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示范崗情況匯報
正則實小是與丹師附小黨總支同年成立的,從我校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與我們的黨結下了難分難舍的姻緣。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我校黨組織生活開展得有聲有色,黨員示范崗已遍及我校各個重要崗位,黨員的先鋒隊作用,越來越成為我校工作的核心力量。去年,“一次特殊的黨費”被丹陽市組織部評為“丹陽市十佳黨組織生活”,“正則心育組”黨員示范崗,既是附小黨總支的一個精品縮影,更是一個叫得響的一大亮點。
教書首先重在育人。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個人的心理品質,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所關注。可以說,知識和能力只能解決一個人的部分問題,而心理品質是伴隨和決定一個人終身發展是否幸福的關鍵。無論是汶川地震,還是北京奧運,心理疏導都越來越倍受人們關注。
我校為了重點建好“心育示范崗”,首先健全了組織。由支部書記掛帥,德育特級教育為顧問,兩位國家級心理專職輔導教師為組長,共有14名骨干教師組成,其中黨員7名。
“心育示范崗”的指導思想是:始終堅持***,一切從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出發,講究工作的實效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下面就“心育示范崗”所做的部分工作,向各位領導作如下匯報:
一、通過學習,不斷提高組員的心育能力。
學校首先以教科研課題研究為引領,在我校國家級課題《心育與德育相融合》的統領下,開展了三個丹陽市級支課題的研究。同時學校采取兩大措施:一是提高“心育組”的專職教師和骨干教師業務能力,安排他們到南京、蘇州、杭州、溫州、北京、上海、成都等進行專業培訓;二是請來中央教科所的朱小曼博導和省市教科所陳尚榮、趙廉等專家,向全體教師作心育講座。通過這些學習、培訓和研究,正則實小不僅有了一支全市最強的“心育組”輔導員,而且,形成了學校每位教師,都成為“心育”的工作者的先進理念。
二、通過交流,構建師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制度化的心育工作,成了我校一大特色。一是心育課上課表,高年級達到每隔周一節;二是專設的“心理咨詢室”,每天中午有專職教師接受學生的心理咨詢;三是在《正則報》設有《陽光心園》專欄,在《正則網》上設有心育網頁,在每周的紅領巾廣播里設有“陽光心語”專題;四是每周的教師周前會前的10分,都安排心育教師,對全體教師進行“心理按摩”;五是每學期家長學校,都對家長進行一次心理輔導;六是常年在學校設有《陽光姐姐信箱》,天天陪伴學生的《成長小腳丫》,有“心理日記”專欄。
我校以上這些工作,都將心育工作落實在平時,落實在細微中,雖然一日效果難見,但長年積累,必成大器。
三、通過體驗,增強師生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
“心育”應該是無痕的教育,絕不是一向情愿地要求學生該怎樣做,而更多的是讓學生身臨其景,在活動中受到良好體驗。如學生寫一封信向老師或家長說《悄悄話》,來表達和釋放孩子心中的困惑;“今天我當家”“班長值周制”等角色扮演,讓孩子更加理解家長和老師所說的話、所做的事;通過“感恩行動”,使學生學會用陽光的心態看待人和事,從而積極向上地學習和工作;與東海橫溝中心校、丹陽市特殊學校、司徒中心校等開展“心連心、手拉手”活動,以及向災區捐款活動,讓學生在增強愛心的同時,更加珍惜現有的學習條件,提高抗挫能力。
四、通過實踐,檢驗師生良好的心理反射。
學生心理素質如何,必須要通過實踐的檢驗。與此同時,通過實踐,又是學生心里素質再體驗、再提高的過程??梢哉f,在我組有目的地開展的此類活動是相當多的。如:“講感恩故事”“每周一歌”、“精彩午間綜藝大展示”、“設計班級自然角”、“美化寄宿生宿舍”、“生活我能行”、“走進大自然”“商場購物”、“緊急逃身”等,以及長期開展的“運動節”、“童話節”、“藝術節”、“科技節”等。這些活動之所以如此受到了學生普遍的喜愛,是因為這樣的活動,不僅這些活動適合孩子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讓孩子享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
五、得到上級行政部門肯定的成績。
1、**年獲“丹陽市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
2、**年年獲“全國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先進集體”。
3、20**年獲“全國五好小公民道德建設主題活動”團體二等獎。同時獲鎮江市一等獎。
4、教師心育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20余篇,在全國獲一、二、三等獎90余篇。
5、教師的“心育與德育融合”課,已跳出江蘇,走向全國,有6位教師到句容、鎮江、常州、南京、浙江等地展示,有一位教師的教學案例,已編入江蘇小學教材。
6、有30余人次的教師課堂教學或經驗在丹陽市經上交流或獲獎。
7、四年多來,跟災區、蘇北、丹陽特殊學校等貧困學生“手拉手”結對350余對,并向貧困地區捐款累計達20余萬元。特別是黨員用一個月的工資交了“特殊黨費”,有一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一次性捐款了二萬多元。
8、在正則實小創辦四年多時間里,有《成長小肢丫》、《師生心理手記》在全市推廣,丹陽市三次“德育與心育現場會”在我校舉行,這是對我校“心育組”的德育工作最大的肯定。
篇2:鎮中學綠洲示范崗匯報材料
鎮中學“綠洲”示范崗匯報材料
“綠洲”示范崗的宗旨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以“過硬崗位本領,樹青年崗位形象,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打造身心健康的人才”為中心。深入開展“巾幗建功”活動,充分發揮女教師在學校教學中的作用。積極上進,恪盡職守,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精益求精,開拓創新,樹立21世紀教師光輝形象。
學習道德規范,奉獻愛心蔚然成風
近幾年來,我們學習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重要思想,并開展討論,逐條對照,尋找差距,還學習了《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要求崗內每位教師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同時學習一些有關教育和心理學方面的專著,閱讀各種雜志,把握新的信息。
通過學習,我們堅持“教書先育人,育人先修身”,嚴以律己,鉆研業務,全身心地投入本職工作。我們組新老教師結合,許多青年教師學有榜樣,在老教師崇高師德的影響下,她們迅速地成長起來。目前,我們組的女教師都戰斗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勇挑重擔,兢兢業業,無私奉獻,把慈母般的關愛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
學校里,崗員們處處為人師表,埋頭苦干,來的最早,走的最遲。中午主動放棄休息時間,耐心地給差生補課。在精心教育下,學生成績進步很快,所帶班級合格率、平均分位于同年級之首。我們團結協作,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中,誰遇到了困難,都會伸出熱情的友誼之手。有老師突然感覺身體不適,是她們默默地把她送到醫院,替她代課。新來的老師不熟悉教材,又是她們給以耐心地輔導,帶她們進入自己的課堂作示范。誰要是上公開課,大家會聚在一起分析教材、探討教法……類似的故事在我們崗內時有發生。
我們的女教師對待工作熱情似火,對待同事如同姐妹,對待學生親同兒女。她們有母愛般的博大胸懷,以自己的純潔和愛心精心呵護每一位學生。對待貧困生更是傾注了一腔濃濃的愛意。先后為特困生累計捐款近叁千元。姐妹們還與他們結對,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熱情的關懷。送學習用品、陪學生看病、探望住院同學是我們老師常做的事情。王國文老師班的陳潔同學生病住院,王老師了解到他母親剛也動手術,經濟很困難,一方面,組織學生到醫院探望,另一方面,帶著學校領導和姐妹的關懷,向他家送去了慰問金。董科月老師班的陸春濤同學,家遭火災,聽到這一消息,董老師帶頭捐款,并動員全班學生行動起來,盡自己所能,出微薄之力,使這位學生能盡快地安下心來讀書。同年,王祥同學因嚴重貧血而住院,董老師知道醫院的伙食不好,就自己親自為他燒了幾個營養菜送去,并為他送上喜歡看的書和同學們的問候,使他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愛和企盼。這種行為受到了同事、家長的一致稱贊。創建活動以來,我們示范崗內充滿著文明、和諧、愛心。用“愛”書寫著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們認為,只有思想認識到位,才能使參與者在工作中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進入最佳狀態,創造最優成績,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創建“巾幗文明崗”活動,既是提升全崗人員思想素質的有效途徑,更是磨練技能,創造業績的極好載體。
樹“特色”,關注學生心靈
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實踐的重大改革,是極富人性理念和生命活力的工作,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新舉措。為適應新的教育形勢,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全面開創素質教育工作新局面,我校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詢室—— “知心小屋”,確定“以人為本、心輔為主、學科滲透、個別咨詢、家庭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總體思路,創新觀念,注重實踐,從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入手,大力推進心理健康教育,不但使學校成為學生成長的快樂家園,而且有效地促進了素質教育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計劃之中,成立了以周玲莉為組長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做好“知心小屋”各項工作,制定工作計劃,落實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項工作指標。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新的形勢政策和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對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全體教師的責任心和緊迫感。
精心設計和嚴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項工作,做到有計劃、有經費、有負責、有督查、有考核、有總結,確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實施,營造健康、健全的育人環境。
優化隊伍,完善心理咨詢室建設,做好人員、經費和場所三落實。學校有心理健康兼職教師3名。在教師隊伍中,對學生最有影響力的教育者是班主任,因此,我校把班主任隊伍作為實施心理教育的骨干力量和重要途徑,力求班級工作滲透心理教育。學校24個班級,有18位女教師擔任班主任,為此,我們在“三八”節期間,開設心理健康講座,進行女教師班主任論壇,帶著自己的經驗和困惑,大家暢所欲言,探討非常熱烈,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心理咨詢室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場所,我們開設約40平方的心理咨詢室,對咨詢室內進行精心布置,室外設立“知心”信箱,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寧靜、舒適、輕松、賞心悅目的咨詢環境。咨詢室每周三12:30~13:30和16:30~17:30對學生開放。
我們還安排了每周一次貼近學生生活和身心健康的“溫心”廣播和“心之潤講壇”,心理咨詢室轉變“守株待兔”式的服務方式,主動出擊,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成長規律,確定了各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創辦了心理健康小報和黑板報。
學校還購買了《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什么是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莫用生氣懲罰自己》等十幾個專題的心理輔導書,購買了《心理健康報》、《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等書籍。在我們的帶動下,全體教師普遍掌握了一定的心理教育理論,增強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意識和工作的主動性,并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開闊眼界、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指導實踐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咨詢的學生通過書信或與老師直接交流等方式,就心理適應能力、人際交往、青
春期話題、師生關系、兩代人溝通、早戀、自我困惑、學法指導、考試焦慮等諸多心理問題進行咨詢;教師通過心理調查、分析,掌握學生心理動態,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使學生在積極、愉悅的心態下學習、生活、健康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新興的、系統而復雜的工程,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反思總結成功與失敗,不斷完善,找出一條適合學生年齡心理特征的路徑和方法,不斷探索,找出這項工作的規律,以指導今后的工作,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指向性、時效性,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真正發揮作用。
團結協作,共創集體榮譽
“向同行學習,一切為學生”是我們組的治教態度。盡管我們肩負著學校家庭雙重的壓力,但我們彼此關心,一人有困難,大家都熱心幫助,充滿了愛心、關心。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盡管我校的生源較差,學生成績不太理想,但我們的月考成績穩步上升。
2000年我們通過蕭山區“巾幗文明示范崗” 的驗收,我們崗9位成員中厲華老師是區級“優秀教師”,z、z、z三位老師是區級教壇新秀,有三個心理輔導員,其余的是鎮級教學能手。在繁重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余,我們認真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積極參與學校的特色教學——“小班化”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我們所撰寫的“小班化”教學論文連續三年分別獲杭州市二等獎、三等獎;z老師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案和課堂實錄獲蕭山區一等獎。在每年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的選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獲獎;區級各種雜志上也經??梢钥吹轿覀兘忝脗儗懙奈恼?。積極參與學校創“健康促進學校”銅牌的活動,在創設活動中起到了引領作用。06年在崗長周玲莉的牽頭下進行“中學生抑郁情緒的個案研究”,通過一年多的探究和實踐,使個別學生放飛心情,走入陽光,研究成果正在整理之中。
總之,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不斷進取,在區教育局婦委會和教育工會女教職工委員會的領導下,在學校工會的支持下,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為開創學校新發展、新局面,做出我們的貢獻。
新街鎮中“綠洲”示范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