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伦理三级-欧美伦理三级在线播放影院-欧美伦理片在线-欧美伦理片在线观看-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物業經理人

果洛藏族自治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2006)

6529

  果洛藏族自治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20**)

  (20**年4月20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通過 20**年7月28日青海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批準 20**年8月10日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3號公布 自20**年10月1日起施行)

  果洛藏族自治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

  第一條 為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保障自治州gg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和《青海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應當加強打擊、防范、教育、改造、管理、建設等各方面的工作,健全和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制、領導責任制和一票否決權制等各項制度,建立和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評比、激勵約束機制,深入推進平安建設。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動員和組織公民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活動,引導和鼓勵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第四條 加強對公民的法制和道德教育,增強法制和道德觀念,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

  第五條 嚴厲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的分裂、滲透和破壞活動,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第六條 嚴密防范和依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治安管理工作。

  第七條 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群防群治工作,開展村社聯防、農牧戶聯防、毗鄰地區聯防、民兵值勤、巡山護畜等治安聯防活動,加強對流動人口的服務、教育和管理工作,維護基層社會治安秩序。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加強人民調解組織的規范化建設,積極疏導、依法調處各類民間糾紛,化解社會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

  禁止違背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調解活動。

  第九條 侵犯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引起的損害賠償糾紛必須依法解決。禁止任何違背法律、法規、規章的索賠和賠償行為;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以索賠、賠償為由尋釁滋事、結伙斗毆。

  違反前款規定,組織、策劃、煽動、幫助、參與索賠、賠償活動或者尋釁滋事、結伙斗毆的人員,視情節輕重,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行政監察機關根據有關規定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違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規的,由公安機關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條 依法加強槍支管理,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法律規定持有、私藏、制造(包括變造、裝配)、買賣、運輸、出租、出借槍支。

  巡山護畜等活動所需獵槍,使用者應當向所在地的縣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提出借用申請,公安機關審查同意后,報請縣人民政府批準,并由相關責任人和槍支使用人簽訂責任書后方可借用。使用槍支的人員應當遵守使用槍支的有關規定,保證槍支的合法、安全使用。

  第十一條 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開展平安寺院建設。加強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活動的治安防范,維護治安秩序,保障宗教活動依法、安全、有序進行。

  跨州、跨縣舉行超過宗教活動場所容納規模的大型宗教活動,或者在宗教活動場所外舉行大型宗教活動的,主辦者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第十二條 本條例的具體應用問題由自治州人民政府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 本條例自20**年10月1日起施行。

篇2: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2012修正)

  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20**修正)

  (1994年4月30日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次會議通過 1994年11月30日云南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次會議批準 20**年3月30日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次會議修訂 20**年5月31日云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1次會議批準 20**年7月1日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號公布 自20**年8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自治州行政區域內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動員和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文化、教育等方式,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預防和懲治違法犯罪,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第四條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打擊和預防并舉,預防為主,治標和治本兼顧,重在治本的方針,專門機關工作和群防群治相結合,實行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

  第五條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工作內容主要是:

  (一)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公民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

  (二)積極預防、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三)加強邊境地區反滲透工作,防范和懲治*活動;

  (四)創新社會管理,健全和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五)排查、調處社會矛盾和民間糾紛,整治社會治安突出問題,消除不安定因素;

  (六)加強對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和出租房屋、出租土地的管理,做好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工作;

  (七)加強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教育、改造和挽救違法犯罪人員,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

  (八)開展群防群治和平安創建活動,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

  (九)健全軍警民聯防聯動體系,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十)加強對販槍、販毒、賭博、賣淫嫖娼和拐賣人口等治安突出問題的查處,維護邊境地區治安秩序;

  (十一)發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息。

  第六條 自治州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

  第七條 自治州實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組織年度考核并獎懲。

  第二章 組織機構與職責

  第八條 自治州、縣(市)、鄉(鎮、街道、農場)設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配備專職工作人員。

  村(居)民委員會設置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組織。

  第九條 各級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責:

  (一)宣傳、貫徹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法律法規和本條例;

  (二)制定本行政區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規劃和措施,并組織實施;

  (三)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制;

  (四)表彰、獎勵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

  第十條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主要職責:

  (一)負責本單位的治安保衛、聯防、調解等相關工作;

  (二)完善內部治安保衛組織,開展群防群治,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和獎懲制度;

  (三)教育職工及其家屬、子女遵紀守法,做好治安防范工作;

  (四)及時調解本單位發生的各類矛盾糾紛,消除不安全隱患;

  (五)配合公安機關加強對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賓館飯店、建筑工地、娛樂場所的管理;協助查處私彩等賭博和利用封建迷信詐騙等行為。

  (六)協助司法機關監督被判處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緩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被剝奪政治權利(在社會服刑)的犯罪人員;做好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安置、管理、教育工作;

  (七)配合有關部門查處賣淫嫖娼和傳播淫穢物品等違法犯罪行為;做好禁吸、禁販、禁制、禁種毒品工作;協助社區做好戒毒鞏固和康復工作。

  第十一條 各級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應當協調、指導、督促、檢查有關單位建立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司法調解等工作機制,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自治州鼓勵設立區域性、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人民調解工作。鼓勵當事人通過調解方式解決矛盾糾紛。

  第三章 工作任務

  第十二條 各級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應當對本地區社會治安狀況進行分析和評估,排查影響社會穩定的矛盾、糾紛,督促有關部門及其責任人予以治理和調處。

  第十三條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專門機關,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化解社會矛盾,依法處理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及時審理辦理刑事和其他案件,懲治違法犯罪,維護社會和諧。

  第十五條 公安機關應當預防、制止和打擊危害社會治安的違法犯罪活動,及時查處違反治安管理的案件,嚴厲打擊販槍販毒、拐賣人口、非法出入境等活動;加強公安派出所、警務室、治安點等基層基礎建設;加強對重點人員、重點行業、重點物品、重點場所、重點時段的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加強單位內部保衛機構、治安保衛委員會等基層治保組織工作的檢查,建立群防群治治安防控體系;做好常住人口、流動人口的服務和管理工作,防范和查處吸毒、賣淫嫖娼、傳播淫穢物品等活動;預防和妥善處置危害社會治安的群體性事件及突發性事件。

  森林公安應當維護林區社會治安秩序和生態安全,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

  第十六條 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做好法制宣傳、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工作;指導、管理基層人民調解委員會,主動排查調處矛盾糾紛;為困難群眾和特殊案件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做好社區矯正和刑滿釋放人員以及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

  第十七條 各級有關部門應當與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專門機關協同配合,履行好各自的職責,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一)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轄區內野生動物、植物等森林資源的保護,調處林權糾紛;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市場管理,打擊制假售假、欺行霸市等行為;

  (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應當及時調處勞動糾紛,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四)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指導和規范學校開展創建“平安校園”活動,督促和指導學校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建立健全安全保衛機構,配備人員和防范設施,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五)文化體育和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文化市場、廣播電視傳輸的監管,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防控體系,依法查處制作、出版、銷售、傳播危害國家安全和*、暴力、淫穢等內容的讀物及音像制品;

  (六)民政主管部門應當做好社會救助、優撫安置、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和管理工作,及時調處行政區域界線爭議;

  (七)信訪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協調和督促相關部門妥善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協同相關部門及時處置群體性*事件,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八)國土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土地征收、城市改擴建、房屋拆遷等工作的管理,及時處理各種糾紛,防止和減少社會矛盾的發生;

  (九)旅游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行業規范管理,督促指導賓館、飯店、旅行社和景點景區等旅游服務行業加強管理,建立治安保衛組織并及時調處糾紛;

  (十)工會、共青團、婦聯應當加強對職工、青少年、婦女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配合公安機關開展對賭博、吸毒、賣淫嫖娼、拐賣婦女兒童等行為的查處工作;配合其他部門做好群防群治工作。

  第十八條 村(居)民委員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主要任務:

  (一)做好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加強民族團結、思想道德教育;

  (二)制定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并監督執行;

  (三)建立健全治安保衛組織和人民調解組織,做好治安防范、矛盾調解和基層平安創建工作;

  (四)掌握轄區村(居)民家庭成員基本情況和人口流動、重點人群和房屋出租、土地出租等社情動態,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治安防范和整治工作;

  (五)組織村(居)民參加群防群治活動,協助有關部門查處各類案件;

  (六)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社區戒毒康復、社區矯正工作和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第十九條 居民住宅小區應當建立健全治安管理制度,完善防控網絡建設。住宅小區物業、保安等社會服務機構應當參加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活動,做好責任區內的安全防范工作。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務院《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的規定,做好本單位內部的治安保衛工作。

  第四章 工作保障

  第二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專款專用,并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增加。

  鼓勵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捐助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經費。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設立社會治安見義勇為獎勵基金,專項用于見義勇為人員的獎勵。

  見義勇為獎勵基金由同級財政預算安排和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個人捐助組成。收支情況受同級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二十二條 公民為維護社會治安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犧牲,經有關部門批準授予烈士稱號的,對其家屬進行撫恤。

  見義勇為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負傷、致殘、犧牲人員的醫療費、護理費、生活費、營養費、誤工費、交通費、傷殘補助費、喪葬費等,由違法犯罪人員承擔;違法犯罪人員無力承擔的,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照有關規定解決。

  第五章 獎勵與處罰

  第二十三條 自治州每三年進行一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表彰獎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一)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機構健全,安全保衛制度完善,防范措施落實,無刑事案件的;

  (二)教育、幫助、挽救違法人員措施落實,成效顯著的;

  (三)檢舉揭發違法犯罪人員、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或者對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有功的;

  (四)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提出合理化建議效果顯著的;

  (五)保護、搶救國家、集體財產有功的;

  (六)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

  第二十四條 見義勇為與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事跡突出的,應當及時表彰。

  第二十五條 單位和個人不遵守本條例有關規定的,由當地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提出整改建議或者給予通報批評。

  第二十六條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專門機關,對公民、單位、組織的報案或者舉報不及時受理,造成嚴重后果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對相關責任人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考核不合格的,當年不得評選為先進。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本條例經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報云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批準,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施行。

  第二十九條 本條例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解釋。

篇3:遼寧省獎勵和保護維護社會治安見義勇為人員條例(2006修正)

  遼寧省獎勵和保護維護社會治安見義勇為人員條例(20**修正)

  (1991年11月30日遼寧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根據20**年12月1日遼寧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于修改《遼寧省獎勵和保護維護社會治安見義勇為人員條例》的決定修正)

  遼寧省獎勵和保護維護社會治安見義勇為人員條例(20**修正本)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鼓勵和支持見義勇為行為,保護見義勇為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的見義勇為人員,是指不負有法定職責和特定義務,為保護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或他人人身、財產安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或者在搶險、救災、救人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公民。

  第三條 在本省境內見義勇為的本省公民適用本條例;本省公民在省外或者省外公民在本省見義勇為的,參照本條例獎勵和保護。

  第四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基層組織,應當宣傳見義勇為的先進事跡,保護見義勇為的權益,弘揚正氣,激發公民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的精神。

  第五條 對見義勇為人員的獎勵和保護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負責日常工作。

  第二章 獎勵

  第六條 符合本條例第二條規定,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員,可以申報確認為見義勇為行為:

  (一)同正在實施的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斗爭的;

  (二)同正在實施的侵犯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或他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斗爭的;

  (三)協助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機關追捕、制服或抓獲通緝的罪犯、犯罪嫌疑人的;

  (四)在搶險、救災、救人活動中表現突出的;

  (五)其他符合本條例第二條規定的行為。

  第七條 獎勵見義勇為人員,應堅持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以精神鼓勵為主的原則。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見義勇為人員,根據其表現和貢獻,給予下列表彰和獎勵:

  (一)縣級人民政府授予見義勇為積極分子稱號,頒發榮譽證書和不低于1萬元的獎金。其中犧牲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增發不低于10萬元獎金;

  (二)市人民政府授予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稱號,頒發榮譽證書和不低于3萬元的獎金。其中犧牲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增發不低于15萬元獎金;

  (三)省人民政府授予見義勇為英雄稱號,頒發榮譽證書和不低于5萬元的獎金。其中犧牲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增發不低于20萬元獎金。

  獎勵資金從見義勇為獎勵保護基金中支付,不足部分由政府財政補貼。

  具體獎勵條件、辦法和獎勵金額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九條 各級人大常委會對受到本級人民政府獎勵的見義勇為人員中,事跡特別突出的,可授予地方榮譽稱號。

  第十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基層組織,可以對本系統、本部門、本單位見義勇為人員給予表彰獎勵。

  第十一條 獎勵見義勇為人員應公開進行。被獎勵人要求保密或有關部門認為應當保密的,可以不公開進行。

  第三章 保護

  第十二條 對見義勇為人員依法給予下列保護:負傷醫療、誤工補貼、生活補助、傷殘撫恤和優待、人身保護。

  第十三條 因見義勇為犧牲的人員,符合革命烈士條件的,按國家有關規定批準為革命烈士。

  不符合革命烈士條件犧牲的和傷殘的見義勇為人員,屬于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人員按照因公(工)傷亡規定辦理。

  不符合革命烈士條件犧牲的無工作單位的見義勇為人員,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參照因公(工)傷亡規定辦理,從見義勇為獎勵保護基金中給予撫恤。

  在維護社會治安斗爭中致殘的無工作單位見義勇為人員,由民政部門按照國家傷殘撫恤有關規定辦理。在搶險、救災、救人活動中致殘的見義勇為人員,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參照國家傷殘撫恤有關規定辦理,從見義勇為獎勵保護基金中給予撫恤。

  享受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的見義勇為人員家庭,其見義勇為獎金和撫恤金不計入家庭收入。

  第十四條 各醫療機構對見義勇為負傷的人員,應當優先搶救和治療。拒絕或拖延搶救治療造成嚴重后果的,應依法追究有關領導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醫療費在加害人未捕獲前,根據縣級以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的證明,由見義勇為人員單位暫付;見義勇為人員無工作單位的,由當地縣級以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從見義勇為獎勵保護基金中暫付。

  第十五條 見義勇為人員傷亡的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依照公安司法機關的裁決或判決,由加害人賠償。

  第十六條 見義勇為人員和犧牲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見義勇為人員的配偶、子女、父母,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就業、住房、入學、入伍、土地承包等優先權。

  第十七條 公安司法機關對需要保護的見義勇為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護。對行兇報復見義勇為人員的違法犯罪分子,應依法從重或加重處罰。

  第十八條 見義勇為人員直系親屬遭受報復傷亡的,經縣級以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的認定,適用本條例有關保護的規定。

  第四章 申報與審批程序

  第十九條 見義勇為行為發生后,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單位、本人和其他公民都可以向見義勇為行為發生地的縣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申報確認見義勇為行為。申報時應當提供有關情況及證明材料。見義勇為的受益人、見證人應當如實為見義勇為人員的行為提供證明。

  縣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應當自接到申報之日起20日內完成調查、核實、確認工作,作出確認決定。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至60日。不屬于見義勇為行為,不予確認的,應當向申請人書面說明。

  縣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確認見義勇為行為的,報本級人民政府予以批準獎勵,認為符合上級獎勵標準的,逐級向上級評定部門進行申報;上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應當在30日內作出確認決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獎勵,不予確認的書面通知下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授予的獎勵,由本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審核,報人民政府批準。

  第二十一條 各級人大常委會授予地方榮譽稱號的,由人大常委會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作出決定。

  第二十二條 公民見義勇為,依照本條例沒有得到獎勵和保護的,其本人或家屬有權向當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構申訴。

  第五章 獎勵保護基金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設立見義勇為獎勵保護基金。見義勇為獎勵保護基金,通過以下途徑籌集:

  (一)政府財政撥款;

  (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個人捐助;

  (三)其他合法途徑。

  第二十四條 獎勵保護基金主要用于:

  (一)表獎見義勇為人員的獎金;

  (二)補助見義勇為犧牲和傷殘人員的撫恤費用;

  (三)為見義勇為人員辦理人身保險;

  (四)其他為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需要支付的費用。

  第二十五條 獎勵保護基金必須嚴格管理,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本條例由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條例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手机视频 | 欧美久色 | 久久九九免费 | 曰本aaaaa毛片午夜网站 | 免费人成年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亚洲成人性视频 | 日韩福利视频精品专区 | 国产精品11p| 亚洲精品综合 |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日本综合 | 毛片手机在线观看 | 成年人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免费色视频 | 欧美国产伦久久久久 | 奇米5555| 成人在线中文字幕 |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网站 成人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 国产国语在线播放视频 | 男女朋友做爽爽爽免费视频网 | 欧美激情毛片裸推荐 | 成人黄色一级视频 |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 亚洲制服丝袜美腿亚洲一区 |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 |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 | 午夜三级网站 | 欧美成人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91香蕉 | 高清欧美性狂猛bbbbbbxxxx | 尤蜜网站在线进入免费 | 亚洲视频网址 | 久青草网站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中文区 | 99热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 午夜一级毛片不卡 |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在线国产 | 久久久美女视频 | 久久草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