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推廣戰排頭兵先進事跡材料
在**農機戰線上,活躍著一位老兵,他為農機推廣事業默默奉獻了25個春秋,提起他,沒有人不樹大拇指的,在他的帶領下,全市農機科研推廣成果顯著,獲得了多項國家、省、州獎勵,他就是**市農機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高級工程師——**。
1981年,自這個從**地區農機化學校畢業的小伙子意氣風發地踏進了**農機技術推廣站的大門后,他便與農機推廣結下了不解之緣,無論是在鄉鎮農機技術推廣站,還是在市農機技術推廣站,一干就是20多年。1986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中央農業管理干部學院**農業機械化分院,兩年后,他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工作崗位,并逐漸成長一名年輕的站長。
立波站長經常對從事農機推廣的人員強調,作為縣級農機推廣部門,是農機化項目的主要實施單位,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只有選準、選好農機化項目,才能帶動農機推廣工作的不斷發展,提高和壯大全市的整體農機化水平。他親自主抓農機化項目工作,經常往返于省州之間,協調有關部門,跑資金、跑項目。幾年來,經他主持完成的農業部、省、州、市科研推廣項目達40余項,爭取農機科研推廣資金達150萬元。
他注重對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研制開發。親自組織科技人員,先后開發了前單輪拖拉機、扣種犁、大豆單體精點機、化肥深施器、煙葉機械刨埯機、覆膜機、馬鈴薯播種機、挖掘機、貝母分選機等一大批新機具,為全市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機具保障。其中,前單輪拖拉機通過了省級鑒定,生產推廣達120臺;馬鈴薯播種、收獲機械獲吉林省首屆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獲延邊州經濟技術創新二等獎;化肥機械深施技術獲省政府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大豆機械化綜合增產技術獲省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一等獎;2bf深施肥播種機獲省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二等獎;玉米精少量播種技術、煙葉機械整地施肥技術獲省政府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三等獎;主要農作物節本增效綜合生產機械化技術獲國家農業部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三等獎、省農業豐收計劃二等獎。在他主持實施的“節本增效工程技術”、“豐收計劃”項目中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共新增各類農機具20600臺(套),節約玉米種子1400多噸,大豆種子4200多噸,相對節約化肥施用量(標準n)5000多噸。增產糧豆9.5萬多噸,節省工日320多萬個,節支增收近2億元。
在每引進、開發、研制一項新技術、一種新機具,他都要求建立試驗示范田,掌握準確詳實的理論數據后,再大面積推廣應用。**年,在他的爭取下,省農機局無償調拔給**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機1臺。為做好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技術的推廣,他分別在江南、官地、賢儒、沙河沿等四個鄉鎮建立試驗示范田10公頃,確定試驗示范農戶8戶。通過一年的全程跟蹤管理指導,獲得了寶貴的數據和資料,水稻平均增產幅度為27.83%,大豆平均增產幅度為8.87%,玉米平均增產幅度為23.27%,為今后大范圍推廣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技術提供了理論依據。由于他精心組織,大量細致的工作得到了省農機局領導的肯定,為此,省農機局專門為該站拔付了**元的推廣經費。為大面積推廣此項增產技術,他繼續協調省局及大連等離子體公司,積極引進該機具。在他的努力下,三年共為該市引進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機達19臺,年可處理各類作物種子20萬公斤,播種面積達3000公頃,輻射全市15個鄉鎮。
他常年深入農村和農業生產第一線,每到一處,親自向農民宣傳農機技術和機具,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毫不保留傳授給農民。他經常說,要提高農機科技水平,引導農民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機新技術、新機具,關鍵是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這就要靠我們農機工作者廣泛宣傳,不斷加大科普宣傳力度。他經常組織科技人員利用科技之冬、科普大集、現場會等時機,深入到鄉鎮村屯,對農民進行培訓。每年組織的送科技下鄉活動都在15次以上,技術講座30場次以上,發放資料2萬余份,受教育人數近萬人次。
如今,已進入不惑之年的他依然奮戰在農機推廣戰線上,依舊為農機推廣事業辛勤地忙碌著……。自1994年以來,已連續5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十佳”科技工作者;1996年、1997年連續兩年被州政府授予“科教興農”先進工作者;1999年被**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科技工作者,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被農業部授予“農業節本增效工程技術推廣先進個人;**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工作者;**年獲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神內基金農技推廣獎。用他自己的話說,黨和組織給予了自己太多的榮譽,一定不辜負黨和組織的期望,這輩子就獻身農機推廣事業了,要盡自己微薄的力量為農機推廣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篇2:農機推廣戰排頭兵先進事跡材料
農機推廣戰排頭兵先進事跡材料
在**農機戰線上,活躍著一位老兵,他為農機推廣事業默默奉獻了25個春秋,提起他,沒有人不樹大拇指的,在他的帶領下,全市農機科研推廣成果顯著,獲得了多項國家、省、州獎勵,他就是**市農機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高級工程師——**。
1981年,自這個從**地區農機化學校畢業的小伙子意氣風發地踏進了**農機技術推廣站的大門后,他便與農機推廣結下了不解之緣,無論是在鄉鎮農機技術推廣站,還是在市農機技術推廣站,一干就是20多年。1986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中央農業管理干部學院**農業機械化分院,兩年后,他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工作崗位,并逐漸成長一名年輕的站長。
立波站長經常對從事農機推廣的人員強調,作為縣級農機推廣部門,是農機化項目的主要實施單位,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只有選準、選好農機化項目,才能帶動農機推廣工作的不斷發展,提高和壯大全市的整體農機化水平。他親自主抓農機化項目工作,經常往返于省州之間,協調有關部門,跑資金、跑項目。幾年來,經他主持完成的農業部、省、州、市科研推廣項目達40余項,爭取農機科研推廣資金達150萬元。
他注重對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研制開發。親自組織科技人員,先后開發了前單輪拖拉機、扣種犁、大豆單體精點機、化肥深施器、煙葉機械刨埯機、覆膜機、馬鈴薯播種機、挖掘機、貝母分選機等一大批新機具,為全市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機具保障。其中,前單輪拖拉機通過了省級鑒定,生產推廣達120臺;馬鈴薯播種、收獲機械獲吉林省首屆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獲延邊州經濟技術創新二等獎;化肥機械深施技術獲省政府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大豆機械化綜合增產技術獲省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一等獎;2bf深施肥播種機獲省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二等獎;玉米精少量播種技術、煙葉機械整地施肥技術獲省政府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三等獎;主要農作物節本增效綜合生產機械化技術獲國家農業部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三等獎、省農業豐收計劃二等獎。在他主持實施的“節本增效工程技術”、“豐收計劃”項目中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共新增各類農機具20600臺(套),節約玉米種子1400多噸,大豆種子4200多噸,相對節約化肥施用量(標準n)5000多噸。增產糧豆9.5萬多噸,節省工日320多萬個,節支增收近2億元。
在每引進、開發、研制一項新技術、一種新機具,他都要求建立試驗示范田,掌握準確詳實的理論數據后,再大面積推廣應用。**年,在他的爭取下,省農機局無償調拔給**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機1臺。為做好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技術的推廣,他分別在江南、官地、賢儒、沙河沿等四個鄉鎮建立試驗示范田10公頃,確定試驗示范農戶8戶。通過一年的全程跟蹤管理指導,獲得了寶貴的數據和資料,水稻平均增產幅度為27.83%,大豆平均增產幅度為8.87%,玉米平均增產幅度為23.27%,為今后大范圍推廣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技術提供了理論依據。由于他精心組織,大量細致的工作得到了省農機局領導的肯定,為此,省農機局專門為該站拔付了**元的推廣經費。為大面積推廣此項增產技術,他繼續協調省局及大連等離子體公司,積極引進該機具。在他的努力下,三年共為該市引進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機達19臺,年可處理各類作物種子20萬公斤,播種面積達3000公頃,輻射全市15個鄉鎮。
他常年深入農村和農業生產第一線,每到一處,親自向農民宣傳農機技術和機具,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毫不保留傳授給農民。他經常說,要提高農機科技水平,引導農民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機新技術、新機具,關鍵是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這就要靠我們農機工作者廣泛宣傳,不斷加大科普宣傳力度。他經常組織科技人員利用科技之冬、科普大集、現場會等時機,深入到鄉鎮村屯,對農民進行培訓。每年組織的送科技下鄉活動都在15次以上,技術講座30場次以上,發放資料2萬余份,受教育人數近萬人次。
如今,已進入不惑之年的他依然奮戰在農機推廣戰線上,依舊為農機推廣事業辛勤地忙碌著……。自1994年以來,已連續5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十佳”科技工作者;1996年、1997年連續兩年被州政府授予“科教興農”先進工作者;1999年被**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科技工作者,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被農業部授予“農業節本增效工程技術推廣先進個人;**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工作者;**年獲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神內基金農技推廣獎。用他自己的話說,黨和組織給予了自己太多的榮譽,一定不辜負黨和組織的期望,這輩子就獻身農機推廣事業了,要盡自己微薄的力量為農機推廣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篇3:自來水公司管道維修隊隊長個人先進事跡
自來水公司管道維修隊隊長個人先進事跡
務本求實
愛崗敬業
勇做行業排頭兵
----吉林**林業集團**有限公司自來水公司
XXX
XXX同志是吉林延邊林業集團亞光有限公司自來水公司管道維修隊隊長。他1984年應征入伍;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退伍后分配到大石頭林業局工作;1988年調入自來水公司當上了一名管道維修工,在十余年的工作中,他以一顆豢豢的愛崗敬業之心,刻苦鉆研業務,以嫻熟的技術、熱忱的服務,贏得了干部、職工和廣大用戶的尊敬和贊譽,被人們親切地譽為大石頭林區的“徐虎”,曾多次的被大石頭林業局評為先進生產工作者、行業能手、崗位標兵、九六年被林業局授予“四學兩建”標兵、九七年度“雙文明”建設局級標兵、“升田”式模范黨員、延邊州優秀共產黨員、九八年度吉林省勞動模范。
豐碩的收獲里包含有多少辛勤耕耘。十幾年來,XXX同志以契而不舍的精神,腳踏實地的干勁,由一名管道學徒工慢慢地成長為一名管道維修骨干,直至現在的管道維修帶頭人----維修隊隊長,工作、職位雖然發生了變化,可他工作的熱忱沒有改變,為用戶服務的態度沒有改變,以廠為家、以崗為榮、以苦為樂、實踐自身價值,自我奉獻的“升田”精神沒有變,自始至終都堅持奮戰在管道維修生產的第一線,每時每刻都舍不得放下手中那把使用多年的管鉗,他熱愛管道維修工作,管道維修同樣也離不開他,為了更好的工作,他經常的奔波于大石頭地區的大街小巷,細心的查看翻閱公司的管網資料,進行對照,全面的掌握全地區的管網分布及走向,為今后維修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幾個春秋過去了,公司領導換了幾任,無論哪任領導,哪屆班子安排他干怎樣的工作,多么艱巨的任務,他都毫無怨言、義務返顧、竭盡全力、出色地完成。
二0**年至二0--年的三年里,可以說是自來水公司自1979年組建以來工程量最大、維修任務最重的三年、管線在地下已埋設二十年之久,且多為鑄鐵管線,使用壽命將至,加之大石頭地區水質較差、管線堵塞、腐爛漏水現象相當嚴重,大面的無水戶急劇上升,水量損失嚴重,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XXX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下倒,而是忍著嚴重的甲狀腺亢進的疾病,揣著藥片,毅然地帶著公司全體管道工投入到維修施工中,他們抓安全、保質量、搶進度,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頑強拼搏,晝夜奮戰我們東北地區地質疏松,地下水位高,含沙量大,易出水,容易塌方,而地下管道作業的深度均在2--4米之間,在這樣惡劣的生產環境下,XXX同志總是沖在前,搶在前,干在前,有的地段積水很深,但為了早日完成工程,他和管道工一起跳入水中,帶水作業,夏天時還可以,但在入冬和早春時節,冰水刺骨,站在水中其滋味可想而知,一天下來手腳都被凍壞了,但XXX都忍著堅持工作,沒有因此歇過一天班,現在他的手和腳還有嚴重凍傷的傷疤。經過大家三年來的共同努力,大石頭地區的供水管網運行已趨于正常,無水少水現象基本緩解“跑、冒、滴、漏”現象得到有效控制。
同時,他還以高超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廣大用戶的信賴。二0**年七月的一天晚上九點多鐘,天下著大雨,一位用戶急急忙忙地跑到XXX家,說家中管道斷裂,加上下雨房屋會有倒塌的危險,想求XXX幫忙,當時他正患感冒,可二話沒說,拿起工具就走,到用戶家一邊住外掏水,一邊挖坑,堵漏,更換零件,一干就是幾個小時,等處理完畢已是下半夜1點多鐘了,用戶看他渾身都濕透了,感動的流下了熱淚,并要有所表示,可他卻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還有一次,XXX正在家中吃午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大爺慕名找到他家,說家里的自來水壞了,滿屋都是水,XXX一聽放下飯碗就跟老大爺去了,經過檢查是自來水進戶主管線底部漏水,需要挖地面,老大爺歲數大了,家中又沒有其他幫手,XXX就自己動手一口氣干了兩個多小時,終于修好了漏水的管道,并且主動平整了地面,感動得老大爺一個勁地道謝。
XXX同志在熟練地掌握上下水管道安裝維修和工程施工技術的同時,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他謙虛好學,不懂就問,主動拜師求藝,跟著老工人,又系統地學習了水電焊技術,一次公司接受了兩棟住宅樓上下水工程,任務繁重,樓頂水箱既大又笨重、需要用水電焊,公司只有一名電焊工忙不過來,XXX同志就主動利用中午和下午班后時間,加班加點焊水箱,保證了居民樓給水施工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00一至二00二年三年間,XXX同志參與和帶領管道維修隊的全體人員,共為住戶室內維修630戶(次),處理上下水堵塞269戶(次),樓戶衛生間漏水105戶,室外管道閥門維修273處,上下管線接頭110次,刷樓房水箱140個,清淘下水井700多個,平房上水安裝21棟,受到了廣大用戶的普遍好評。
XXX同志就是以這種精神,這種毅力一干就是十幾年。
十幾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大石頭地區的家家戶戶,維修了大大小小的所有上下水管道,更換了成千上萬個閥門、接頭、改裝了無數個樓房水箱及衛生間……但他都不計較個人得失,從無怨言,辛勤的耕耘,默默地奉獻,用他自己常說的一句話:“辛苦我一個,方便千萬家”。踐行著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無怨無悔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