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的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積極性。
二、活動的意義
我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需要大量的多種多樣的人才,按照美國教育家布魯姆的觀點,除5%以下的兒童有智力缺陷的,95%以上的兒童都有可能成才。可是現(xiàn)實并非如此。影響學生成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非智力的因素,學生積極性不高是一個突出的表現(xiàn)。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高低是由學習動機所決定的,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部動力。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我認為,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就要讓學生懂得要對自己負責,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談得上對父母負責,對老師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國家負責,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
三、活動準備
1、先請家長寫一封信,談談給孩子起名字的寓意,訴說父母對孩子的期望。
2、到人才市場或向家長及周圍的人了解社會上對不同職業(yè)人員的需求情況及條件。
3、對《人才市場一瞥》的表演做好排練。
四、活動程序
主持人: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希望自己能夠成長,渴望自己在事業(yè)上能夠成功,那么,成功的秘決是什么呢?簡單地說,大抵是百分之五十的思考,加上百分之五十的行動。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看清自己所期望的目標,而且能漸漸走近這個目標。
(一)你的目標是什么呢?
1、請同學讀父母給自己的書信,談自己名字的寓意,家長期望。
2、請同學談談自己的職業(yè)理想。
主持人:從以上同學的介紹,可以知道家長對我們的期望,我們對將來職業(yè)的選擇。可是,這是從一個家庭的角度來制定的目標。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國家的發(fā)展。我們的目標能否實現(xiàn),還要看你的目標與國家的要求是否相一致。
(二)國家的要求是什么呢?
3、一位同學介紹《人事部預測中國急需的人才》。
4、一位同學介紹《二十一世紀需要的就業(yè)能力》。
5、一位同學介紹《市場經(jīng)濟需要復合型人才》。
主持人:我們的擇業(yè)不僅面臨著你選職業(yè),同時還要接受職業(yè)選擇你的事實。
(三)職業(yè)的需求是什么呢?
6、一位同學演《人才市場一瞥》
(1)各單位在人才市場設點(可有機關、國企、私企、外企等)。
(2)主考官站在企業(yè)的角度,設想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提出問題進行考察。應聘者站在設法到理想單位就職的角度,表現(xiàn)自己的才華。還可表現(xiàn)出應聘者在自己距用人單位要求相去甚遠或由于自己的某些不適合的舉止而失去就職的機會。
(3)用人單位介紹錄用應聘者的原因,最好包括儀表、學歷、經(jīng)驗、才干,體現(xiàn)復合型人才的特點,說明對用人單位而言是合適的人才,而對錄用者來說,是能夠揚長,且能夠勝任的崗位。
(4)主持人: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明確社會對職業(yè)的需要,面對機遇,迎接挑戰(zhàn),你準備好了嗎?
(四)找出自己與理想職業(yè)要求的差距。
主持人:要想成功,沒有目標就會迷失方向,可是有了目標,不做努力,成功則成為空想。那么怎樣做才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呢?
(五)明確努力方向
(可以表演,也可以討論。)由此得出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的共識。
1、嚴于律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嚴于律己,即使是天才也會白白浪費。
2、學會問。今天的學生學會提出問題,遠比學會答案重要。只有善于觀察,思考問題的人,才能不斷質(zhì)疑,主動學習、大膽創(chuàng)新,學有成就。
3、做好眼前的事,這是成功者的共有的優(yōu)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們不管走到哪里,從不得過且過,總是盡心盡力地做好眼前的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4、嘗試成功的體驗,堅定自己的信心。在學習的過程中,挫折和成功是學生學習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兩種結果,要堅持努力,積極思考,減少失敗,爭取成功。任何事,只要你努力去做,動腦筋去做,沒有做不成的。在學習中,低起點,小目標,促成功,匯聚一個個小的成功,以取得大的成功。在爭取成功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愉悅。
5、樹立終生學習的思想。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說:“終生教育是知識經(jīng)濟的成功之本。”面臨知識經(jīng)濟,我們必須做好終生受教育的準備。這樣,學習就成為不可或缺的需要。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賴以生存,不斷發(fā)展。
主持人:同學們,新中國成立53年了,我們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這是中華人民努力奮斗了53年的結果。二十一世紀已經(jīng)到來,時代向我們提出了挑戰(zhàn),我們要想把自己培養(yǎng)成明天的人才,取決于今天努力的程度。一個人在無法選擇工作崗位的時候,至少他永遠有一樣可以選擇,那就是好好干。而這樣的選擇往往從根本上決定了明天的被選擇。我們從小就要培養(yǎng)對自己負責的觀點。只有首先做到對自己負責,才能成為樂于學習、學有所長的人才。
五、活動體會
1、活動的設計旨在切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尋找到教育的恰當切入點,使教育確有實效。
2、活動的形式是開放的,向家庭、社會開放。
3、活動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的認識不求唯一性。要求學生各抒己見,各顯其才,通過活動認識社會現(xiàn)實的嚴峻,從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鳴,認識上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行動上自加壓力,堅持不懈,不斷激發(fā)自己強烈的學習動機,對自己負責,逐步成人、成才。
篇2:小學&尊師重教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小學"尊師重教"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一、指導思想
熱情謳歌教師工作的崇高和偉大,介紹歷史上聞名的尊師重教的例子,說明尊師重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確怎樣做才是尊師,大力表揚同學們尊師的行為,同時也指出一些有違尊師的現(xiàn)象,從而激發(fā)同學們對老師的熱愛之情,搞好師生關系,使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二、主要內(nèi)容
1、讓學生講述尊師的例子;
2、頌揚教師工作的崇高和偉大;
3、讓老師表彰尊師的行為。
三、主要形式
整個活動采取演講、朗誦、講故事、合唱、獨唱等多種形式。
四、準備過程
1、全面發(fā)動。動員全班同學查找資料,搜集素材并集中交班主任。2、對收到的各種形式的稿子,進行認真審閱、批改和去舍。
3、在班主任和有關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排練。
4、班會開始前布置教室,在黑板上寫上"尊師重教"主題班會的彩色美術字。
5、屆時請有關任課老師參加。
五、主要過程
1、先放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
2、由主持人宣布班會開始,引出主題。
3、先演講、朗讀、講故事、后合唱,中間穿插獨唱等。
4、結束前請任課老師講話,最后,班主任總結,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六、注意事項
1、時間一節(jié)課。
2、事前須認真準備,發(fā)動全班參加。
3、請有關老師指導。
4、班會結束后,擬一期"尊師重教"的黑板報專刊。
篇3:讓世界充滿愛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讓世界充滿愛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班會,讓同學們學習殘疾人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的精神。
2. 通過參與,培養(yǎng)學生關愛弱勢群體,熱心公益事業(yè),樹立良好社會公德的意識。
3. 進一步營造關心殘疾人工作的社會氛圍。
二、教學準備:
1.首先在全班通知主題班會事宜,全面動員學生參與;召開班委會議商議班會主題和形式。
2.動員全班同學查閱收集有關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感人事跡和圖片。
3. 同學們交流如何更好的幫助身邊的殘疾人,每人總結一條建議,準備小組競賽。
4. 設計體驗殘疾人艱辛的體驗活動,并準備好體驗的相關道具。
5. 排演反映如何正確對待和關愛殘疾人的小品;排練手語歌曲《感恩的心》。
三、班會過程:
開場白:愛是世界上最純潔的,是最親近的。愛是不朽的,愛是無限的,愛是無法用語言形用的,在世界上千萬種愛中,有親情的愛,
有父愛,有母愛,但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社會的愛。當一個人需要關懷,需要別人伸出援助之手時,那就是體現(xiàn)大愛的時候。我們不圖回報,我們的世界需要愛,讓世界充滿愛吧!
第一部分: 感動殘疾人的堅強,體驗殘疾人的艱辛。
1.多媒體圖片展示:殘奧會開幕式演唱的盲人歌手楊海濤、汶川地震中不幸致殘的芭蕾舞女孩李月、舞蹈《千手觀音》、殘奧運上的中外優(yōu)秀運動員。
2.配樂介紹北京殘奧會,學習運動員身殘志堅,永不服輸?shù)木瘛?/p>
3.組織同學參加體驗活動:①單手穿衣—體驗肢體殘疾人的生活上的不便。②閉眼行走—體驗盲人生活中的困難③二人配合,一名同學指揮另一名蒙上雙眼的同學繞過障礙—體驗殘疾人接受幫助的感受和正常人如何更好的幫助殘疾人。
4.學生發(fā)言講述我們知道的殘疾人的感人事例并發(fā)出我們要熱心關愛殘疾人的倡議。
第二部分:尊重殘疾人,幫助殘疾人。
1.向全班同學介紹全國助殘日的由來。
2.全班以組為單位,進行競賽。提出如何更好的幫助殘疾人的建議和在幫助殘疾人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3.小品表演—表現(xiàn)如何保護殘疾人的自尊心和如何幫助殘疾人重拾自信融入集體。
4.手語歌曲《感恩的心》。
主持人總結:愛,可以改變一切。因為有愛,我們擁有了希望和夢想,生命的前程灑滿陽光;因為有愛,我們擁有了勇氣和力量,一切的困難和挫折都不能阻擋;因為有愛,讓我們不再膽怯、懦弱和彷徨。是因為有愛,才可以改變一切,這個世界才充滿陽光。
愛是一種崇高的情感形式,她是愛心、良知和無私;愛是一場及時的春雨,滋潤著田地,豐富著河流;愛是一顆閃閃的新星,照亮你照亮了我,照亮了他,照亮了我們每一個人!愛是給與,愛是奉獻,正是因為愛構建了和諧,讓我們共同去珍惜和擁有!
因為改變,才使愛更具有恒久的力量!‘
讓我們關愛的陽光,溫暖每個殘疾人的心靈!
讓世界充滿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