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讀學校教師培訓工作總結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師資隊伍建設是教育發展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建設優質的學校教師隊伍是新世紀學校教育改革的重點話題。
我校是遼西唯一一所工讀學校,學校始建于1978年,三十二年來教育矯治了兩千多名行為偏長的未成年人。目前,在編教師16人,其中青年教師11人,本科學歷13人,研究生1人,市骨干教師1人。面對新形勢,如何教育矯治行為偏常的未成年人,從而實現為家庭服務;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服務;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服務;已經成為我們工讀人不容回避的問題。我們意識到學校的競爭優勢、教育質量的提高、學校的持續發展,其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專業發展的程度和水平。因此我校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立校之本、興校之源,堅持把教師的繼續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策略,努力使學校成為工讀教育專業化教師發展的基地。下面將我校的繼續教育實施情況匯報如下:
一、更新理念,領導重視--突出教師繼續教育重要地位
根據市教育局的有關精神,我校將教師繼續教育列為學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務,把提升教師整體素質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奠基工程,充分認識到全面實施教師繼續教育是更新教師知識結構,轉變教師教育理念,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沒有高質量的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在我校上下形成共識。
新領導班子上任以后,對學校的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非常重視。學校校長親自掛帥,與教學副校長深入教學第一線聽課、評課。參與教研活動,經常和教師溝通交流,使教師的教學困惑能及時得到解決,教師的經驗及時的得到關注和分享,也進而促進了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同時也為教師積極參與繼續教育提供了條件和支持。最后,每學期都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二、強化管理,創新模式--推進教師繼續教育有效進行
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中的一個永恒主題,同時又是一個系統工程,強化管理,確保措施到位十分關鍵。加強對教師繼續教育的管理,強化各項措施落實,勇于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師繼續教育模式,是實現我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目標的重要保證。為此我們做到了:
一是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度落實,檢查督促。我校成立了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領導小組,對繼續教育工作全過程實施有效的組織、協調、監督與指導,形成由張德臣校長任組長,業務主管校長分管(任副組長),處室具體執行的三級管理模式,做到"三個確保",即確保時間、確保經費、確保學習效果,將師資隊伍建設當作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一件大事長抓不懈。
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大型教育理論講座。教師利用每周2節課,觀看空中課堂,并進行評課活動。每周每個教師要堅持自學教育教學理論,并做好繼續教育筆記。每個月要按照要求完成三筆字書寫。最后,我們還堅持對全體教師進行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工作,目前有三位教師獲得了國家二、三級國家咨詢師的證書,并有一位教師獲得了心理咨詢師講師的證書。今年,學校又選送了兩名在學校培訓中成績優異的教師參加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考試。
二是建立新 "師徒結對帶教"制度。為了落實對青年教師和新教師的培訓,我校為0-5年教齡的新教師安排了一位經驗豐富的高級教師、教研組長擔任指導教師,結成對子,為期三年,在教學實踐中指導新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迅速提高其教育教學水平。同時還定期開展各種活動來確保這項制度的落實到位,比如每學期舉辦的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賽,課堂教學"匯報課"等活動,既是鍛煉和展示青年教師技能的舞臺,也是一次難得的互相學習機會;每年定期舉辦的青年教師培訓班,以及"師徒結對帶教"的結拜儀式和總結活動,更有力地推進了這項制度的落實。
三是引入競爭,建立約束與激勵機制。引入競爭,建立約束與激勵機制是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保障。我校把教師的繼續教育與教師的評優、評先直接掛鉤,凡按規定要求應該參加培訓而未參加培訓的,扣除考核分,不得評為先進。經學校批準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等各級骨干教師培訓及其它培訓的予以優先評聘。參加培訓教師學歷達標已達87%以上。
四是采取"走出去"的培訓形式。"走出去"吸收新的信息,使教師開闊眼界,樹立新的教育理念。近兩年來,除依照上級有關規定先后選派教師參加市級骨干教師培訓、北京大學英語教師培訓;全國工讀班主任培訓;全國工讀研討會等。我校還及時收集各種培訓信息,根據我校發展的需要,分期分批選派優秀教師參加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培訓、選派教師到北京海淀工讀學校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并帶領全體教師到兄弟學校學習。
五是資金保障,舍得投入。學校在資金非常困難的情況下,用于教師培訓工作的經費遠遠超過了生均經費的5%。在保證教師培訓工作經費的前提下,我們還投入大量資金,改善學校的硬件建設--先后購買了投影儀、臺式電腦、存貯盤、手提電腦、DVD等設備。去年年底,學校還投入6萬余元,建設學心理咨詢室。
三、領導垂范,輻射全體--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校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卓有成效,造就了一批骨干教師,打造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具體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突出成效:
1.領導率先垂范,造就了一批骨干教師
根據工讀學校的辦學性質和學校實際情況,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對教育矯治問題學生,更具有科學性。也就是說,共度教師應該具有心理咨詢師應有的知識。但是對于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工作,開始大多數教師不認可,表現不積極。校長、副校長首先帶頭學習,并先后考取了二級心理咨詢師的證書。同時,將所學到的知識與全體教師交流和分享,大大的激發了學校教師參加心理咨詢培訓的積極性。現在教師中學習心理咨詢師課程的學習已經蔚然成風。在領導的帶領下,學校先后有多名教師獲得了國家心理咨詢師、心理咨詢師講師、國家二級戶外拓展訓練師的證書,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工讀學校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信息技術培訓全員化,提高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造就一批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專家型"教師,是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一項戰略任務。我校每學期都要開展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培訓,除選派骨干教師參加省市組織的統一培訓外,學校還挖掘潛力,充分利
用學校的技術骨干和校本培訓基地,采取"骨干培訓"、"分類推進"的辦法,實行全員培訓。我們要求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方面要達到"四個會":會上網查資料,會使用常規電教教具,會運用多媒體教學,會獨立制作課件。學校定期舉辦課件制作比賽,使培訓取得了實效。通過培訓,現在100%以上的教師會獨立制作教學課件,多媒體教室使用率較高。3.教育科研普及化,提高了教師教育科研水平
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師素質的一項高層次素養,常言道"學而不教則荒,教而不研則淺"。廣大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是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最重要的標志之一。由于我校堅持了培訓活動與教學研究活動相結合,初步探索出了一條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的最佳途徑。近期,我校又承接了《網絡文化對青少年品德的影響及對策研究》課題。
總之,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者,是課程改革的操作者,面對課程改革,面對新的教育理念,學校必須依靠自身力量,以教師繼續教育為依托,大力開發本校的資源,舍得投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走一條適合工讀教育的新的課程改革和教師繼續教育的健康之路,真正實現教師隊伍素質和辦學效益的穩步提高。
篇2:某鎮小學教師培訓制度
鎮小學教師培訓制度
為了不斷加強我校教師培訓工作,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教學能力,提高培訓工作有效果,收集、積累教育教學教研經驗資料,使我校教師培養、教師培訓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途徑,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訓目標:
1、每個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
2、進一步提高每個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
3、進一步提高每個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提高履行崗位職責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4、初步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5、在培訓中建立健全本校的校本培訓制度,使校本培訓工作科學化、規范化、系列化。
二、培訓內容:
1、新的最前沿的涉及到學校、教師、學生發展的教育思想、理念、理論等。
2、與教育教學密切相關的教育理論知識。
3、有利于促進學校課程改革、教師課堂教學改革的提高,學校辦學質量和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教育教學經驗。
4、學科業務知識,專業知識及專業基本功。
5、師德師風建設。
6、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7、教育教學實踐能力。
8、計算機應用技術。
9、其他
三、培訓形式
1、教育論壇。(教研沙龍,網上論壇,專題探討等)
2、專題講座(計劃每學期至少2次,每次1小時)。
3、自學、短期培訓、離職培訓。
4、實踐反思。(合格課實踐反思、示范課實踐反思、研究課實踐反思、專題課實踐反思等)
5、幫帶網絡培訓:學科帶頭人帶骨干教師,骨干教師帶成長型教師,老教師帶新教師等。
四、培訓制度
1、外出學習、培訓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通知、文件由學校批示,教務處安排,全體教師必須服從大局,珍惜每次學習機會,教務處檢查并記錄教師出勤情況。
2、外出教師所任課程必須先由自己與相關年級的教師協商調課,如不能自行協調報教務處調整,同時報教導處。
3、外出教師,及時向教導處匯報活動情況,凡參加市、區級聽課學習的教師,必須上交一份參加活動的書面材料,同一年級同一學科教師共同參與的學習、培訓,返校后集體備課時應進行交流。
4、外出教師必須遵守培訓單位的活動安排,認真學習,記好筆記并積極參與交流討論。
5、外出教師應嚴格遵守活動紀律,不得擅自外出辦私事,不得早退。
6、外出教師必須認真記錄上級領導所作的指示或通知,領取并妥善保管好下發的資料,回校后及時傳達并轉交資料。
7、外出教師必須儀表端莊,舉止文明,虛心好學,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學校聲譽,處處為人師表。
8、學校安排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如有非常特殊情況教師不能按時參加活動,應在學校組織前提前上報教導處,以便應急調整。
篇3:幼兒園教師培訓制度(2)
幼兒園教師培訓制度
一、教師要積極的進行自我培訓,自我提高,形成在某一方面的教學特長。
二、鼓勵教師利用業余時間進修或學習,注重理論與實踐的反思和指導作用。
三、幼兒園提倡要有計劃地對保教人員進行專業化等方面內容培訓(做到一月至少有一次園內業務培訓),切實提高保教質量。
四、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地方針,每學期邀請專家或同行來園講學或交流,并根據需要有計劃的選送教師外出學習,老師在培訓過程中不得請假。學習結束要有書面報告和經驗分享。、
五、堅持業務學習制度,有計劃地安排業務學習內容,使全體教職工不斷獲得新的信息,了解幼教發展動態。
六、每學期進行一次業務素質與能力的競賽,表揚先進,推廣經驗。
七、骨干教師帶頭進行教育科研,帶動幼兒園課題研究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