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服務中心食品添加劑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食品添加劑衛生安全管理, 防止食品污染,保護就餐者的利益,根據國家規定,結合我中心具體情況,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食品添加劑必須由中心統一采購,所購的產品包裝及說明書上必須有“食品添加劑”字樣標示,其包裝或說明書上應按規定標出品名、產地、廠名、生產日期、保質期限、批號、主要成分、食用或使用方法等。
三、食品添加劑種類繁多,主要分成天然與合成兩大類。現將我中心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具體規定如下:
(一)常用食品添加劑。如食用鹽、食用堿、酵母、味精、雞精、天然調料等,這類食品添加劑只要按經驗或口味食用都是安全的。
(二)專用食品添加劑。如葡萄糖內脂、拉面劑、蛋糕油、嫩肉粉,泡打粉等、這些食品添加劑,只要按說明書正確使用,也是安全的。
(三)控制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以下食品添加劑允許使用,但使用單位首先要報請中心批準,在使用時嚴格按照說明書或國家規定的劑量、辦法使用,在食品添加劑的外包裝上必須有明顯標記,要做到單獨存放并有專人負責保管和控制使用劑量。
1. 防腐劑,允許使用山梨酸及其鉀鹽,僅限糕點制作時使用。
2. 甜味劑,允許使用甜葉菊苷,可用于任何食品制作,其甜度約為蔗糖的300倍。
3. 食用色素,可以使用國家規定允許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允許在加工糕點時使用,不提倡在加工涼菜、醬制品中使用。
4. 食用香精,可以使用國家規定允許使用的人工食用香精,允許在加工糕點時使用,不提倡在其他方面使用。
5. 亞硝酸鹽(硝酸鈉)。亞硝酸鹽是一種發色劑,加入肉制品中,可使肉色鮮紅,我國規定亞硝酸鹽(硝酸鈉)可用于肉類制品,其最大使用量為0.5克/千克,殘留量以亞硝酸鈉計,肉制品不得超過0.03克/千克。為嚴防殘留量超標,淹制后的肉類要充分浸泡和漂洗。
四、嚴禁使用甲醛(福爾馬林)、硼酸、硼砂、吊白塊等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劑。
后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
篇2:學校食堂日管控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進貨查驗
學校食堂日管控(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進貨查驗)
每日食品安全檢查記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進貨查驗) | ||||
檢查人員(簽字): | 日期 | 年月日 | ||
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檢查結果:□零報告□有異常 | 接收報告人(簽字): | |||
風險隱患的排查要求 及處置說明 |
1.按此表明確的內容逐項檢查,排查是否存在風險隱患。 | |||
2.同時檢查該環節相關記錄和現場實物,并對記錄不規范情況進行糾正,保證記錄真實反映實際情況,并具有可追溯性。 | ||||
3.排查中,發現存在風險或隱患時,應立即依據防范措施進行處理,如無法處理應及時上報。 | ||||
4.排查中,發現存在此表未列明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或排查內容時,上報更新表格。 | ||||
5.相應編號的防范措施: | ||||
①未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單,需及時制止,做退貨處理。 | ||||
②缺少資料,及時聯系供應商索要,對于無法提供的,或提供不符合驗收標準的證件材料的,應立即上報,并做退貨處理,將相關情況記入供應商評估記錄。 | ||||
③發生不符合驗收標準的情況,如可消除或剔除,則讓步接收,如無法消除或剔除,則退貨處理。 | ||||
④發現運輸不符合運輸條件要求,需要上報評估產品狀態,確認是否可以讓步接收。 | ||||
⑤供方提供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檢驗報告存在檢測項目不全或數據異常,應及時聯系供應商確認情況。 | ||||
⑥包裝破損、臟污,可能已被污染,應做退貨處理。 | ||||
⑦如存在摻雜摻假、假冒等情況,從合格供應商中除名,且不再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單。 | ||||
6.處理結果:(1)上報;(2)聯系供應商提供;(3)讓步接收并注明情況;(4)退貨;(5)從合格供應商名單中除名,且不再列為合格供應商;(6)暫不放行;(7)暫時停止合格供應商資格;(8)列為培訓重點。 | ||||
風險因素 | 排查內容 | 防范措施 | 存在問題描述 | 選擇處理結果 |
不具備合格供應商資質 | 1.確認是否是合格供應商名單中的供應商。 | ① | ||
2.對已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單的供應商資質進行審核,確認資質是否有效,全項檢驗報告是否在驗收標準明確的時間范圍內,或者項目是否覆蓋食品安全標準的全部項目。 | ② | |||
供方票據、檢驗報告不完整 | 1.查看隨貨同行的資料,核實資料是否符合驗收標準明確的內容要求。 | ② | ||
2.核對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出廠檢驗報告是否符合驗收標準明確的項目范圍,是否檢驗合格。 | ⑤ | |||
摻假或欺詐 | 1.通過對包裝、標簽、感官等的檢查,確認是否存在摻雜摻假、假冒等情況。 | ⑦ | ||
2.檢查物料包裝完整度、車輛的衛生清潔狀況,判斷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在運輸過程中是否發生異常。 | ⑥ | |||
感官劣化 | 對采購食品原料進行感官檢查,包括顏色、氣味、狀態、滋味等,核實是否發生腐敗、變質、劣化等,確認新鮮度是否良好。 | ③ | ||
檢測超標 | 按照驗收標準對需要自檢的原料進行檢驗,確認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等標準要求。 | ③ | ||
生鮮原料(如生鮮魚) | 檢查到貨時食品原料的溫度,結合運輸車輛等情況,核實原料運輸條件是否符合原料貯存要求。 | ④ | ||
…… | …… | |||
…… | …… | …… |
篇3:某食堂食品衛生責任追究制度
食品衛生責任追究制度
1、建立主管校長負責的各級崗位責任明確的崗位責任網絡圖。
2、各級管理人員重視職業道德,積極鉆研業務,提高管理水平。
3、貫徹“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承包制度,各級管理人員嚴把責任關。
4、食堂承包人作為學校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必須時刻把食品衛生安全放在首位,嚴把食品衛生關,對以下幾種情況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堂承包人應負全部責任。
(1)采購變質、劣質食品以及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造成食品安全事故;
(2)采購無衛生許可證、經營許可證、動物檢疫合格證等商家的食品造成食品安全事故;
(3)食品加工不符合標準造成食品安全事故;
(4)食堂內部安全防范不到位造成投毒事故引發的食品安全事故。
5、對因玩忽職守,疏于管理,違反食品衛生有關規定造成的食物中毒的各級責任人,根據情節輕重、后果的危害性等具體情況,給予批評、行政處分、調離崗位等處理,情節和后果特別嚴重的,將責任者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6、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后,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按應急預案處置過程中,處置不當的各級行為人、責任人事后根據情節和后果追究責任和給予相應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