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確立經紀人的法律地位,規范經紀人的經紀行為,保障經紀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紀業的健康發展,根據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經紀人,是指依法設立的具有經紀活動資格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個體經紀人)和經濟組織(以下簡稱經紀組織)。
本辦法所稱執業經紀人,是指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在經紀人中從事經紀活動的自然人。
本辦法所稱的經紀活動,是指以收取傭金為目的,接受委托,為促成他人交易而從事的居間、行紀、代理等服務的經營行為。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自治區內依法從事經紀活動的經紀人及其相關管理活動。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條 經紀人從事經紀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循平等、自愿、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經紀人和經紀活動進行監督管理,指導經紀人協會的工作。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本行業的經紀人和經紀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鼓勵、扶持經紀業的健康發展,依法保護經紀人的合法權益。
各級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接受其指定的經紀人的服務,或者干預經紀人的經紀活動。
第二章 經紀資格
第七條 自治區實行執業經紀資格考試制度。
執業經紀人的經紀資格考試由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并核發經紀資格證書。
第八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取得經紀資格證書:
(一)參加經紀資格考試合格的;
(二)有固定的住所;
&nb
篇2:房地產經紀人守則樣本
房地產經紀人守則樣本
房地產經紀人員不得有以下行為:
(一)以個人名義承攬業務,或在兩個及以上經紀機構同時從事經紀活動;
(二)在經紀活動中賺取差價,額外索取報酬或利益;
(三)與一方委托人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
(四)向服務對象提供虛假信息或故意隱瞞信息;
(五)超越委托權限從事房地產經紀業務;
(六)泄露客戶的商業秘密;
(七)隱瞞、泄露、非法占有或不當占有原服務機構擁有的商業信息;
(八)采取欺詐、脅迫、暴力、貶損他人聲譽、騷擾等非法或不當手段,干擾他人業務,謀取個人利益;
(九)采取惡意串通、惡意降低傭金標準或者詆毀其他房地產經紀機構、房地產經紀人員等不正當手段承攬房地產經紀業務;
(十)將《房地產經紀人員執業工作牌》轉借給他人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以自己的名義執業;
篇3:房產經紀人應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房產經紀人應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由信貸緊縮所引起的市場低迷,再由市場低迷引起的觀望情緒,由觀望情緒到最近熱議的所謂中介費“打折”,房產經紀人似乎是在“坐吃山空”,身邊不少的朋友都在考慮轉行,甚至一些老板也在考慮將自己的公司關停并轉。
“職業生涯規劃”,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詞,在當前時局之下為越來越多的從業者所重視。客觀評價,中國現代房地產經紀產業從無到有不過10個年頭,10年間經歷了快速甚至說高速的發展,快速的擴張使得企業無暇顧及經紀人的培訓以及對經紀人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遺憾的是企業在尚未來得及解決內部問題時預期中的市場低潮已經如期而至。
房地產市場投機者眾,這也讓不少從業者或多或少養成了“投機”心理,沒有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個系統的統籌規劃,無非是做一天算一天,走到哪天算那天,實在不行再改行。記得一位老上級和我說的一番話“做這個行業要知道自己能從中得到什么”。
“盲目入行”的現象隨著企業的大規模招聘被反復演繹,入了行才知道自己根本不適合這個行業,于是匆匆的來又匆匆地走,導致了企業HR部門不斷抱怨人難招、流失高。即便招聘到一個人,也沒有一個像樣的培訓,能有一場專心致志的“入職說明會”就算不錯了。
就像知名企業家嚴介和說得一樣:“一流企業家做人不做事,二流企業家做人又做事,三流企業家不做人只做事。”現在不少的中介企業大概只是停留于三流的水平,“以人為本”不過一句口號罷了,只要這個人來了能賺錢,無所謂什么公平不公平,員工就是赤裸裸的工具,什么規劃、什么培訓、什么保險,一概沒有。老板自己都沒個規劃,能做到那天算那天,一味的擔心培訓完了人走了,卻不考慮培訓后如何留住人心,哪怕是在他走之前經過培訓的人也是可以創造更高產值的。如果說行業洗牌是必然,那么這一類企業趁早死了算了,活下來也不過是給行業添亂,給本就差點意思的行業形象再抹點黑。
當前的時局,你在抱怨業績差人難招嗎?那么你真的該考慮一下自己的問題在哪里而不是去找市場因素的客觀了。從最為基礎的培訓以及給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開始吧,或者你現在就該考慮為行業做點貢獻,把你這個本來就沒什么生存價值的公司關掉,興許那些打算“剩”者為王的從業者也會念你的好。
對經紀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應該是“三位一體”的:
當經紀人入職的時候,你就應該明確的告訴他這個行業是什么樣的,“我們能為你提供什么,你又能在這份事業中得到什么”,這不是忽悠而且切忌忽悠,這是一場溝通,對你是否適合行業的溝通,對你今年明年后年N年后所處的位置的展示,對你能夠怎樣實現這一幕變得詮釋。只有在讓員工明白他能得到什么的時候,他在愿意在你所指定的制度框架內行事,因為他們明白,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是需要受到約束的。這是很有必要的,這也能夠為企業的HR部門減負不少,因為很多人根本就是來找工作的,不是來找一個職業,更不是來找一份事業的,如果這個本不適合本行業的人來了,HR的工作就成了早早準備好辭退信等著他來拿了,業務一線的管理者也會抱怨HR都是吃干飯養活閑人的衙門。倒不如在入職最初就由他自己做評判,如果不是和這個行業,還是別在這里耽誤時間比較好。
當經紀人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職業生涯規劃就更為具體,上級主管應該時刻關注經紀人的心態與技能變化,對他的規劃也應該在細節上做出調整。同時也應該有更為具體的并且適應它本階段狀況的培訓作為跟進,你在人的身上下的功夫越多,你能得到的回報也就越大,真正的培訓應該是“引人入勝”的,聽完一場回去執行,然后期盼著下一場培訓能夠像一種福利一樣“如期而至”。有這樣的培訓作為支持,員工是不會輕易離開的,甚至于更多的經紀人是會“慕名而來”的。這何嘗不是企業文化?
在待遇上同樣也要對經紀人有所保障,“公平性”是體現在管理的執行與制度的約束上的,對于待遇來說,銷售導向性的行業本來就是“能者多得”的,這與規劃也是相輔相成的,或者說這就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具體落實。并不是人人都能創業做老板,有人會成長為職業經理人,而有些人適合的是始終位居一線成為金牌經紀人的。換一個角度理解,就像軍隊有士官一樣,他們不一定是干部,但是一樣是職業軍人!待遇方面就需要有對等的保障,進入企業的第一天和幾年之后的某一天沒什么區別,那員工只有去流動才能得到更好的交換,也許區區底薪并不多,但是那代表著主管以及老板對這位員工的感激,是你這樣的人保障著企業的天天向上,所以我們為你提供更多的東西,最好的培訓就是“締造標桿”并且讓更多人趨之若鶩以此為榜樣。讓經紀人進入董事會也不是沒可能。
市場的變化,有時候反倒是我們冷靜下來反思的好機會,起家時候的“原罪”已經是過去時,既然市場規范了,你就不要給行業添堵了。職業生涯的規劃的話題,想必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就像我在培訓中經常用到的一句話:“關鍵不在于你現在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你今天比昨天同比增加了多少”,或者你今天能賺到多少錢不是最重要的,你賺錢的峰值是多少才是最重要的,也許你今天已經月薪上萬,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應該是個年薪百萬的經紀人?你今天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在透支自己的未來?
冷靜的思考一下吧,也許你會為自己的去或者留有一個可觀的判斷。
祝愿所有的同仁,可以剩者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