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防汛管理規范
一、汛前隱患排查與整改
汛前做好防汛調查和普查工作,全面排查校園內的危險房屋、各種設施。針對排查出存在問題和隱患的地方,要逐項及時進行整改,徹底消除隱患。對于不能馬上進行整改的,需制定詳細、穩妥的應急方案,明確應對措施與責任分工,確保在汛期來臨前做好充足準備 。
二、防汛隊伍培訓
汛前組織對防汛隊伍進行系統培訓,尤其是危險救護人員,要通過專業的課程學習與實操演練,熟練掌握一定的危險救護知識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傷員急救、防汛搶險等方面的技能,以提升防汛隊伍整體應急處置能力 。
三、應急值班安排
在接受緊急防汛通知后,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和防汛工作辦公室立即進入 24 小時值班狀態。值班人員要嚴格遵守值班制度,值班電話 24 小時保持開機,確保通訊暢通無阻,以便及時接收和傳達防汛相關信息 。
四、防汛救災指揮與信息上報
在接到防汛通知后,迅速啟動防汛應急預案,科學部署和高效指揮防汛救災工作。同時,保持與區教體處和區管委的密切聯系,建立實時溝通機制。隨時將校園防汛實情及救災工作開展情況,以準確、及時、全面的方式向區教體處和區管委報告,確保上級部門能夠及時掌握校園防汛動態 。
篇2:校園機動車管理規范
校園機動車管理規范
一、行車規范
1、機動車進入校園后,全程禁止鳴號,行駛速度需嚴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確保低速慢行;學生活動場地,如操場、籃球場,以及學生跑操路線,全天禁止任何車輛停放,為學生營造安全的活動空間。
2、機動車駛入校園時,駕駛員必須服從門衛室工作人員的現場指揮,按照指定停車區域有序停放,堅決杜絕亂停亂放現象,維護校園內良好的交通秩序。
二、車輛安全
機動車停放后,駕駛員應及時將車門關鎖好,切勿將錢包、貴重物品等遺留在車內,防止財物被盜,保障個人財產安全。
三、安全駕駛
校園內人員往來頻繁,路況復雜,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務必高度集中注意力,時刻保持警惕,特別注意觀察周圍行人、設施等情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防止發生撞人、撞物等交通事故。
四、停車管理
1、本校車輛每日均需停放在固定車位,不得隨意變更停放位置,以便于統一管理和保障校園停車秩序。
2、本校教職工及外來人員車輛,若無特殊情況,一律停放在校門口東西兩側劃定的停車位上。因工作需要必須進入校園的車輛,需提前獲得學校領導批準,經門衛室人員核實身份并完成登記手續后,方可入校,并在保衛人員的引導下,規范停放在指定地點。
3、上級領導來校視察工作的車輛,門衛室人員應第一時間上報學校領導,待領導確認后,做好車輛登記工作,引導車輛入校,并在門衛室人員的指揮下,有序停放在指定位置。
五、離校管理
所有經批準并登記進入學校的車輛,在離校時均需前往門衛室辦理注銷手續,完成相關登記流程后方可離開校園。
篇3:學生安全護送規范
學生安全護送規范
一、日常放學護送要求
1、學校嚴格執行既定放學時間,學生放學后需及時離開校園。各班按照出校回家方向,有序進行集體整隊,確保隊伍整齊、有序,為后續的安全護送做好準備。
2、每日下午放學時段,班主任老師需全程負責,帶領本班學生有序離開校園,直至將學生安全護送至學校門口,保障學生在校門口區域的安全。
3、各路隊離校時,依據學生回家的不同方向進行編隊,由路隊長在隊伍前方引領出校園,班主任老師走在隊伍最前面,時刻關注學生動態,確保行進過程安全、規范。
二、異常情況處理措施
1、班主任老師在護送過程中,若發現學生乘坐超載車輛或無牌車輛,必須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措施,如勸阻學生乘坐、聯系家長告知情況,并及時向學校相關部門匯報,避免學生乘坐存在安全隱患的交通工具。
2、在帶隊過程中,班主任老師要密切留意學生行為,及時制止前推后擠、擅自離隊等不安全行為,維護隊伍秩序,保障學生人身安全。
3、遭遇暴雨天氣時,按不同場景處理:上學時遇暴雨,班主任需迅速通知家長及監護人,建議將學生滯留在家中,或安全護送至學校;學生放學路上遇暴雨,要立即與家長或監護人取得聯系,組織學生在安全地段等待接送;在校未放學時遇暴雨,應將學生妥善滯留在校園內,并迅速通知家長到校,由班主任護送到校門口,親手移交給家長或監護人。
4、雪凝天氣時,學生護送方式與暴雨天氣相同,確保惡劣天氣下學生的出行安全。
5、若出現學生疾病或課堂意外事故,任課教師需迅速告知班主任或級部分管主任,由班主任或級部分管主任第一時間將學生送往醫院救治,并及時聯系家長或監護人到現場處理相關事宜。
6、遇到課外學生意外事故,發現人員要迅速告知班主任或值日領導,及時將受傷學生護送到醫院,并及時通知家長或監護人到場,協同處理相關事務。
三、護送教師責任要求
1、護送老師必須堅守崗位,嚴格履行職責,將學生安全護送到指定地點后,確認學生處于安全狀態,方可離開。
2、值班教師職責如下:
①負責維持上放學期間校門口秩序,及時疏散聚集學生,引導家長在指定地點有序接送學生,避免校門口擁堵;
②教育學生進出校門時相互禮讓,文明通行,并認真檢查學生路隊是否整齊,規范學生路隊紀律;
③對學生進行安全進出校門的教育與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安全意識和行為習慣;
④妥善處理校門口突發的偶發事件,并及時、準確地向帶班領導匯報事件情況;
⑤原則上禁止學生家長進入校園接送學生,特殊情況需經學校相關部門同意,并做好登記記錄 。
四、責任追究
安全工作至關重要,相關教師務必切實履行責任。若存在不遵守學校要求和紀律,導致工作失誤或引發安全責任事故的情況,學校將依據相關規定,嚴肅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篇4:學生活動安全管理規范
學生活動安全管理規范
1、安全責任原則
學生課外、假日活動實行 “誰組織誰負責” 的安全工作原則。活動組織者需全面承擔安全管理責任,從活動策劃階段到實施全程,均需嚴格把控安全風險,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
2、活動場地要求
學生的活動一般提倡在校內進行。校內活動時,組織者應落實好安全管理責任制,明確各環節責任人。同時,需根據活動類型和規模,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如配備必要的安全設備、安排專人巡查等 。
3、外出活動管理
如組織學生外出活動,必須嚴格按照 “組織學生外出活動安全管理制度” 執行。外出前需制定詳細的安全預案,明確應急處理流程;提前對活動場地進行安全評估;安排足夠數量的教師全程陪護,并與家長保持密切溝通 。
4、活動類型限制
不提倡學生到公共娛樂場所開展活動。公共娛樂場所人員復雜、環境多變,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同時,禁止組織學生參加有危險的活動,如集體到野外、無安全保障設施和措施的水域游泳等活動,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
5、集體活動規范
組織集體外出游玩、野炊等活動時,不得開展有危害性的攀登、爬山等活動。在野炊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確保食材新鮮、烹飪安全;嚴格用火管理,選擇安全的用火區域,配備滅火器材,防止發生食物中毒或火災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