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中初中部跳繩、踢毽子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落實"生命-和諧"教育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新課程理念,把開展大課間活動作為重要途徑,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在大課間活動中體現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學理念,以大課間為輻射點,促進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二、目標和原則
(一)目標
1、改革學校課間操,優化課間操的時間、空間、形式、內容和結構,使學生樂于參加,主動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覺的鍛煉。
2、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積極創新,力求以活動勵德,以活動輔智,以活動健體,以活動塑美,以活動促勞,促進學生五育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原則
1、教育性原則。充分發揮大課間活動對學生進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視活動過程的教育。
2、科學性原則。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堅持從學校實際出發,科學合理的安排大課間的課程計劃和活動內容。
3、全體性原則。師生全員參加,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全體健身的目的。
三、活動內容與考評標準
初一年級:一分鐘正搖跳繩。
計數標準:學生正搖繩原地進行跳躍,過雙腳一次,計數為一,累積進行。繩未過雙腳或繩停止搖動后從繩上跳過均為無效,但繩已過腳后停止,則為有效。時間一分鐘。
初二年級: 一分鐘踢毽子。
計數標準:學生用腳部接觸毽子一次,計數為一,累積進行。比賽中可以用身體其它部位接觸毽子進行調整,但調整不計數,時間一分鐘。
初一年級:一分鐘跳繩
初二年級:一分鐘踢毽子
等級 得分 跳繩(次/ 1分鐘)
等級 得分 踢毽子(次/ 1分鐘)
優秀 100 170
優秀 100 60
良好 85 140
良好 85 45
及格 70 110
及格 70 30
備注
掌握兩種以上花樣的同學加5分。
四、考核
1、測試成績換算成十分制,計入學生期末考試個人總成績。
2、班級均分作為考核班級的一項指標,計入期末班級考評。
篇2:跳繩比賽活動方案
跳繩比賽活動方案
為增強體質,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增加學生的班級凝聚力,初一級部決定于近期舉辦一分鐘跳繩比賽活動。
一、比賽時間:20**年11月27日下午第四節課
比賽地點:學校田徑場
二、比賽項目:
1、男、女1分鐘跳繩(計次數,方式不限)
2、團體比賽(各班所有學生跳繩個數之和)
三、參賽辦法:
以班為單位,每班報男、女運動員各10人,裁判員2人。
四、報名時間:
20**年11月22日集中一天報本級部體育教師處。
五、獎勵辦法:
1、個人獎勵男、女各前20名。
2、團體獎勵前6名班級。
六、注意事項及要求:
1、各班接到規程后要廣泛發動學生進行練習,挑出本班優勝人員參加。
2、各班學生均自己準備跳繩,自覺進行鍛煉。
3、各班學生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課間活動時間、回家休息時間進行鍛煉,住宿班同學還可利用早晨或晚飯后時間進行鍛煉。
七、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20**年11月14日
篇3:學校跳繩比賽活動方案
學校跳繩比賽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我跳繩、我健康、我快樂”
二、活動目的:
通過每學期開展跳繩比賽,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 加強各班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預防疾病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活動時間:20**年4月10中午,12日中午
四、活動地點:外操場
裁判 :Z
五、比賽規則
1、單人短繩
參加對象:1-6年級
比賽時間:一分鐘
比賽人數:每班男女各兩人
比賽規則:
A、一分鐘的時間內,單人跳繩次數。跳繩過程中可以停頓,以一分鐘結束時的總次數為個人最后成績。
B、其方法為:單、雙腳起跳身體騰空后,跳繩自雙腳后沿身體額狀軸旋轉360度為一周計算為一次,如未完成,則計算為一次失敗。
C、比賽時,須有二人記數,然后互報數目,以低數為準記錄成績。名次設定:每組由高到低取前三名。
2、單搖雙跳比賽
參加對象:3-6年級
比賽時間:一分鐘
比賽人數:每班男女各兩人
比賽規則:
一分鐘的時間內,跳繩次數。跳繩過程中可以停頓,以一分鐘結束時的總次數為最后成績。
3、集體賽
參加對象:1-2年級跳大繩3-6年級跳八字繩
比賽時間:3分鐘
比賽人數:每班男女各5人
比賽規則:
A、由10左右人組成,其中2人負責搖繩,其余人進行跳繩。
B、比賽開始,先由裁判員提示做好比賽準備,然后發出比賽指令,負責搖繩的隊員開始運作,比賽正式進行。
C、錄取方法: 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最多的來排高到底的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