要謹慎,切忌涉及到個人隱私。
三、與顧客交流的距離,不宜過近也不宜過遠。正確的距離是一米五左右,也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社交距離。
篇3:銷售技巧:排除客戶疑義成交法
銷售技巧:排除客戶疑義的成交法
銷售是一種以結果論英雄的游戲,銷售就是要成交。沒有成交,再好的銷售過程也只能是風花雪夜。在銷售員的心中,除了成交,別無選擇。但是顧客總是那么“不夠朋友”,經常“賣關子”,銷售員唯有解開顧客“心中結”,才能實現成交。在這個過程中方法很重要,以下介紹排除客戶疑義的幾種成交法:
1、顧客說:我要考慮一下。
對策:時間就是金錢。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1)詢問法:
通常在這種情況下,顧客對產品感興趣,但可能是還沒有弄清楚你的介紹(如:某一細節),或者有難言之隱(如:沒有錢、沒有決策權)不敢決策,再就是挺脫之詞。所以要利用詢問法將原因弄清楚,再對癥下藥,藥到病除。如:先生,我剛才到底是哪里沒有解釋清楚,所以您說您要考慮一下?
(2)假設法:
假設馬上成交,顧客可以得到什么好處(或快樂),如果不馬上成交,有可能會失去一些到手的利益(將痛苦),利用人的虛偽性迅速促成交易。如:某某先生,一定是對我們的產品確是很感興趣。假設您現在購買,可以獲得××(外加禮品)。我們一個月才來一次(或才有一次促銷活動),現在有許多人都想購買這種產品,如果您不及時決定,會……
(3)直接法:
通過判斷顧客的情況,直截了當地向顧客提出疑問,尤其是對男士購買者存在錢的問題時,直接法可以激將他、迫使他付帳。如:××先生,說真的,會不會是錢的問題呢? 或您是在推脫吧,想要躲開我吧?
2、顧客說:太貴了。
對策:一分錢一分貨,其實一點也不貴。
(1) 比較法:
① 與同類產品進行比較。如:市場××牌子的××錢,這個產品比××牌子便宜多啦,質量還比××牌子的好。
② 與同價值的其它物品進行比較。如:××錢現在可以買a、b、c、d等幾樣東西,而這種產品是您目前最需要的,現在買一點兒都不貴。
(2)拆散法:
將產品的幾個組成部件拆開來,一部分一部分來解說,每一部分都不貴,合起來就更加便宜了。
(3)平均法:
將產品價格分攤到每月、每周、每天,尤其對一些高檔服裝銷售最有效。買一般服裝只能穿多少天,而買名牌可以穿多少天,平均到每一天的比較,買貴的名牌顯然劃算。如:這個產品你可以用多少年呢?按××年計算,××月××星期,實際每天的投資是多少,你每花××錢,就可獲得這個產品,值!
(4)贊美法:
通過贊美讓顧客不得不為面子而掏腰包。如:先生,一看您,就知道平時很注重××(如:儀表、生活品位等)的啦,不會舍不得買這種產品或服務的。
3、顧客說:市場不景氣。
對策:不景氣時買入,景氣時賣出。
(1)討好法:
聰明人透漏一個訣竅:當別人都賣出,成功者購買;當別人卻買進,成功者賣出。現在決策需要勇氣和智慧,許多很成功的人都在不景氣的時候建立了他們成功的基礎。通過說購買者聰明、有智慧、是成功人士的料等,討好顧客,得意忘形時掉了錢包!
(2)化小法:
景氣是一個大的宏觀環境變化,是單個人無法改變的,對每個人來說在短時間內還是按部就班,一切“照舊”。這樣將事情淡化,將大事化小來處理,就會減少宏觀環境對交易的影響。如:這些日子來有很多人談到市場不景氣,但對我們個人來說,還沒有什么大的影響,所以說不會影響您購買××產品的。
(3)例證法:
舉前人的例子,舉成功者的例子,舉身邊的例子,舉一類人的群體共同行為例子,舉流行的例子,舉領導的例子,舉歌星偶像的例子,讓顧客向往,產生沖動、馬上購買。如:某某先生,××人××時間購買了這種產品,用后感覺怎么樣(有什么評價,對他有什么改變)。今天,你有相同的機會,作出相同的決定,你愿意嗎?
4、顧客說:能不能便宜一些。
對策: 價格是價值的體現,便宜無好貨
(1)得失法:
交易就是一種投資,有得必有失。單純以價格來進行購買決策是不全面的,光看價格,會忽略品質、服務、產品附加值等,這對購買者本身是個遺憾。如:您認為某一項產品投資過多嗎?但是投資過少也有他的問題所在,投資太少,使所付出的就更多了,因為您購買的產品無法達到頒期的滿足(無法享受產品的一些附加功能)。
(2) 底牌法:
這個價位是產品目前在全國最低的價位,已經到了底兒,您要想再低一些,我們實在辦不到。通過亮出底牌(其實并不是底牌,離底牌還有十萬八千里),讓顧客覺得這種價格在情理之中,買得不虧。
(3)誠實法:
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機會花很少錢買到最高品質的產品,這是一個真理,告訴顧客不要存有這種僥幸心理。如:如果您確實需要低價格的,我們這里沒有,據我們了解其他地方也沒有,但有稍貴一些的××產品,您可以看一下。
5、顧客說:別的地方更便宜。
對策:服務有價。現在假貨泛濫。
(1)分析法:
大部分的人在做購買決策的時候,通常會了解三方面的事:第一個是產品的品質,第二個是產品的價格,第三個是產品的售后服務。在這三個方面輪換著進行分析,打消顧客心中的顧慮與疑問,讓它“單戀一支花”。如:××先生,那可能是真的,畢竟每個人都想以最少的錢買最高品質的商品。但我們這里的服務好,可以幫忙進行××,可以提供××,您在別的地方購買,沒有這么多服務項目,您還得自己花錢請人來做××,這樣又耽誤您的時間,又沒有節省錢,還是我們這里比較恰當。
(2)轉向法:
不說自己的優勢,轉向客觀公正地說別的地方的弱勢,并反復不停地說,摧毀顧客心理防線。如:我從未發現:那家公司(別的地方的)可以以最低的價格提供最高品質的產品,又提供最優的售后服務。我××(親戚或朋友)上周在他們那里買了××,沒用幾天就壞了,又沒有人進行維修,找過去態度不好……
(3)提醒法:
提醒顧客現在假貨泛濫,不要貪圖便宜而得不償失。如:為了您的幸福,優品質高服務與價格兩方面您會選哪一項呢?你愿意犧牲產品的品質只求便宜嗎?如果買了假貨怎么辦?你愿意不要我們公司良好的售后服務嗎?××先生,有時候我們多投資一點,來獲得我們真正要的產品,這也是蠻值得的,您說對嗎?
6、顧客講:沒有預算(沒有錢)。
對策: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沒有條件可以創造條件。
(1)前瞻法:
將產品可以帶來的利益講解給顧客聽,催促顧客進行預算,促成購買。如:××先生,我知道一個完善管理的事業需要仔細地編預算。預算是幫助公司達成目標的重要工具,但是工具本身須具備靈活性,您說對嗎?××產品能幫助您公司提升業績并增加利潤,你還是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預算吧!
(2)攻心法
分析產品不僅可以給購買者本身帶來好處,而且還可以給周圍的人帶來好處。購買產品可以得到上司、家人的喜歡與贊賞,如果不購買,將失去一次表現的機會,這個機會對購買者又非常重要,失去了,痛苦!尤其對一些公司的采購部門,可以告訴他們競爭對手在使用,已產生什么效益,不購買將由領先變得落后。
7、顧客講:它真的值那么多錢嗎?
對策:懷疑是奸細,懷疑的背后就是肯定。
(1)投資法:
做購買決策就是一種投資決策,普通人是很難對投資預期效果作出正確評估的,都是在使用或運用過程中逐漸體會、感受到產品或服務給自己帶來的利益。既然是投資,就要多看看以后會怎樣,現在也許只有一小部分作用,但對未來的作用很大,所以它值!
(2)反駁法:
利用反駁,讓顧客堅定自己的購買決策是正確的。如:您是位眼光獨到的人,您現在難道懷疑自己了?您的決定是英明的,您不信任我沒有關系,您也不相信自己嗎?
(3)肯定法:
值!再來分析給顧客聽,以打消顧客的顧慮。可以對比分析,可以拆散分析,還可以舉例佐證。
8、顧客講:不,我不要……
對策:我的字典了里沒有“不”字。
(1)吹牛法:
吹牛是講大話,推銷過程中的吹牛不是讓銷售員說沒有事實根據的話,講價話。而是通過吹牛表明銷售員銷售的決心,同時讓顧客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讓顧客認為您在某方面有優勢、是專家。信賴達成交易。如:我知道您每天有許多理由推脫了很多推銷員讓您接受他們的產品。但我的經驗告訴我:沒有人可以對我說不,說不的我們最后都成為了朋友。當他對我說不,他實際上是對即將到手的利益(好處)說不。
(2)比心法:
其實銷售員向別人推銷產品,遭到拒絕,可以將自己的真實處境與感受講出來與顧客分享,以博得顧客的同情,產生憐憫心,促成購買。如:假如有一項產品,你的顧客很喜歡,而且非常想要擁有它,你會不會因為一點小小的問題而讓顧客對你說不呢?所以××先生今天我也不會讓你對我說不。
(3)死磨法:
我們說堅持就是勝利,在推銷的過程,沒有你一問顧客,顧客就說要什么產品的。顧客總是下意識地敵防與拒絕別人,所以銷售員要堅持不懈、持續地向顧客進行推銷。同時如果顧客一拒絕,銷售員就撤退,顧客對銷售員也不會留下什么印象。
[總結]
方法是技巧,方法是捷徑,但使用方法的人必須做到熟倫生巧。這就要求銷售員在日常推銷過程中有意識地利用這些方法,進行現場操練,達到“條件反射”的效果。當顧客疑義是什么情況時,大腦不需要思考,應對方法就出口成章。到那時,在顧客的心中才真正是“除了成交,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