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防止“小學化”告家長書
親愛的家長:
您好!
讓你的孩子在幼兒園健康成長,是您也是我們的殷切期望。
但如今,一些孩子被迫放棄了玩具、游戲,拿起了“小學化”的課本,學起了小學的漢字、拼音和算術及書寫,孩子在幼兒園的戶外活動時間和體育活動時間被嚴重擠占,甚至有幼兒園不給孩子提供午睡的時間,這樣的“小學化”教育模式不僅增添了幼兒的心理壓力,束縛了孩子的獨立個性和想象力,同時也阻礙了孩子身體的健康成長,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傷害。
面對社會的競爭壓力,很多時候您未實現的夢想,都想放在孩子身上實現,想要孩子做到。為了“贏在起跑線上”,家長爭相把孩子送進“小學化”教學味濃的幼兒園。一些幼兒園為了吸引生源,甚至違背教育規律,走上了幼兒教育“小學化”之路。
幼兒園“小學化”問題已引起黨和政府高度關注,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幼兒園要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去年教育部發布了《關于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現象的通知》,z教育廳和鹽城市教育局也頒布了關于針對防止幼兒園“小學化”的新規,在這里我們溫馨提示家長:
小學老師們最難教的孩子不是上學前知識準備不足的孩子,而是缺乏學習興趣、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
您的孩子如果在幼兒園不斷被灌輸各種知識,只會讓你的孩子對學習漸漸失去興趣。
幼兒園階段過多學習了小學知識,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會讓他養成不愛動腦、不愛思考、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孩子提前學習小學的一些知識性內容可能會讓孩子一時領先,但當他進入小學高年級時孩子在學習上體會到的是一種由高峰滑向低谷的感覺,這樣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讓孩子產生逃避和討厭學習的情緒,這是我們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孩子在0-6歲期間,并不適合進行系統的知識教育,幼兒園老師應引導孩子在對環境探索的自主學習中獲得智慧,幫助孩子積累感性經驗,培養孩子具有持久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在這里我們把防止幼兒園“小學化”的有關規定向家長公開,請家長監督。
1.嚴禁各類幼兒園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不得采取集中授課的方式進行漢字、拼音及外語認讀拼寫訓練和數字書寫運算訓練等活動。
2.嚴禁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
3.嚴禁幼兒園進行任何形式的知識性測驗和考試。
4.嚴禁以舉辦興趣班、特長班和實驗班為名進行各種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活動。
5.禁止要求家長統一購買各種幼兒教材、讀物和教輔材料。禁止進行違背幼兒教育規律、有損幼兒身心健康的實驗和活動。
6.禁止擅自組織幼兒參加民間組織的競賽、評獎或其它社會活動。
7.幼兒園進行幼小銜接教育時,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應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心理和生理上為幼兒入學奠定良好基礎。幼兒園必須保證孩子在園每天有不少于兩小時的戶外活動和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8.全日制幼兒園必須保證幼兒在園有兩小時的午睡時間。
9.嚴禁小學在入學時進行各種形式的考核、考試及變相考察幼兒書寫拼音、漢字、外語讀寫和運算能力的面試,嚴禁小學提前招收不足齡的幼兒接受義務教育。舉辦有附屬幼兒園(班)的學校,嚴禁以未入本校幼兒園(班)為由,拒收服務范圍內的學齡兒童入學。
我們理解您對孩子高期望的迫切心態,“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果實早熟,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孩子每一歲都有每一歲的意義,孩子的成長沒有速成法可言,每一項能力的發展都需要時間逐步完成。因此,遵循教育規律成長的馬拉松長跑,才是成功的教育。是不是輸在起點不重要,重要的是贏在終點。讓孩子從小就學算術和語文,摧殘了孩子快樂幸福的童年。試想如果孩子從小沒有幸福感,長大后能創造幸福嗎?期待家長和我們一起共同為孩子創造一個幸福的童年。
篇2:幼兒園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整改方案
重慶市巴南區東溫泉鎮清和幼小學校
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整改方案
為進一步規范保育教育工作,提高保教質量和管理說平,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根據《關于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提高保育教育質量的意見》(巴南教委發〔20**〕70號)要求,并結合我校幼兒園的實際,我校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了自查,查出了我校的幼兒園存在教學內容較小學化,識字較多;活動的器械較欠缺;幼兒一日活動不夠規范;對部分幼兒布置有少量家庭作業等問題。現就對查出的問題做如下整改: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1、接到文件后,根據教委要求,立即召開幼兒園教師會,傳達上級文件精神,并領會其精神,正確認識學前教育的任務和作用,深刻反思學前教育“小學化”對兒童身心健康的損害。并對我校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的梳理,集體討論解決的辦法。
2、通過開家長會、“教師訪萬家”等活動形式向社會、向家庭加強輿論宣傳,轉變更新家長、社會的教育理念,盡量使家庭與學校幼兒園形成一股合力,為更好的教育孩子打下基礎。
二、具體措施
1、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制定工作計劃,合理安排和組織幼兒一日生活,選擇與幼兒年齡特點相應的內容和方式組織教學。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個別活動等多種形式,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與學習興趣,同時培養良好的品德與行為習慣,培養積極的交往與合作能力。
2、加強對教師的進一步培訓,使之更能適應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需要。
3、利用有限的資金再添置一些保教設備設施,保障幼兒入園后能夠開展游戲活動。
4、控制教學內容的小學化,嚴禁大量教學識字、識拼音等。
5、嚴禁布置書面作業,訂購教輔資料。
重慶市巴南區東溫泉鎮清和小學校
二O一二年四月十二日
篇3:幼兒園《防止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工作方案
幼兒園《防止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工作方案
一、轉變辦園理念,提升辦園質量。我園堅持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南,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扎實推進幼兒園素質教育。
(一)合理安排一日活動。根據幼兒發展特點,我園的活動安排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統一,給幼兒以充分活動的自由,將一日活動的各環節有機結合,注意動、靜交替,室內、室外活動的交替,集體活動和分散活動的交替。
(二)科學開展幼兒游戲活動。保證每天有充足的時間讓幼兒自由選擇游戲活動;盡力為幼兒開辟游戲場所,擴大游戲空間;根據教育目標選擇游戲主題,廣泛開展區域活動。
二、轉變教師觀念,提高專業素質。
一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幼兒教師外出參觀、學習、交流等,使我園教師認識到幼兒教育小學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提高幼兒教師的素質,引導幼兒教育健康發展。
二是加強對教師的職業培訓。通過開展教研活動,加強《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工作規程》等幼兒教育理論的學習,來提高其專業化水平,幫助幼兒教師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理念,能夠按照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幼兒園教育的規律,認真、反復、深入地鉆研教材,將幼兒感興趣并切合本園實際的一些生成課程及時補充進去,選擇適合幼兒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最終很好地完成幼兒教育目標。
三是改變教師的消極思想,加大對幼兒教育發展的扶持力度,如在經費投入和資源配置上給與更多的政策傾斜,以改善幼兒園的辦園質量,促進幼兒教育事業均衡發展,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豐富幼兒的學習內容。
四是抓好幼小銜接工作。組織幼兒教師與小學教師交流探討,共同探索改進幼兒園大班工作的重點和措施。在大班幼兒臨近畢業時,通過帶領幼兒參觀小學、調整幼兒的作息制度、改變幼兒園活動室的布置(如設立黑板、桌椅成排擺放、減少游戲角)、組織幼小學生聯歡等活動,幫助大班幼兒從思想上、情感上做好入學準備。
三、轉變家長觀念,家園密切一致。
(一)積極做好家園共育。我園將通過多種途徑,靈活利用家長開放日、家長學校培訓、家園聯系本、幼兒成長記錄等,向家長介紹科學的教育理念,正確的教育方法,請家長參與對幼兒的教育,教師及時研究家長反饋的意見,改進工作,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創設有利于幼兒健康發展的家庭環境。
(二)重視幼小銜接中的家長工作。針對家長中的認識問題,召開家長會和向家長介紹幼兒的發展現狀、幼兒園培養目標、大班學期工作計劃以及幼小銜接工作的具體措施,爭取家長的理解與配合。
我想,只有改變幼兒家長的價值觀念,對子女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才有利于減輕幼兒學習壓力。
四、轉變社會觀念,以便達成共識。
一是教育部門應承擔起對幼兒教育發展的約束機制,端正辦園方向。通過定期對幼兒園的保育、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進行督導,及時糾正不當的教育行為。
二是利用走訪交談的形式,加大幼兒教育防止小學化傾向的宣傳力度,讓全社會充分認識幼兒教育的宗旨、意義和目的,糾正“孩子上幼兒園主要是學習知識”的錯誤認識,調整對幼兒園的評價標準,懂得成功的幼兒園并不在于向幼兒傳授多少知識,而在于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集體意識、自立能力和奮發向上的精神,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只有提高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正確調整家長和社會對幼兒園的評價標準,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才能有效得到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