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好媳婦先進事跡
**,**市**鎮**村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九年來無怨無悔精心照料年邁公公和重度弱智叔公的事跡,在當地十里八鄉傳為佳話,倍受稱贊。
1999年,**與本村青年**結婚。婚前,她就知道**有一個重度弱智的叔叔,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靠別人照顧,家庭情況比較困難。但這位善良的姑娘,想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一份屬于自己幸福,于是她毫不猶豫地嫁給了這位老實本分的青年。
婚后的生活比較安寧,婆婆、公公身體硬朗,照管著弱智的叔公,她和丈夫一起忙著地里的農活,小日子雖說不富裕,但也有滋有味。**與丈夫打算著,等有了孩子,就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做點小買賣,爭取早日過上舒心幸福的生活。
天有不測風云。就在他們結婚的第二年,婆婆突然因病離開了人世,那時女兒才剛一歲多點。意外的打擊,讓全家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婆婆雖然年邁,但家里燒火做飯,照顧弱智叔公的事,基本全部由她擔當,現在婆婆撒手人寰,這副重擔該由誰來挑?**明白,才一歲多的女兒,需要她;家里地里的活,需要她;年邁的公公,需要她;重度弱智的叔公,更需要她。她深知這副擔子的分量,思量過后,這個堅強的女人,毅然把本已分家另過的公公和弱智叔公接到了自己家中。從此,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悉心照料著一家老小,一日三餐,都是熱湯熱水地伺候,生活雖然艱難,她還是盡最大努力,把生活調劑得好一些,讓公公和叔公吃飽吃好。家里每次割了肉,買了稀罕東西,她和丈夫都舍不得吃,讓叔公和公公多吃點。晚上,她總是讓丈夫先給叔公鋪好被褥,再照顧他入睡。而她自己,無論再忙再累,都及時為公公和叔公把衣服洗干凈,還定期催促丈夫帶叔公去理發,叔公穿的衣服總是干干凈凈的,頭發理得整整齊齊的。鄰居們都說,她這樣每天從天明忙到天黑,實在是太累了。可她卻說,既然自己是這個家中的一員,就有義務照顧好每位親人,這些都是自己應該做的。
公公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婆婆去世后,他的脾氣越發變壞,一發起火來就控制不住情緒,見誰罵誰,連兒媳婦也不例外。每次被公公大罵時,她總是找個沒人的地方,任由委屈的淚水浸濕她的衣裳,也決不還口頂撞老人。別人為她鳴不平,她卻說:“俺婆婆沒了,公公一定是太孤獨,才會這樣,頂撞他,只會讓他火氣更大,弄不好還會氣傷身體。那樣,不只他受罪,俺們也操心,還不如讓他把窩在心里的火發出來,心里舒服些。”公公氣消后,她還滿臉帶笑地勸說公公:“以后年紀大了,有什么事慢慢說,我們有什么做的不對的地方,您老人家盡管說,我們一定改,這樣發火會傷身體的。”老人聽后也表現出愧疚的樣子,覺得對不起這位善良、孝順的好兒媳。
**不僅關心著公公,還精心照料著弱智的叔公。
叔公由于先天性重度弱智,不但什么活也干不了,而且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不知道,還有個在家待不住的習慣。一天三頓飯,都是她做好后,再出去找他回來吃。叔公還有個怪癖,老懷疑別人在飯菜里下毒,每次吃飯,總是先拿起飯夾起菜,看了又看,聞了又聞,不肯吃。每當這時,**就耐心地連勸帶哄,如果叔公執意不吃,她就重新另做,直到看著叔公吃完才放心。雖然有時也想發火,但一想到叔公傻,就不忍心呵斥他了。
最讓人費心的,還是叔公每年至少一次的出走,叔公每年都會趁家人不備時出走。幾年來,她和丈夫找遍了**的各個鄉鎮,還有濰坊、臨朐、沂水、諸城、東營等許多地方。每次叔公外出后,不管家里農活有多忙,他們都要召集親戚、鄰居,四處尋找。找不到叔公的每時每刻,**都會心急如焚,她擔心叔公在外面渴著餓著、熱著或凍著,更擔心他會有什么意外。每年為尋找叔公,都要花去大量的時間和近千元甚至更多的路費。這對于一個只靠種幾畝花生、喂幾只羊幾頭牛掙點錢維持生活的家庭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為了節省每一分錢,**不但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舍不得多給小女兒買一點東西。年幼的女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她知道應該給女兒多加些營養品,可她卻舍不得,女兒吃的,穿的,都比別人家的孩子差,為此,她對女兒有著深深地愧疚。
篇2:管理區好媳婦先進事跡:用愛感染著周圍人
管理區好媳婦先進事跡:用愛感染著周圍的人
王z,是z農場z管理區的一名普通職工,王z勤勞樸實,為人謙和,丈夫黃文生也是為人正直純樸,待人熱情大方。尤其是她尊老愛幼,和睦鄰里的傳統美德,頗受人們的稱道。
生活中,她與婆婆一直長期居住在一起,在這個大家庭中,大家能夠互敬互愛,互相關心,取長補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王z從小就生活在一個非常和諧的大家庭,父慈母孝,兄弟姐妹相處融洽,耳濡目染的熏陶,潛移默化的感染,為他婚后與婆家親朋好友和睦相處奠定了基礎。
多年來,她天天為婆婆收拾房間,每到逢年過節,都為婆婆購買新衣服,也經常跟婆婆說心里話,溝通感情,婆媳兩個人總有說不完的話,不是母女,勝似母女。婆婆是過過苦日子的人,也因此落下了不少病根,王z在飲食起居方面多加注意,以婆婆為中心,經常多做對老人身體好的食物,例如:豆制品、骨頭湯等,適合老人的口味變化花樣,經常陪老人遛彎、曬太陽,每周都會給老人洗澡、定期給老人剪指甲,每天聽天氣預報已成為王z的一種習慣,當天氣變化是會及時提醒老人增減衣物。老人逢人就夸王z是個打著燈籠難找的好媳婦。
王z總是用副熱心腸對待親戚、朋友,無論是鄰里鄰居哪個有了什么大事小情,她總是在第一時間趕到,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處理。生活中出現什么問題,她也是毫不含糊。王z的一言一行感染著周圍的人,也讓大家因為他的一言一行而記住了她。
篇3:女職工先進事跡:孝順好媳婦
女職工先進事跡:孝順的好媳婦
盧z是z農場一名普通女職工。多年來,她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一顆善良的心默默地照顧著患病的公婆,她的賢孝美德成為了一方楷模。
現年51歲的盧z自進了婆婆家門就和公婆住在一起,每天幫助婆婆忙里忙外操持家務,有時還去外邊打點零工,一大家子日子過得幸福美滿,其樂融融,讓人羨慕。但是,在她婚后的第三年,婆婆患上了類風濕,經過三四年的治療依舊不見好轉,而且生活不能自理,臥病在床,盧z每天給婆婆喂水喂飯,洗洗涮涮。婆婆在床上躺了六年,她為婆婆洗澡、梳頭、理發、捶背、剪指甲,已成了雷打不動的規矩,每一次都精心細致。為了讓婆婆早日康復,盧z干活回到家后無論多忙多累,她都要給婆婆做腿部按摩讓婆婆緩解疼痛。
后來,婆婆患上了皮膚病,她就親自動手為婆婆擦藥。聽說哈爾濱有賣能治療這種皮膚病的藥,她四處打聽托人買回藥,這種藥劑需要每天打三次針,婆婆行動不方便,她便自己去找醫生學習肌肉注射,每天為婆婆打針,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婆婆的皮膚病減輕了許多。老人們年紀大了需要補充營養,做飯的時候她總會炒兩份菜,把有肉的菜給公婆吃,自己卻不舍得吃一口,在她的精心護理下,婆婆的身體也逐漸在恢復健康。婆婆逢人便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兒媳,我家鳳英待我比親閨女還親。”為照顧老人,她很少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偶爾去一趟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著老母親戀戀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說不出的愧疚。
由于丈夫工作繁忙,不能天天回家,她就扛起家里所有的事,為了讓丈夫安心工作,給丈夫打電話她總是報喜不報憂。鄰居夸她的時候,她總是說:“老人拉扯大這些孩子不容易,誰都有老的時候,照顧好老人是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