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建設年演講稿:無悔的選擇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不悔的選擇。
學生時代,曾見到過這樣一副對聯,這幅對聯給我心靈以巨大的震撼: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而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正是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的神圣職業。
我們的教師隊伍是一支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的隊伍。通過幾年的教學實際,特別是在深入學習了“全國教師模范”吳玲、馬祖光、陳學求、孟二東等先進事跡后,我深刻的理解了教師職業的艱辛。古語云:作經師易,作人師難。的確,要不然又怎么會有孟二東“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事跡呢?我們增長自己的智慧,是為自己開一朵花;我們奉獻世界的心,是為世界開一朵花。我為之努力奮斗了十數載,終于求得了一枚不悔印章——教師。
“十年磨一劍,今日試鋒芒”,人生又有幾個這樣屬于自己的十年呢?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們,為了傳承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培育一代新人,奉獻出的豈只十年,老師們用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甚至一生的心血來澆灌青春之花,直至生命那最后一刻無怨無悔地倒地一擲。
教師是一個寂寞的職業。或許又是一個無月的夜晚,暗黃的燈光、厚重的文案、疲憊的身軀,已經流過了很多年。但教師是一個民族精神與文化的傳承者與開拓者,教師心中都有一座偉大的豐碑、一個個偉大的理想,他們“以學生為本”,教人務實,教人求真,教人創新,他們都有一顆耐得住寂寞的攻堅的決心。
教師更是一個美麗的職業。她的美麗在于她的無名,在于她的不攀比,在于她的天然而無修飾,在于她的淡泊與高尚。她是一種生命,她的存在不是為了取悅于人,她那脫俗的厚質闡述著他她生命的真諦。有人說孟二冬老師是一個“陽光男孩般教授”,從北京到新疆,一路留下了孟老師從容不迫、堅定、自信、喜悅,更是快樂、美麗的足跡。這些品質使得他成了一名真正的學者、優秀的教師。他把生命交付給了書籍和寂寥,他把生命交給了他所愛的學生,他了在其中,樂在其中,美在其中,這是他此生不悔的選擇。
在我們的教育領域,極少數人因社會經濟的多元化而扭曲了價值觀念,他們不再堅持學術民-主,不再堅持潛心鉆研,不再堅持以德育人,把自己教師的尊嚴抹滅了。盡管這個現象只是個別,但在這里,我要告訴他們,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清涼也好,混濁也罷,只要自己守住一顆奉獻的心,守住自己當初這個不悔承諾,“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窺然不動”。“教師不是飛蛾撲火的浪漫烈士,老師骨子里是一個有良知的生意人;講課自然會問:自己給了學生什么?學生有給了自己什么?如果只是給沒有收,老師便退;如果只是收沒有給,老師更當退。”我想學生對社會的回報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回報了吧。
學問就是一張魚網,一個結一個結,才結出了捕魚的工具。如果只是急功近利而教化出幾批陶陶不知有他的工匠,這樣的老師無疑是失敗的,所教的學生也不會有所作為。
清華原校長梅貽琦先生曾說:“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游也,其濡染觀摩之教,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我校一直以來都堅持以“學生成才”為宗旨的教學目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更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師大學子孜孜以求的信念。我必將秉承“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校訓精神,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無怨無悔。
亞里士多德說,“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其實,這個真理不正是一位偉大的導師嗎?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燃燒自己,照亮自己;古往今來,贊美老師的話語與書籍層出不窮。我愿做一個真、善、美的老師,我愿我的學生愛真理更甚于愛我。我不迷茫于遠處的群山,我執著于腳底的泥沙,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地走下去,我堅信:“星星也只能白了我的發,而不能灰了我那顆教師火熱的心”。選擇教師,我終身都無怨無悔。
篇2:師德建設演講稿:因為有愛所以溫暖
師德建設演講稿:因為有愛所以溫暖
zz小學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z新義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我知道,以我淺陋的“井蛙之見”,無法釋解“師德”一詞的內涵,僅希望,用我的實踐和觀點,能夠和大家一同領悟“師德”的偉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因為有愛所以溫暖”。
去年九月,響應區教育局的號召我主動申請了支教,滿懷著一腔熱血和惴惴不安的心,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支教老師。記得第一天踏入z江邊這所美麗的學校時,眼前一片秀色,清新的空氣,整潔的校園,小橋、流水、教學樓,錯落有致。走入校園,學校里已經有許多學生在好奇的觀望著我們這樣的稀客了,個個都露出天真無邪的笑臉,好像在說歡迎歡迎!一路上我都還在想像著自己將迎來怎樣一批學生呢?是他們這樣友善燦爛的笑容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那一刻我突然間感到,支教不是一項活動,而是一種責任啊!
到了正式上課的時候,一直擔任音樂教師的我傻眼了,我被安排帶一個年級語文和一個年級的英語課程。這可是我在城里學校從來沒有涉及過的學科呀,還是兩門重要的主課,可是校長告訴我:“我們的鄉村學校就只能這樣,也是沒法子呀!我相信,你肯定可以上好的!”我一聽,這是多大的一種信任呀,我怎么能辜負了這樣的信任呢!又怎么能因為我自己的原因耽誤了這里的孩子們呢!于是,每天上課前,我從研究課本,到認真備課,確定上課思路,一點也不敢含糊!這其中時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時,我的新同事們便向我伸出援助之手,與我交流教學教法,指點我把不準確的地方改正,把知識點理清。就這樣一步一步跌跌撞撞的,開始了我的教學生涯中的第一節語文課和第一節英語課,開始了我的支教生活。經過一段時間,當我適應了自己的新角色、正洋洋得意的覺得自己挺m.dewk.cn有本事的時候,轉過身,我才發現在我的周圍,我們的學校里沒有一位老師不是這樣身兼數職、一專多能的,他們能寫會畫,他們勤儉好學,他們身體力行,無一不是為孩子們做出良好典范!這難道不是老師們強烈的責任感驅使著他們嗎?這不正是崇高師德的展現嗎?自此以后,我便不再沾沾自喜,沉下心來,決心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名不求名利、無私奉獻、真正師德高尚的老師。
接下來的日子里,我了解到,在我們這樣的鄉村學校,許多孩子都是父母外出打工,由爺爺奶奶撫養的留守兒童。這些孩子都年齡不大,確因為生活問題過早的離開了父母的身邊,獨立的留在家鄉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撫養他們的爺爺奶奶也大都已經上了年紀,除了要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還得下地忙農活!有時都有些自顧不暇了,更談不上像城里孩子一樣全方面發展了。一次語文課,練習寫作《我的夢想》,習作之前我便找了幾個同學來詢問,你的夢想是什么?這時,一個學生告訴我:“我想爸爸媽媽陪我去城里玩那個在天上轉的東西,我以后要自己做那樣的東西給大家玩。”聽到這我的心一陣刺痛啊,這就是他們所處的環境,這就是他們如此簡單卻不易實現的夢想。像這樣城里孩子司空見慣的東西,習以為常的生活,在這里,在這些孩子們的身上卻成了奢望。
于是平時在學校里,我便每天主動地對孩子們噓寒問暖,帶領孩子們學習、游戲、鍛煉身體;和孩子們談心、做知心朋友;幫助孩子們樹立自信心。恍惚間,我覺得同學們就是我的孩子,我們的學校就是一個大家庭。我們到這里支教也不單是要傳授他們知識,而且要傳遞給他們溫暖,傳播給他們缺少的那部分愛和關懷。能做這些讓我心里好歡喜,讓我在新義的支教生活充實無比。
如果你問我,一滴水的力量有多大,我會說很小,但沒有它就沒有浩瀚的海洋;如果你問我,一名支教老師的力量有多大,我也會說很小,但就是因為有了我們千千萬萬的“很小”,才匯聚成從農村教育事業“很大”的希望。你要問我這樣做值不值得,孩子們的笑臉已經給出答案;你要問我累不累,心中有了信念,就不覺得累!站在三尺講臺上,我們用手中的粉筆揮灑著汗水,用它來澆灌孩子們的夢想,讓他們的夢想成真! 如果說支教就是去吃苦,那我會堅決的說:“我愿意”。因為這苦是暫時的,但留在心底的那份甜卻是永遠的。在這苦中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讓我學會了奉獻。我們要以自己的力量,在農村的土地上,讓愛,讓支教的星星之火,化作燎原之勢。
車窗外,春暖花開。看到窗外呼嘯而過的風景,我仿佛看到了遠方那些孩子渴望知識的雙眸,看到了他們興奮地通紅的笑臉,看到了他們迎著初升的旭日一步步前進! 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春天,因為有愛,所以更加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