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學院教授先進事跡:愛心育桃李 智慧譜人生
深秋的下午,我們來到王z教授的辦公室,辦公桌上,除了一臺電腦,一臺打印機,整齊擺放著一沓沓教學資料。對于老師的敬業,我們不禁肅然起敬,同時也有點緊張了。
王z教授看出了我們的緊張,便和藹地笑道:“我先來做自我介紹吧。”她向我們分享了這么多年來在計算機方面學習和研究的故事。從1986大學畢業開始,先后在西北大學讀了研究生和博士,最后扎根在西安郵電大學這座美麗的校園。“當初我來西郵的時候,還在雁塔校區,當時還沒有計算機學院,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展,西郵已經發展壯大,煥然一新,我們計算機學院現在已經有100多名教師,2000多名學生了。”王老師此刻十分自豪地向我們介紹著學校的發展。
學生記者:您當初為什么要選擇計算機科學專業呢?
王z:當時報志愿也不確定哪個專業更適合自己,出于當時這個行業在市場上的熱度與自己對計算機的好奇就選擇了它。中學時代我的物理學和化學非常好,尤其物理常常考滿分。對計算機也充滿興趣,想探索其中的奧秘。1982年高考我的成績非常優異,超過了清華大學的錄取線,但是上不了我所鐘愛的計算機科學專業。80年代初計算機科學專業是非常熱門的專業,在西北大學物理系畢業的父親強烈建議下,我踏進了西北大學的校門,與計算機科學結緣至今。
王z教授從求學至今與計算機已經相伴33個年頭了。眾所周知,計算機知識更新換代日新月異。而王z教授卻一直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奮斗在教育一線,這種毅力值得我們敬佩。
學生記者:從事計算機科學研究33年,一路走來什么對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一路需要什么樣的精神品質?
王z:我想母校西北大學的校訓:“公、誠、勤、樸”,對我一生產生了很大影響。這則校訓強調了公正、真誠、質樸、勤勞、務實。在求學時,以一顆質樸的求知之心,刻苦學習,相信天道酬勤,寧靜致遠,做務實的人。
學生記者:回首求學工作經歷,您有什么心得要與學生分享呢?您對學生有什么要求?
王z:在教師的崗位上,我一直想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期望盡自己所能做到最好。成功貴在堅持,我非常喜歡丘吉爾的一句名言“Never give up,Never give up,Never never give up...”,也盡量身體力行。早些時候,我多次申請一些科研項目,比如曾經5次申報省自然基金、3次國家自然基金,無數次申報其他項目。期間經歷過很多次失敗,但失敗乃成功之母,只有付出了才能有所回報。希望大家對理想和信念始終執著,永不放棄,爭做最優。
我覺得現在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上進心不夠,對自身要求寬松。希望同學們:一要積極進取,不能對自己放任松懈;二要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保持終生學習的理念;三要培養團隊合作意識,讓自己更能適應社會的大環境。比如:我上大學時學的計算機語言,現在已經更新換代,我們就得自學,利用自己以前的知識基礎,觸類旁通。在計算機領域,當你掌握了C語言,卻發現C++、Java語言已經興起,這就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識,此時自學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其實,不僅在計算機方面,各個專業都是一樣的,自學能力的培養很重要。我也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踐行著我的標準,在課程實驗中讓學生們分組合作完成要求的課題,最后分組答辯,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學生記者:老師您為什么選擇教育事業呢?
王z:說實話我是真的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喜歡我的學生,與學生共處,會覺得充滿青春活力,世界很純美。看到坐在前排記筆記的女同學,腦子里會浮現出自己當年的樣子;另一方面,我看到學生進步會倍感欣慰,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每學期我會組織學生課內競賽,悉心輔導學生考研,耐心給學生進行就業或出國咨詢,幫助他們做好人生規劃。教師是一份滿載關愛與責任的職業,既然選擇成為一名教師,就該盡老師應盡的職責。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也就選擇了終生與“愛和責任”為伴。
在計算機這個領域,沒有一個創新的頭腦是萬萬不可的。所以我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創新能力,以及能把問題模型化的思想。倡導建立的“軟件工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試驗區”20**年獲省級立項,去年還組織了西郵首屆大學生軟件“創新創業”創意大賽,把創新創業意識培養與實踐結合起來,吸引了來自全校115支隊伍的400多人參賽,激發了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熱情。
學生記者:您工作這么忙,肯定占用了您大部分時間,那么您的業余時間通常會做些什么?
王z:我的愛人工作也很忙,所以我包攬了一切家務。也許繁忙的教學任務占據了我大半的時間,但我會合理安排時間。我燒得一手好菜,保證一家人一日三餐豐富營養。我認為家庭首先要溫馨,這樣才能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家庭工作相輔相成。周末或假期的時候,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在木棧道上走走,吹吹山風、看看大海或爬爬高山,旅行是我的愛好。當然,工作間隙我也喜歡欣賞古典音樂,音樂能舒緩心情,緩解疲勞。
學生記者:您對新生有什么寄語?
王z:堅定理想信念,樹立人生美好愿景,細化目標務實。想必人人都是懷著一份憧憬來到大學,其實我們在實現遠期目標時,需要設立自己的近期目標。比如你的遠期目標可以是考研、高質量就業或出國留學。你將它分解成階段性工作,最后落實到每一天,甚至每小時,一周給自己規定背多少單詞、每天閱讀幾小時......這樣有計劃地去學習生活,自然會收獲頗豐。簡單點,只要你認真完成專業培養方案里每課時的任務和每一個實踐環節的要求,四年后會發現自己離目標不遠了。
采訪雖已結束,王z教授的話卻久久縈繞腦海。從1982年的高考到碩士、博士,再到19*與西郵相逢,她一路追求卓越,讓優秀成為習慣,執著于夢想。我們愿以此為標桿,去努力學習,創造自己的生活。
篇2:生命不息著書不止:記我校X教授勤奮筆耕先進事跡
生命不息 著書不止
--記我校zz教授勤奮筆耕的先進事跡
我校zz教授退而不休,著書立說,十九年來先后編寫專著23部,被人們譽為多產科普作家。
zz教授從事蔬菜教學、科研和推廣工作36年,對蔬菜栽培有著豐富的經驗,為了把自己積累的知識和技術傳承后人,他1995年退休后,放棄休閑娛樂的時光,專心致志寫作,先后出版《蔬菜育苗新技術》、《特菜安全生產技術指南》、《彩色甜椒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等專著22部,為我國蔬菜生產做出了貢獻。
zz教授出書之多、出書之快,與他勤于學習、善于總結有很大的關系。他幾十年開展了多種蔬菜栽培試驗,特別喜歡特種蔬菜和食用菌栽培技術的研究,并收集了大量的資料,為他以后著書立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了寫好專著,他博覽群書,除自購書籍外,還經常到學校圖書館借閱專業書刊,翻閱大量的參考資料,把最新科技成果和新技術引入書中。因此,他編寫的書通俗易懂,具有先進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出版發行后,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其中《大棚日光溫室黃瓜栽培》、《蔬菜栽培實用技術》、《蔬菜間作套種新技術》(北方本)、《魔芋栽培與加工利用新技術》等4部書,供不應求,先后再版6-11次,發行量達37萬多冊。近年來,他先后向我校圖書館贈送已出版的專著14種(本),為我校學生學習提供了珍貴的參考資料,受到了大學生的喜愛。
20**年,他因患腎病做了一次大手術,身帶尿袋,行動不便,但他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依然筆耕不輟,五年編寫6部專著,他這種頑強的拼搏精神,使我校師生深受感動和教育。
zz教授退休后勤奮筆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他撰寫的《青椒保鮮與貯藏》一文,被收錄于《中國領導干部理論參考文庫》,并獲一等獎。《香椿貯藏保鮮與加工利用》一文,在中國新經濟研究中心、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和北京時代前沿人力資源信息咨詢中心,20**-20**年開展的中國人力資源、科研、學術成果訪問活動中,鑒于此文在該領域具有一定的實踐探索性、開拓性,經調研室綜合評審,被評定為優秀作品,并榮獲優秀科研學術成果特等獎。該文在“中國改革與發展經典成果論著”中被評為一等獎。《香椿種芽的生產》一文,在建國55周年優秀論文獲獎文庫征文活動中,榮獲優秀獎。《黃花菜繁殖技術綜述》一文,在北京精苑文化交流中心舉辦的全國優秀論文評選中,榮獲一等獎。個人傳略被收錄于《世界名人錄》、《中國專家大辭典》、《共和國農業專家名人錄》、《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
年近八旬的zz教授,雖然年老體弱,但他仍然堅持每天寫作。目前,他又承擔了兩部書的編寫任務。他活到老,學到老,創作到老。他生命不息,寫作不止。
篇3:工業大學十佳教師先進事跡簡介:劉教授
工業大學十佳教師先進事跡簡介:劉教授
劉z 電力學院副院長、電工基礎教學中心黨支部書記,副教授。
任教以來,一直從事本、專科及研究生電工電子類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效果較好,歷年學生評教、同行評教成績均為“優秀”。重視課程建設與改革,努力實踐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創新,組織、主持、參與自治區級和校級精品課程建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教學團隊建設以及各類教學改革項目10余項,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工作中樂于奉獻,積極做好傳、幫、帶工作。對青年教師嚴格要求,盡心輔導,指導2名教師獲得校級教改項目、教學技藝大賽二等獎和校基金項目,其中1名教師已成長為自治區級教學團隊的骨干力量。
積極參與科研工作,努力提高學術水平,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其中SCI收錄1篇,EI收錄6篇。20**年以來,主持自治區教育廳科研項目1項,參與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項目研究過程中,注重科研與教學的互動,通過近兩年的努力,與課程組教師一起整理、挖掘出具有一定工程概念的研究性小課題34個,并在20**、20**兩屆學生中嘗試了“基于項目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擔任電工基礎教學中心主任兼黨支部書記期間,緊緊圍繞“教學”這一中心工作,深入開展各類主題活動,保證了教學工作的圓滿、高效完成。中心黨支部多次被學校、自治區授予“先進基礎黨組織”、“三育人”先進集體、“自治區級基層黨組織建設示范點” 等稱號。