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保證供配電系統正常運行,提高供電可靠性,確保客戶正常用電。
2.范圍
適用于各管理處動力、照明、應急照明供電系統及防雷接地系統的管理。
3.定義
包括變壓器、高低壓配電柜、供電線路、動力柜、控制箱/柜、公共照明、應急照明、避雷接地網等。
4.職責
部門/崗位工作職責
管理處經理進行不定期檢查督導。
管理處工程負責人全面負責系統設備的定期檢修工作及日常工作的監督指導。
指定設備責任人負責設備的日常巡視檢查和例行保養檢修。
5.方法及過程控制
5.1 電氣安全規定
5.1.1 各管理處維修及運行電工必須經專業技術培訓,具備必要的電氣知識,能夠正確使用電氣安全用具,熟練掌握緊急救護法,特別是觸電急救,持證方可上崗。
5.1.2 各管理處維修及運行電工應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嚴格執行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
5.1.3 各管理處維修及運行電工在作業過程中不得隨意更改操作程序和簡化安全措施,不得違章操作,并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制止他人違章操作。
5.1.4 各管理處配電室電氣設備的檢修、預試、清掃,一律依照本文件§5.2 《停電檢修操作規定》停電進行。特殊情況需帶電作業的,應經管理處工程負責人批準,并選派有經驗的電工進行。作業時要有專人監護,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5.1.5 各管理處的低壓配電室應有含正確主接線和明確標志的現場模擬圖,備齊必要的電氣安全用具。
5.1.6 雙電源供電的管理處應采取嚴格的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嚴防雙電源的誤并及倒送電。
5.1.7 各管理處若低壓配電線路較長、用電負荷較集中,應隔段在“零線”上做重復接地,以防零線斷路造成相線電壓變化過大進而燒毀低壓用電設備。
5.1.8 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接地、金屬支架接地、零線重復接地,包括引線、接地樁、連接體的材料、截面積及接地阻值都必須符合規定要求,保證接地的可靠程度。
5.1.9 各種電氣裝置,包括配電箱/柜、電源開關、插頭、插座等必須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帶有接地插腳的插頭、插座,在插合時應符合規定的接觸順序,防止誤插入。三極插座的接地插孔,應單獨用導線接至接地線,不得在插座內用導線直接將接地極與工作中性線連接在一起。
5.1.10 嚴禁隨便安裝臨時燈或臨時線。如短期內確實需要,必須經管理處工程負責人批準,選派有經驗的電工按照永久線路的要求安裝,用后及時拆除。
5.1.11 室內敷設的明線,距地面高度一般應在2.5米以上。低于此高度者,應加防護設施。
5.1.12 手持移動工具的安全要求
5.1.12.1每次使用前,必須經過外觀檢查和電氣檢查,其絕緣強度必須保持合格狀態。
5.1.12.2使用Ⅰ、Ⅱ類工具維修操作時,其電源線必須采用銅芯橡膠護套軟線或銅芯聚氯乙稀護套軟線,其長度不應超過3米,且中間不允許有接頭。黃/綠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只能作保護接地或接零線。
5.1.12.3使用Ⅰ、Ⅱ類工具維修操作時,必須裝設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15mA、動作時間不大于0.1秒的漏電保護器。
5.1.13 電氣焊等其他專業作業人員,現場動火必須經保安部同意。現場人員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在指定地點操作,且備好消防器材,設專人看火。
5.1.14 電線、電纜凡接頭、破頭過多或絕緣不良者,應予以更換。凡不用之電氣線路、開關、燈口等應一律做斷電處理。
5.2停電檢修操作規定
5.2.1檢修停電時必須由兩人執行,一人監護,一人操作。監護人由管理處工程負責
人指定有帶電作業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
5.2.2設備責任人認真填寫《停電操作票》及《停水、電、氣通知》,注明所停電部位、原因及供電時間。《停水、電、氣通知》應提前24小時告知客戶。
5.2.3停電操作必須按照斷路器(開關)--負荷側隔離開關(刀閘)--母線側隔離開關(刀閘)的順序依次操作。送電操作應按與上述相反的順序進行。嚴防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刀閘)。
5.2.4停電后在停電刀閘操作把手上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標識牌,以防有人誤合閘,造成人身傷亡;并在未停電區域設置遮攔,防止人員誤入,發生安全事故。
5.2.5停電后管理處工程負責人驗電,確保無電后設備責任人方可封地線,對設備進行檢修。
5.2.6低壓配電室檢修內容
5.2.6.1檢查母排的螺絲是否松動,并加以緊固。
5.2.6.2檢查母線側刀閘、負荷側刀閘對口是否嚴緊,對松動處加以調試緊固。
5.2.6.3檢查各空氣開關上下口的接線是否有松動,并緊固。
5.2.6.4打開開關外殼檢查開關接觸點是否有燒壞,如有用砂布及小鐵銼修整,嚴重者進行更換,并對開關的靈活性進行調試。
5.2.6.5對配電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清潔,以防灰塵導電。
5.2.7檢修完畢,由原掛接地線人員拆去接地線,同時原掛牌人員拆去“有人工作,嚴禁合閘”的標識。管理處工程負責人檢查供配電設備內有無工作遺物(如扳子、鉗子、鐵器等導電物品),確無遺留物,用500V搖表搖測線路絕緣阻值,合格后方可合閘送電。
5.3日常巡視檢查工作
5.3.1供配電系統相關重要設備明細、技術資料、相關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由各管理處妥善保管,并由管理處經理簽字或管理處蓋章后張貼于設備房明顯處,并依照執行。供配電系統設備技術資料及其電子文檔由管理處報品質管理部備案。
5.3.2為保證供電設備的正常運行,每班對配電設備進行2次檢查,并認真填寫《配電間巡查記錄》,質量記錄表格由各管理處妥善保存。
5.3.3設備責任人在巡視檢查中,需注意電壓、電流表的指示是否正常,電源指示燈是否正常齊全,三相電壓、電流指示是否平衡,供電設備及開關是有異聲,滅弧罩是否齊全等。
5.3.4檢查供電母排是否有放電聲及螺絲是否松動。
5.3.5檢查防鼠設施是否損壞,如有損壞及時修復。
5.3.6檢查電容補償柜功率因數是否正常。
5.4 定期檢修
5.4.1每月保養維修
5.4.1.1檢查動力配電柜各路開關接線端,檢查各類電氣箱/柜外殼接地螺栓,檢查電能表接線端子并除塵。
5.4.1.2檢查斷路器、空氣開關、電能表等低壓配電設備。
5.4.1.3檢查各樓及區域閘箱,是否有異味,線皮有無燒焦,線頭有無松動。
5.4.1.4檢查消防、供水等設備控制柜,應保持清潔,線路排列整齊,電路控制開關標識清楚。
5.4.1.5檢查配電柜互投裝置手動、自動轉換是否靈活。
5.4.1.6清潔射燈、噴泉燈、路燈、草坪燈、安全出口應急指示燈等公共區域照明設備。
5.4.2 每半年保養維修由管理處工程負責人組織人員對低壓配電柜停電檢修、除塵,母排螺栓加中性凡士林并緊固。
5.4.3 年度保養維修
5.4.3.1每年四月前由公司品質管理部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公司(公司合格外供方)對各管理處的房屋本體防雷接地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避雷裝置焊點連接是否可靠,搖測接地電阻值,確保接地體的可靠接地,同時對避雷系統除銹刷漆,出具檢測報告。檢測報告各管理處妥善保管,并報品
質管理部備案。
5.4.3.2由管理處工程負責人組織人員停電緊固母排螺栓及所有配電柜開關接線端子,詳細檢查、測試低壓母聯開關的電氣及機械連鎖裝置,對開關機械轉動部位加少量潤滑油脂,清理電纜溝雜物,經全面檢查無誤后恢復正常供電。
5.4.4供配電設備的各類檢修應在《設備設施保養檢修記錄表》中作紀錄,并注明各類定期維修保養記錄的類別。
6. 支持性文件
《公用設備設施管理程序》TJVKWY7.5.1-G01
《停水停電作業指導書》TJVKWY7.5.1-G01-07
7. 質量記錄表格
《設備設施保養檢修記錄表》
篇2:甲供材料(設備)進貨檢驗指導書(通用)
甲供材料(設備)進貨檢驗指導書(通用)
一、檢查進場材料(設備)供貨廠商的法人、地址、營業執照、資質證書、準用證、合格證、檢測報告等資料是否相符及齊全。
二、檢查進場材料(設備)的數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及供貨計劃要求。
三、檢查進場材料(設備)的色澤及材質(指材料)、外觀等是否符合設計及合同要求。
四、檢查進場材料(設備)的尺寸、規格、型號等是否符合設計及合同要求。
五、檢查進場材料(設備)的品牌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六、檢查進場材料(設備)是否符合出廠標準或有關國家行業標準以及合同要求需達到的標準。
七、檢查進場材料(設備)與“產品封樣”是否相符。
八、檢查進場材料(設備)合同要求的配件等是否齊全正確(主要指設備)。
九、檢查進場材料(設備)的產品保護措施是否到位。
十、檢查進場材料(設備)的存貯及堆放是否符合要求。
十一、以上進場材料(設備)的檢查,檢驗必須做到100%,由工程部負責會同監理公司,總承包公司及設計部等有關單位共同參與進行。
篇3:BSA磚窯干燥設備操作指導書(3)
BSA磚窯干燥設備操作指導書(三)
1、熱風爐上部主風機停止運轉(如停電、主風機損壞),應立即停爐,打開燃燒室門,扒出旺火,以高溫燒壞爐主體!
2、不準熱風爐上部主風機反方向運轉,如主風機反方向運轉,熱風爐主體溫度升高,爐出風口溫度表很容易升高180℃以上,窯內干球溫度難以上升。
3、不準水位計缺水。水位計缺水,燒壞蒸汽發生器、余熱鍋爐內管道。如不慎燒干蒸汽發生器、余熱鍋爐中的水,必須停爐封火,待熱風爐冷卻后再向蒸汽發生器、余熱鍋爐中注水,不要在高溫中燒干的蒸汽發生器、余熱鍋爐中注水,以防止發生意外。
4、不準將蒸汽發生器、余熱鍋爐蒸汽排空管道上,兩個截止閥同時關閉,應向一個方向打開。如果同時關閉蒸汽排空道上的截止閥,蒸汽壓力升高,安全閥卸壓時噴出汽水燙傷人員。安全閥常處于卸壓狀態,以防止失去靈敏度。
5、安全閥應定期上、下旋轉一次(每個月一次),不要長時間處于靜止狀態,以防止生銹后失去靈敏性能。
6、換轉窯內循環風機方向時:應總停三分鐘,然后有逐臺啟動。如迅速換轉窯內循環風機方向,損壞電機及風葉。
7、向燃燒室添加干細木粉、木屑時:應使用較長手柄鏟子;添加木粉、木屑后,類燃燒室門時:不準彎腰或近距離關扣門栓,不準近距離觀察燃燒室內,應確保一定距離,以免燃燒不充分,產生大量燃燒氣體,發生氣體燃爆現象后向燃燒室門口噴出火焰燒傷人員、發生意外!〈向燃燒室添加粗、長木材燃料時:不準用力扔(拋)進燃燒室內,以免因用力扔(拋)進燃燒室打掉燃燒室內壁耐火材料保護層。〉
8、爐出口溫度應控制在185℃以內!特別是干燥后期,嚴禁超高溫度(木材纖維燃燒值230℃)。
9、不準向燃燒室內噴水或淋水。燃料在燃燒室中充分燃燒,溫度高,如果在高溫中向燃燒室噴水或淋水,爐排驟然冷卻,會使爐排彎曲或斷裂,燃燒室爐排和鋼板驟然冷卻后,會表面氧化脫落,反復多次噴水或淋水,會使燃燒室爐排和鋼板腐蝕掉。
10、窯內堆垛裝木料時:不準木料、木屑、木皮及可燃物等緊靠、壓刨、塞進窯內進風管道上、下及旁邊,必須保持窯內進風管道上、下清潔。堆垛木料時,應確保離開窯內進風管道上、下及旁邊一定距離。木材干燥進行中,長期處于高溫狀態,不準木皮、木屑、木料及可燃物緊靠、壓倒、塞進窯內進風管道上、下及旁邊,以防溫度超高,木料炭化后引起自燃,造成損失!
11、應定期清理燃燒室內及底下灰渣:若積壓太多灰渣、長時間不清理,燃料在燃燒室內難以充分燃燒,窯內溫度難以上升。燃燒室內堆積太多灰渣,燃料燃燒時火焰向上升高,燒壞燃燒室耐火保護層上鋼板,如燃料長時間燃燒火焰升高,燒至燃燒室耐火保護層上鋼板,會使熱風爐使用壽命降低。
12、干燥階段完成后,停止熱風爐運行時,爐口溫度表應低于90℃,燃燒室基本無明火,然后停止主風機運轉,以免高溫停爐燒壞風爐主體。如反復多次高溫停爐,會使熱風爐使用壽命降低。
13、燃燒室內壁耐火材料保護層脫落后(如看到燃燒室鋼板),不準開爐和繼續向燃燒室添加燃料,應立即修補燃燒室內壁耐保護層,以免燒壞燃燒室鋼板。
14、點火升溫時,打開進風閥、回風閥,關閉抽濕閥、大氣閥、排濕開關(房頂排濕桶)。
15、使用抽濕機向外排濕時:關閉回風閥、排濕開關(房頂排濕桶),開啟抽濕閥、大氣閥(進風閥不要動),一般抽濕一次5—30分鐘。
16、使用排濕開關(房頂排濕桶)向外排濕時,窯內循環風機向正方向循環,開啟正方向排濕開關(房頂排濕桶);反之,窯內循環風機向反方向循環,開啟反方向排濕開關(房頂排濕桶),開啟幾小時則關閉幾小時,兩邊不需要同時開啟。
17、使用抽濕機向外排濕就不能使用排濕開關(房頂排濕桶);反之,使用排濕開關(房頂排濕桶)向外排濕就不能使用抽濕機,兩者不能同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