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伦理三级-欧美伦理三级在线播放影院-欧美伦理片在线-欧美伦理片在线观看-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物業經理人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1998)

1312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199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250號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已經1998年9月25日國務院第8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總理 *

  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公民的結社自由,維護社會團體的合法權益,加強對社會團體的登記管理,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社會團體,是指中國公民自愿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國家機關以外的組織可以作為單位會員加入社會團體。

  第三條 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登記。

  社會團體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下列團體不屬于本條例規定登記的范圍:

  (一)參加中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人民團體;

  (二)由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核定,并經國務院批準免于登記的團體;

  (三)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部經本單位批準成立、在本單位內部活動的團體。

  第四條 社會團體必須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不得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不得危害國家的統一、安全和民族的團結,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組織和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得違背社會道德風尚。

  社會團體不得從事營利性經營活動。

  第五條 國家保護社會團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開展活動,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六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本級人民政府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以下簡稱登記管理機關)。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國務院或者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授權的組織,是有關行業、學科或者業務范圍內社會團體的業務主管單位(以下簡稱業務主管單位)。

  法律、行政法規對社會團體的監督管理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二章 管轄

  第七條 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由國務院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由所跨行政區域的共同上一級人民政府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

  第八條 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與其管轄的社會團體的住所不在一地的,可以委托社會團體住所地的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負責委托范圍內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 成立登記

  第九條 申請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籌備。

  第十條 成立社會團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于50個;

  (二)有規范的名稱和相應的組織機構;

  (三)有固定的住所;

  (四)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五)有合法的資產和經費來源,全國性的社會團體有10萬元以上活動資金,地方性的社會團體和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有3萬元以上活動資金;

  (六)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違背社會道德風尚。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與其業務范圍、成員分布、活動地域相一致,準確反映其特征。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準,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

  第十一條 申請籌備成立社會團體,發起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籌備申請書;

  (二)業務主管單位的批準文件;

  (三)驗資報告、場所使用權證明;

  (四)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五)章程草案。

  第十二條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十一條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籌備的決定;不批準的,應當向發起人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管理機關不予批準籌備:

  (一)有根據證明申請籌備的社會團體的宗旨、業務范圍不符合本條例第四條的規定的;

  (二)在同一行政區域內已有業務范圍相同或者相似的社會團體,沒有必要成立的;

  (三)發起人、擬任負責人正在或者曾經受到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四)在申請籌備時弄虛作假的;

  (五)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四條 籌備成立的社會團體,應當自登記管理機關批準籌備之日起6個月內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章程,產生執行機構、負責人和法定代表人,并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成立登記。籌備期間不得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

  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時擔任其他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十五條 社會團體的章程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名稱、住所;

  (二)宗旨、業務范圍和活動地域;

  (三)會員資格及其權利、義務;

  (四)民主的組織管理制度,執行機構的產生程序;

  (五)負責人的條件和產生、罷免的程序;

  (六)資產管理和使用的原則;

  (七)章程的修改程序;

  (八)終止程序和終止后資產的處理;

  (九)應當由章程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六條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完成籌備工作的社會團體的登記申請書及有關文件之日起30日內完成審查工作。對沒有本條例第十三條所列情形,且籌備工作符合要求、章程內容完備的社會團體,準予登記,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登記事項包括:

  (一)名稱;

  (二)住所;

  (三)宗旨、業務范圍和活動地域;

  (四)法定代表人;

  (五)活動資金;

  (六)業務主管單位。

  對不予登記的,應當將不予登記的決定通知申請人。

  第十七條 依照法律規定,自批準成立之日起即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應當自批準成立之日起6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備案。登記管理機關自收到備案文件之日起30日內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

  社會團體備案事項,除本條例第十六條所列事項外,還應當包括業務主管單位依法出具的批準文件。

  第十八條 社會團體憑《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申請刻制印章,開立銀行帳戶。社會團體應當將印章式樣和銀行帳號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第十九條 社會團體成立后擬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應當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有關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名稱、業務范圍、場所和主要負責人等情況的文件,申請登記。

  社會團體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是社會團體的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資格,應當按照其所屬于的社會團體的章程所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在該社會團體授權的范圍內開展活動、發展會員。社會團體的分支機構不得再設立分支機構。

  社會團體不得設立地域性的分支機構。

  第四章 變更登記、注銷登記

  第二十條 社會團體的登記事項、備案事項需要變更的,應當自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之日起3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變更備案(以下統稱變更登記)。

  社會團體修改章程,應當自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之日起30日內,報登記管理機關核準。

  第二十一條 社會團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后,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注銷備案(以下統稱注銷登記):

  (一)完成社會團體章程規定的宗旨的;

  (二)自行解散的;

  (三)分立、合并的;

  (四)由于其他原因終止的。

  第二十二條 社會團體在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及其他有關機關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清算期間,社會團體不得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二十三條 社會團體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辦理注銷登記,應當提交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注銷登記申請書、業務主管單位的審查文件和清算報告書。

  登記管理機關準予注銷登記的,發給注銷證明文件,收繳該社會團體的登記證書、印章和財務憑證。

  第二十四條 社會團體撤銷其所屬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后,辦理注銷手續。

  社會團體注銷的,其所屬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同時注銷。

  第二十五條 社會團體處分注銷后的剩余財產,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六條 社會團體成立、注銷或者變更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由登記管理機關予以公告。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七條 登記管理機關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負責社會團體的成立、變更、注銷的登記或者備案;

  (二)對社會團體實施年度檢查;

  (三)對社會團體違反本條例的問題進行監督檢查,對社會團體違反本條例的行為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八條 業務主管單位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負責社會團體籌備申請、成立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前的審查;

  (二)監督、指導社會團體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依據其章程開展活動;

  (三)負責社會團體年度檢查的初審;

  (四)協助登記管理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查處社會團體的違法行為;

  (五)會同有關機關指導社會團體的清算事宜。

  業務主管單位履行前款規定的職責,不得向社會團體收取費用。

  第二十九條 社會團體的資產來源必須合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社會團體的資產。

  社會團體的經費,以及開展章程規定的活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所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須用于章程規定的業務活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社會團體接受捐贈、資助,必須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必須根據與捐贈人、資助人約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社會團體應當向業務主管單位報告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有關情況,并應當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社會團體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條 社會團體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于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還應當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

  社會團體在換屆或者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應當組織對其進行財務審計。

  第三十一條 社會團體應當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業務主管單位報送上一年度的工作報告,經業務主管單位初審同意后,于5月31日前報送登記管理機關,接受年度檢查。工作報告的內容包括:本社會團體遵守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的情況、依照本條例履行登記手續的情況、按照章程開展活動的情況、人員和機構變動的情況以及財務管理的情況。

  對于依照本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對其應當簡化年度檢查的內容。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二條 社會團體在申請登記時弄虛作假,騙取登記的,或者自取得《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之日起1年未開展活動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予以撤銷登記。

  第三十三條 社會團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動,并可以責令撤換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情節嚴重的,予以撤銷登記;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涂改、出租、出借《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或者出租、出借社會團體印章的;

  (二)超出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進行活動的;

  (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規定接受監督檢查的;

  (四)不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登記的;

  (五)擅自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或者對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疏于管理,造成嚴重后果的;

  (六)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的;

  (七)侵占、私分、挪用社會團體資產或者所接受的捐贈、資助的;

  (八)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籌集資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

  前款規定的行為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可以并處違法經營額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四條 社會團體的活動違反其他法律、法規的,由有關國家機關依法處理;有關國家機關認為應當撤銷登記的,由登記管理機關撤銷登記。

  第三十五條 未經批準,擅自開展社會團體籌備活動,或者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以及被撤銷登記的社會團體繼續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予以取締,沒收非法財產;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十六條 社會團體被責令限期停止活動的,由登記管理機關封存《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印章和財務憑證。

  社會團體被撤銷登記的,由登記管理機關收繳《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和印章。

  第三十七條 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八條 《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的式樣由國務院民政部門制定。

  對社會團體進行年度檢查不得收取費用。

  第三十九條 本條例施行前已經成立的社會團體,應當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1年內依照本條例有關規定申請重新登記。

  第四十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10月25日國務院發布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篇2: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1998)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199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250號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已經1998年9月25日國務院第8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總理 *

  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公民的結社自由,維護社會團體的合法權益,加強對社會團體的登記管理,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社會團體,是指中國公民自愿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國家機關以外的組織可以作為單位會員加入社會團體。

  第三條 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登記。

  社會團體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下列團體不屬于本條例規定登記的范圍:

  (一)參加中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人民團體;

  (二)由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核定,并經國務院批準免于登記的團體;

  (三)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部經本單位批準成立、在本單位內部活動的團體。

  第四條 社會團體必須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不得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不得危害國家的統一、安全和民族的團結,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組織和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得違背社會道德風尚。

  社會團體不得從事營利性經營活動。

  第五條 國家保護社會團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開展活動,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六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本級人民政府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以下簡稱登記管理機關)。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國務院或者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授權的組織,是有關行業、學科或者業務范圍內社會團體的業務主管單位(以下簡稱業務主管單位)。

  法律、行政法規對社會團體的監督管理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二章 管轄

  第七條 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由國務院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由所跨行政區域的共同上一級人民政府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

  第八條 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與其管轄的社會團體的住所不在一地的,可以委托社會團體住所地的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負責委托范圍內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 成立登記

  第九條 申請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籌備。

  第十條 成立社會團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于50個;

  (二)有規范的名稱和相應的組織機構;

  (三)有固定的住所;

  (四)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五)有合法的資產和經費來源,全國性的社會團體有10萬元以上活動資金,地方性的社會團體和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有3萬元以上活動資金;

  (六)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違背社會道德風尚。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與其業務范圍、成員分布、活動地域相一致,準確反映其特征。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準,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

  第十一條 申請籌備成立社會團體,發起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籌備申請書;

  (二)業務主管單位的批準文件;

  (三)驗資報告、場所使用權證明;

  (四)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五)章程草案。

  第十二條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十一條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籌備的決定;不批準的,應當向發起人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管理機關不予批準籌備:

  (一)有根據證明申請籌備的社會團體的宗旨、業務范圍不符合本條例第四條的規定的;

  (二)在同一行政區域內已有業務范圍相同或者相似的社會團體,沒有必要成立的;

  (三)發起人、擬任負責人正在或者曾經受到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四)在申請籌備時弄虛作假的;

  (五)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四條 籌備成立的社會團體,應當自登記管理機關批準籌備之日起6個月內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章程,產生執行機構、負責人和法定代表人,并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成立登記。籌備期間不得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

  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時擔任其他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十五條 社會團體的章程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名稱、住所;

  (二)宗旨、業務范圍和活動地域;

  (三)會員資格及其權利、義務;

  (四)民主的組織管理制度,執行機構的產生程序;

  (五)負責人的條件和產生、罷免的程序;

  (六)資產管理和使用的原則;

  (七)章程的修改程序;

  (八)終止程序和終止后資產的處理;

  (九)應當由章程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六條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完成籌備工作的社會團體的登記申請書及有關文件之日起30日內完成審查工作。對沒有本條例第十三條所列情形,且籌備工作符合要求、章程內容完備的社會團體,準予登記,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登記事項包括:

  (一)名稱;

  (二)住所;

  (三)宗旨、業務范圍和活動地域;

  (四)法定代表人;

  (五)活動資金;

  (六)業務主管單位。

  對不予登記的,應當將不予登記的決定通知申請人。

  第十七條 依照法律規定,自批準成立之日起即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應當自批準成立之日起6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備案。登記管理機關自收到備案文件之日起30日內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

  社會團體備案事項,除本條例第十六條所列事項外,還應當包括業務主管單位依法出具的批準文件。

  第十八條 社會團體憑《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申請刻制印章,開立銀行帳戶。社會團體應當將印章式樣和銀行帳號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第十九條 社會團體成立后擬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應當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有關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名稱、業務范圍、場所和主要負責人等情況的文件,申請登記。

  社會團體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是社會團體的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資格,應當按照其所屬于的社會團體的章程所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在該社會團體授權的范圍內開展活動、發展會員。社會團體的分支機構不得再設立分支機構。

  社會團體不得設立地域性的分支機構。

  第四章 變更登記、注銷登記

  第二十條 社會團體的登記事項、備案事項需要變更的,應當自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之日起3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變更備案(以下統稱變更登記)。

  社會團體修改章程,應當自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之日起30日內,報登記管理機關核準。

  第二十一條 社會團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后,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注銷備案(以下統稱注銷登記):

  (一)完成社會團體章程規定的宗旨的;

  (二)自行解散的;

  (三)分立、合并的;

  (四)由于其他原因終止的。

  第二十二條 社會團體在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及其他有關機關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清算期間,社會團體不得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二十三條 社會團體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辦理注銷登記,應當提交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注銷登記申請書、業務主管單位的審查文件和清算報告書。

  登記管理機關準予注銷登記的,發給注銷證明文件,收繳該社會團體的登記證書、印章和財務憑證。

  第二十四條 社會團體撤銷其所屬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后,辦理注銷手續。

  社會團體注銷的,其所屬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同時注銷。

  第二十五條 社會團體處分注銷后的剩余財產,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六條 社會團體成立、注銷或者變更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由登記管理機關予以公告。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七條 登記管理機關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負責社會團體的成立、變更、注銷的登記或者備案;

  (二)對社會團體實施年度檢查;

  (三)對社會團體違反本條例的問題進行監督檢查,對社會團體違反本條例的行為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八條 業務主管單位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負責社會團體籌備申請、成立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前的審查;

  (二)監督、指導社會團體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依據其章程開展活動;

  (三)負責社會團體年度檢查的初審;

  (四)協助登記管理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查處社會團體的違法行為;

  (五)會同有關機關指導社會團體的清算事宜。

  業務主管單位履行前款規定的職責,不得向社會團體收取費用。

  第二十九條 社會團體的資產來源必須合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社會團體的資產。

  社會團體的經費,以及開展章程規定的活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所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須用于章程規定的業務活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社會團體接受捐贈、資助,必須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必須根據與捐贈人、資助人約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社會團體應當向業務主管單位報告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有關情況,并應當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社會團體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條 社會團體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于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還應當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

  社會團體在換屆或者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應當組織對其進行財務審計。

  第三十一條 社會團體應當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業務主管單位報送上一年度的工作報告,經業務主管單位初審同意后,于5月31日前報送登記管理機關,接受年度檢查。工作報告的內容包括:本社會團體遵守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的情況、依照本條例履行登記手續的情況、按照章程開展活動的情況、人員和機構變動的情況以及財務管理的情況。

  對于依照本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對其應當簡化年度檢查的內容。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二條 社會團體在申請登記時弄虛作假,騙取登記的,或者自取得《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之日起1年未開展活動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予以撤銷登記。

  第三十三條 社會團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動,并可以責令撤換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情節嚴重的,予以撤銷登記;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涂改、出租、出借《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或者出租、出借社會團體印章的;

  (二)超出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進行活動的;

  (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規定接受監督檢查的;

  (四)不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登記的;

  (五)擅自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或者對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疏于管理,造成嚴重后果的;

  (六)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的;

  (七)侵占、私分、挪用社會團體資產或者所接受的捐贈、資助的;

  (八)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籌集資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

  前款規定的行為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可以并處違法經營額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四條 社會團體的活動違反其他法律、法規的,由有關國家機關依法處理;有關國家機關認為應當撤銷登記的,由登記管理機關撤銷登記。

  第三十五條 未經批準,擅自開展社會團體籌備活動,或者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以及被撤銷登記的社會團體繼續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予以取締,沒收非法財產;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十六條 社會團體被責令限期停止活動的,由登記管理機關封存《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印章和財務憑證。

  社會團體被撤銷登記的,由登記管理機關收繳《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和印章。

  第三十七條 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八條 《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的式樣由國務院民政部門制定。

  對社會團體進行年度檢查不得收取費用。

  第三十九條 本條例施行前已經成立的社會團體,應當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1年內依照本條例有關規定申請重新登記。

  第四十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10月25日國務院發布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篇3:遼寧省社會團體登記管理實施辦法(2004修正)

  遼寧省社會團體登記管理實施辦法(20**修正)

  (根據20**年6月27日遼寧省人民政府令第171號《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修訂廢止部分省政府規章的決定》修訂,自20**年7月1日施行)

  遼寧省社會團體登記管理實施辦法(20**修正本)

  第一條 根據國務院《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我省行政區域內社會團體的登記管理。

  《條例》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社會團體不屬于本辦法規定登記的范圍。

  第三條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實行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雙重負責的管理體制。

  第四條 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民政部門是本級人民政府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依法負責社會團體的登記管理工作。

  盛市、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或者人民政府確認或者授權的組織,是有關行業、學科或者業務范圍內的社會團體的業務主管單位,依法對社會團體進行業務指導和管理,并配合民政部門做好社會團體的登記管理工作。

  第五條 社會團體登記管轄,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全省性的社會團體,由省民政部門負責;

  (二)市、縣的社會團體,分別由其辦事機構所在地的市、縣民政部門負責;

  (三)鄉鎮、街道的社會團體,由其所在地的縣民政部門負責;

  (四)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由所跨行政區域的共同上一級民政部門負責。

  第六條 民政部門與其管轄的社會團體的住所不在一地的,可以委托社會團體住所地的民政部門負責委托范圍內的登記管理事項。

  委托部門對委托事項應當出具委托書,并對被委托部門實施委托范圍內的行政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第七條 經民政部門批準籌備成立的社會團體,應當自批準籌備之日起6個月內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在規定期限內未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的,視為未完成籌備工作,由民政部門撤銷批準籌備的決定。

  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須有2/3以上的會員或者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人員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八條 完成籌備工作的社會團體,應當向民政部門申請成立登記。申請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成立登記申請書;

  (二)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的章程;

  (三)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的組成名單;

  (四)業務主管單位同意登記的文件;

  (五)民政部門認為應當提交的其他文件。

  民政部門應當按照《條例》第十六條規定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

  第九條 社會團體可以依法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名稱應當冠以本社會團體的全稱。分支機構的規范名稱為專業委員會、分會、工作委員會等;代表機構的規范名稱為代表處、聯絡處、辦事處等。

  社會團體可以依照章程的規定設立辦事機構,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后,報民政部門備案。

  第十條 社會團體的登記(備案)事項需要變更的,應當依照《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申請變更登記。

  申請變更登記,除應當提交社會團體法定代表人簽署的變更登記申請書、業務主管單位的審查意見外,還應當根據變更內容提交下列材料:

  (一)變更名稱、宗旨、業務范圍的,提交理事會或者常務理事會通過的修改后的章程草案;

  (二)變更住所的,提交新住所的產權或者使用權證明;

  (三)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提交審計報告;

  (四)變更業務主管單位的,提交新的業務主管單位同意接收的意見。

  第十一條 社會團體修改章程,應當自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之日起30日內,報民政部門核準。

  申報核準,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法定代表人簽署的申請報告;

  (二)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會議紀要;

  (三)修改后的章程草案及修改說明;

  (四)業務主管單位的審查意見。

  第十二條 民政部門對變更、注銷登記,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及有關材料之日起30日內作出準予或者不予變更、注銷的決定;對準予注銷登記的,發給注銷證明文件,收繳《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印章。

  第十三條 民政部門應當依法對社會團體實施年檢。

  第十四條 業務主管單位應當履行法定職責,協助民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查處社會團體的違法行為。

  對因違法而撤銷的社會團體,業務主管單位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清理債權債務,協助民政部門收繳其《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印章,并將債權債務的清理結果報民政部門備案。

  第十五條 社會團體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收取會費。具體標準由社會團體的理事會或者常務理事會提出,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核同意后,報民政部門審定。

  第十六條 社會團體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組織各種*,進行涉外活動,應當事先報告其業務主管單位;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的,還應當事先報告民政部門。

  第十七條 社會團體不得從事營利性經營活動。

  社會團體設立企業,應當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報民政部門備案;設立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經民政部門登記注冊。

  第十八條 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一般應由會長(理事長)擔任,秘書長應為專職。

  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不得兼任社會團體的領導職務。因特殊情況確需兼任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第十九條 社會團體應當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按照事業單位的財務通則和會計準則進行核算,并接受財政部門和審計機關的監督。

  第二十條 新聞媒體對社會團體進行宣傳報道時,應當查驗其《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對未經登記的社會團體,不得進行宣傳報道。

  第二十一條 社會團體成立、注銷或者變更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由民政部門予以公告。公告費用由被公告的社會團體承擔。

  第二十二條 民政部門、業務主管單位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自20**年4月1日起施行。1991年6月7日發布的《遼寧省社會團體登記管理實施細則》同時廢止。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美乳 |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91精品555 | 日韩一级特黄 | 久久99视频精品 |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不卡一区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三区 | 国产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性8sex亚洲区入口 | 毛片毛片毛是个毛毛片 | 久久久久亚洲日日精品 | 草草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 毛片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 欧洲一级毛片免费 | 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视频xxxxx | 亚洲国产爱久久全部精品 | 久草新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 欧美成人免费夜夜黄啪啪 | 高清不卡毛片免费观看 | 中国成人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不卡 | 91青草久久久久久清纯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偷拍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 欧美一级毛片欧美毛片视频 | 在线观看视频99 | 久久精品在线观看 |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子伦 | 国产精品欧美韩国日本久久 | 成人久久18免费网站入口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人成aaaa | 性欧美视频a毛片在线播放 性欧美一级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日韩免费三级 | 日本美女高清在线观看免费 | 夜色邦合成福利网站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