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環資[20**]225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水利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建委)、水務局、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委、局)、經信委(經委、工信廳、經發局)、科技廳、教育廳、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機關事務管理局: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關于實施全民節水行動計劃的要求,推進各行業、各領域節水,在全社會形成節水理念和節水氛圍,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我們組織編制了《全民節水行動計劃》。現印發你們,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根據本行動計劃要求,加強協調配合,落實工作責任,扎實開展工作,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附件:全民節水行動計劃
國家發展改革委
水 利 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農 業 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 技 部
教 育 部
國家質檢總局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
20**年10月28日
全民節水行動計劃
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資源量較低,供需矛盾突出,加之受經濟結構、發展階段和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瓶頸制約,高效合理利用水資源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秶窠洕蜕鐣l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要實施全民節水行動計劃,在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各領域,城鎮、鄉村、社區、家庭等各層面,生產、生活、消費等各環節,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創新體制機制,凝聚社會共識,動員全社會深入、持久、自覺的行動,以高效的水資源利用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一、農業節水增產行動
(一)優化調整種植業結構。充分考慮水資源稟賦條件,優化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在嚴重缺水的地下水漏斗區開展休耕試點,嚴格限制種植高耗水農作物,鼓勵種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農作物。地下水易受污染地區優先種植需肥需藥量低、環境效益突出的農作物??刂苹驂嚎s華北、西北等地下水超采區種植面積,鼓勵華北、西北地區種植耐旱作物,適當調減東北地區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
(二)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在旱作區,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突出農藝節水與工程節水措施集成配套,積極發展集雨節灌,大力推廣覆蓋保墑、膜下滴灌、保護性耕作等技術,開展土壤水庫、集水窖池和設施棚面集雨等工程建設。結合灌溉設施建設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提高水肥資源利用效率。到20** 年,全國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面積達到1.5 億畝。
(三)發展農業節水灌溉。加快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建設與配套改造,開展灌區現代化改造試點,加強田間渠系配套、“五小水利”工程、農村河塘清淤整治等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完善農田灌排工程體系。因地制宜普及推廣噴灌、微灌等先進適用節水灌溉技術,全面實施區域規?;咝Ч澦喔取H彼貐^大型及重點中型灌區和井灌區率先達到國家節水灌溉技術標準要求。推行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推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健全農業節水倒逼和激勵機制。到20** 年,完成大型灌區和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規劃任務,全國節水灌溉工程面積達到7 億畝左右。
(四)完善養殖業節水配套建設。加快牧區水利建設,配套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飼草基地。實施規?;B殖場的標準化建設和改造工程,畜禽養殖場要配套建設糞便污水貯存、處理、利用設施。散養密集區要實施污水分戶收集、集中處理。開展廢水適度再生利用試點。
二、工業節水增效行動
(一)優化高耗水行業空間布局。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依據水資源條件,確定產業發展重點與布局。在生態脆弱地區、嚴重缺水地區、地下水超采地區,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嚴控新上或擴建高耗水、高污染項目。推動高耗水行業沿江、沿海布局,并向工業園區集中。
(二)提高工業用水效率。將用水效率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依據,加快建設節水型企業,在缺水地區嚴格限制高耗水行業增長。制定國家關于工業用水技術、工藝、產品和設備的鼓勵和淘汰目錄。推動企業通過整體設計、過程控制和深化管理,挖掘節水潛力,提升用水效率,開展水效對標達標改造。到20**年,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1%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48 立方米以下。
(三)加強工業節水管理。根據水資源賦存情況和水資源管理要求,科學制定工業行業的用水定額,逐步降低產品用水單耗。探索建立用水超定額產能的淘汰制度,倒逼企業提高節水能力。完善企業節水管理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節水管理崗位責任制,健全企業節水管理機構和人員,實施企業內部節水評價,加強節水目標責任管理和考核。加快智能水表推廣使用,鼓勵重點監控用水企業建立用水量在線采集、實時監測的管控系統。
三、城鎮節水降損行動
(一)推行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改造??茖W制定和實施供水管網改造技術方案,完善供水管網檢漏制度,加強公共供水系統運行的監督管理。對受損失修、材質落后和使用年限超過50 年的供水管網進行改造,到20** 年,在100 個城市開展分區計量、漏損節水改造,完成供水管網改造工程規模約7 萬公里,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
(二)推動重點高耗水服務業節水。推進餐飲、賓館、娛樂等行業實施節水技術改造,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積極采用中水和循環用水技術、設備。各地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特種用水范圍,執行特種用水價格。
(三)實施建筑節水。大力推廣綠色建筑,民用建筑集中熱水系統要采取水循環措施,限期改造不符合無效熱水流出時間標準要求的熱水系統。20** 年起大型新建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的住宅建筑應安裝建筑中水設施。鼓勵居民住宅使用建筑中水,將洗衣、洗浴和生活雜用等污染較輕的灰水收集并經適當處理后,循序用于沖廁。新建公共建筑必須采用節水器具,在新建小區中鼓勵居民優先選精品源自 物業管理條例 用節水器具。
(四)開展園林綠化節水。城市園林綠化要選用節水耐旱型樹木、花草,采用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方式,加強公園綠地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設施建設,嚴格控制灌溉和景觀用水。
(五)全面建設節水型城市。強化規劃引領,在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中落實城市節水要求,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實施城鎮節水綜合改造,全面推進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資源化利用。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或《城市節水評價標準》(II 級及以上)標準要求。
四、缺水地區節水率先行動
(一)嚴格水資源剛性約束。以縣域為單元開展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建立預警體系,發布預警信息。加強相關規劃和項目建設布局水資源論證工作,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對納入取水許可管理的單位和公共供水管網內的用水大戶,實行計劃用水管理。建立健全計劃用水和節水統計制度。嚴格用水定額管理,實施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
(二)完善節水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供水管網更新改造和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在北京、天津等地區率先推行供水管網獨立分區計量管理(DMA),到20** 年,缺水地區城市管網漏損率必須控制到10%以下。強化用水檢測計量,提高用水計量器具配備率,缺水城市對使用自來水的市政雜用、園林綠化、消防等領域實現裝表計量。
(三)加快推進水價改革。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建立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嚴格執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和特殊行業用水水價政策,全面落實居民用水階梯水價政策,完善適時調整機制,健全農村生活用水價格管理機制。
(四)積極利用非常規水源。在建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時,應預留再生處理設施空間,根據再生水用戶布局配套再生儲存和輸配設施。加快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提標改造,增加高品質再生水利用規模。應在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生態景觀等領域優先使用再生水。到20** 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京津冀區域達到30%以上。沿海缺水城市和海島,要將海水淡化作為水資源的重要補充和戰略儲備。在有條件的城市,加快推進海水淡化水作為生活用水補充水源,鼓勵地方支持主要為市政供水的海水淡化項目,實施海島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降低硬覆蓋率,提升地面蓄水、滲水和涵養水源能力。到20** 年,全國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
(五)推進苦咸水水質改良工程。重點在陜西洛河(吳旗段)、甘肅環江河(慶陽段)、新疆塔里木河、寧夏苦水河等流域開展河水淡化工程應用。在甘肅隴東地區、河西地區、新疆和田地區、若羌地區、內蒙古北部高原等區域開展地下苦咸水淡化、高氟水處理工程建設。推進苦咸水地區飲用水水質改良工程,基本保證苦咸水地區用水安全。
五、產業園區節水減污行動
(一)構建有利于水循環的園區產業體系。將節水及水循環利用作為園區資源循環化改造的重要內容。鼓勵入園企業開展企業間的串聯用水,分質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環利用,建立園區企業間循環、集約用水產業體系。在大涌水量礦區,嚴格水資源論證,鼓勵符合條件的地區將礦井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在滿足煤礦用水的基礎上,供給礦區周邊工業企業用水。
(二)提升園區污水處理和再生利用率。新建園區必須規劃建立適當的供排水、水處理及梯級循環利用設施,工業廢水必須經預處理達到集中處理要求方可進入污水處理設施。加強園區供、排水監測,提高園區污水處理市場化程度,搭建園區節水、廢水處理及資源化專業技術服務支撐體系和服務平臺,推動節水型工業園區建設。
六、節水產品推廣普及行動
(一)建立用水效率標識制度。研究出臺用水效率標識管理辦法,對節水潛力大、適用面廣的用水產品實行用水效率標識制度。依據水效強制性國家標準,開展產品水效檢測,確定產品水效等級。制定并公布水效標識產品目錄和水效標識實施規則,強制列入目錄的產品標注統一的水效標識。
(二)推廣節水產品認證。加強節水評價標準與認證技術規范的研究,增加節水產品認證覆蓋范圍。加大節水產品認證的管理與采信力度,擴大政府采購清單中節水產品的類別。選擇部分節水效果顯著、性能比較成熟的獲證產品予以優先或強制采購。
(三)實施高效節水產品“以舊換新”。制定和實施坐便器、水嘴、洗衣機等用水產品“以舊換新”政策,結合水效標識管理辦法和水效國家強制性標準,推動非節水型產品換裝改造。鼓勵生產廠家開展“以舊換新”活動,鼓勵地方政府投入專項資金,激勵用水戶和生產企業廣泛參與。
七、節水產業培育行動
(一)推行合同節水管理。以節水效益分享、節水效果保證、用水費用托管為模式,在公共機構、高耗水工業、高耗水服務業、高效節水灌溉等領域,率先推行合同節水管理,鼓勵專業化服務公司通過募集資本、集成技術,為用水單位提供節水改造和管理,形成基于市場機制的節水服務模式。鼓勵節水服務企業整合市場資源要素,加強商業模式創新,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大型現代節水服務企業。探索工業水循環利用設施、集中建筑中水設施委托運營服務機制。
(二)推進節水技術裝備研發及產業化。20** 年底前修訂完善節水技術政策大綱,推動節水技術進步。整合科技資源開展專項攻關,建立綜合節水理論與方法,研發一批先進適用的節水新技術與新產品,提高節水關鍵技術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建立“節水適用技術成果庫”。積極開展節水技術、產品的評估及推薦服務,鼓勵形成節水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強成果轉化應用,大力推廣成熟高效的節水工藝技術和設備產業化,支持節水產品設備制造。修訂并完善農機購置補貼目錄,擴大節水灌溉設備購置補貼范圍。推動用水精確測量、計量傳感器及相關配套設備開發及產業化。
八、公共機構節水行動
(一)積極開展公共機構節水改造。完善用水計量器具配備,推進用水分戶分項計量,在高等院校、公立醫院推廣用水計量收費。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鼓勵采用合同節水管理模 式實施節水改造,提高節水器具使用率,強制或優先采購列入政府采購清單的節水產品。
(二)加強公共機構節水管理。完善公共機構節水管理規章制度,嚴格用水設施設備日常管理,杜絕跑冒滴漏。開展節水培訓,提高公共機構干部職工及用水管理人員的節水意識和能力。建立完善考核獎勵體系。加強示范引領作用,組織開展節水型單位和節水標桿單位建設。
九、節水監管提升行動
(一)嚴格用水強度管理。把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和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逐級分解到盛市、縣三級行政區,明確區域用水強度控制要求。健全節水標準體系,嚴格用水定額和計劃管理,強化行業和產品用水強度控制。按照各地
用水強度控制要求,編制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三五”規劃和行業節水規劃,并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開展節水型社會綜合示范,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缺水地區率先達到節水型社會建設標準。
(二)嚴格節水考核和執法監管。逐級建立用水強度控制目標責任制,將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全面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對嚴重缺水地區,突出節水考核要求,嚴格責任追究。建立節水部門聯動執法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查處違法取用水行為。
十、全民節水宣傳行動
(一)廣泛開展節水宣傳。充分利用各類媒體,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開展深度采訪、典型報道等節水宣傳,提高民眾節水憂患意識。加大微博、微信、手機報等新媒體節水新聞報道力度。開展“節水在路上”主題宣傳和節水護水志愿服務活動。
(二)加強節水教育培訓。在學校開展節水和‘潔水’教育。組織開展水情教育員、節水輔導員培訓和節水課堂、主題班會、學校節水行動等中小學節水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推進節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工作。舉辦節水培訓班,加強對市、縣級節水管理隊伍的培訓。
(三)倡導節水行為。組織節水型居民小區評選,組織居民小區、家庭定期開展參與性、體驗性的群眾創建活動。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組織高效節水型生活用水產品走進社區,鼓勵百姓購買使用節水產品。開展節水義務志愿者服務,推廣普及節水科普知識和產品。制作和宣傳生活節水指南手冊,鼓勵家庭實現一水多用。
篇2:全民節水行動計劃(2016年)
發改環資[20**]225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水利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建委)、水務局、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委、局)、經信委(經委、工信廳、經發局)、科技廳、教育廳、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機關事務管理局: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關于實施全民節水行動計劃的要求,推進各行業、各領域節水,在全社會形成節水理念和節水氛圍,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我們組織編制了《全民節水行動計劃》?,F印發你們,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根據本行動計劃要求,加強協調配合,落實工作責任,扎實開展工作,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附件:全民節水行動計劃
國家發展改革委
水 利 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農 業 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 技 部
教 育 部
國家質檢總局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
20**年10月28日
全民節水行動計劃
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資源量較低,供需矛盾突出,加之受經濟結構、發展階段和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瓶頸制約,高效合理利用水資源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秶窠洕蜕鐣l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要實施全民節水行動計劃,在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各領域,城鎮、鄉村、社區、家庭等各層面,生產、生活、消費等各環節,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創新體制機制,凝聚社會共識,動員全社會深入、持久、自覺的行動,以高效的水資源利用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一、農業節水增產行動
(一)優化調整種植業結構。充分考慮水資源稟賦條件,優化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在嚴重缺水的地下水漏斗區開展休耕試點,嚴格限制種植高耗水農作物,鼓勵種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農作物。地下水易受污染地區優先種植需肥需藥量低、環境效益突出的農作物。控制或壓縮華北、西北等地下水超采區種植面積,鼓勵華北、西北地區種植耐旱作物,適當調減東北地區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
(二)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在旱作區,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突出農藝節水與工程節水措施集成配套,積極發展集雨節灌,大力推廣覆蓋保墑、膜下滴灌、保護性耕作等技術,開展土壤水庫、集水窖池和設施棚面集雨等工程建設。結合灌溉設施建設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提高水肥資源利用效率。到20** 年,全國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面積達到1.5 億畝。
(三)發展農業節水灌溉。加快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建設與配套改造,開展灌區現代化改造試點,加強田間渠系配套、“五小水利”工程、農村河塘清淤整治等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完善農田灌排工程體系。因地制宜普及推廣噴灌、微灌等先進適用節水灌溉技術,全面實施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缺水地區大型及重點中型灌區和井灌區率先達到國家節水灌溉技術標準要求。推行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推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健全農業節水倒逼和激勵機制。到20** 年,完成大型灌區和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規劃任務,全國節水灌溉工程面積達到7 億畝左右。
(四)完善養殖業節水配套建設。加快牧區水利建設,配套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飼草基地。實施規模化養殖場的標準化建設和改造工程,畜禽養殖場要配套建設糞便污水貯存、處理、利用設施。散養密集區要實施污水分戶收集、集中處理。開展廢水適度再生利用試點。
二、工業節水增效行動
(一)優化高耗水行業空間布局。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依據水資源條件,確定產業發展重點與布局。在生態脆弱地區、嚴重缺水地區、地下水超采地區,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嚴控新上或擴建高耗水、高污染項目。推動高耗水行業沿江、沿海布局,并向工業園區集中。
(二)提高工業用水效率。將用水效率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依據,加快建設節水型企業,在缺水地區嚴格限制高耗水行業增長。制定國家關于工業用水技術、工藝、產品和設備的鼓勵和淘汰目錄。推動企業通過整體設計、過程控制和深化管理,挖掘節水潛力,提升用水效率,開展水效對標達標改造。到20**年,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1%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48 立方米以下。
(三)加強工業節水管理。根據水資源賦存情況和水資源管理要求,科學制定工業行業的用水定額,逐步降低產品用水單耗。探索建立用水超定額產能的淘汰制度,倒逼企業提高節水能力。完善企業節水管理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節水管理崗位責任制,健全企業節水管理機構和人員,實施企業內部節水評價,加強節水目標責任管理和考核。加快智能水表推廣使用,鼓勵重點監控用水企業建立用水量在線采集、實時監測的管控系統。
三、城鎮節水降損行動
(一)推行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改造。科學制定和實施供水管網改造技術方案,完善供水管網檢漏制度,加強公共供水系統運行的監督管理。對受損失修、材質落后和使用年限超過50 年的供水管網進行改造,到20** 年,在100 個城市開展分區計量、漏損節水改造,完成供水管網改造工程規模約7 萬公里,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
(二)推動重點高耗水服務業節水。推進餐飲、賓館、娛樂等行業實施節水技術改造,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積極采用中水和循環用水技術、設備。各地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特種用水范圍,執行特種用水價格。
(三)實施建筑節水。大力推廣綠色建筑,民用建筑集中熱水系統要采取水循環措施,限期改造不符合無效熱水流出時間標準要求的熱水系統。20** 年起大型新建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的住宅建筑應安裝建筑中水設施。鼓勵居民住宅使用建筑中水,將洗衣、洗浴和生活雜用等污染較輕的灰水收集并經適當處理后,循序用于沖廁。新建公共建筑必須采用節水器具,在新建小區中鼓勵居民優先選精品源自 物業管理條例 用節水器具。
(四)開展園林綠化節水。城市園林綠化要選用節水耐旱型樹木、花草,采用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方式,加強公園綠地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設施建設,嚴格控制灌溉和景觀用水。
(五)全面建設節水型城市。強化規劃引領,在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中落實城市節水要求,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實施城鎮節水綜合改造,全面推進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資源化利用。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或《城市節水評價標準》(II 級及以上)標準要求。
四、缺水地區節水率先行動
(一)嚴格水資源剛性約束。以縣域為單元開展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建立預警體系,發布預警信息。加強相關規劃和項目建設布局水資源論證工作,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對納入取水許可管理的單位和公共供水管網內的用水大戶,實行計劃用水管理。建立健全計劃用水和節水統計制度。嚴格用水定額管理,實施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
(二)完善節水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供水管網更新改造和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在北京、天津等地區率先推行供水管網獨立分區計量管理(DMA),到20** 年,缺水地區城市管網漏損率必須控制到10%以下。強化用水檢測計量,提高用水計量器具配備率,缺水城市對使用自來水的市政雜用、園林綠化、消防等領域實現裝表計量。
(三)加快推進水價改革。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建立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嚴格執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和特殊行業用水水價政策,全面落實居民用水階梯水價政策,完善適時調整機制,健全農村生活用水價格管理機制。
(四)積極利用非常規水源。在建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時,應預留再生處理設施空間,根據再生水用戶布局配套再生儲存和輸配設施。加快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提標改造,增加高品質再生水利用規模。應在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生態景觀等領域優先使用再生水。到20** 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京津冀區域達到30%以上。沿海缺水城市和海島,要將海水淡化作為水資源的重要補充和戰略儲備。在有條件的城市,加快推進海水淡化水作為生活用水補充水源,鼓勵地方支持主要為市政供水的海水淡化項目,實施海島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降低硬覆蓋率,提升地面蓄水、滲水和涵養水源能力。到20** 年,全國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
(五)推進苦咸水水質改良工程。重點在陜西洛河(吳旗段)、甘肅環江河(慶陽段)、新疆塔里木河、寧夏苦水河等流域開展河水淡化工程應用。在甘肅隴東地區、河西地區、新疆和田地區、若羌地區、內蒙古北部高原等區域開展地下苦咸水淡化、高氟水處理工程建設。推進苦咸水地區飲用水水質改良工程,基本保證苦咸水地區用水安全。
五、產業園區節水減污行動
(一)構建有利于水循環的園區產業體系。將節水及水循環利用作為園區資源循環化改造的重要內容。鼓勵入園企業開展企業間的串聯用水,分質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環利用,建立園區企業間循環、集約用水產業體系。在大涌水量礦區,嚴格水資源論證,鼓勵符合條件的地區將礦井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在滿足煤礦用水的基礎上,供給礦區周邊工業企業用水。
(二)提升園區污水處理和再生利用率。新建園區必須規劃建立適當的供排水、水處理及梯級循環利用設施,工業廢水必須經預處理達到集中處理要求方可進入污水處理設施。加強園區供、排水監測,提高園區污水處理市場化程度,搭建園區節水、廢水處理及資源化專業技術服務支撐體系和服務平臺,推動節水型工業園區建設。
六、節水產品推廣普及行動
(一)建立用水效率標識制度。研究出臺用水效率標識管理辦法,對節水潛力大、適用面廣的用水產品實行用水效率標識制度。依據水效強制性國家標準,開展產品水效檢測,確定產品水效等級。制定并公布水效標識產品目錄和水效標識實施規則,強制列入目錄的產品標注統一的水效標識。
(二)推廣節水產品認證。加強節水評價標準與認證技術規范的研究,增加節水產品認證覆蓋范圍。加大節水產品認證的管理與采信力度,擴大政府采購清單中節水產品的類別。選擇部分節水效果顯著、性能比較成熟的獲證產品予以優先或強制采購。
(三)實施高效節水產品“以舊換新”。制定和實施坐便器、水嘴、洗衣機等用水產品“以舊換新”政策,結合水效標識管理辦法和水效國家強制性標準,推動非節水型產品換裝改造。鼓勵生產廠家開展“以舊換新”活動,鼓勵地方政府投入專項資金,激勵用水戶和生產企業廣泛參與。
七、節水產業培育行動
(一)推行合同節水管理。以節水效益分享、節水效果保證、用水費用托管為模式,在公共機構、高耗水工業、高耗水服務業、高效節水灌溉等領域,率先推行合同節水管理,鼓勵專業化服務公司通過募集資本、集成技術,為用水單位提供節水改造和管理,形成基于市場機制的節水服務模式。鼓勵節水服務企業整合市場資源要素,加強商業模式創新,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大型現代節水服務企業。探索工業水循環利用設施、集中建筑中水設施委托運營服務機制。
(二)推進節水技術裝備研發及產業化。20** 年底前修訂完善節水技術政策大綱,推動節水技術進步。整合科技資源開展專項攻關,建立綜合節水理論與方法,研發一批先進適用的節水新技術與新產品,提高節水關鍵技術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建立“節水適用技術成果庫”。積極開展節水技術、產品的評估及推薦服務,鼓勵形成節水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強成果轉化應用,大力推廣成熟高效的節水工藝技術和設備產業化,支持節水產品設備制造。修訂并完善農機購置補貼目錄,擴大節水灌溉設備購置補貼范圍。推動用水精確測量、計量傳感器及相關配套設備開發及產業化。
八、公共機構節水行動
(一)積極開展公共機構節水改造。完善用水計量器具配備,推進用水分戶分項計量,在高等院校、公立醫院推廣用水計量收費。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鼓勵采用合同節水管理模 式實施節水改造,提高節水器具使用率,強制或優先采購列入政府采購清單的節水產品。
(二)加強公共機構節水管理。完善公共機構節水管理規章制度,嚴格用水設施設備日常管理,杜絕跑冒滴漏。開展節水培訓,提高公共機構干部職工及用水管理人員的節水意識和能力。建立完善考核獎勵體系。加強示范引領作用,組織開展節水型單位和節水標桿單位建設。
九、節水監管提升行動
(一)嚴格用水強度管理。把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和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逐級分解到盛市、縣三級行政區,明確區域用水強度控制要求。健全節水標準體系,嚴格用水定額和計劃管理,強化行業和產品用水強度控制。按照各地
用水強度控制要求,編制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三五”規劃和行業節水規劃,并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開展節水型社會綜合示范,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缺水地區率先達到節水型社會建設標準。
(二)嚴格節水考核和執法監管。逐級建立用水強度控制目標責任制,將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全面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對嚴重缺水地區,突出節水考核要求,嚴格責任追究。建立節水部門聯動執法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查處違法取用水行為。
十、全民節水宣傳行動
(一)廣泛開展節水宣傳。充分利用各類媒體,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開展深度采訪、典型報道等節水宣傳,提高民眾節水憂患意識。加大微博、微信、手機報等新媒體節水新聞報道力度。開展“節水在路上”主題宣傳和節水護水志愿服務活動。
(二)加強節水教育培訓。在學校開展節水和‘潔水’教育。組織開展水情教育員、節水輔導員培訓和節水課堂、主題班會、學校節水行動等中小學節水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推進節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工作。舉辦節水培訓班,加強對市、縣級節水管理隊伍的培訓。
(三)倡導節水行為。組織節水型居民小區評選,組織居民小區、家庭定期開展參與性、體驗性的群眾創建活動。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組織高效節水型生活用水產品走進社區,鼓勵百姓購買使用節水產品。開展節水義務志愿者服務,推廣普及節水科普知識和產品。制作和宣傳生活節水指南手冊,鼓勵家庭實現一水多用。
篇3:企業分公司員工關懷行動執行方案
企業分公司員工關懷行動執行方案
一、背景:
招工難已成為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加強關愛員工、保留員工及提高員工技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穩定員工,成為了可以解決此問題之道。
二、目的:
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員工關懷行動,以溫情感染員工、以溫馨凝聚員工,從而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宿感,激發其敬業意愿,提高公司員工的敬業度。
三、20**年員工關懷行動執行表:
20**年員工關懷行動執行表
事項模塊關懷項執行時間執行部門備注具體項內涵詮釋
與管理者工作關系主管形象
1.一視同仁的管理風格;
2.及時的贊賞;
3.正確的批評;
4.合理的工作量安排;
5.合理的工作壓力。在任何時刻
1.行政人事部
2.各部門負責人
領導關注
1.現場視察及關注員工工作生活;
2.重要節日的現場問候;
3.入職歡迎。
1.重要節假日前;
2.員工入職時刻。
1、行政人事部
2、分公司負責人
工作環境公平、公正安排工作
1.員工能力與崗位要求匹配;
2.每個人工作量都一樣飽和;
3.允許員工對工作量的安排提出質疑申訴。任何時刻分公司各部門
營造無壓迫感工作場所
1.工作場所內只能存在贊揚和肯定的聲音;
2.工作場所內不得出現任何責罵現象;
3.早會時班長不得板著臉說話;
4.各部門溝通順暢。任何時間
1.分公司各部門管理人員
宿舍環境創造良好環境
1、一個好的宿舍環境能讓員工的工作更舒適每周品質檢查/每月月度檢查并形成報告獎懲黃春水/劉斌
1、每月五號組織宿舍員工進行大掃除活動,各部門主管及宿舍員工參與;
2、由宿舍長制定衛生值日表,按照值日表進行值日并落實檢查;
3、每周四由行政人事部組織宿舍長對宿舍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安全隱患、宿舍內務方面,并形成報告。
4、行政人事部認真聽取員工提出任何對宿舍有用的建議。
伙食方面創造良好的就餐及伙食每天/每周/每月石亞妹/吳燕芳/陳錦娟/彭輝/殷戰明/鄒麗姍
1、每天輪流由各部門主管到飯堂監秤、并在菜單上簽字確認,如有不合格項當天提出;
2、每月由行政人事部連同財務部到菜市場對菜價進行核價,了解菜價行情;
3、每季度由行政人事部組織對員工進行飯堂滿意度調查,并針對員工提出的建議進行整改,形成分析報告上交分公司負責人。
組織文化入職歡迎
1.短信/賀卡向新入職員工表示歡迎和肯定、鼓勵員工入職時
1.分公司負責人:主管級以上員
2、主管:基層員工
1、行政人事部負責按統一格式準備短信或賀卡
2、由部門主管統一派送。
員工生日
2.員工生日會:以季度為單位,為過生日的員工組織生日活動;
3.長壽面:每周為過生日的員工準備特別早餐;
4.短信祝福:通過短信平臺為員工發送生日祝福;
5.生日賀卡:由行政人事部負責統一制定購買,分公司負責人簽名,給員工送上祝福。
1.員工生日會;3/6/9/12月份
2.長壽面每周五殷戰明/彭輝/陳錦娟/石亞妹
1.客服部:員工生日會視頻拍攝及稿子編寫。
2、保安部及工程部:場地布置、物資購買、禮品購買等。
3.行政人事部:短信祝福及生日賀卡、每周四提供飯堂生日人員名單,煮長壽面和雞蛋由主管親自送給員工。
4、生日會主持:客服部陳錦娟、石亞妹
除夕夜員工關懷活動
1.包餃子煮湯圓加餐慶除夕活動;
2.除夕夜員工座談會。除夕夜當天值班主管
1.除夕夜當天不值班人員一同包餃子做湯圓
2.值班主管:
1)負責當天的活動安排,購買物資、零食并到各崗位及宿舍給員工派送糖果,晚上組織座談會;
2)負責拍照及寫快訊發送至公司郵箱。
離職祝福短信:感謝離職員工為公司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杰出的貢獻,以表示公司自始至終對員工的關注。每個員工離職后三個工作日內石亞妹由行政人事部統一格式
入職周期紀念日
2.短信/賀卡祝福1.入職滿3個月;
2.入職滿1年;
3.入職滿2年以上。石亞妹
1、客服部:短信祝福;
2、行政人事部:賀卡祝福。
(兩者選一)
發放福利包公司平常節假日派發的物資公司統一節假日物品派發時間殷戰明/彭輝/陳錦娟/石亞妹
1、端午節或節假日期間,公司統一派發的物品由各部門主管協同一起到現場派發
三八婦女節活動
1.組織公司全體女職工參加活動
2.全體女職工放假半天三八婦女節當天(視當天情況而定)鄒麗姍/石亞妹
1.行政人事部:負責人員統計及費用領取;
2.客服部:負責制定方案及當天的行程安排;
3、行政人事部:負責擬寫當天活動的快訊。
五一勞動節員工活動
1.員工聚餐活動。五一節當天石亞妹
1、行政人事部:當天活動方案及主持
2、行政人事部:協助殷主管和彭主管后勤保障工作。
端午節燒烤活動1.舉辦燒烤活動增進各部門之間的協助及溝通距離
2.營造和諧的員工關系端午節前一天彭輝
1、工程部:負責當天 的活動方案及行程場地安排;
2、行政人事部:負責當天活動的快訊擬寫。
八一建黨節活動
1、八一節當天組織退伍軍人到外面聚餐;
2、讓退伍軍人感受到公司對退伍軍人的關懷;
3、短信祝福:給每一位退伍軍人發送祝福語八一建黨節當天殷戰明
1、行政人事部:負責統計好退伍軍人名單,并擬寫好祝福短信發給退伍軍人
2、保安部:負責當天的活動方案及行程安排,并負責擬寫當天活動的快訊。
中秋節員工活動
1.在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由分公司負責人授權委托客服部通過短信平臺給每位員工發送祝福語,讓員工感受到家的溫暖;
2.各部門主管:行政人事部組織各部門主管到現場給每位員工發送月餅盒福利
3、組織全體不當班員工在飯堂共賀中秋。中秋節前一天陳錦娟/石亞妹和各部門主管協助配合
1.客服部:擬寫祝福短信通過短信平臺給全體員工發送祝福語;
2.行政人事牽頭各部門主管派發福利
3、客服部:負責中秋節活動的方案及行程安排及主持
4、行政人事部:負責當天的后勤保障工作。
重陽節登山活動
1、在中國的重陽節當天組織副領班級別以上員工進行登山活動重陽節當天彭輝
1、彭主管負責當天的方案及行程安排;
2、行程人事部協助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感恩節員工活動
1、在感恩節當天給每位員工發送感恩祝福;
2、組織員工火鍋活動。感恩節當天鄒麗姍
1、客服部負責當天活動的方案及行程安排;
2、行政人事部負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3、客服部負責當天的短信擬寫發送及當天活動的快訊。
平安夜發平安果活動
1、在當天平安夜到現場及宿舍派發蘋果,讓每位員工能感受到公司的貼心關懷平安夜當天石亞妹
1、行政人事部負責購買平安果及當天的活動快訊;
2、各部門主管協同一起到現場派發蘋果。
元旦跨年晚會
1、20**年跨年當天,組織全體員工進行跨年活動,讓公司全體員工共同迎接未來。元旦前一天石亞妹
1、客服部:負責草擬祝福短信發送全體員工;
2、行政人事部負責當天的活動方案及行程安排;
3、行程人事部負責擬寫當天的活動快訊。
成長機會關注員工成長
1.及時贊揚每位員工的點滴進步;
2.每月開展優秀員工點評;
3.為有進步的員工提供職業發展通道;
4.為追求進步的員工提供培訓等成長平臺;
5.努力說服不思進取的人選擇進取上進;
3.每個培訓時間分公司各部門現在的勞動文化是一種將個人職業發展置于忠于企業之上的文化,也就是企業能否為個人發展提供機會是影響員工對企業忠誠的重要因素。
獎懲獎勵
1.獎勵應大張旗鼓;
2.獎勵的力度應比處罰的力度大;獎勵發生時分公司各部門
1、各部門表現優或者感動業主的行為由部門主管負責擬寫感動事跡獎勵并在會上表揚;
2、行政人事部負責收集感動事跡,成冊。
懲罰
1.懲罰(包括口頭批評等)影響應力求小范圍、關在門內;
2.懲罰影響力不能蓋過獎勵的影響力。懲罰發生時分公司各部門每位員工受到懲罰后,行政人事部需做好疏通工作。
四、結束語
員工對領導魅力的認同度及整體工作環境的滿意度是影響員工去留的主要原因。直接上級在保留員工和激勵員工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直接上級的管理形象在員工心目中就是企業形象。
“感受到贊賞”和“能被關注”是影響員工工作表現和忠誠度的兩個主要心理因素,因此,公司的任何關于員工的行動都應該讓其感受到公司在贊賞和關注他(她)的工作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