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培訓:培訓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在培訓中基本動作很重要,無論是技巧、技能、心態要和公司的價值觀和個人的前程相結合。前年底我們曾做過一項調查,很多企業花錢做培訓,可培訓的效果卻不理想,那么錢浪費在哪里?結果有兩個,一方面個是培訓方向的誤區,在培訓前是否做培訓需求分析,或者做什么樣的培訓需求分析?另外一方面是培訓完了不應是下課結束,是否有做實踐部分?
針對這種情況,華點通已經形成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培訓特色--以學員為中心,以需求分析后量身定做和追蹤服務為基本點。
如何了解培訓需求?可以從三個角度切入。
1、以組織為主,從戰略的角度:
目前國內企業要進行E化,或者走向國際化,應對變革成為學習型組織,在戰略上轉變為以顧客需求為中心。
2、以個人為主,從績效考核的角度:
做績效考核時看目標和結果,可以進行差距分析,進一步做前程規劃,一些大公司還要安排接班人計劃。
3、以事件為主,從解決問題的角度:
在培訓時要看業績怎樣,業績的出路在哪里。在設定業績的時候是根據顧客的需要定業績還是從競爭的角度來設定目標,以及企業要達到的愿景,通過這三點才能看出目標定的是什么。兩者中間如果有差距,則要找出哪部分可以通過培訓解決。但培訓不是萬靈丹,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比如企業中錯誤的流程或獎勵制度有問題,就無法通過培訓得到解決。
所以我們將培訓集中在團隊和員工才能這兩個部分,還要分三個層次來看,是知識的不足,還是態度或技能的不足。我們做培訓就是要根據這樣一個系統,從不同的角度去做深入的了解,找出問題的所在。
培訓后的追蹤落實
培訓后還要有最終落實,不是收回一個反饋表就是結束,更重要的是看學員接受培訓后是否有行動計劃,回去后要做什么。一個人參加了培訓之后,都想做出一定改變,但有時不是他一個人的力量,所以還要看直屬主管是否支持,如果他們遇到困難,能否協助解決問題。另外我們培訓結束后,通過網站和學員繼續保持密切的聯系,對學員進行后續的服務。
培訓過程:
培訓中基本經過八大步驟:
1、明確企業需求
2、評估培訓角色
3、培訓目的制定
4、課程內容確定
5、尋求滿足資源
6、評估資源
7、培訓執行
8、培訓效果評估
其中第一項和最后一項是最關鍵,有些企業的老板認為應該重視培訓,也安排了相應的培訓,但學員還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這時講師的工作就是發掘(來自:www.fdcew.com)學員的需求在哪里,就是說以學員為中心。這兩點做的好,中間的為企業量身定做都是相對可行的。
培訓不再是"福利",而是維持競爭力的"必需品"。
勞動法中規定工資總額的1.5%要用于培訓,這是把培訓視為員工福利的一部分。然而在此十速倍競爭與變化的時代,培訓是開發企業唯一動態的人才智本。企業競爭的根本是人才競爭,培訓成為企業成功的必須。
篇2:物管中心行政人事部培訓主管崗位職責
物管中心行政人事部培訓主管崗位職責
a)自覺遵守公司、物管中心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標準和《員工手冊》的要求。
b)根據公司的培訓大綱/培訓工作計劃及本中心實際工作的需要,編制中心年度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和檢查。
c)本部門的月、年度培訓計劃并負責具體組織實施。
d)負責物管中心新員工的入職培訓、考核并記錄。
e)負責物管中心培訓教材的收集、編制、整理及歸檔工作。
f)對各部門的培訓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指導,掌握培訓效果,提出改進意見。
g)負責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書的管理工作。
h)根據質檢結果,有針對性地安排專題培訓。
i)組織各部門對員工定期進行安全生產與應急預案的培訓。
j)負責培訓工作信息的收集、匯總、報表編制和上報。
k)負責宣傳欄的布置更換, 組織各類活動, 以及物業投稿等。
l)完成部門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篇3:后勤客服中心新員工入職培訓心得
后勤客服中心新員工入職培訓心得
20**年11月13日經過為期一天的培訓,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后勤領導對新員工無微不至的關懷。在培訓過程中,能讓我把大學本專業所學的知識和實踐工作有效結合起來,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單位的領導在各方面都給予我們莫大的幫助,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無不體現了單位對新員工的人文關懷,展現了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
本次培訓最大的收獲,就是下午在z校區吳倩老師給我們講的職業化塑造課程,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她說的“我們不能控制時間,但是我們可以控制速度和方向”。說的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我們要用積極的心態對待每一天,不能怨天尤人,機會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雖然是一個平凡的崗位,但是一樣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每天微笑待人,用自己的真誠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同時也要不斷的學習去提高自己。
培訓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收獲的信息卻是無限的,總感覺一天的時間太短,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總結這次培訓的感受,用以前看到過的一段文字來表述:“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將心態回歸到零:把自己放空,抱著學習的態度,將每一次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要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沒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